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汉开国丞相萧何
内容
编辑推荐

萧风、刘星亮、萧垠编著的《大汉开国丞相萧何》要告诉我们的历史真实,这也就是千古一相萧何值得我们永远研究、永远学习、永远追寻、永远发扬的可贵之处!这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历史要有现实感、研究现实要有历史感的文化情怀!

从民族精神的层面看萧何,他将一个近于市井之徒的人提携、辅佐成一代开国帝王,成就王业,不仅定名了后来世人将当时的朝代及其中国人代称为“汉朝”、“汉人”、“汉语”、“汉字”……的历史根源与历史感情,而且证明了中国的发展在那一时代的确奠基了真正的英雄时代,与后来的唐朝一道,让治者学者、圣者强者、胜者达者追慕汉、唐;将一个有名利之心却又不敢积极争取、想有所得却又不愿有所失的这样一个较具性格缺失而又能担帅任的智者追回并推上主帅重位,以此成为汉世大业的卓越功臣,成为那一时代“上参天地、下佐天子”的真正英雄,并成为其“生死一知已”;临终推荐一位与自己有些过节的人执掌相印,“萧规曹随”,审时度势,顺应民意,“无为而治”,积累力量,沉淀画策,奠基强盛,成为治模,正如百姓所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内容推荐

小说《大汉开国丞相萧何》的独特之处,在于对战争基本上采取避实就虚的写法,把主要的篇幅放在写战争中的人物形象,写萧何与刘邦等人之间的矛盾纠葛,成功地塑造了萧何形象,同时也塑造了刘邦、韩信、张良、樊哙、项羽等一批历史英雄人物。在忠于历史的前提下,选用民间故事和传说,进行必要的虚构,不仅使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而且在内容上反映了秦的灭亡到楚汉战争这类重大的历史事实。萧风、刘星亮、萧垠编著的《大汉开国丞相萧何》摒弃了戏说、穿越的手法,描写的主要人物和设计的重要情节,均有史可稽,符合历史的真实。除严格采撷文献所载的内容外,还吸取家谱、传奇、戏曲等作品中的精彩养分,融为一体。

