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只有繁星知道
内容
编辑推荐

肖琼著的《只有繁星知道》记述了作者的游走历程:两入撒哈拉,迷失在澄澈的漫天星海中;在马拉喀什的老城区喝到了最美味的橙汁;饮过尼罗河的水,爬上过时间惧怕的金字塔;在努比亚人的小村庄里我们淘到干枯的复活草;不远万里去肯尼亚看角马渡河;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我们近距离观赏狮子和金钱豹的雄姿;在帕劳的水母湖中浮潜,看到数千只摇曳生姿的橘红色水母;在春花烂漫的时候去维也纳和布拉格;又赶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去莫斯科,站在克里姆林宫的广场上看漫天飞雪。

内容推荐

肖琼著的《只有繁星知道》是一本环球旅行家的深度游记,作者将多年来旅途所见的美丽风景和奇闻逸事都精心记录下来;这也是一本有故事的游记,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观察、聆听、品尝和思考,将旅途中感悟出的人生哲学都融入故事,分享给大家。

作者将带你徜徉于北非花园摩洛哥,探访与时间一起不朽的埃及神庙,穿越险象环生的肯尼亚,揭秘失落的古代王国吴哥,迷失在大雪纷飞的俄罗斯,潜入上帝的水族箱帕劳,最后再故地重游作者的第二故乡英国。

目录

[自序] 不作不赢

摩洛哥

 [一节开往马拉喀什的二等包厢]

 [红色之城马拉喀什:地狱在天堂的肚子里]

 [把生活逼到绝处]

 [奔向撒哈拉的三天两夜:超值旅行团]

 [国王陛下的骆驼]

 [彩色之城菲斯:第二个阿里]

 [迷失在梅拉区]

 [时间是你的画笔]

 [蓝色之城沙夫舍万:只有天知道]

 [每一颗糖都去了该去的地方]

 [一边是地中海,一边是大西洋]

 [涂鸦小镇艾西拉]

 [随时光流逝]

埃及

 [一个都不能少]

 [天之神,日为尊]

 [菲莱神庙与女神伊西斯]

 [从黄沙中拔地而起]

 [老鹰与鳄鱼的故事]

 [先有金字塔,还是先有木乃伊?]

 [能登上金字塔的只有两种生物]

 [一个佩戴胡须的奇女子]

 [阳光为她而照:千古一帝的爱情宣言]

 [有一个时代叫亚历山大]

 [这是一种精神的文明]

肯尼亚

 [一段上山公主、下山女王的往事]

 [途经赤道与东非大裂谷]

 [百万只火烈鸟的起飞]

 [动物世界的暖场]

 [金钱豹来了]

 [狮子来了]

 [天国之渡]

 [有钱吗?没钱有糖也行!]

 [马赛村的孩子们]

 [在泳池中仰望雪山]

 [清凉油有吗?]

帕劳

 [一个没有网络的世界]

 [有一种美丽叫作陌生]

 [舞裙、玫瑰和断崖]

 [来一场牛奶浴]

 [橘色的湖]

 [鲨鱼来了]

吴哥

 [一个失落的古代王国]

 [一张在巴空寺的合影]

 [哪里来的这般温柔]

俄罗斯

 [莫斯科不得不说的几件事儿]

 [世界上最美的地铁]

 [红场和“斯大林七姐妹”]

 [克里姆林宫的雪]

 [到欧洲了]

 [哪一座才是最美的教堂?]

 [从前有座琥珀宫]

剑桥

 [逆转时光的River Cam]

 [留学生们下课后的三件事儿]

 [来一场终极学术盛宴]

 [世界上最好吃的咖喱]

 [不得不提的兔子和神秘教师Mr S]

 [有一种文化叫草坪文化]

 [一场鬼屋奇遇]

 [我从这里踏上了环游世界的不归之路]

伦敦

 [从大本钟到白金汉宫的45分钟]

 [逆向而行]

 [冷雨圣诞节]

 [贝克街221号B]

 [跨年狂欢夜]

 [悦纳自己,随喜他人]

 [历久弥新的英国情结]

苏格兰

 [大雪纷飞的千年古堡]

 [皇家一英里和王子街]

 [探秘苏格兰高地]

 [第二次高地之行]

试读章节

[一节开往马拉喀什的二等包厢]

2015年6月18日,我和团团在卡萨布兰卡的Voyageurs车站转车,前往南部城市马拉喀什。

这是我们在摩洛哥的第一天,白色之城的形象还未在脑海中鲜活起来,便匆匆赶往红色之城。下午4点50分,列车准时进站,乘客们扛起大包小包蜂拥而上,将疲惫不堪的异乡人挤到了最后。

