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传世名剧故事(西厢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刘炎平、解艾玲编著的《中国古代传世名剧故事(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

内容推荐

刘炎平、解艾玲编著的《中国古代传世名剧故事(西厢记)》内容介绍:“甚么,小姐有回书?”一张君瑞一听便又惊又喜道,“如此大事.姐姐怎的不早说,旱知如此,理应撮土焚香,三礼拜毕,远道而迎才是。快将回书来与我看!”红娘将回帖递给张君瑞,张君瑞刚瞟了一眼便忍不住失声叫道:“啊!红娘姐姐,你看这书信,小姐骂我是假,她还约我今夜逾墙到后花园中和她相会哩?”“甚么,和她相会?”红娘听得糊涂了,“小姐回帖中怎的说,你念与俺听!”

“你听小生读来!”张君瑞一字一句对红娘读道:“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你看,这不是约我与她相会么?”

《中国古代传世名剧故事(西厢记)》是一本传统文化类书籍。

目录

西厢记

附评:千古流传《西厢记》

试读章节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二月。相国崔珏因病谢世。其夫人郑氏带着女儿莺莺、儿子欢郎及丫鬟红娘扶柩北归,打算将崔相国遗体运回老家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前行,乃来至河中府,将灵柩暂寄在普救寺。

这普救寺原是崔相国在世时修造的,是武则天娘娘的香火院。寺中住持和尚法本长老,又是崔相国剃度的。因此,崔夫人一到寺内,便就住下,同时写信去京师唤娘家侄儿郑恒前来帮忙。那郑恒乃郑氏兄弟郑尚书之子,崔相国已将莺莺许他为妻。

崔夫人住进普救寺不数日,寺中又住进一个秀才,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氏。其父曾任礼部尚书,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而亡,一年之后母亲又逝。张君瑞举目无亲,乃书剑飘零,游学四方,打算去京城应试。来到河中府,忽然想起蒲关上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乃自己同郡同学,当初曾为八拜之交,后弃文从武,中得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河中,于是便想顺路一见。

到得蒲州状元客栈,听店小二说此处普救寺乃则天娘娘香火院,建造得富丽堂皇,不同凡响,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自侵云汉。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前去瞻仰,张君瑞被他说得心动,便兴致勃勃前去观赏。

张君瑞到寺时,恰好法本长老外出未归,寺内只有弟子法聪代为照应。见张君瑞来到,问过姓名来意,便请张君瑞进方丈拜茶。

张君瑞道:“既然长老不在,不必吃茶,敢烦师父指引,瞻仰一番,幸甚!”

法聪道:“也好。待小僧取钥匙,开了佛殿、钟楼、塔院、罗汉堂、香积厨,盘桓一回,等师父回来。”

张君瑞在法聪引导下,随喜了上方佛殿,又来到下方僧院;行过厨房近西、法堂以北、钟楼前面,游了洞房,登了宝塔,将回廊绕遍,又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有些累了,正打算找个地方歇息片刻,忽听得一个脆生生、娇滴滴的声音传到耳边: “红娘,俺到佛殿上耍去来!” 张君瑞抬头一看,不禁脱口叫了一声“啊呀”,顿时觉得眼花缭乱口难言,灵魂儿飞到了半天上。

原来眼前出现了一位春风满面、月貌花容、体态婀娜、腰肢娇软的干金小姐,带着一位长得同样姣好妩媚、手拈花枝的机灵丫鬟。

他见那小姐宫样眉儿如同新月初出,斜斜地直插入云鬓边,还未说话脸上先带出几分腼腆,开口便露出两排又细又白的玉齿,发出的声音就像呖呖莺声,走起路来,更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恰似垂柳在晚风前摇曳飘舞,一时竟惊得说不出话来。

张君瑞见过的美貌女子多了,可像这个小姐这般娇媚可爱的模样儿,他还是生平第一次见到!

那小姐似乎并不曾发现廊下有人,一边低头上殿,一边对那丫鬟道:“红娘,你看,这里真是‘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

被称做红娘的丫鬟抬头看了一眼,悄声道:“小姐,那边有人,咱家去来。”

“是么?”小姐回头看了一看,低低笑应:“也罢,依你。”临走却又回头看了一眼。

张君瑞被看得目瞪口杲,由不得叫了一声:“我死也!”半晌,方才回过神来问法聪:

“和尚!方才怎么观音现身来?”