目录

第一章 泗水河畔识刘邦

第二章 一举折服张御史

第三章 断然谢绝青云路

第四章 刘邦如愿当亭长

第五章 两头肥猪巧破案

第六章 凶犯大舅吴县丞

第七章 银子买通彭御史

第八章 萧何赠送五百钱

第九章 咸阳街头遇始皇

第十章 贵不可言夸刘邦

第十一章 刘邦吕雉成佳偶

第十二章 又为刘邦领美差

第十三章 啸众聚义芒砀山

第十四章 招兵买马助刘邦

第十五章 关押吕雉作人质

第十六章 萧何设法救吕雉

第十七章 义军智取沛县城

第十八章 萧何组建萧家军

第十九章 刘邦项羽结金兰

第二十章 分兵两路取咸阳

第二十一章 萧何设计“借”张良

第二十二章 刘邦抢先克咸阳

第二十三章 专收竹简和图籍

第二十四章 项羽怒攻函谷关

第二十五章 范增巧设鸿门宴

第二十六章 项军毁焚咸阳城

第二十七章 项羽自封楚霸王

第二十八章 萧何主张去南郑

第二十九章 赠送韩信元戎剑

第三十章 韩信弃楚投汉王

第三十一章 制服烈马显奇能

第三十二章 谈兵论战惊萧何

第三十三章 韩信不辞而出走

第三十四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

第三十五章 拜将风波罚樊哙

第三十六章 韩信治军斩殷盖

第三十七章 留守汉中固后方

第三十八章 韩信睿智破咸阳

第三十九章 萧何喜获夜明珠

第四十章 项羽被诓攻齐赵

第四十一章 韩信费琪结良缘

第四十二章 刘邦侥幸占彭城

第四十三章 项羽神威败刘邦

第四十四章 张良设计激韩信

第四十五章 萧何楼烦搬骑兵

第四十六章 册立刘盈为太子

第四十七章 陈平离间除范增

第四十八章 萧何寻得金疮药

第四十九章 四面楚歌战垓下

第五十章 项羽自刎乌江边

第五十一章 伪游云梦捕韩信

第五十二章 萧何功劳堪第一

第五十三章 韩信萧何得贵子

第五十四章 易子存孤义盖世

第五十五章 自污名节实无奈

第五十六章 锒铛入狱蒙大冤

第五十七章 刘盈即位图新治

第五十八章 酂城造律名青史

第五十九章 软硬兼施为封王

第六十章 吕雉暗使偷包计

第六十一章 审食其尽出馊主意

第六十二章 萧何磊落照人寰

试读章节

第一章泗水河畔识刘邦

1

夜黑如墨,静谧萧然。

突然,一条金蛇咬破了黑夜。金蛇渐游渐近,只见一团团光斑。啊,看清了,原来是成千上万支火炬!

此夕何夕?秦末时期。

此事何事?农民闹事。

就是这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农民闹事,酝酿了三年之后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时间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后来,汉朝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道:“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常与人佣耕,辍工之陇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日:‘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有翻天大志,大泽使蛇化龙。秦二世元年七月,他和吴广在大泽乡揭竿为旗,斩木为兵,中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开始了。

司马有记,后人皆知。

可历史上的事,有史笔记下的,也有史笔没有记下的,这很自然。

这里是江苏的留县,农民闹事了。其实中国的农民,忍辱负重,苦捱岁月,木然如牛,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拿血肉之躯,来试官府这把利刃钢刀?可一旦突破万不得已的底线,那就是驯牛发烈,黔首狮吼。此刻,这上万名留县百姓,发烈了,狮吼了!他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举着火把,喊着骂着,挤到了留县县城的城门底下。

领头的汉子,名叫杨春。二十来岁年纪,虽不是五大三粗的莽汉昂藏,却是秀目修眉的一表人才。他站在人群的最前头。他的后头,是黑漆漆的一口棺材,棺材的盖子放在一旁,棺内的死者,是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胡德良。

留县县令来这里上任才半年。此人姓高名朝毅。很有意思,他姓高,却是一位身材矮小之人。他常自嘲说:“矮有什么?当年齐国的晏子,为国使楚,滔滔雄辩,大义凛然,不辱使命,他不就是一个矮子!”新县令俨然以齐国晏子自居。街上有无知孩童喊他“高矮子”,他只是笑笑;而县衙中的许多属员,偶然叫他一声“矮哥”,他也不加责备。高县令还常说,“为官者显示威严,不靠板着面孔装正经,而要靠肚子里的真本事。同时手里要有几招霹雳手段。”他的真本事就是法令条文背得滚瓜烂熟;他的镇得住人的威严就是不怕突发事件。的确,他办事果敢。

就在昨天,高矮子命县衙吏掾全员出动,并让他们带上衙役,前往各地催缴税银。临行前他给众人打气道:“大家不要心慈手软,该恶就要恶,该凶就要凶!当今世道,就是一个‘钱’字。皇上向我要钱,要得对。皇上是为了我们大秦朝。有钱就有大秦朝,钱越多大秦朝就越强大。我自认为我是个能吏,是个好官。能吏好官的标准是什么——钱!就看他搞不搞得到钱?向谁要?向老百姓要,羊毛出在羊身上。黔首百姓,生来就是交粮纳税的,生来就是受人支使的,什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胡说八道的儒家狗屁!人间永远有贫富贵贱之分,我等就是来管理这些下等人的。这些下等人其实并不穷,乌龟一块壳,有肉在肚里,只要去挤,油水还是蛮丰富的。你等尽管放开胆子去要,放开手脚去收,不要怕前怕后畏首畏尾。出了麻烦,有我矮哥给你们顶着!”

有了县令如是之言,吏掾们何忌之有?于是他们如猎鹰一般,张开翅膀扑向乡村,一阵搜刮,果然收获不小。可跑到黄村的时候,一个叫黄石才的农民竟敢顶撞,据理力争,抱着家中的一袋麦子不肯放手。当衙役们的鞭子和拳头向他倾泻下来时,突然站出来一个打抱不平的中年汉子胡德良出手阻拦。但终因寡不敌众,一顿拳打脚踢,鞭落如雨,可怜胡德良被活活打死了!

