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记得有人在等你
内容
编辑推荐

李辉、叶匡政编著的《记得有人在等你》是活跃在京城的六位文化人李辉、叶匡政、绿茶、潘采夫、韩浩月、武云溥的随笔集。他们差不多都人到中年,对人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在他们的随笔中,乡愁也好,追忆也罢,行走中,读书中,文字里,都打着深刻的时代印记。虽然有些已经远去,但那些最重要的东西从未远去,并值得我们记住。从他们的叙事中,或许我们也会领悟到那份人生的美好与遗憾。

内容推荐

李辉、叶匡政编著的《记得有人在等你》介绍了,李辉、叶匡政、韩浩月、潘采夫、绿茶、武云溥六个文化人的随笔集。这是一场直抵心灵的文化之旅,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种温暖关照。

故乡:在我重新拆解这个叫故乡的地方时,我不自觉地踏上了一条漫无尽头的内心旅途。

县城故事:路上的硬币也消失了,只剩下凄冷的深夜路灯,把失意人的影子拉长。

暖男:当那个对师傅的啰嗦咬牙切齿的猴子,在经历内心的苦痛与挣扎终于懂得了信仰的真谛之后,他夹起尾巴老老实实地走上了西天路——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结尾啊。

追忆:这些人,身在现实,却活在历史远景中。

那人,那书:这个世界上,唯有记得,才是有意义的;忘了,一切就都不存在了。

栖居:从纸张到candle,书籍的形式在变,阅读一直被继承,审美永远在变,但美一直存在。说书人会死掉,故事却始终流传。

戏里戏外:他们不明白,他们笑的那个人正是自己。他们大笑的同时,也应该为自己流下一点羞愧的泪。

行走:门半掩,门框油漆剥落;木地板踩上去吱吱发响;一把藤椅,藤皮泛着深黄。旧时岁月都苍老了。

活着:做任何事、造任何物,只有当它能保持自然与生物共同体的平衡、完整与稳定时,才会被我们选择。

目录

六人行(代序)

故乡

 家乡是一个风雨飘摇的鸟巢

 故乡虽小,也有风骚

 我与合肥的精神史

 过年回家,一个文化密码

县城故事

 小城医院

 给我点爱,我的护士姐姐

 县城里的中国故事

 “月亮和六便士”

 往事灰暗,只挑明亮的来回忆

暖男

 你是我的女儿

 老男人都有一颗旧灵魂

 幸福结局

 这个暖男最终成了孩子他爸

 世上已无孙悟空

追忆

 海子:渴望在夜里死去

 路遥:农村青年的平凡世界

 黄宗洛:小角色,大演员

 萧红:寂寞而零乱的灵魂

 二十七岁,那些短命的偶像们

那人,那书

 《万历十五年》如何走进中国

 美丽如斯:项美丽的中国故事

 晚明,南方那些文艺大咖们

 杜拉斯的中国情人

 短暂的美丽,长久的毁灭

 荣誉归乌尔比诺,爱情归阿里萨

 老男人可以读点村上春树

 查理,记得有人等你啊

 塞林格: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栖居

 到三联书店夜读

 在地铁里偷偷摸摸看书

 在陌生情境营造诗意时空

 孤独图书馆是场难圆的奢侈梦

阅读

 刘慈欣比雨果奖更重要

 这仍是一个谈诗色变的时代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爱喝酒的佐高信是书评辣手

 鸡汤占领最强内容介质令人忧伤

 淘书者自得其乐

 日记,秘密的私人文本

戏里戏外

 双面贾樟柯

 当万方遇到赖声川

 李安的文化漂流

 《星际穿越》:保守派诺兰的情感表达

 遇到安迪怎么办

 《纸牌屋》为什么这么火

 憨豆:中产阶级的灵魂

行走

 苏州的那口老井

 墙上的笔墨

 周达观和苏慧廉:在历史中穿行

 凡·高兄弟在此相会

 风笛之国,文学之乡

 在瑞典,读拉格维斯特诗歌

 雷马根桥,那些旧时故事

 巴顿将军,要死就死在士兵的怀里

活着

 当时尚把自恋塑造成一种生活态度

 到荒原和传统中寻找生态良知

 最美好的生活方式是物我共生

 慢才是活着

试读章节

家乡是一个风雨飘摇的鸟巢

韩浩月

我的出生地在山东郯城一个叫大埠子的村子。每年春节都要回一次大埠子,回那里的唯一原因是,我们整个家族在1980年代末迁徙出去,留下了我的父亲独自一个人在那里,他已经不可能随我们一起到物质生活更好一些的县城里去了。一捧黄土,将他深深地掩埋。

