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读者,您打开本书看到的序章,是在为笔者即将开始的有关智慧场的论述做开场和铺垫。
笔者认为,人的思维能力提升,如果从实验中寻找物理和化学依据,也许是和脑容量及化学变化同步;但思维能力产生的效果,只能在智慧场里、也就是实践中得来,也就是说,你的大脑放出电或磁力线时,需要做功,需要得到另一极的互动反应才有效果。
智慧的获得与发挥,是一种思维意识活动,需要在一个场里来完成与周围物质的相互对话和相互作用。在这本书中,笔者将努力吸收前人和今人在智慧与创造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将所能涉猎到的事例放到意象中的场里解剖分析,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智慧场理论。笔者还将对当下人类智慧发展的趋势提出警示忠告,阐述自己关于人类在思维方面节能降耗、智慧方面简约回归的主张。
第一节场概念当然源自物理学领域
《科学美国人》杂志1994年10月号曾登载了4位美国著名科学家的综述文章,介绍了科学界近年来对宇宙起源的演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大爆炸标准模型。按照他们的理论,宇宙是在大约150亿年前的物质与能量“大爆炸”中形成的,随着宇宙的急骤膨胀、冷却,逐渐衍生出众多的星系、星体、行星,直至出现生命。人类毕活干其中的太阳系.约在50亿年前出现。
文章对人类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成果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我们用地面和发射到空间的现代望远镜,可以探测到远在数十亿光年之外的星系发出的光,它告诉我们宇宙年轻时是何种模样;我们用粒子加速器可探索宇宙演化初期其高能环境的基础物理学;用人造地球卫星可探测到宇宙早期膨胀后留下的本底射线,使我们在能观察到的宇宙最大尺度内范围内勾画出它的大致图像。”
本书开篇写下这段文字,不是为了做科普。我想说的是,大家从中看到一个巨大的场的存在么?要知道,人类就在这个场的一个星球里呢。
这个场是浩淼的,但又充满着我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各种力、极和场差。科学家以高度的洞察智慧在描述这个宇宙场,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在这个场里做得最尖端的探索。
噢,人类的智慧是在场里活动并贡献出巨大成果的。那猴子知道宇宙间有这么大个场吗?就算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人能在宇宙场里做这么多事情,地球上别的生物却做不到呢?
我们可以像3岁小孩子一样一直问下去,但你若想回答准确,就不能随便敷衍。
早已有人试图从哲学领域来证明意识是物质的。
古罗马时期的著名诗人、哲学家卢克莱修(约前99一前55)在其著作《物性论》中说,自然的规律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事物能从无中生出。“思想和灵魂的本质是有形体的……(而且是)有生死的。如果灵魂是长生不死的,并又能在出生的时候进入我们的肉体,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够记住遥远的时代,也留不住以前的行动痕迹呢?”
他认为物体里存在着虚空,虚空是一种其中无物而不可融的空间。没有虚空,事物就不能运动,甚至不可能产生出来。任何东西都是由虚空和物质混合而形成的。他用诗化的语言这样描述虚空——
……
P1-P2
本书完稿是在2015年年底,但书的提纲早在1992年已经搭建,此后陆续写作了几万字。由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紧张与投入,虽然时间跨过了世纪的门槛,但原定十几万字的书稿竞一直难以完成。
如果是写畅销书,恐怕这些写在方格纸上的文字早已过期作废。也恰恰因为不是“如果”,我在闲下来翻看此书稿时,发现其还有很强的新颖性,“智慧场,,的说法及全面论述未曾见过。而且我在写作其他几本书时强烈地感受到,从当前全球出现的局势动荡、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人类精神类疾患大幅增加的情况看,人类的智慧问题应当好好地掂量掂量、拷问拷问了。
于是,我在寂寞而又相对安静的两年时间里,先是把几万字的手写稿录入电脑.然后又不紧不慢地完成了后边的内容,从原来的《智慧场论》变成现在的《智慧与智慧场》,而立意也从原来的“智慧获得与发挥的必要条件”,扩展到智慧的生成与异化、外在条件与内在软肋、讴歌与担忧、趋势与主张,和盘托出,重心落到应该为智慧减负,希望返璞归真上。我的观点之正误,水平之高低,恭请各位读者评说。