吏掾们赶着大车,迅速地回到了县里。

高县令对吏掾的表现非常满意,于是设宴嘉奖。他举杯道:“无有大事无有大事,浩浩大秦,死一黔首,乃小蚂蚁耳。何况他是抗税不交,该死!别怕,一切有我矮哥给你们担着。来,喝酒!”

却万万想不到,蒙昧黔首也有翻脸的一天,此时此刻,上万支火炬,正在城门前烈烈燃烧。

“慌什么?”矮子县令大喝一声站起来,接着说道,“每逢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咱们当官的,吃皇粮的,面对突发事件,要的就是一个‘静’字,要冷静……几只小跳蚤能翻得了卧榻上的被子吗?走,到城头上看看去!”

这个上任才半年的县令,有意要大家看看他处理突发事件的真功夫。

可是,当他带着吏掾们登到城墙上,望着那一片火炬,那黑压压一片浩荡人群,特别是望到那黑漆漆一口棺材时,这个自诩为果断勇敢的矮子县令,一下子浑身哆嗦起来:“我……我胸口有点疼!”

一个属员赶快把他扶到了城墙下边。另一个属员连忙搬过来一个小墩让他坐下。

外边,拍打城门声、叫喊声、嘈杂声阵阵袭来,高县令越发慌乱了:“这,该怎么办?”

有个谷姓吏掾献计道:“大人勿慌,身体要紧。我看要马上采取这样两手:首先,和他们对话,尽量把他们劝导回去,此为上策;其次,要让县衙卫队赶快集合,以防万一。”

高县令忙道:“说得好!我这就赶快回去布置县衙卫队的事。这劝导嘛……老谷你的口才好,本县令授你以权,你就全权代表去对话吧。”说完便急忙开溜。

谷吏掾“咚咚咚’’爬到城门顶上,放开喉咙喊道:“父老乡亲们!请静一静。你们有什么事,可以有理有节地向县堂大人上达,不要采取这种行动嘛!”

杨春指着那棺材说:“官兵欺压百姓,滥杀无辜,我们要求严惩凶手,讨还公道!”

农民一齐吼道:“严惩凶手!讨还公道!”

谷吏掾喝道:“他抗税不交,罪有应得!”

“胡德良是打抱不平!”

“胡德良是主持公道!”

谷吏掾又喝道:“什么主持公道!他是煽动抗税,死有余辜!”

“他没有煽动抗税!我们全都交了税!”农民纷纷喊道。

杨春道:“我们每丁都交了三十文,怎么没交?”

谷吏掾道:“县衙晓谕,每丁增加二十文,你们交了没有?”

“今年大旱,田中颗粒无收。那三十文还是我们借贷来的。”

“周边的县都没有增加,唯有我们留县增加二十文,这是何道理?”

谷吏掾:“百姓纳税,天经地义。叫你们交多少,你们就得交多少,这就是道理。”

杨春厉声喝道:“你这是蛮道理!——狗官!”

“狗官!狗官!”

“昏官!贪官!”

“是强盗,是行抢的官!”

一老者哭诉着:“老天爷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吧,这样子下去,我们老百姓还有个什么活头啊?强盗们抢,还有个律法可以制裁,可这些官吏们如此抢劫,谁个来治他们?如今这是什么世道啊?”

“不要信口胡说!说出来的话,泼出去的水,小心你回不去!”谷吏掾吼过以后,转换口气说,“乡亲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利害权衡,大家想想。你们都有家有室,都有妻儿老小,不要陷到麻烦里拔不出来啊!回头是岸,现在还来得及,我劝你1rim要听信小人蛊惑,都回去吧。”

这句话颇有作用,一下撞到了许多人的心坎上,于是一些胆小怕事的农民便踌躇起来,好些人开始向后退缩。

杨春见状,赶陕喊道:“乡亲们,可怜德良兄弟正值壮年,家有妻小,就为几句公道话,便死于狗官之手。他是为大家而死的,我们能置之不管吗?不能,我们一定要向官府讨回公道,一定要叫杀人者偿命!”

