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尽绿
内容
编辑推荐

从去年开始,自然文学掀起了一个小热潮,《无尽绿》一书收录的就是观察、记录江南风物的散文作品。

本书作者宋乐天在豆瓣和微博都有众多忠实粉丝,其摄影作品被称为最能体现江南特色,本书收录了179幅精美的摄影照片。

本书全彩四色印刷,内文用纸为100克轻涂纸,对色彩的呈现还原度高;锁线装订,更便于翻看图片。

内容推荐

宋乐天编著的《无尽绿》是一本以植物为主角的江南风物散文集,涉及回忆、考证、风俗与工艺。在植物的自然属性与所给人美的愉悦之外,突出的是植物与人的日常相关的“物用”,以及这种“物用”和人发生联系以后,在人的生活中所产生的情感。因为有亲身经历和亲手经验做底子,所以写起来不虚,文字朴素而真切动人。春日连绵照眼的紫云英与新绿茶树,于合适季节亲手制作出的乌糯米饭与木莲豆腐,还有秋日香气沉沉的桂花晴雨录,这些都是我们置身其中、日常生活里鲜明的“无尽绿”。

目录

自序

水里的东西

紫云英、看麦娘

青与清明果

回忆摘茶叶

蚕桑故事

乌糯米饭

端午

木莲豆腐

牵牛花

趣味主义

竹灯

染色笔记、染色试验

小巷食事

天竺香市

桂花晴雨录

秋香

西湖莲市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多生事端的水塘,其后几年间,受着生活垃圾的侵袭,水质也大为受损。尽管如此,到了暑天,一村的男女老少,依旧戏水其中。我家是少数不在水塘里洗浴的人家。暑假的傍晚,妈妈留在屋里烧饭,我们姐弟三人,总是由爸爸带着,到村边的江里去洗。这习惯早在堂弟事故以前已经形成——试想:江里游水的快意,岂是一口水塘可以相比的呢?因此我们与水塘打过的交道并不算多。十几年前回老家,见到水塘已转为珍珠蚌的领地,颇清澈。围着水岸筑起大大小小房子,其中也包括三叔家的新屋。三叔新屋临水的一边,正是当年长子落水的所在。我到三叔家厅堂里偶尔坐坐,面对着伤怀之地,心里终究横亘着些什么,有前世今生之感。

与水塘有关的趣事,印象中有两件。村里曾经有台抽水机,架在水塘边用水泥糊起来的小坝头上。一发动,就把水从塘里抽起来,通过水管,引到近处的田里。那田里种过当时颇令我称奇的荸荠,长着尖细的墨绿色的叶管。夏天我们喜欢在小坝头贮水的小池边游戏,把脚伸到湍急的水流中冲洗。我爷爷和别的老头子牵牛回来,也在此地给牛饮水。所有出工完毕的铁锹锄头之类,也要过来接受“洗礼”。说来好笑,后来学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时,我就会在脑里把这个情形对应起来,觉得那小池里奔涌的水,便是很形象的“沧浪之水”了。

水塘分出“支流”一条,流经我家在村口的新屋。这是不起眼的路边的小溪流,暴雨过后涨起“潮”来,也未及一米深度,因此是我和弟弟一个安全的游乐场。天未寒时,一人抓着网兜,拦在通往水塘的关口,一人从溪流的另一头下了水,哗哗地驱赶,这样分工合作,来截获鱼虾,是几乎不费什么力气的工作。夏秋的午后,因为害怕时间在莫知莫觉的睡眠当中,空空地流逝过去,我是不肯午睡的。这时段所做的最多的事,便是到溪边无所用心地流连。溪的另一边生着矮树,有阳面的树枝倾斜过来,在我这一边触手可及。这样就方便我摘下新鲜的木叶子来,试吹口哨看看,或在叶背刻出几个字来自我欣赏。也可以随心揪几片俗称为“豆腐皮”的杠板归的三角叶片,嚼吃一番,体会一股子酸意,并发现叶背原来竟还带了些小刺;也像情人一样,痴痴凝望它色彩变幻的小圆果实,感觉蓝色的果粒特别漂亮,带着不均匀的瓜弧。另有一种同是藤蔓的蛇葡萄果,表面密布麻点,不及豆腐皮的果光亮好看。这一方小世界,安放在午后的静默里,周遭鸟虫鸡犬之声,与偶尔经过的村人,一律不会打扰到它混沌未凿的宁静。

近晚,地面燥热之气退去大半,当夜夜娇的香气若隐若现之时,听到爸爸喊我们:‘‘准备好东西去洗澡吧。”名为洗澡,实际上便是到村边的江水里去游泳了。我们收拾换洗衣服,带了澡巾和肥皂,穿过村子,沿着土坡小道,走上专为阻拦大水而建的、望不到前后的堤埂。到得埂上,遥望是水天一色,河流乡土,俱在更远处绵延的山峦的怀抱中。堤埂近江的斜坡上,漫漫的芦竹林蜿蜒无尽。芦竹青叶衬着狐狸尾巴一般的穗子。江边一带的土地分割俨然,遍植着桑树与油菜,从埂上看得到西北角我家的桑林,那儿便是舂蚕期间,我和姐姐不情愿地同去采桑之地。下了坡,顺着弯曲的土路穿过菜田,尽头是一块水泥浇筑的平地,而眼前伸展着清澈阔大的浦阳江的支流。我们游水的地方在高处,是由一道高高筑起的坝闸分割开的单独一块水域,此处不像下方的江流,没有人来捕鱼、挖沙。这便是我们独享的天然的泳池了。在水里,我们游得忽远忽近,当然也扎猛子——土话是叫“钻水卜登”。一个水卜登钻下去,过几秒钟,从稍远的别地方,扑地钻出来,那时候我们如同爱好潜水的小鹏鸱一般玩着这种把戏。在清凉的水里嬉戏,总要玩到十指发白、指纹处的“螺斗”起皱为止。唯一不敢的,是游到近树林的一带去一一那一溜儿乃是水蛇聚集之地。不过水蛇却不像我们这般故步自封。时而我们游着游着,无意一瞥,一两米开外便有小蛇翘着脑袋,扭动的小身子漾出脉脉的波纹,优哉游哉地,与我们同游一江水。