感谢西北大学出版社马来社长和他的团队。纸质书籍受到网络冲击,确实萎缩了很多,但他们还是热忱地支持帮助籍籍无名、非畅销读物的出版,这种坚守和扶持的宝贵价值,必将在今后的文化建设中得到彰显。
还应该感谢我在华商报社工作时的同事高晔利对本书所做的装帧设计。
还有需要重申的,由于本人非科班出身,特别不是学理工的,认识水平和视野所限,难免说话不专业。此外这本书中一些资料来自书报刊和网络,一定有不少纰漏甚至是观点上的错误。所有疏漏还望得到读者朋友的谅解和批评指正。本书所使用的图片除署名者外部分来自网络,除对原创作者表示感谢,我将按相关法规付酬。
序章 场概念在人的思维领域
第一节 场概念当然源自物理学领域
第二节 考察一下智力活动的环境因素
第三节 用物理学领域的场概念来解构智慧场
第四节 科学家在努力寻找意识活动的物理学实证
第一章 智慧的产生、表现形式及社会功用
第一节 智慧的含义
第二节 智慧的产生和表现形式
1.火的使用是启迪人类思维智慧的发端
2.思维使人的劳动变得有目的、有价值取向
3.美国专家认为人有七种智慧表现方式
第三节 智慧的功用
1.先看看现在很高端的智慧成果
2.智慧产生巨大社会功用经历了漫长阶段
3.智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第四节 智慧的社会效应场
1.以少胜多——改变力量对比
2.以点带面——产生涟漪效应
3.化险为夷——对付各种不利因素的精神武器
4.运筹帷幄——把握复杂多变形势的大智大勇
5.去伪存真——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把握
6.青春永驻——生命价值提高与延续的活跃因子
7.智慧也会过犹不及——掌控不当会有副作用或反作用
第二章 智慧获得与发挥的基本外在引力场
第一节 生存竞争提供了智慧发挥的基本平台
第二节 利益是智慧获得与发挥的基础引力
1.最原始的利益吸引源自生活资料
2.生活需要愈深入利益吸引愈多元
3.智慧的发达又促进了人类需求多元化
第三节 竞争是智慧产生的催化剂
1.如果没有竞争人类可能早就死了
2.智慧使人类的竞争由被动逐步转为主动
3.在竞争中人类智慧越来越异彩纷呈
第三章 智慧启蒙层面的外在引力场
第一节 记忆场
1.记忆的深度
2.记忆的广度
3.记忆力开发扩展源于外在的场引导诱使
4.记忆应该有所扬弃
第二节 情感场
1.情感激发的智慧更多表现在文艺领域
2.科学研究有时也因情感的作用进出火花
3.“欣快分子”是智慧场的活跃媒介
4.情感场对智慧活动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暗示性上
第三节 道德场
第四节 美育场
第五节 信仰场
第四章 智慧固化升华层面的外在引力场
第一节 力量场
1.生存基本面的力量场影响
2.战争中的力量场影响
3.科学技术方面的力量场影响
4.在自然界的力量场上人应保持敬畏
第二节 知识场
1.智者离不开知识的传承熏陶
2.知识制造场差智慧丰富知识宝库
第三节 信息场
第四节 静默场
第五章 智慧发挥实践层面的外在引力场
第一节 传播场
1.传播连接的是有用的、有趣的供需要求
2.民意的互动影响催生现代传播手段
3.新技术促进当代传播功能及效用达到顶峰
第二节 网络场
1.21世纪智慧新理念——“网络统治世界”
2.网络技术对智慧个体的影响
3.不要忽视网络的副作用
第三节 群体互动智慧场
1.“士为知己者死”——养士养出的豪言壮语
2.辩论会群情沸腾的智慧互动
3.伦敦证券交易所诞生于“咖啡馆大学”
第四节 各场势间的相互关系及综合作用
第六章 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定外在引力场(上)
第一节 英雄时代对智者的呼唤
1.国家初始时期对王权的需求
2.战争中对强人的呼唤
3.谋臣幕僚大显身手的舞台
第二节 早期发展阶段对创造的期待
1.与大自然的相识相搏催生了早期人类创造智慧
2.基本生存所需而形成的早期生产型创造
3.“政府”是人类智慧对族群管理的杰出创造
4.发展时期生存质量的需求催生基础科学
第七章 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定外在引力场(下)
第一节 和平时期对生命质量的追求
1.对适应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需求
2.科学思想的进一步成熟发展
3.现代教育理念和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物质文明时期对高层次知识技能的需要与提升
1.二次大战后人类在物质文明方面有哪些作为?
