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请容许我悲伤
内容
试读章节

小韦韦的身体虚弱无力,瘦小的身躯必须顶着硕大的头,为了不造成他的负担,大部分的时间,我们将他平放在病床上。病床十分大,小韦韦的身体躺上去还不到床的三分之一,有时猛然一看,还以为床上没人。

小韦韦和病房的一切是这么不搭调,他周围的病友不是老人就是中年的妇人,他不该出现在这儿的,却因为没有一个属于儿童的安宁病房,他只能来到这里,寻求一个安稳舒适的地方,给他温和柔软的照顾。

护理人员阿如和护工小芬姐为小韦韦布置了一个可爱的病床,小韦韦周边围绕着有向日葵图案的抱枕,床头有小叮当玩偶做伴。小韦韦看不见,安慰到的并不是他,而是我们这些难过的大人。

小韦韦大部分时间都十分安静地睡着,偶尔,醒着的他也会吸吸拇指听听歌。但有些时候小韦韦会用瘦小的手敲打头部,因为脑部隐隐作痛,除了给他药剂,小韦韦也需要有人抱抱他、轻抚他的背、哄哄他。

抱他时,心里会更加心疼他必须承受头部的重量。抱他的人,除了一手抱住他的身体外,另一手一定要托扶住他的头,他的头太重,若没有手支撑住,他的身体会倾倒。你若抱着他,你可以轻轻摇动着,让他像是在摇篮里安稳地被摇动,你也可以借由另一个人的手轻抚他的背,安慰他的痛。

小韦韦虽然痛,但不会大哭,不会吵闹,他只会小声呢喃,小声哽咽。

每次见到小韦韦,我总认为他的躯壳虽是小孩,灵魂却无比成熟,要不然他怎能吸收这大量的苦在他体内,并且安静地忍受一切。每每护理人员替他打针,都不见他挣扎、大哭,只见他撇过头去,眉心稍微一皱,又恢复原来平静的容貌。

他还不会说话,我却犹如看见一个高不可测的智者在那里。

小韦韦的爸爸及奶奶轮流照顾他。他们的家在新竹,但新竹没有安宁病房,小韦韦的爸爸才决定送他来淡水我们的病房。小韦韦的爸爸其实希望这受苦的生命能悄悄地在病房结束。从发现小韦韦生病以来,全家陷在痛苦哀愁的气氛中,四面涌来的意见难免掺杂诸多怪力乱神之说,不少人的评论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小韦韦的妈妈怀孕后,更是被隔离,小韦韦像是一个被诅咒的不祥之物,大家纷纷要妈妈远离小韦韦,免得影响肚中的胎儿。就这样,肚中的小孩见不到哥哥,小韦韦也见不到妈妈。

小韦韦的爸爸向我询问在台北火化的可能性,又向我询问是否有殡葬的补助。在台北火化当然没问题,虽然户籍地不在这里,但仍可在市立或县立的殡仪馆安排火化。至于补助,因为并非是户籍当地,无法使用台北县市政府的资源,但可以申请民间慈善机构的补助,只是需要提供详细的资产数据,而且大部分的捐助有特定配合的殡仪馆及灵骨塔。

小韦韦的爸爸明白了,他说会想想,或许可能会悄悄地带回新竹火化,然后安葬吧。

我问:“在那之前,都不让小韦韦再和妈妈见见面吗?”

他摇头说:“只是徒增伤心。”

我说:“不再见面就不会伤心了吗?那可是在她体内住了十个月的亲生骨肉啊!”