有人喊:“叫杀人者偿命!”这一喊,开始退缩的人重新振作起来。

许许多多的人跟着喊:“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趁着这又一次奋起的群情,杨春振臂高喊道:“我们要冲到县衙讲理去!来呀,把这城门撞开!”P1-3

序言

中国历史上的汉朝以及汉代的中国人,其实已不只是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特定发展阶段,而是一种精神象征。中国人被称为汉人,中国文化被称为汉文化,中国历代治政理想追慕汉唐盛世……无不以汉代作为典范。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正的英雄时代。“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一次次的发展高潮,使西汉在汉平帝时期(公元元年),全国人口达6000万左右,成为占当时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大国;汉朝文化多元而统一,科学技术适用而发达,儒家文化逐步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取得独尊地位并促成了东亚文化圈的建立,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能够预报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并发明了浑天仪,巴郡落下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而成为后世中国农耕文明的法典式气候规则,张仲景因《伤寒杂病论》而被尊为中华“医圣”、中医之祖,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及东汉初年的《九章算术》则是数学领域的杰作,民间五运六气医学……一系列的文化成就,使汉朝与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而强大的帝国,从而使形成中的华夏族在汉朝以后逐渐地被称为“汉族”。

汉代这个幅员广大、文化灿烂的中华帝国呈现出一派蓬勃生机,在那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终于迎来了国家的安宁和国际的和平,迎来了社会的繁荣与昌盛。“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口号,成了民族和时代的一致呼声;在那时,有无数建功立业,雄姿英发的豪迈人物;在那时,不但有“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二)的皇帝,而且有“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的宰臣;在那时,不但有“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学者,而且有萧何、韩信、张良、樊哙、曹参、夏侯婴、彭越、英布、周勃、周亚夫、卫青、李广、霍去病、张骞、傅介子、常惠、赵破奴、陈汤、苏武等名臣名将。因此,这个时代,不愧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真正的英雄时代。后世将中国人称为“汉人”,与这个时代的世界性影响是分不开的。

英雄的时代培育了英雄的人民,也孕育出了卓越的民族精神,并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精神素质。当时思想家们给人们提出的口号是“下长万物,上参天地”(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在最终意义上说是“举凡一切,皆归之以奉人”(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正是由于这一英雄的时代,更加彰显了这一时代的英雄;也正是由于这一时代的英雄,更加突显了这一时代。也正是在这一时代,出现了小说《大汉开国丞相萧何》所介绍的主人公萧何。

大汉开国丞相萧何是整个汉朝的开创性人物。汉初三杰一一西汉建立时的萧何、张良、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曾以提问的方式问道:“吾何以得天下?”他自己随即答道:“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一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他们建立了西汉王朝,稳定了西汉政权,促进了西汉的前期发展。在“汉初三杰”之中,人们多说“之首”应是萧何,而萧何之功则表现在:

提携一名亭长,成就一个帝王,奠基一个王朝,定名一个民族;

追回一名智者,成就一军主帅,推进一朝大业,辅正一个时代;

推荐一名旧友,成就一代贤相,形成一种治政,积累一代辉煌;

舍弃一名儿子,延续一门香火,完成一种大义,成为一生知己。

这就是小说《大汉开国丞相萧何》要告诉我们的历史真实,这也就是千古一相萧何值得我们永远研究、永远学习、永远追寻、永远发扬其精神的可贵之处!这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历史要有现实感、研究现实要有历史感的文化情怀!