2.当今世界人们对大自然、经济发展及人类自身的认识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第八章 智慧的内在应力场(上)
第一节 敏锐的感知系统
1.对书本知识的感知
2.对外部事物的感知
3.对各种新事物新思想的感知
第二节 广博丰富的阅历
第三节 丰富的想象能力
1.严谨的科学智慧其实和想象力密不可分
2.艺术领域的想象力助人类的精神世界腾飞驰骋
第四节 情感道德美育的内应互动
1.智慧主体怎样去感知情感道德美育场
2.智慧期冀受挫时也会反向激发主体的道德情感内应力
第九章 智慧的内在应力场(下)
第一节 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培养创新意识与把握灵感的能力
1.年轻时的灵感尤其可贵
2.灵感是顿悟或大彻大悟
3.多思考灵感才能源源不断涌现
第三节 积极参与并善于表达实践
第四节 愈挫愈奋的坚强意志
第五节 良好的内在调控能力
1.内在控制力需要有颗强大心脏
2.心态也是内在调控能力的胜负手
第十章 提升智慧主体内应能力的多种智慧
第一节 文艺智慧
1.智慧使文艺在娱乐特性之上激发出多种能量
2.歌德晚年人性力量的文艺表达
3.文艺智慧也可成为激发或削弱、瓦解战斗力的推手
第二节 科学智慧
1.1837年电报的发明改变了全世界
2.当今科学实践的成果早已超越人类基本需要
3.科学智慧中更重要的是科学思想
第三节 人类的”平凡”智慧成果多多
1.拉链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10项发明之一
2.人类漫长生存历程中智慧成果浩如烟海
第四节 天才与全才
第十一章 宏大场势作用下的族群引领智慧
第一节 中国历史长河中离我们最近的几位政治智者
1.腐朽赢弱制度中冲出的共和先行者——孙中山
2.内外交困中确立主导地位的智慧领袖——毛泽东
3.中国改革开放、走向富强的设计师——邓小平
第二节 国际政治高端智慧中的明珠
1.皇室不理政事却备受拥戴——君主立宪的智慧
2.北美大陆永远铭记着华盛顿、林肯
第三节 人类共同智慧场的探索产物——联合国
1.联合国——国际政治智慧的最大公约数
2.人类共同拥戴的政治智慧领袖尚难出现
第十二章 人类间征服与抗争中的军事智慧
第一节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智慧——上兵伐谋
1.谋略在冷兵器时代的作用举足轻重
2.谋略在现代战争中仍有奇妙作用
第二节 现代军事智慧的高端能力——综合把握运用大势
第三节 军事家的智慧要受另一种场势的影响一一死亡场
第四节 现当代军事智谋与政治智慧的最高境界越来越背离
第十三章 助推人类盲有和享乐的经济智慧
第一节 生产和分配活动的智慧
第二节 早期商品交换激发出的市场智慧
第三节 对经济智慧来说市场是最大的智慧场
第四节 现代经济智慧更加成熟但也伴生问题
第十四章 智慧的千扰压制场
第一节 场势本身与智慧主体相逆形成压制
1.知识荒漠化或愚民政策使智慧内应力难以成熟
2.违背自然法则揠苗助长
3.压制方式使思维主体丧失张力
4.境遇不顺使之思维烦躁紊乱
第二节 信息场对智慧主体内应力形成的干扰压迫
1.利用信息闭塞形成的场差进行战略干扰
2.信息过多过乱使思维主体产生信息焦虑
第三节 聪明的异化衍生品——狡诈欺骗
1.最蠢的聪明——自欺欺人
2.假货横行经济社会
3.欺骗行径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十五章 智慧的内应力失误场
第一节 主体内应力不到位
1.感知系统敏感性丧失
2.知识摄取不足
第二节 内应力违背或突破场势规律
1.放纵自我内应力与场势之间形成“短路”
2.智慧主体错误的认知方式使思维产生错乱
3.过度偏执自信内在调控能力失常
第三节 智慧原动力减弱和内应力闲置退化
1.竞争态势中智慧原动力减弱
2.现代技术将使人类的感知和知识摄取能力闲置退化
第十六章 过度自私导致的智慧异化及其深层次影响
第一节 被聪明带入的误区——猜疑失信
第二节 猜疑失信的最大嘲弄——零和游戏
第三节 贪占财富过度享乐
第四节 挥霍浪费、破坏环境不计后果
第五节 教化功能趋炎附势助长自我意识
第十七章 警惕智慧向智慧提出的严峻挑战
第一节 高度智能化未必是人类的福音
