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权简史(海权与大国兴衰)
内容
试读章节

日本海权意识的萌芽其实不算晚,总的来说,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初是以防范俄国为主;而对海域的防范,大致是在1853年佩里叩关,那时,一个叫派马修·佩里的东印度舰队司令率兵登陆了日本,并向天皇递交了美国总统要求日本开放的亲笔信。这事惊醒了日本,西方弱肉强食的理念随即在这座岛国上扩散了开来。

也可以说得再细致一些——

先从日本的国民意识谈起。

譬如,他们拥有十分敏感的防范意识和紧迫的扩张意识。那个时候,随着俄国在北太平洋,特别是在千岛群岛上扩张步伐加快,并不断派舰船侵扰日本的北部沿海地区,日本人深深感受到了危机。

日本所面临的,是当时最常见又最有效的殖民入侵方式之一,即从沿海地区打开他国国门进而武力进入。而日本的海权意识萌芽,大致以此为发轫,当时主张在海防方面进行积极防御的代表,有工藤平助、本多利明、佐藤信渊、林子平、横井小楠等人。他们不但觉醒意识较早,且提出了应对方略:以北海道为重点防俄南下。相比之下,那时的中国可能就显得缓慢、迟钝得多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能意识到,像他们这样的岛国会被西方视为宝地,代表人物就是中井竹山、中井履轩等人,他们认为像北海道这样的地区完全属于“穷乡僻壤”,就算被开放也只能是得不偿失。

工藤平助虽然是名医生,但却极具远见,有着超强的忧患意识。这位江户时代中后期仙台藩的藩医,不仅能够医治患者,还是位经世论者,他的著作《赤虾夷风说考》算是其海防论的主要见证,赤虾夷就是日本当时对俄国的称呼。18世纪俄国南进的时候,一位被俄军俘虏的匈牙利人——贝尼奥斯基在给日本的荷兰人的信中,记述了俄国对日的侵略意图。

日本或多或少应该感谢这位越狱逃亡的匈牙利人。贝尼奥斯基于1768年在波兰参加巴尔同盟对俄国的战争,不幸被俄军俘虏。之后,他被囚禁在西伯利亚的监狱中长达三年。1771年,他越狱逃亡,从堪察加半岛出发,途中经过了千岛群岛、日本、琉球……

历史事件中,不乏有巧合之事发生,这封给荷兰人的信竟然落到了工藤平助的手中。在读过信后,警惕意识促使他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俄国。于是工藤平助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俄国的诸多信息:他同兰癖大名(意指关注、剖析西方情势,请教医学、天文等科学问题的人,像岛津重豪就为兰癖大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富裕的商人往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有关北方局势、俄国形势与贸易情况等多方面的信息。

1781年4月,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没日没夜的奋笔疾书,工藤平助终于完成了《赤虾夷风说考》的上卷。两年后,完成了该书的下卷,此书遂成为日本海防论的典著。在书里,他对俄罗斯的战略野心做了较为清晰与深刻的讲述,并主张当时的幕府应该趁俄罗斯尚未站稳脚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争取北部的贸易、矿产权益……并加紧北部的国防,抵御俄罗斯对日本的逐步渗透。

1783年,《赤虾夷风说考》的面世,再加上之前新井白石的《虾夷志》等地理著作,顺理成章地引起了日本社会对北方问题的关注。工藤平助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日本的武士阶层也能有这方面的清晰认识。后来的事实显示,他做到了。

当时的德川幕府给予了《赤虾夷风说考》很大的关注。老中田沼,这位掌握政治改革主导权的人物,也认识到日本应该及早防备俄罗斯南下威胁的重要性,遂于1785年派探险队对俄罗斯沿海进行了全面勘测。遗憾的是,由于第二年老中田沼失势,勘测被迫终止。

尽管如此,工藤平助的影响力却仍在发酵。

之后,一个叫林子平的人登上了历史舞台。

那个时代的日本似乎是人才济济。林子平,一位日本人,名字像是中国人,且有六无斋主人的名号,其家族世代为德川氏的幕臣,他在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特别是在海防论方面,与蒲生君平、高山彦九郎并称为宽政三奇人。

林子平的一生实际并不平静,自青年时代起就四处游学,视察各处地形。1775-1782年间,他就多次南下、北上,到日本南方九州港口城市长崎、日本北方门户北海道做过实地考察。在长崎时,林子平十分注重与旅日荷兰人的接触。因为,当时的荷兰掌握了十分先进的航海、造船、火炮等技术,从荷兰人那里,他学到并明白了许多东西。另外,对俄罗斯的研究,他也没有落下。

这位好学、实干、不惧艰难的年轻人的努力没有白费,最后,终于成书了海权方面的重要著作——《三国通览图说》《海国兵谈》。

P56-58

后记

关于创作,关于本书

本书试图从多个国家海洋发展的历程中去解读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关系,并一直努力着。不过,由于这是一个庞大的课题,且其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譬如天文、地理、政治、历史、经济、战略、战术、海权、兵种等,都形成了写作的困难。

