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研究(第24辑2016年春)
内容
编辑推荐

陶东风、周宪编著的《文化研究(第24辑2016年春)》主要分为“城市-空间研究”“物质文化研究”“文学与记忆”“文化研究在中国”四个专题,相较于以前纯属介绍西方文学研究的文章,本辑更侧重中国本土文化现象与文学经验的研究,警惕把西方的理论普遍化。专题一“城市-空间研究”主要论及建筑对人们对城市既有的空间认知和空间政治的改写,电梯对都市性的感知与电影对电梯的叙事性的运用,出租车对都市生活的感知;专题二“物质文化研究”从特产、绿皮火车和高铁、墨镜、手机等物质形态展现了人们的日常消费形态、人际关系和文化狂想;专题三“文学与记忆”辑录的文章则涉及特定历史时期文学与社会运动的互动、作家对其过往写作史的个体记忆与反思、学者文风的转变,以及当代对伤痕文学作品的解读;专题四“文化研究在中国”围绕文化研究在当前学科体制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诉求,并结合文化研究教学的实例研究,透析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的现状与问题,以行动践行理论、以群众路线为方法,力拓文化研究的新的场域。

内容推荐

陶东风、周宪编著的《文化研究(第24辑2016年春)》侧重对中国本土文化现象、文学经验研究和对当下生活中各种典型的城市空间和物品的个案研究。专题一关注的是当代城市空间对人们的空间感知和既有空间政治的改写;专题二聚焦于物质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变迁之间的关系;专题三辑录的文章大多与抗美援朝运动有关,通过对历史文献和文学文本的分析,试图描摹出特定时期历史、文学与记忆之间的关系;专题四围绕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探讨了文化研究的学科化问题,指出了它所面临的困境及可能的出路。

目录

专题一 城市-空间研究

 国家大剧院:改写北京中心城区的政治空间【戴阿宝】

 感知、空间与都市性:电影中的电梯影像【张一玮】

 都市叙事与体感: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出租车【陈 涛】

专题二 物质文化研究

 编者按

 “再地方化”与“诗性资本”——论消费时代的特产【蒋 磊】

 交通工具与文化变迁——从绿皮火车到白色高铁【王 鑫】

 墨镜:技术狂想中的主体焦虑【闫桢桢】

 手机与日常生活变迁——从《口信》到《搜索》【龚浩敏】

专题三 文学与记忆

 主持人语:革命文化盛宴中的暗流与杂音【马 钊】

 政治、宣传与文艺:冷战时期中朝同盟关系的建构【马 钊】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诗歌——历史视角下的品评与考察【侯松涛】

 幸存者的忏悔托词:戴厚英与

   《人啊,人!》【陈绫琪 著 陈昉皓 王宇英 译】

 “追兵来了”之时的“青春”:《懵懂集》及其他

   ——文学记忆与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孙士聪】

 从历史的叙述到抒情的回归

   ——新中国成立前后陈寅恪旧体诗风格的转变【王美芸】

专题四 文化研究在中国

 编者按

 作为一种别样选择的文化研究学科化【徐德林】

 通向未来的船票:作为通识教育的文化研究【罗小茗】

 理论与行动之间的文化研究【刘昕亭】

 现实感与问题意识:群众路线与当代文化研究的实践空间【符 鹏】

其他论文

 国学概念的流变与国学热【李玉磊】

 中国独立音乐中的真实性与西北想象【金 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研究(第24辑2016年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陶东风//周宪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87403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1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2016025787
中图分类号 G0-55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