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田可文与他音乐学的学生们上下)(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田可文编著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田可文与他音乐学的学生们上下)(精)》分“音乐史学理论研究”、“西方音乐史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音乐家与作品研究”、“乐器学研究”、“音乐出版与音乐史”几个板块,恰当地概括展现出田可文和他所指导的学生在音乐学术探索中的努力方向和实际贡献。不妨用横贯中西、打通古今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这些学术成果的性格,而其中所谈论课题的多样性和学术思维的活跃性也着实令人惊异。这样的性格和品质显然离不开老田本人的知识结构和他对学生的用心指导。

内容推荐

田可文编著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田可文与他音乐学的学生们上下)(精)》讲述了,1985年秋季,田可文担负起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史课程的教学。翌年,他始任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指导工作。岁月流逝,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作为音乐史学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的田可文教授,在其耳顺之年到来之际,在音乐学从教三十周年来临之时,他与他的六十二位学生,将他们用辛勤汗水换来的一篇篇学术论文呈现出来,共同见证我国音乐史学教育史的一个侧面:这么多年,在并非坦途的我国音乐史学研究与发展的道路上,他们曾经一起走过……

目录

序言/杨燕迪

自序/田可

音乐史学理论研究

 音乐历史观念与研究模式的求证/田可文

 论音乐史学的学科体系构架/田可文

 不同文化间的音乐理解问题/田可文

 批评平面化现象的哲学本质/李诗原

 作曲家“神话范畴”分析/杨婧

 略论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史研究的历史分期/尚乐文

 音乐史学视野下的“文化汇流”——从《20世纪晚期的音乐》管窥音乐史写作模式及困境/梁静

 论女性作曲家失语于音乐史的原因/刘昱

西方音乐史研究

 模仿与偏离——从C.P.E.巴赫到贝多芬:歌曲《Bitten》的互文性解读/陈海

 赋得永久的辉煌——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李佳佳

 音乐的戏剧性——以歌剧《魔笛》为例透析莫扎特的歌剧观/徐艺

 瓦格纳乐剧脚本中的悲剧性/李婵

 借《伊斯塔尔》论丹第的创作思想/曹阳

 沃尔夫艺术歌曲中的“音乐诗”观念/袁焱萍

 我们谈论什么?——关于勋伯格的《五首管弦乐曲》/张路瑶

 韦伯恩≠序列——正在体验的心灵和精神的表达/韦伟

 大男孩的机械梦:《太平洋231》/夏炼

 斯蒂芬福斯特的研究现状及我所持的态度/邹星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ap衰败的必然性分析/刘筱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先秦两汉广西的铜鼓与铜鼓乐/舒翠玲

 羊角钮钟及其音乐特性研究/别志安

 《诗经》中的先秦“食举乐”/周芳

 “坐、立部伎”产生时间新论/张维

 唐代“坐、立部伎”研究中存见问题之试析/李强

 中晚唐诗人对法曲的态度/朱玉葵

 龟兹乐舞论/张丹

 唐宋的变换与“歌妓文化”的历史变迁/李芳

 宋代礼乐制度影响下的鼓吹乐嬗变/蔡菲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重雅轻俗”之现象/刘媛媛

 宋代女性乐人的演唱与词乐繁荣关系探析/李红青

 宋代市民音乐文化的消费场所/陈曦

 辽代散乐与酒礼文化/祝波

 从《青楼集》看元代音乐的雅俗共融/李静

 《唱论》的声乐理论与“宫调声情”之研究/王婧怡

 明清秦淮青楼乐妓的音乐活动/徐蕊

 明代南京青楼音乐文化/高菲

 清代宫廷中的国祭乐/孙琳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

 “改造国民性”:梁启超美育思想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延展/夏滟洲

 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发展历程/余文博

 1938:音乐家在武汉的分歧与对峙——兼及刘雪庵的活动/李莉

 黎锦晖音乐在武汉——1930年前后武汉中小学对黎锦晖音乐的接纳与禁止/孙赛赛

 论近代汉口音乐活动场所的转型/李俊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武汉的流行音乐/张敏

 20世纪20—40年代广西国民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研究/吴柳

 新桂系时期广西桂剧改革始末/王玏

 抗战时期解放区歌剧研究/高琳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桂剧发展研究(1949—1966)/吴紫荩

 《战地新歌》:“文革”音乐的历史转型/魏军

 安徽庐剧音乐史研究文献存见/李成兵

音乐家与作品研究

 探寻近代学者朱谦之的乐律学成果——兼及杨没累对他从事音乐研究的影响/留生

 故土的呼唤——江文也作品中的“离散”主题/孙培培

 陈钢“红色小提琴”创作解读/张静

 追寻绿色的记忆——朱诵邠的交响曲创作/王岚

 血性豪情红水河——评曾海平小提琴协奏曲《红水河随想》/王艳

 论南剧《西兰卡普》的特色——兼论南剧的继承、保护与发展/张然

 绚烂八桂民族风——评吕军辉的民族管弦乐《多彩八桂》/张倩

乐器学研究

 管风琴:宗教意识与文化的载体/贺莉

 中国弓弦乐器发展探微——从“棒擦”到“弓擦”的嬗变/李虎

 论缶——与朱大可教授商榷/刘莎

 论琵琶在西域地区的流布——以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为例/杜欣

 扬琴传入中国考/吴琼

音乐出版与音乐史

 音乐传播的历史印迹——20世纪30年代音乐期刊出版及其特征/骆支丽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新音乐》月刊内容之研究/吴丽君

 从《救亡日报》(桂林版)管窥抗战文化城桂林“客居”音乐家的音乐活动/马麒

 《扫荡报》(桂林版)中的音乐文论分析/赵丹彤

代跋

 音乐学,似乎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我早年的音乐生活回忆之一/田可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田可文与他音乐学的学生们上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可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72656
开本 16开
页数 102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5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1.816
CIP核字 2015237348
中图分类号 J609.2-53
丛书名
印张 6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7
174
6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