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昏的火/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黄昏的火》作品描写的是作者杨衍瑶的乡村生活,写出了农民的善良与勤劳,机智与幽默,以及他们在苦难面前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同时,也写出了在乡村生活的青年的成长,以及他们的幸福与苦恼,感动与惆怅,彷徨与希望。作品生活气息浓郁,语言幽默,篇幅短小,十分耐读。

内容推荐

在美丽的南方,在九万大山南麓,世代聚居着一个少数民族一一仫佬族。这里是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俗称仫佬山乡。《黄昏的火》收录了作者杨衍瑶刊发在《青年文学》《民族文学》《山花》《广西文学》《三月三》等国内文学期刊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从低处着眼,小处落笔,书写仫佬山乡民风民俗、日常生活、小镇文化、市井民态,很有地方特色。该书可读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谋篇布局及语言极具个人风格。

目录

阿宝

表姐的冬季

不是花季

钞票飞呀飞

到处有老鼠

观音坐莲花

过节

画梦

黄昏的火

教子图

她换上新衣裳

老人的话像药

连夜雨

明天戒酒

三声枪响

天空飘着毛毛雨

我不要了

我们回家吧

夏天的游戏

小偷真多

修理工

在明天那边

求求你们,别杀我

试读章节

五岁那年,爹死了,妈哭得好伤心,阿宝也跟着哭。

爹是上山打石炮死的。都说是哑炮,爹头一个冲到炮眼,轰的一声,爹像石头一样跟着飞了起来,身子烂得模糊不清,像堆牛屎。队长叫几个精壮劳动力抬到家里,妈一见就昏了过去。众人忙救醒,妈醒来就大哭大叫:

“崽他爹,你去了我们娘崽恁活呀!崽他爹!……”

妈哭着喊着就昏过去了。

阿宝是见妈哭得伤心才哭的。几个妇女将阿宝带走,不让他看见爹人殓。可阿宝还是瞅见了一眼,爹咧着嘴,龇着白森森的牙齿,像大笑过后来不及闭嘴。阿宝被牵到一个房间,一圈妇女围着他。妇女的泪水哗哗就流到阿宝的身上,哭泣声时高时低,时长时短,还嘴歪歪地说:“可怜啊!可怜啊!”

阿宝不晓得她们讲爹还是自己,好生奇怪。触目皆是汪汪的泪眼,烂桃似的,就一下子大哭了。边哭边喊:

“爹——!爹——!”

惹得四座响起一片哭海。

是夜,阿宝梦见爹回来了,没有死,用硬刷刷的胡子扎他,逗得他钻在妈的怀里,好暖。

日子无声无息地过去了。同情也随着日子在众人的眼里慢慢消失。刚开始阿宝还不太习惯,似乎觉得少了些什么,后来一想,才晓得少了一个爹。又好像觉爹是到很远的山里打柴去了。妈的饭常常是扒到一半就丢开,然后跑到房间里去哭泣,也使得阿宝的那一半给耽搁下来。后来,妈又含泪嚼完另一半,为的是阿宝也把另一半赶进嘴里。

夜半,阿宝的梦常常被妈嘤嘤的哭声闹醒。阿宝一醒来就用手抹着妈的眼泪,嘴里说:

“妈不要哭了,妈不要哭了。”

喉咙是哽咽的,妈抽抽鼻子化哭为笑,将阿宝紧紧地搂在怀里,还低低地哼起民谣来,让阿宝重新进入梦乡。阿宝的两只小脚藏在妈的两腿间,暖烘烘的,还用手玩着妈的奶子。摸啊摸啊,软乎乎的都出汗了。阿宝觉得自己是乘着小船在水波荡漾中缓缓地滑人充满芬芳的梦境。

不久以后,爹好像成了遥远的往事,阿宝到了读书的年龄了。可到了晚上,阿宝仍然蜷在妈的怀里,用妈的手臂当枕头。在宁静的港湾,在温馨的乳香中,起起伏伏,晃晃荡荡,摇向很深的地方。直到觉得妈把他玩奶的手拉出来,又抽回自己的当枕头的手,就很想返回,可那条眠船沉沉地向无底的深渊坠去了。

有时夜半,妈一骨碌爬起来,阿宝也跟着醒了,急得喊妈,妈就说:

“莫吵,莫吵,妈屙尿。”