少年时,我恐惧回到那个村庄。当我在县城的平房里回想三十多公里外的大埠子时,那个小小的村庄,便像一个悬挂于枝头的小小灰色鸟巢,令人担忧地在风雨里飘来荡去。

童年记忆里的大埠子,道路狭窄而泥泞,草垛里住满了麻雀,天总是黑得特别早,夜晚总有犬吠声……可我不得不去看望我的父亲,作为他遗落在这个世间的长子,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这个道理,我从小便懂,尽管心中并不乐意,可我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这个村庄,令我恐惧的不是到处奔走的野犬,也不是飘满了杂物的河面,而是村里人的眼光,他们对我的到来抱有惊奇的目光,是的,他们了解我的一切,知道每一年我到这里来时发生的每一点变化,而我逐渐变得对他们一无所知。

我小的时候每次陪我去上坟的是三叔。他个子高大,壮实,有时也开开玩笑。只是在去坟地的路上,他和我一样沉默寡言。每次他都带着一柄铁锨,给坟添添土,咒骂种地的邻居把蒜苗栽到了坟边。纸钱的火光把一小片黑暗映照得一片光亮的时候,我可以看到他眼睛红红的,他叹息着,喊着我的父亲。回去的时候,他的大手一直停留在我的后脑勺上。

在我还没有能力独自在天黑前赶回城里的家时,通常我都要住在三叔的家里。后来,三叔在村口开了一家小店,我便住在这个店里。店里有一张破旧的床,上面有略带潮湿的被子和褥子,点亮一柄蜡烛,我找寻小店里一切可以读的东西,翻烂了的书,卷边的杂志,布满油污的报纸。蜡烛快要燃光的时候,我终于舒一口气,尽量地展开身子,躺在大埠子的夜色里。这里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一直想要逃离却一直逃不掉的地方。

大埠子的夜晚是漫长的,每次我真正睡着的时候,都是门缝挤进一丝太阳的光线之后,那时我才一任自己轰然倒塌在睡眠中。在这之前,我如同这个村子任何一个角落里的虫子一样,躲避在黑暗的缝隙中,一动也不敢动,只是敏感地感受着周边的环境:风声是从河岸那边吹过来的,它带着河水的腥气和草灰的呛味,树林里的每一棵树都在低声地交谈,每隔一段时间便集体哗然一次,这哗然传到我耳朵里便带来内心一阵颤抖的惊惧。野犬在村子中央的大道上追逐。一头老去的牛在今晚死去。孩童的夜哭无休无止……

在这样的夜晚,我常想到自己的一生,虽然现在我也不清楚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但在那时,我却像看到笔直大路尽头的另一个人那样,看到自己的一生。我悲伤的想要大哭,可已经有无数个人柔声地告诉过我,要做一个坚强的人。在我悲伤的时候,这些人的面孔走马灯一样在我面前旋转,所以我不能,在夜晚没人看到我把头紧紧地蒙在被子里,但我还是为自己的软弱而感到羞耻。那么多年,我不想回到大埠子,就是为了不面对这种由胆怯、茫然、恐惧、无助、失落所组成的羞耻感。

直到我成年后,这种羞耻感才逐渐消失。我已经可以比较坦然地走在大埠子,虽然村里人的目光仍然会让我的脚步有些发飘,但我已经能够做到不与他们的眼光对视。三叔老了,陪我去上坟的是他的儿子、我的三弟。三弟是个乐观的小孩,每次和我去上坟的路上总是“大哥大哥”地叫着我问这问那,就这样,一年年,又一年年,他也长大成人,结了婚,有了孩子,我们去上坟的队伍变得浩荡起来。在父亲坟前,我仍旧是默默地烧着纸,孩子们兴奋地用木棍挑动着火光,他们大概不知道父亲和这堆黄土的联系。

我生命中每发生一件大事,都是要来一次大埠子的。结婚,我带着穿着一身红衣的新娘来这里。有了儿子,在他刚刚能走路的时候,就抱着他来这里。远走高飞,也来这里作别。每年一度的春节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这里。有一年春节因为雪灾没有回老家,那个春节我过得心神不宁,我以为一年去这么一次和不去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可事实不是这样,远远不是这样,大埠子仿佛是我摆脱不了的一个梦魇,我的恐惧在那里,幸福也在那里,痛苦在那里,安慰也在那里,失望的时候我去那里寻找希望,高兴的时候我去那里待一会儿。这个村庄和我的联系,不仅仅是我父亲留在那里的缘故,它早已成了我血液的一部分,我人生和命运的一部分。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常会感到那个村庄我永远回不去了,因为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它在我内心最隐秘的一个角落里,它像一个飘摇在风雨里的鸟巢,它悬挂在我心上,而我,一直那么小心翼翼那么敏感地守护着它。P6-9