这是一节二等车厢,上晚了,就没座儿了。

列车被分隔成一个个小包厢,我们拖着行李站在包厢外的走道上,正犹豫要不要一屁股坐在地上的时候,包厢的门开了,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奶奶对身边的男青年低语了几句,男青年起身,摆出一个“请”的手势,老奶奶拍了拍身旁的座位,对我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容。

包厢内能容纳8个人,大家分成两排面对面坐着,靠近车窗的位置有张小桌板,头顶上有行李架,空间狭窄,空气好像是凝结住了,纹丝不动。我低头看着手机,不时有人向我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列车不再频繁停靠,车厢里也不再拥挤,团团坐在了我的身边,我抬起头,发现包厢里只剩下刚才那个老奶奶、她的老伴儿、一个正襟危坐的中年男子,和一个百无聊赖、不停扭动着身体的小男孩。大家都不说话,小心翼翼地蜷缩在自己的地盘里,偶尔打量一下对方,随即将目光移向窗外。窗外是一片昏黄的,一望无际的田野。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开始低声唱歌,歌声婉转而忧郁,我再也无法集中精神,心中开始揣度这几位陌生的旅伴,他们是什么人,去马拉喀什干什么,又因何而心事重重?

终于,一个送水的乘务员打破了包厢内的僵局。中年男子将水递给我,用英文解释说这是免费的,我谦让了一番,说还是先给两个老人吧,老奶奶接过水,用阿拉伯语说了句“谢谢”。

得知彼此都会说英文之后,中年男子开始询问我们的国籍,来摩洛哥旅行的原因,以及在马拉喀什的计划等等。我反问他:“what's your story?”(你是什么情况?)中年男子落寞地耸了耸肩,说:“我的面试又失败了。”

原来他是个马拉喀什人,一直想跳槽到卡萨布兰卡的一家国际公司上班,白色之城卡萨布兰卡是全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素有“摩洛哥肺叶”之称,他申请过很多次也失败过很多次,如今总算得到一个面试的机会,却因为紧张而发挥得不好,“也许我注定去不了卡萨布兰卡……”男子无可奈何地说。

小男孩一直在旁听我们的谈话,此时终于忍不住用阿拉伯语抱怨起来,语气颇为激动,中年男子和老夫妻边听边问,同情之色溢于言表。我正在好奇,中年男子转过身来,不好意思地说:“男孩的英语不好,我来翻译。”

原来男孩的父母在马拉喀什经营一家民宿酒店,生意很忙,无暇照看众多子女,于是将13岁的长子,也就是这个男孩送到了卡萨布兰卡的叔叔家,让他就读于一所很有名气的学校。“他们说卡萨布兰卡什么都好,可我就是不喜欢,我每天都想回马拉喀什,和父母弟妹们一起生活,他们太无情了……”男孩委屈地说。

为了缓和气氛,一直很沉默的老爷爷也开始讲起故事来,他半边身子朝向我,边讲边示意中年男子,叫他帮忙翻译。这是一对在卡萨布兰卡居住了超过40年的老夫妻,他们年轻的时候都分别在马拉喀什生活和工作过,红色之城马拉喀什对他们来说充满了回忆。“我们打算趁着还能走得动,再回马拉喀什看看,这大概真的是最后一次了……”老爷爷颇有些伤感地说。

聊到这里,话茬像是突然断了,谁都不知道如何说下去,于是大家继续将目光移向窗外,此时已是夕阳西下,田野上泛起了点点金光。

我不知道旅伴们有没有意识到,这节包厢里的6个人正在上演一出双城记:向往着白城的中年男子注定要回到红城;思念着红城的少年却享尽了白城的繁华;红城之旅是老年夫妻的最后一次,却是我们的第一次;一段生活归于回忆,而另一段生活正蓄势待发。

这是一个神秘而唯心的世界,总有人代我活着,从故乡到他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梦想永不消亡。

8点,列车驶入马拉喀什近郊,中年男子和老婆婆同时开始祈祷,他们一次次将双手平放在大腿上,模拟跪拜的姿势,口中念念有词;男孩和老爷爷却没有任何举动,只是直勾勾地看着远方。

我们都将在午夜之前抵达马拉喀什,不论它是可怕的牢笼,甜蜜的故乡,回忆的终点,还是旅途的开端。华灯初上的红城美艳不可方物,我们彼此道别,然后擦身而过,你的还是你的,我带不走,只有这节包厢把我们联结在一起。

只有在这节包厢里,我们交换过人生。(P2-4)

