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主要从“成长历程”“教育思想概述”“课堂实录”“专家评述”“社会反响”等几部分全景式反思其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的形成过程与教学实践过程。
张桂蕊,1953年生。特级教师,曾任山西省曲沃县教育局副局长兼县教研室主任、县教科所所长,全国优秀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数篇。《加强教育实验,搞好教育科研》被誉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一定实践指导意义的文章。
图书 | 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教育家成长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主要从“成长历程”“教育思想概述”“课堂实录”“专家评述”“社会反响”等几部分全景式反思其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的形成过程与教学实践过程。 张桂蕊,1953年生。特级教师,曾任山西省曲沃县教育局副局长兼县教研室主任、县教科所所长,全国优秀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数篇。《加强教育实验,搞好教育科研》被誉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一定实践指导意义的文章。 目录 我的成长之路 一、忆鹏 二、悄然播下的种子 三、碎了一地的梦 四、直与天地争春回 五、向苍天呼喊 六、山大压不住泉水 七、教田里的思考者 八、走在研究的引桥上 九、领跑 我的教育观 一、我心中的教育 二、我的语文教育理想 走进课堂 一、《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二、《三峡》教学设计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四、《孔乙己》教学设计 五、《雪》教学设计 六、《谈生命》教学设计 七、《那树》教学设计 八、《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十、《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十一、《乡愁》教学设计 我的教育小故事 一、要给他一片扬帆的海洋 二、让学生自己走出来 三、让学生带着欢乐回家 四、劳动前的插曲 五、我的最后一堂课 六、请在乎您的身影 七、没有预设的生成该不该张扬? 八、专业成长,从写“小不点案例”开始 九、从“大风吹不动小花”想到的 十、陪试岗教师成长 社会反响 一、权威评价 二、同事与学生眼中的张桂蕊 附录 一、独立编写通过审定在本省发行使用的教材 二、发表于省级及以上报刊的论文 三、个人专著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教育家成长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桂蕊 |
译者 | |
编者 | 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1913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15-10-01 |
首版时间 | 2015-10-01 |
印刷时间 | 201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6 |
CIP核字 | 2015134906 |
中图分类号 | G633.30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87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