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数万里之遥的南极,借用年轻人一句时髦的惊叹语:哇——噻!能有几人身上不起层鸡皮疙瘩?的确,南极的“寒极”、“风极”,只要稍稍提醒,那也是让人头皮发麻,毛骨悚然的。
南极,其大陆总面积14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lO%。它是全球最寒冷的地区,比北极气温还要低20℃左右,故有世界“寒极”之称。它常年平均气温为零下15℃,最低气温达到零下88.3℃。它95%以上的面积常年被平均厚度高达2000米的冰雪所覆盖,最厚处达4800米。南极覆盖的冰雪占全球总量的90%以上。还有20多万座从大陆挤压断裂的海水冻结的冰山在海域洋面上飘移……冰雪,成为南极最突出的象征。
南极,又是世界上风力最烈之地,8级以上大风每年平均高达300天,且以强风暴著称于世,谓之全球“风极”。一般的,大陆沿海平均风速为每秒17—18米,而南极平常就能达到每秒40—50米,最高风速竟然高达每秒近百米!百米——什么概念?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号称“万物之灵”、不可一世的人,在它的面前渺小得简直就似一粒扬尘!
最让人心惊胆战、毛骨悚然的是,一个接着一个气旋风暴沿大陆边缘顺时针方向高速运动,形成100多米高的风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三四百斤重的石头吹得满地骨碌碌乱滚。1957年3月,狂风曾把苏联刚建起的铁塔吹倒、飞机毁坏,考察站的房屋被一扫而光。那情景用飞沙走石、翻江倒海一类词汇来叙述,大概也是轻描淡写很不到位的。
然而,这样一个几乎是“人类绝境”之地,却是一座地大物博、富甲天下的聚宝盆。
这里风力世界第一。这里更是全世界最大的淡水库。其贮藏量占全球总量的72%。形象地说,假如南极冰盖全部融化的话,地球的海平面将上升60米!
这里蕴藏着全球最大的煤矿,能供人类使用200多年的露天“铁山”,以及200多种高品位矿藏。这里蕴藏着全世界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在西部陆架区蕴藏着450亿桶石油!
这里是企鹅的故乡,海豹的家园,有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从几十吨重的蓝鲸、巨大的象海豹、各种贝类,直到几厘米长的磷虾,应有尽有,取之不尽。单是磷虾就有10亿一50亿吨,足以满足全人类食用蛋白质的需要。
这里又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被污染的大陆。所以,与其说南极是“人类绝境”,莫如说是人类的“希望之洲”。
自从1492年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世界上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探险家、生物学家、海洋学家和地质学家们,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前赴后继,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在地球的最南端找到了“南方大陆”——南极洲。
人类对南极的探险历经了帆船探险、英雄探险、航空考察和常年考察站这四个时期。
帆船探险时期是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17世纪70年代前期,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第一个环绕南极航行一周。随后,不少国家的探险家们驾船越过险滩暗礁进行南极探险。
英雄探险时期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1907年11月,澳大利亚探险家道格拉斯·莫森,最先登上南极大陆,到达了南极极点。接着,他亲自组织和领导了两支南极探险队,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并第一次在南极大陆使用无线电通讯。今日屹立在南极大陆上的澳大利亚“莫森站”,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探险家而命名的。
航空考察时期是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1929年11月,美国著名探险家查理德·伯德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越南极点,并进行了大量的航空测量工作,取得了许多珍贵资料。
常年考察站考察时期,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直到现在。据报道,现在全球已有26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5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和100多个夏季考察站。目前有增无减,各国仍争先恐后地在极地建立多学科综合考察和研究基地。
P1-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