他仍是坚持地说:“一切的一切只要他一人承担就好,被怨也好,被不谅解也好,这是最好的办法。”

我尊重他的想法,却仍是请他问问妻子的意思,两人在这件事上的分歧可能会影响两人的关系,对于婚姻来说也是危机。

他点点头说,会再问问妻子。

至于小韦韦的奶奶不曾在我们面前表达过任何想法,她才刚面临过丈夫和另一个儿子的死亡,如今又面对孙子的死亡,她已无力得不知该说些什么。即使难过伤心,奶奶也总是默默地流着泪,不说一句话。

我们能做的就是拍拍她的肩,和她一起陪陪小韦韦,让她不要太紧绷,让她体会到这个许多人避之不及、视为不祥之物的孩子,是我们眼中的宝贝,是我们所爱的孩子。

P4-7

目录

推荐序 寒夜的口琴声 孙越

推荐序 善待悲伤的重要 李开敏

推荐序 让悲不再伤 吴庶深

自序 悲伤,是因为爱

楔子

第一部 靠近孩子的心

 来人间两年的小天使

 我一个人很寂寞

 爸爸,我舍不得你

 不论何时都能与妈妈见面

 妈妈会爬梯子上天堂去

 好好地向爸爸告别

 学会疼爱爸爸

 我很想念弟弟

第二部 敞开心与悲伤共处

 妈妈的泪

 未竟的爱

 隐藏的脆弱

 悲伤不曾离去

第三部 悲伤关怀的提醒

 你可以为悲伤的人做些什么

 悲伤者的需要

 陪伴孩子面对丧亲的温柔提醒

序言

寒夜的口琴声

孙越

母亲去世的那年,我,一个十五岁,已被遗弃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要解决的困难很多,根本没有时间伤心落泪。直到许久之后的寒冷冬夜,我拿出了久未动过的那只口琴,望着墙壁上母亲的遗像,就这样随兴地吹,而后热泪伴着积压多日的痛苦更使我无法停止地狂吹。久久之后,心中却出现了一种说不出的平静与舒畅。

悲伤是一种情绪,最好能够实时宣泄。但是你我都知道,往往从现实的情况或是长久所累积的风俗习惯来看,都不允许你立时表达心情,特别是那些可怜的孩子们。“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任谁都需要去面对它。“死亡”是国人的禁忌,谈“死”色变,但每个人的心中却又清楚,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抗拒“死亡”的来临!

苏绚慧以她不幸的成长遭遇,加上敏感的特质,再以她的专业辅导,陪伴那些在生命末期的病患及其家属们,必能帮助许多无奈的家庭。但是她更清楚,若是通过文字,如她的前一本书《死亡如此靠近》,相信影响会更深远。

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书,根据她过去的工作案例所写出的篇篇动人故事。而故事的背后却又留给我们许多需要修正的观念(积习),这也是作者真正用心良苦的地方!

我是一个长年在监狱、肿瘤病房及艾滋病房从事关怀工作的人。生离死别的事情倒也见了许多,所以读到这本《请容许我悲伤》的草稿时,心中激动不已。这是一本有关生死问题的好书,它适合各年龄层的朋友去读。我何止盼望你和你的家人能够阅读此书,我更企盼在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里也能受到重视。

本文作者为台湾地区终身义工

内容推荐

《请容许我悲伤》是一本有关安慰疗愈的好书,记录了作者苏绚慧与病人、家属等互动的经验,以及她在这些经验中的思考,传达了与悲伤相处、与失落和解、与死亡对话之道,不但为不同丧亲者提供了自我调适的方法,更为助人专业者提供了悲伤辅导的过程及技巧,可以使每个读者的悲伤找到出口,遗憾渐渐释怀。

编辑推荐

《请容许我悲伤》是第一部关注丧亲者无助心灵的书,荣获台湾金鼎奖社会科学类推荐优良好书。作者苏绚慧是悲伤疗愈专家,在这方面很有权威性。书中所有的内容都是作者的真实体验,更具说服力。

本书通过一个个温馨而感人的真实小故事,直指人心。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强,关注自己内心的人越来越多了,而悲伤与失落几乎是每个人必经的课题,所以这本书应该会非常有市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请容许我悲伤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绚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63028
开本 16开
页数 1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4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2016082410
中图分类号 B842.6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4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4: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