妈一手扶着床沿,一手从床底拖出盛尿的痰盂,淅淅沥沥,床下就清脆地下起小雨。妈一屙罢,刚想收起痰盂,阿宝觉得有一股激流冲向小腹,尿就胀了。一边喊屙尿,一边抖抖地起来,妈两手端着痰盂,让阿宝往里射尿。阿宝勃起的小东西总是将剩下的残货溅到妈的手上。

完了,妈说:“牛尿。”

又滚到一边睡了。

叫阿宝害怕的是,有时夜半醒来不见了妈,只看到昏黄的油灯在梳头桌上左右摇曳,就急得哭喊起来,妈就从后屋传来安慰: “莫吵,妈屙便,就来。” 一会,妈拖着鞋子噼里啪啦跑进房间卷上床来,还打趣了阿宝一番。

有一次,阿宝醒了好半夜,也哭了好半夜,好半夜了才听到妈慌慌张张地赶来。妈不但带来熟悉的气味,还带回了一种令阿宝讨厌的气息。

阿宝是靠玩着妈的奶子进入梦乡的。

有一夜,妈说:

“你都上三年级了,还摸奶,不害羞。”

阿宝就真的不敢摸了。这样一来,阿宝上床后,觉得空荡荡的不着边际,反而睡不着了。黑暗中,努力想象妈的奶子,身子激动得发抖。最后,觉得妈的呼吸变匀变长,就慢慢地将手从妈的汗衣底下伸进去,颤颤的,像初次扒窃的手,很害怕妈突然醒来。一触到柔软的东西,就让手粘在上面歇着,见妈依旧匀和呼吸,就像昔日一样放肆地玩着妈的奶子,他的手从软绵绵的这边山坡,转到软绵绵的那边山坡,两山之间是平滑的谷底。阿宝在波峰浪谷之间好像回到了久远的从前。有时妈一醒来就将阿宝的手扯出来,嘴里唠叨着:“都三年级了,还摸。”索性捋起汗衣,将奶头朝阿宝的嘴里塞:“喏,吃一口。”阿宝觉得非常害羞,倒缩到一边待着。待身边又传来妈熟悉的呼吸后,阿宝就觉得与妈相隔很远很远了。他记起了昔日的一个下午,那时爹还在世,妈一回家,阿宝就扑到妈的怀里,卷起衣襟要啃奶,爹在一旁逗着他,不让他啃,他急得哭了,用手捶着爹,把爹撵得远远的。还有一次,阿宝一觉醒来,发觉自己被移到一边,不在了爹和妈的中间,就闹着又要躺在爹和妈的中间,还恨不得将爹赶下床……阿宝凝视着黑暗,头一次感到了孤独。自从他的小脚不再伸进妈的两腿之间,他感到全身僵了,仿佛是躺在一根木头上,左右不敢翻身。妈的身体似乎变成了带刺的玫瑰,既诱惑着他,又让他害怕被刺伤。P1-3

序言

生命在鲁院

李一鸣

鲁院,一个神奇的所在。一个小院,隐在十里堡;一座小楼,藏于芍药居。居于大都市,却没有豪华,缺乏轩敞。但在多少作家心里,她却是殿堂般神圣,故乡般温暖。为她而来,跋涉千里;从此而去,频频回眸。一根肠子拴牢思念与向往。时间万水,空间千山,更使她成为记忆虚化、情感美化、想象幻化中的心灵憩园。鲁院,意味着单纯、纯粹、青春、美好,意味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文学栖居的远方。从与她结缘那天起,“鲁院”便凝为一个永不消逝的“情结”。回望,相忆,引颈,怅惘,成为离去学员定格的精神形象。

在鲁院,他们经历着思想性引领,底蕴性打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研讨;他们坚守着明净的价值自觉,明晰的精神秉持,滚烫的心灵追求,深沉的文学担当;他们发愤着,孜孜不倦、兀兀穷年地阅读,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涵泳,博考经籍、摭华摘艳的覃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交心,且行且思、且珍且惜的实践,投身生活、扎根实际的体验,吟安一字、拈断数须的磨练;他们享受着,思与思的碰撞、诗与诗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诊断性研究与方向性发展的融通,拒绝知识性傲慢,呈现平等性亲和,力行研究性对话,达致成长性提高。

在鲁院,他们阅读先人著作,聆听音色清晰的经典,追根溯源,捕捉远古的回音;披览当下文丛,沉潜涵泳,如鱼在水,探寻未知的秘境;清夜独坐,一桌、一椅、一笔、一纸、一键盘、一屏幕、一腔心绪、一幅剪影……

在鲁院,他们步入精神世界,感受读书写作的灵性之关。

关在品位。一个人抛却物欲,远离浮躁,沉下心,稳住神,坐得住,学得进,写得沉,不论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还是烈焰炽炽、热风难耐,潜心攻读,养性修身,自是一种境界、一种修炼、一种品位。灯红酒绿,太醉;香车美女,太俗;追名逐利,太累;鸡毛蒜皮,太碎。只有读书写作,最好、最妙、最美!