法聪笑答:“什么观音现身。那是河中府崔相国家小姐。”

“是么?”张君瑞听得半信半疑。“世间有这等出色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莫说别的,单是那一对玲珑剔透的脚儿,便价值百镒之金。”

法聪被他说得笑了。“哈哈,秀才!”他对张君瑞打趣,“偌远地,她在那厢,你在这壁,人家又系着长裙儿,你怎的便知她的脚儿小?”  “和尚你看!”张君瑞扯起法聪衣袖认真道,“你看着残红芳径,香尘底样儿……哈!且休提她眼角儿留情处,只这脚印儿便把心事传尽了……她迟迟疑疑走到栊门外,刚抬脚迈步又回头瞅了一眼,恰好与小生打了个照面……啊呀!我张解元害了疯魔也!”

说着话,他又情不自禁地朝崔小姐消失之处望去,只觉得像神仙归了洞府,空余下杨柳烟霞,耳边只闻得鸟雀声喧。再朝远处望去,又见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

这时候,他只恨老天不与人方便,弄得他既难消遣,又不好流连。他几乎忍不住要大声呼唤了:“小姐啊!就是你引得人意马心猿!”

法聪看张君瑞那神不守舍的模样儿,生怕他一时不慎惹出什么事儿来,连忙提醒他:“先生,休惹事,那河中府小姐去远了!”

“啊呀!‘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小生便不去京城应举也罢!”张君瑞犹自神情恍惚地讷讷自语。

他回头问法聪:“敢烦和尚对长老说知,有僧房半间,借与小生,早晚温习经史,胜如店内冗杂。房金依例拜纳,小生明日便来也!”

法聪刚想说师父不在,此事他不敢自己做主,张君瑞却早已走远了。

次日一早,张君瑞便急匆匆来到普救寺,想要饱看崔小姐一回。说也怪,往时他见人脸上傅粉便觉害羞,见入画眉便觉得虚假,可是见了崔小姐,却有一种多情人见有情娘之感,只觉得迤逗得肠慌,断送得眼乱,引惹得心忙。

法聪先引他见法本长老。那法本长老头似雪,鬓如霜,面如童,气如虹,相貌堂堂,声音朗朗,若再在头上加一道圆光,便像煞一尊捏塑来的僧伽雕像,张君瑞不禁在心中赞叹:“是一个好和尚啊!”

法本一见张君瑞便亲切招呼:“夜来老僧不在,有失迎迓,望先生恕罪!”

“好说!好说!”张君瑞慌忙上前答礼。“小生久闻长老清誉,欲来座下听讲,没想到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见,三生有幸!”法本长老问张君瑞上姓大名。世家何郡。张君瑞答:“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自是西洛人氏,宦游四方,寄居咸阳。先父在日,曾拜礼部尚书,不幸五旬上因病而亡……”

“唔。”法本点头,“老相公弃世,想必有所遗?”张君瑞回答:“他平生正直无偏向,只留下四海一空囊。可说是风清月朗,一无所有。”

“唔。”法本又是一点头。“如此说来,先生此行,想必是要上朝取应了?”

“小生无意求官,只想听讲。”张君瑞连忙回答。“小生此番是特意来拜谒长老的。”说着取出一小锭银子递与法本道:“路途奔驰,无以相赠,有白银一锭,与长者公用,略表寸心。谅穷秀才人情纸半张,又没甚七青八黄,望笑留是幸!”

“不必不必!”法本推辞,“先生客中,何必如此!老衲断不敢受。”

张君瑞赔笑道:“物鲜不足辞,聊充讲下一茶耳!请长老不必谦辞了罢!”说着对站在一旁的法聪使了个眼色。“师父!请帮小生说得长老收了它。小生忘不了师父好处!”

法本见说,开口问:“先生莫非有事需要老僧帮忙?但说无妨。”

“有哇!”张君瑞忙答,“小生不揣冒昧。恳求长老:因厌烦客栈冗杂,早晚难以温习经史,欲在贵寺暂假一室,晨昏听讲。房金按月给付,绝不拖欠分毫!”P4-10

序言

本套丛书从浩如瀚海的中国古典戏剧作品中精心挑选出三十部传世名作,将其改写成通俗易读的戏剧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

由于这些传世名作本身具有情节集中、高潮迭起、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剧情内容生动感人的特点,而改编后的每篇戏剧故事,又都经过精心剪裁,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叙事流畅,文字清新,语言活竣,在充满时代气息的同时又保留了原剧作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内容和语言精华,因此通而不俗,深而不奥,雅俗共赏,老少成宜。这就既为有一般阅读能力而古文基础不足的读者,提供了分享这些前人创造的艺术精品的机会,又引导他们从中领略到这些传世名作原有的意蕴和韵味,从而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了解和热爱。

因全书篇幅较大。为方便读者,我们将其分为十二册出版。这是本书第二册,以脍炙人口的喜剧杰作《西厢记》一篇传世名作独立成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传世名剧故事(西厢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炎平//解艾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969670
开本 16开
页数 1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1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9
169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