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明主编的《关于(耿建翌)》是一本关于耿建翌的书。它的目的不在于呈现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而是要回应尼采的那一句——瞧,这个人。这个人,他的腔调,他的气质,他的姿态,他的心境,令我始终耿耿于怀。《关于:耿建翌》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撰写专文的学者,还是接受访谈的艺术家,不管名声显赫与否,其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老耿的朋友。所以,在此书中标志出其身份的,不是各种头衔,而是与老耿相识或者结缘的时间。所以,这《关于:耿建翌》同时还关于许多与耿建翌有关的人,这本叫“关于”的书,同样是在用一个人来定义一群人。这《关于:耿建翌》的标题是“关于——耿建翌”,而不只是“关于耿建翌”。应该说,《关于:耿建翌》所关心的,首先是耿建翌的“关于”。
[前言]耿耿于怀——关于耿建翌
[一] 笔记,轨迹与缝隙
现实后面的几种动作
——耿建翌的工作和“做—作”
耿建翌
——轨迹与缝隙,1985至今
耿建翌的三条连线
在金字塔里开小差
——耿建翌的机制批判作品
笑对生活
——解读耿建翌回顾展“无知”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对艺术家耿建翌的工作的混沌阅读之断想笔记
[二] 索引,幕间的对话
[三] 口述/伴随的距离
2013-04-06 郑胜天:这种距离感不见得是一种超前的距离感,好像是一种“伴随着的距离感”
2013-04-21 吴山专:当一件意义不能被我们所把握,此意义是大意义
2014-06-25 杨振中:随时可以不做艺术也无所谓
2014-07-30 张鼎:在创作的时候,首先是要剔除这个系统
2014-07-31 施勇:不是以“第一人称”,而是用“第二人称”或者“第二视角”来看一个问题
2014-08-02 徐震:人家按照自己这样活着,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2014-09-24 邵一:不太想以“艺术家”的名字来命名在做的一些事情或者身份
2015-01-07 邱志杰:不是works(作品)而是action(行动)
2015-01-17 蒋竹韵:那些好似是多余的东西其实也都是过程当中发展出来的
2015-01-19 劳伦斯:这样可以说一个很漂亮的故事,但不是真的有关系
2015-02-11 胡笳:要非常地简洁,但是充满了感情
2015-04-23 王功新:“生”的感觉,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家的生命力的体现
2015-06-16 沈立功:你突然发现有机会寻找外星人的时候其他事情真的不重要了
2015-06-23 王长存:有不可控性才比较有意义
2015-07-03 范厉:把自己逼到墙角去做一件事
2015-07-06 王强:“无知”就是“我从来不认为这件事是已经是定下来的了”
2015-07-16 张培力:真正地回到艺术上,而不是回到“艺术为xx”上
附:“创作”够不上,就是“做事”——访问耿建翌
[四] 年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