美在享受。读书写作,拍案而起,击掌而坐,捧腹而笑,抚掌而哭,扪胸而问;为之歌、为之舞、为之泣、为之诉;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己;寻回真情、真意、真志、真理;使人生得其所、生活充实、生长快乐、生命美丽。书人默契,会心而悦,读书写作真好!

美在进向。书到用时方恨少,写到深处最有味。读自然,一朵花上见命运,蓬松白云有人生;读社会,红尘滚滚藏清明,关系交织蕴涵深;读人心,大海般喧腾,密根般纠结,一个针眼,穿过八级大风;读佳作,形象上入心,理论上入脑,全局上着眼,细微处体验,读出语言、读出情感、读出哲学、读出诗性。读书,可救急;写作,能救命!

于是,读书写作,成为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追求、生命状态。

有一种力量,叫文学;

有一种关好,叫回忆;

有一种感动,叫青春;

有一种生命,在鲁院!

(作者为现鲁院常务副院长)

后记

自出了鲁院丛书《恰同学芳华》第一辑后,许多学友便问我,何时也能帮他们出上诸册。但这只是一个同出版方沟通好可遇而不可求的愿望。现鲁院已办至了二十七期,学员也超过了千人,而这众多学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且有写诗的,有搞评论的,也有翻译班。很难集起精锐总体展示一番。这第二辑丛书主要是从鲁8届、15届、19届、21届及鲁22届、23届、24届及27届里爬罗剔抉出来的,还有几人是在鲁院办的地方班及旁听生中遴选加入的。当然亦有鲁2期上辑未能收入的王爱英、王雁翎、温远辉等续作。与第一辑相比,有些零散。但这一辑也收入了葛水平、李浩、张楚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者。

这一辑比较集中的是由山哈同学组织的少教民族班的十多部作品,之前他多次寻问我丛书起承转合的情况。这些个风格迥异的出入文君,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其创作的举手投足。

编辑丛书时,在正常的流程中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许多学员因规定好的字数,常会有多退少补的状况。而那些缺阙的字数又要千催万促的才能迟迟补齐。有些学员虽上了鲁院,但因文字工作的历练未能到家,总要三番五次地才能修成正果。不过总体来看,这仍不失为鲁迅文学院的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鲁院学员将学习成果浓缩成自己的作品,应是个水到渠成的展示,但这事具体规划起来却很繁琐,从编辑到出版每个流程都要事必躬亲。有时为一张图片一段文字,翻来覆去地推敲更换。这经常会同作者、美编、排版等人说话时不留情面,但事后,文图调整好了又如释重负。这都需要两方面去交涉。最后小到各位学友的地址电话都要一一核实。

大家知道,这几年的出版业很萧条,相应的紧缩政策也给出版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版文学书籍尤其难。现在这套丛书赶上了机遇,还算顺利。这套丛书共60本,比上一辑多了18本,也是尽其所能容纳一些同学,只是这种苦心不知可有人知?孰是孰非,孰好孰坏也就如此这般了。这套丛书小说集子50本,散文集10本,涵盖了同学们创作的方方面面。编辑丛书的过程中,因出版社的要求,中途有些同学的因涉及到种种原因要换稿、换书名,经交涉,有的保留,有的换掉,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编完上一辑丛书时,我曾说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在这路又向前走了一步,不知以后还能走多远,抑或是就此止步了,也未可知。但身为主编班的一员,主编这样一套丛书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每一届鲁院班都少不了各位老师苦心积虑、精心编排的课程,启发式的指点江山。郭燕、陈涛及诸多导师们的画龙点睛。在此特感谢李一鸣常务副院长作序、出版人张海君先生及敦煌文艺出版社再次出手鼎力相助。愿鲁院及其学友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文坛的梯田上。

丛书主编王童写于乙未年壬午月小暑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昏的火/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衍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10119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5231120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8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