从民族精神的层面看萧何,他将一个近于市井之徒的人提携、辅佐成一代开国帝王,成就王业,不仅定名了后来世人将当时的朝代及其中国人代称为“汉朝”“汉人”“汉语”“汉字”……的历史根源与历史感情,而且证明了中国的发展在那一时代的确奠基了真正的英雄时代,与后来的唐朝一道,让治者学者、圣者强者、胜者达者追慕汉、唐;将一个有名利之心却又不敢积极争取、想有所得却又不愿有所失的这样一个较具性格缺失而又能担帅任的智者追回并推上主帅重位,以此成为汉世大业的卓越功臣,成为那一时代“上参天地、下佐天子”的真正英雄,并成为其“生死一知己”;临终推荐一位与自己有些过节的人执掌相印,“萧规曹随”,审时度势,顺应民意,“无为而治”,积累力量,沉淀划策,奠基强盛,成为治模,正如百姓所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从个人品质的层面看萧何,克己为国、律己待民、虐己事主、义己存友,正是小说《大汉开国丞相萧何》要告诉我们的萧何品质。他为国为民,不入京城为官;当刘邦率军攻人咸阳后,独有萧何与众不同,去丞相府和御史府将国家档案图籍一一搬运出来,收藏好,继而加以分类整理,为楚汉战争的决策和汉朝的立国起了重大参考作用……他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汉王朝,以至于刘邦对他也三次下跪……汉代人讲“仁以待人,义以正己”,他为了义以存友,竟然将自己的小儿子萧同,调换韩信的独子韩平,并安全地送到南粤保护起来,延续了韩家的香火……这已不只是一种为国、为民、为主的克己与律己待民,甚至是一种虐己,其易子存孤之举,烛照千古,光耀人寰。以至韩信后裔在湖北蕲春县狮子镇何氏宗祠内珍藏的《何氏家谱》也心悦诚服地记载:“何先世实韩姓系出,淮阴侯宗室萌难时,酂侯易子存孤,计延侯嗣。”……

从文学真实的层面而论萧何,以楚汉相争的历史为内容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大多以恢宏的战争场面为内容,在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等表现方面用力不足,而小说《大汉开国丞相萧何》独辟蹊径,在忠于历史的前提下,选用民间故事和传说,进行必要的虚构,不仅使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而且在内容上反映了秦的灭亡到楚汉战争这类重大的历史事实,摒弃了戏说、穿越的手法,描写的主要人物和设计的重要情节,均有史可稽,符合历史的真实。除严格采撷文献所载的内容外,还吸取家谱、传奇、戏曲等作品中的精彩养分,融为一体。所以,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小说。

从文学内容的层面而论萧何,以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为主角的文学作品如《苏东坡》《孔子》《欧阳修》《范仲淹》《王羲之》《杜甫》《李白》《鲁班大师》《大明医圣李时珍》《越王勾践》……被相继推出。与这些历史人物相比,萧何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被誉为千古一相和中国宰相第一人,甚至可以说没有萧何,就没有刘邦的大汉帝国。所以,从题材的角度看,小说《大汉开国丞相萧何》的独特之处,在于对战争基本上采取避实就虚的写法,把主要的篇幅放在写战争中的人物形象,写萧何与刘邦等人之间的矛盾纠葛,成功地塑造了萧何形象,同时也塑造了刘邦、韩信、张良、樊哙、项羽等一批历史英雄人物,结构紧凑,情节生动、曲折。诸如对斩蛇起义、火烧栈道、“鸿门宴”、“萧何月下追韩信”、“四面楚歌”、“项羽自刎”、“换子救孤”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有生动描写,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萧何被誉为千古一相和将法律系统运用于政府管理的中国第一人。萧何在历史上的贡献,小说所反映的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第一,组织策划起义,把刘邦扶持到领袖的位置上;第二,发现、推荐韩信,统帅三军,击败项羽,结束楚汉战争,刘邦称帝;第三,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稳定社会,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从而使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第四,帮助刘邦制定一系列的规章条文,为管理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十多年之后,文景盛世的出现,是必然的结果。所以,小说《大汉开国丞相萧何》的出版必将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件大事,意义十分重大。

是为序。

萧洪恩

二○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于武汉南湖荒斋

(作者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汉开国丞相萧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风//刘星亮//萧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55174
开本 16开
页数 4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36
CIP核字 201607637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