序言

六人行——代序

李辉

此生与“六”有缘。

生于一九五六,大学学号七七一一○二六,家住三十六号楼,邮编一○○○二六,办公室在十六号楼六层。于是,坐飞机喜欢选择含“六”的位置,旅行在外,总爱在大街小巷找门牌号为“五十六”的房子留影,只为一种缘分,一种乐趣……

忽然间,我们六个人有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六根。

六人以年岁为序,分别是:李辉,属猴,天秤座;叶匡政,属鸡,白羊座;韩浩月,属兔,水瓶座;绿茶,属虎,白羊座;潘采夫,属龙,射手座;武云溥,属猪,双子座。年岁不一,属相不一,只有叶匡政和绿茶的星座相同。如按年龄划分,最长者如我,与最小者如武云溥,相差二十几岁,完全两代人。酒却是好东西,六七年来,把六个人紧紧拴在一起,隔三差五,或微醺,或酩酊大醉,笑傲江湖,纵论八卦,不亦乐乎。

六人中,绿茶从来就是新传媒的弄潮儿。网页、博客、微博、微信,无论哪一样,他总是走在众人之前,独立操刀的“绿茶书情”电子杂志,率先成为书评圈网络阅读的佼佼者。与熟悉的一些文化界前辈相比,绿茶酷爱图书之深,其情怀足可与唐瞍、范用等老先生相媲美。绿茶爱书,却不迂腐。二○一四年五月,一次酒桌上六人酣畅淋漓之际,绿茶口若悬河,舌生莲花,不停地渲染微信公众号的妙处,颇有牧师布道的气势。六人再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七嘴八舌,微信公众号呼之欲出。十多天之后,六月六日,“六根”开张,猴、鸡、兔、虎、龙、猪,群体亮相。

真巧,还是一个“六”。

转眼“六根”亮相已近一年,蒙各位朋友不弃,我们有了固定的读者群,且有不同出版社的编辑相继青睐,邀请“六根”将微信文章结集出版。有此厚爱,六人有幸。

曾经非常喜欢巴金先生翻译的《六人》,作者是德国作家鲁多夫·洛克尔,希特勒上台后被驱逐出国,后流亡古巴。洛克尔从文学名著中挑选六位典型人物,其中有我们熟悉的浮士德、唐璜、哈姆莱特、堂吉诃德等。作者以充满诗意的文字,叙述六个人分别跋涉而行,试图以个人之力解答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为狮身女面怪兽,坐在路旁岩石上,让路人猜谜语,凡猜不出之人,都被她杀死。最终,六人沿六条不同的路,走到沙漠中的斯芬克斯面前。

《六人》写道:“现在六个人一块儿走到斯克芬斯的面前,他们手牵着手,表示坚强的团结。他们掉过眼睛去望那照耀着一个新国土的晨光。”这时,斯芬克斯开口说话:  “六条路把你们引到我的国土门口。每条路都有一个不同的线索,然而全都引到同一个目标……我隐藏了无数年代的古谜语现在该解答了——时候到了。新的人在建筑他的新国土。正义与自由联合在一块儿了一”于是,“古石像倒下来粉碎了,一棵美丽的蓝色奇花长在它曾经坐过的地方。”

我们六人,自然没有雄心大志,更没有猜透历史之谜的冲动。不过,现实之人,谁敢说自己身上没有浮士德、唐璜、哈姆莱特、堂吉诃德的斑驳碎影?清醒、懵懂、迟疑、彷徨、自大、轻浮、持重……任何一种性格特征,都可以在不同人的身上,找到不同程度的对应。

我们六人,清楚自己所站的位置,深知各自都是人生过客,我们之所以把“六根”丛书,起名为“醉醒客”,便有此含义。我曾开玩笑说,“醉醒”其实也有“最清醒之人”的意思。我们愿意以这样的状态关注历史与现实,虽然很难做到,却可以将之作为“六根”追求的境界。

人生过客,也是现实看客。世界舞台,大大小小戏剧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当一名认认真真的看戏人,偶尔写下看戏杂感,与读者交流,生活由此充满乐趣,六人岂不快哉?

六人行,且醉且醒,各自且珍惜。

我因年岁最大,被推举为这本六人合集写序,年纪大了,就有这种特权,谢谢五位兄弟的厚爱,再坐一次上席。

谢谢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编辑张艳玲女士,她为这本书费心费力,还起了一个据说很为年轻人喜欢的书名——《记得有人在等你》。

读者朋友,六人在这里等你!

李辉

二○一五年四月七日,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记得有人在等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辉//叶匡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05694
开本 32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5236106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