因此,在创作中我参考、借鉴了不少相关著作与资料。

全书紧扣海权以及战略进行铺陈叙述,每个章节并不独立,它们都有着相对应的联系。作为海上国家,或者内陆国家,或者半内陆国家,它们在成为海洋强国的进程中都与两字密不可分,即“海权”。关于它的重要性这里不作赘述——本书已经相对详细地阐述了,更多的可以参阅由我翻译的《大国由海权崛起》一书。

《大国由海权崛起》是根据美国著名海军战略专家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海权“三部曲”翻译而成(书中从多个方面综合阐述了海权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并就如何发展海权给出了建议和指导),属于目前国内比较完整、通俗易懂的版本,得到了著名军事专家、全军外宣常备专家、全国军事战略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央视评论员李杰大校作序并倾力推荐!

感谢出版方,感谢策划编辑的悉心付出,让这本书得以面世。我期待着它不是终结,毕竟,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做到更为详尽的阐述。

因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少谬论、错误,还望大家多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并欢迎指正、批评,不胜感激!

熊显华

2016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 走向海洋:古代文明的探索

 一、地理环境与出行工具

 二、早期船的发明与使用

 三、一些航线的开辟与港口的建立

 四、闭关锁国

第二章 改变世界:纵横大洋

 一、早期的环绕航行

 二、纵横大洋的大明王朝

 三、探寻通往东方航线的“死亡之旅”

第三章 海权还是陆权:日本的两难抉择

 一、海权意识萌芽

 二、马汉的海权理论对日本的影响

 三、“二战”前的日本海军

 四、魂断太平洋

第四章 不甘寂寞:德国海上力量的宿命

 一、大陆巨头的海上愿景

 二、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构想

 三、两次世界大战下的悲歌

 四、地理环境与世界政策的尴尬

第五章 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崛起与衰落

 一、影响世界的西班牙征服者

 二、打劫海上霸主

 三、帝国没落

第六章 传奇日不落:英国海权沉浮

 一、通往亚洲的北方海峡

 二、不仅仅是海盗

 三、罪恶的“人肉黄金”贸易

 四、大不列颠帝国

 五、夕阳“赞歌”

第七章 战斗民族:俄罗斯的坎坷海权之路

 一、争夺出海口

 二、无可避免的变革

 三、成败与反思

第八章 上天眷顾:美国海军的全球霸权

 一、海洋大国的诞生

 二、美国的“世界”策略

 三、不同时期的海洋安全形态

第九章 王者归来:中国海权战略与崛起

 一、明清时期的海权片段

 二、简析中国造船业现状

 三、愿景展望

后记:关于创作,关于本书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值得的永远记忆

在我诚惶诚恐地打算写出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到底有多大作用的期间,出现了一些小插曲。

2011年,由我编译的《大国海权》一经上市就成为热销书,直至今日依然畅销不衰,中央电视台曾做了专题节目报道,并得到广大读者、军事专家的认可。

2014年,我又根据美国杰出军事理论家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海权“三部曲”——《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并结合多方面的史籍资料,重新翻译了这位影响世界历史进程人物的伟大著作,重新定名为《大国由海权崛起》,书中对难点、疑点的批注和阐释高达近千处。这种认真的态度得到了著名军事专家李杰大校的赞赏。

然而,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未了的遗憾:是否能有这样一部既通俗易懂,又广泛细致地剖析东西方海权对大国兴衰影响的著作?

此后的五年时间里,我于沉思中,脑海里竟然波澜壮阔地浮现出那些湮没在风尘里的海洋文明史,时至今日,它们依然历历在目——

人类的发明早期为何多与陆地相关,第一个走向海洋的是谁,第一艘船是怎样的?

在海匕航行迷失了方向该怎么办,通往东方的航线在哪里,多少人命丧大洋?

海盗为什么那么厉害,冒险家和航海家谁更厉害,其间有什么联系?

冰岛、澳大利亚、美洲、非洲……是如何被发现的,一条属于中国的海上密道竟然拯救了俄罗斯舰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如何走向衰亡的?

美拉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腓尼基人、斯堪的纳维亚人为探索海洋做出了哪些贡献,郑和下西洋有多少鲜为人知的事?

达尔文主义何以成为殖民扩张的狂热理由,海上丝绸之路到底是怎么回事?

闭关锁国下的中国真的锁国了吗,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是怎样的,中国错过了多少次成为海权强国的机会?

东西方国家在造船业、各种舰艇、战略战术、技术革新上呈现出的异同是什么?

明朝何以在一月时间就可以造出上千艘高质量的舰船,晚清为后世的海权发展留下了哪些可贵的财富与经验?

私营造船厂是否成为当时核心技术的掌握者,抑或中间链条?

西班牙、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在海权的道理上是如何博弈的?