第二节 聪明非但没有战胜反而催生精神疾患
第三节 畸形道德观将聪明智慧引人歧途
1.高智商者对丑恶现象的鉴别能力退化
2.西方极少数学历高、价值观畸形者加入反人类活动
3.科学狂人试图用其掌握的技术突破人类伦理底线
4.人类自身的一些逆行性技术也未必是好事
第四节 危险的不育理念
第十八章 以健康的方式营造智慧培育场
第一节 智慧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制造一种场差
第二节 智慧培育场的若干维度
1.立身智慧内应力的支点
2.为未来智者传授合理优选的知识和信息使知识与现实间出现落差
3.适当的竞争机制使主体与客体之间始终有追赶欲望
4.培养、创造丰富的情感氛围使人获得更多的联想激情和欲望
5.摒弃各种强制禁锢使创造主体处于最大限度自由状态
6.培养锻炼内在调控能力以抵御智慧获得或发挥时的干扰因素
7.适当的静默和饥饿使智慧主体升腾起更大的欲望
第三节 智慧场里也应当有减法必要的退场去势不可少
1.信息获取、知情方面的减法
2.主攻目标方面的去芜取精专一执着
3.场势方面的适当转场、退让
4、情感方面的舍得、放下
第十九章 回归重建真正的大智慧及其智慧场
第一节 人类智慧有边界并且需要首尾相顾
1.人类智慧中有作茧自缚的短板
2.首尾相顾是大自然的大智慧
第二节 智慧的最高境界是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节 重建道德场提倡简约智慧
第四节 人类智慧在最高境界指导下的回归路径
1.靠大智慧劝诫和研究减少人类消耗
2.环境的保护恢复需要大智慧
3.大智慧应该能行善劝善帮人重建互信
4.大智慧应能调适人类的心灵让精神世界温暖阳光
5.真正的智者还应主动寻找智慧洼地施展才能
附章 关于智慧及智慧场的笔记心得
一、智慧及智慧场断想
二、有关智慧的学习偶得
三、有关智慧的修炼
四、智慧场内外的杂感
五、智慧场研读心得感悟
六、智慧场故事简编
参考文献
后记
《智慧与智慧场》作者王世梅从物理学关于场的概念入手,选择独到新颖的角度,试图梳理并回答智慧的获得与发挥问题,阐释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在智慧场上的互动影响及其意义。
本书的重心是分析当前人类智慧出现的异化情况,抨击当代技术思潮对人类心智健康的不良影响,并且毫不隐讳地表明作者与时下大流不同的智慧观。作者认为,当今的社会潮流,恰恰向智慧的创造拥有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类膨胀的享受思想,自私与复杂思维的深度融合,会催生多种消极的所谓“智慧”;而高度的智能化也许会误导人类的思维走向智慧的背面。
本书与自己另两本著作中对于人的一般行为意识、迁徙流动行为等“三不管”领域隐患的忧虑相联系,提出人类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人类越聪明,越觉得自己不聪明,越缺乏自信?二是为什么人类越聪明,彼此间的信任越来越少?三是为什么人类越聪明,抑郁症甚至更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越来越多?四是为什么人类越聪明,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其他生命越来越少?
作者认为,人类的智慧有边界,并且需要首尾相顾;人类的智慧也应当节能降耗,提倡简约;人类智慧应当有能力选择更科学、更自然的方式返璞归真。
尊敬的读者,您打开本书看到的序章,是在为《智慧与智慧场》作者王世梅即将开始的有关智慧场的论述做开场和铺垫。在这本书中,笔者将努力吸收前人和今人在智慧与创造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将所能涉猎到的事例放到意象中的场里解剖分析,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智慧场理论。笔者还将对当下人类智慧发展的趋势提出警示忠告,阐述自己关于人类在思维方面节能降耗、智慧方面简约回归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