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介
醫碥書影(同文堂藏板)
何夢瑶自序
趙林臨序
辛昌五序
凡例
原刊本目録
卷之一 雜症
卷之二 雜症
卷之三 雜症
卷之四 雜症
卷之五 四診
卷之六 諸方目上
卷之六 諸方門目上
卷之六 諸方上
卷之七 諸方目下
卷之七 諸方門目下
卷之七 諸方下
卷之七 方後附録
图书 | 医碥(共3册) |
内容 | 目录 評 介 醫碥書影(同文堂藏板) 何夢瑶自序 趙林臨序 辛昌五序 凡例 原刊本目録 卷之一 雜症 卷之二 雜症 卷之三 雜症 卷之四 雜症 卷之五 四診 卷之六 諸方目上 卷之六 諸方門目上 卷之六 諸方上 卷之七 諸方目下 卷之七 諸方門目下 卷之七 諸方下 卷之七 方後附録 编辑推荐 《医碥(共3册)》是何梦瑶的代表作,分为七卷。卷一包括脏腑说、三焦说等中医基本理论的阐述和各种“杂症”的阐述,卷二至卷四均为各种病症阐述;卷五为“四诊”,卷六为“诸方目”,卷七为“诸方目录”。本书对于中医基础理论作了简易介绍,并提出了其个人见解。本书所论诸症,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论热、论脉、论痰、论湿、论气血、论虚、论厥逆、论瘟疫、山岚瘴气等方面。此外,何梦瑶重视中医基本功,第五卷的《四诊》就是何梦瑶做思恩知县时,教县里医生的教材,编入《四诊》极有助于初学者入门。 虽然何梦瑶的本书以《证治准绳》为蓝本,进行了大量引用参照,但是本书的重大意义在于:首先,反映了《证治准绳》在清代广东地区的传播及重要影响;其次,在中医理论和各种病症的治疗方面有何梦瑶的独到之处;第三,本书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也是清代医学进一步传播和学习的重要手段:像《证治准绳》这样的大部头书籍,普通平民难以购买;本书的印行,利于医学经典的传播和学习,也促进了岭南医学水准的提升。 内容推荐 《医碥》为清代医家何梦瑶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全书共7卷, 前4卷除卷一开头有部分基础理论内容外, 主要阐述内科杂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诊断及治疗方法, 卷五论述四诊, 最后两卷是方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医碥(共3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何梦瑶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7255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5-10-01 |
首版时间 | 2015-10-01 |
印刷时间 | 201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648 |
CIP核字 | 2015228959 |
中图分类号 | R24 |
丛书名 | |
印张 | 3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6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