有蛇的不止是江水了。盛夏偶尔帮手割稻,也常听到隔壁田里忽起喧哗,水田里的蛇,打死了甩将出来,陈尸在细田埂上。一回独自走在河渠边,暮色四合,闻听水面哗哗有声,转过头去看,只见蛇只不计其数,以游动之姿铺满河渠,前后相继,百舸争流状,水面如同漂移着蛇阵组成的一块玄色飞毯。这奇观震得我连怕都忘记了。这支浩浩荡荡队伍要去干什么呢?要开到哪里去?心中不停翻滚着这些个不可能有答案的疑问。漂移的蛇队不会看上我一眼,恰如“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然而,我听到自己的心肝仍因惊恐,扑扑地跳动起来了。这次遇蛇,回家以后并没有告诉谁,因为那时我认为非亲见是不能相信的。

P3-6

序言

这里收录的,是近十年里我所写的关于浙江风土的文章。大致可再细分为:回忆故乡的一类,如《水里的东西》《蚕桑故事》《紫云英、看麦娘》等篇;博物考证类的,如《木莲豆腐》《染色笔记、染色试验》等;定居杭州以后,逐渐产生记录风俗世情的想法,遂有《回忆摘茶叶》《端午》《秋香》等;《竹灯》与《趣味主义》,则是写我喜欢和实践过的手艺。当然,以上分类只是聊备一格,因为事实上,不少篇目同时涉及了回忆、考证、风俗和工艺。这些文章,除了都可归到浙江风土的主题之下,尚有一个共同点,即多数是以植物为主角的。喜欢亲近花草树木,对于乡村出身的人来说,也算是自然而然的事吧。

这些文章中,最长的一篇是《青与清明果》,说的是江南人生活里年年留下痕迹的清明风物。就我自己而言,这两者代表着故乡记忆与情感,是故乡的一种典型的象征物;因此,这些年来,一直留意着相关的民俗植物研究作品。然而,令我意外的是,在提及江南地区用于制作清明果的植物原料时,这些作品中的多数,显示出田野调查、田野经历的缺乏,其解说往往语焉不详,甚而有张冠李戴者。也许是我受限于阅读量,得出了以偏概全的结论,但也确有这样一种可能:对乡土经验、乡土知识的研究记录,还有待深入。在这方面,自己因有农村生活的经历,来到城市后也保持着与家乡的联系,得以有所积累,便希望借此机会加以梳理,或可为“地方知识”的完备添一点砖瓦。话虽这么说,写完以后还是感到惶恐,尤其涉及物种鉴定与分类学专业知识时,作为业余爱好者不免捉襟见肘。此外,囿于现实条件,我的田野经验也尚有未尽之处。这两个局限也体现在其他篇目上。

书中多次引用了杭州人高诵芬的回忆录——《山居杂忆》。我开始尝试写故乡风土,可以说主要是受了此书的感召。《乌糯米饭》一篇里介绍的立夏乌米饭的做法,也完全是跟着高老太太这位前辈学的。虽然最初是“纸上得来”,“躬行”几次后,现在我已能把这项技能教给有兴趣的朋友了。当然,受益于《山居杂忆》处远不止此。

写《天竺香市》这一篇,起因是某次听妈妈说起外公。妈妈小时候,外公常带着妈妈去捕鱼。一方面,这是不得已向江河讨生活,另一方面,又终归是伤生害命之举,因此,每次外公都要先对河神祝祷一番。听到这里我心里一动,脑海中浮出那些如候鸟般、年年来天竺上香的外地香客身影——和外公一样,他们保留了一种从农业社会里继承而来的虔敬心态,以及由此形成的规整的仪礼,这两者在今人中都已经少见了。

另有一个晚上,跟家里人一起看电视,民生新闻里说到一个男人收集陨石,妈于是讲起她小时候的事:“十来岁那时候,有一回和婉琴一道,跟着爹和叔叔,走路到城里去,去看一种杂技表演,叫皮船。天还没有亮,快到鸭滩了,忽然,天边哗哗哗哗……划过很亮的亮光,落得飞快,豁亮豁亮。叔上过学堂的,懂得,就说:‘喏,星星落下来了。’”伴着“星星落下来”的土话解说,在幽静地面上仰望天幕的,是最普通不过的农民与农民的女儿;不知怎的,这一幕却久久使我感动。日本的民俗学者柳田国男说,“史书虽然尽有,平民的事迹却不曾写着”。在我国,平民的事迹虽也偶见于文字,但我也觉得还远远不够。写家乡风土,除了补充“地方知识”,便是想把存在过和存在着的、普通人生活里恒常的一面,记录一二。同时,也向上述两位浙江母亲表示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尽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乐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63358
开本 32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7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201522932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