日本、德国是否真的理解了马汉理论,它们在“二战”中的失败与海权有多大关系?

制空权的诞生对海权产生了什么样的冲击,空权、海权、陆权可以完美结合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海军,中国海权的出路在哪里?

太多与海洋、海权相关的问题纠缠于心,让我时常处在兴奋中。因为,它们或许都将成为我这本书中的重要内容。

静下心后,我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史料,结合自身以及诸多专家的理论或观点,站在相对客观的视角重新审视海权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于是,就有了这部带有十足诚意的作品《海权简史:海权与大国兴衰》。

回溯历史,我们应有这样的感触:一个国家的海权意识是否强烈对于国家的崛起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诞生的海军应成为一个国家海上的主要力量;它在浩瀚的海洋上,该如何行事,秉承什么样的信条,部署什么样的舰船,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战术……这些都将成为有责任感、荣辱感的国人不能回避的问题。

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如何应对来自海洋的危机,如何界定其战争形式,在受到海权概念所阐释的角色与结构的影响后,东西方诸国的表现是各不一样的。

譬如美国,它曾明显地受益于马汉的海权思想,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苏联海军威胁的消失,美国的海军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在1992年的一份海军白皮书中将新形势下的海权描述为“从外海上的作战决定性地转向从海上进行联合行动……海军将集中于沿海作战及从海上的机动行动”。

对此,我们应该学习到某种难得的经验,一百年后的今天,美国虽然放弃了马汉关于击败敌舰是海军首要目标的教义,但这并不代表美国抛弃了马汉理论的核心。它不过是在新的世界架构上进行了形式上的变换而已,这也是美国海权力量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马汉曾这样揭示:一个认真的海洋政策必须要有民众的支持。而支持的前提是民众了解到海洋对一个国家有多么的重要,特别是像中国这样陆地占大多数面积的国家。美国海军战略学家莱尔·J.戈尔茨坦博士曾认为:在过去的600年里,中国是逐渐从海洋中退出的,而欧洲国家的海军力量却在扩大,直至影响全球。在近现代历史中,中国主要以陆地的形态支配着与其大陆接壤的国家,这大抵是出于民众对海权相关知识的匮乏所致,当西方的坚船利炮击碎了中华民族的“夜郎梦”,泱泱中华,又承受了怎样的血与泪的教训?

百年的屈辱历史让我们不得不勇敢地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海权意识的缺失带来的后果是沉重的,民众的海权意识缺失所导致的结果更是让人扼腕。正如军事理论家若米尼的名言所说——“(这是)值得的永远记忆”,创作这本《海权简史:海权与大国兴衰》,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力所能及地将海权意识的重要性告知国人,哪怕影响甚微,也要执着地坚持下去。

通过上千年的海权历史研究,我们还会发现近年来中国领海上各种冲突频繁的原因,是否因为我们的海上力量还不够强大?南海的局面为什么变得愈加复杂?钓鱼岛之争中,日本政府公然撞我渔船、抓我渔民,其公然挑衅之目的是什么?中菲南海争端中菲律宾提交国际仲裁法庭,无理的指责背后又隐藏了什么?晚清的张之洞曾说:“中国无海不能立国,无海军则无海。”某种意义上讲,得海权者得天下,无海权无以成大国。现实中诸多的事实告诫我们:中国若要和平发展,在海权建设的路途上任重而道远。

当然,在面对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的发展时,我们也要欣喜地看到,中国终究迎来了海权时代,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也呈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局面。我们在领海的合法范围内自由自主地享有利用海权开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研等活动,并将这种和平的海权理念传播出去。“一带一路”的理念便是相应的成果展示,在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下,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所公认的海洋时代。鉴于此,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当中,理应有海权建设的浓墨一笔。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在未来海权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感谢出版方,感谢该书的策划编辑以及为此书做出辛勤工作的同人们!他们的出版初衷和我的欣然一致,我期待这样一部书不是终结,它应该还有后续的!

熊显华

2017年1月30日

内容推荐

人类社会自进入海洋时代,海权的重要性就变得不容忽视,随着中国开始在海军力量上持续发力、南海争端不断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海权的影响力更深入到了每一个人身边。《海权简史(海权与大国兴衰)》是作者熊显华多年精心之作,通过对历史上重要海权强国逐篇逐章的分析与解读,让读者能够洞察海权与大国兴衰之间清晰而紧密的关系,以更好的适应未来中国迈向海洋的脚步。

编辑推荐

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海权的热度逐渐上升。

作者熊显华曾翻译过海权之父马汉的《海权论》等著作,有着自身独到的视野和见解。

在本书中,他将百年来海权强国的海上崛起之路一一剖析清楚,配以许多关联图片,生动且一目了然。

拥有这本《海权简史(海权与大国兴衰)》,读懂海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权简史(海权与大国兴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显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13607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7-04-01
首版时间 2017-04-01
印刷时间 201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4
CIP核字 2017065777
中图分类号 E81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