序言

不作不赢

常言说不作死就不会死,我偏偏就是个很“作”的人。

在重点中学的实验班里苦读多年,好不容易快熬出来了,我突然铁了心要去英国留学;到了英国之后什么都要自己来,洗衣、做饭、找学校,我重读了两年高中,走了不少弯路,总算是考上了剑桥大学,进入经济系;毕业之后各大银行、会计公司、跨国企业的就业机会滚滚而来,我又铁了心要去Gap year,一边旅行,一边学西班牙语。

就这样在英国又混了好几年,我学会了很多零碎的小技能,却没有一个能养活自己。2009年我回到北京,在朝外SOHO开了一间小花店,周围很多人问我说,你剑桥大学毕业的,为什么要开花店啊?我笑而不答。

其实我也不知道,开花店算不算大材小用,我只知道,大多数人习以为常的那种生活,我已经回不去了。我和老公用花店微薄的收入养家、养孩子、周游世界,有时候也会欠一大堆信用卡账,最后却总能逢凶化吉。2014年,花店的生意总算好转了,天猫店也开张了,一切看似步人了正轨。我和老公商量说,花店咱们见好就收吧。

别人说我作,我说不作就不会赢。

总在同样的地方和同一群人做同样的事情,会有一种被世界抛弃了的感觉,开花店虽然稳定,却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过去了就过去了。感谢老公王团团陪我一起“作”,我们雷厉风行地结束了花店,开始心无旁骛地旅行、写作,这才是我此刻最想做,也最该做的事情。

我们曾两入撒哈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营地里,蜷缩在一块破旧的毛毯上,看满天星斗扑面而来;我们在马拉喀什的老城区被奸诈的“指路人”骗得团团转,却喝到了这辈子最美味的一杯橙汁。

我们凌晨3点起床,穿越300公里沙漠无人区,只为了见证千古一帝的爱情宣言;我们饮过尼罗河的水,爬上过时间惧怕的金字塔;在努比亚人的小村庄里我们买了两株已然干枯的复活草,回到北京后又重新冒出了新芽。

我们不远万里去肯尼亚看角马渡河,角马们却一点面子都不给,赶在我们启程前就完成了壮举;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我们近距离观赏了3只狮子和6只金钱豹:在英女王下榻过的树顶酒店里,我们半夜被鸣笛叫醒,成功找到了一头珍贵的白犀牛。

在去往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的路上我们遭人“打劫”,十几个健硕的黑人少年从一个土坡后面一跃而出,一手举着细长的木棍,一手拿着土块儿,叫喊着冲向我们的越野车:夜幕降临之后酋长的儿子怀揣着两根完整的象牙找到我们的酒店,不露声色地提出交易……

我们回到英国过年,在剑桥市郊的小旅店里上演了一场“鬼屋奇遇”:我们在泰晤士河边顶着凛冽的寒风站了4个小时,和各国友人们齐声倒数,迎来了新年的第一朵烟花;我们去尼斯湖找水怪,却意外地邂逅了美丽的雾凇,和一座遗世独立的千年古堡。

我们在帕劳的水母湖中浮潜,能见度好的时候可以同时看到数千只橘红色的水母,近处的摇曳生姿,触手可及;远处的如点点繁星,忽明忽暗。若不是亲眼见到,又怎能相信世上真有如此奇观呢?

我们赶在春花烂漫的时候去维也纳和布拉格;又赶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去莫斯科。站在克里姆林宫的广场上我张开双手却揽不住漫天的雪花,我由衷地觉得旅行真好,有旅行的人生真好,我不止要看,我还要听,还要触摸、品尝和思考,我要把一碟碟精美的小菜做成一个大拼盘,然后把它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分享给他人。

分享,才是整个过程中最曼妙的一环。

我跟自己说,这个世界太乱了,我得好好整理一下。

我们背着相机和电脑,想到哪儿就走到哪儿,走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我不停地按下回车键,让希望出现在下一行,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一生的理想都汇于一点,它对我而言是生活,是娱乐,也是工作:是理想,是宿命,也是惊喜。就像是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一转弯看到前方一望无际的平原。

费尔南多·佩索阿有一句诗:

“我们从不知实现自我是何情景。

我们是两个深渊,乃在天空中闪烁的深井。”

我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是实现了自我。如果仅靠走一走路,写一写字就实现了自我,人生这场游戏会不会太过简单?或者说简单也是一种设定,我把自己设定在四面高墙之内,设定在一座玩具般的小城里,城外的凶险与我无关,缭乱于我无关,我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时间会给我答案。

感谢团团,没有你陪我浪迹天涯,就没有这本书。

感谢每一位读者,这个世界的变化很快,肯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你们的支持成就了我不切实际的梦想。

想逃离一成不变的生活吗?

旅途没有尽头,等待你的加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只有繁星知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010508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2016012044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