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做自己
内容
编辑推荐

当我们习惯了在社会上带着面具的时候,真实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做到足够真实,让自己的本性表达出来,这需要勇敢。

钱抒辰编著的《做自己》不是一本捍卫梦想和追求爱情的励志书,它的主题就是做自己。是一本接地气,文艺范,并充满正能量的生活书。

内容推荐

《做自己》不是一本捍卫梦想和追求爱情的励志书,因为钱抒辰想告诉:你的是,比梦想和爱情更重要的,其实是自己。

我们是一个尚义轻利的民族,从小耳濡目染的牺牲自己和保全别人,根本接受不了在没有目标的生活中生活。这个目标,可以是工作、理想、父母、子女。却唯独不能是自己。

但是,世界其实对你的要求没有那么多,你要做的只是你自己。

如果你聪明也乐于学习积累,你或许就是那个天生的科学家;如果你漂亮也恰好喜欢多才多艺,你或许就是那个一夜成名的明星;如果你能力出众又恰逢有人赏识,你或许就是下一个你童年时代无限敬仰的大人物。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并且一无所长?

成长中最艰难的事情,大概就是接受自己终将成为普通人这个事实。不要怕,如果你愿意,我的故事愿意陪你过去。

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

目录

光棍结

望君安

给故事的一封信

做自己

后记

试读章节

大多数故事里,都会找不到你,此事无妨。

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已经转身,跟夹住过我的电梯门一述而尽了

我知道,她曾经问过很多毕了业的人,比起毕业以后没找到心仪的工作抑或没考上理想的学校这些遗憾,似乎没有在读书的时候勇敢地爱一个人这个更让人觉得遗憾。

尽管前辈们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基本校园时光的恋人到最后都沦落到劳燕分飞的下场,尽管谈过恋爱的人到头来回忆起当初的那段校园恋情总是感慨万千、伤痕累累。但是,那段经历对于那些觉得青春中有遗憾的人而言,就足够被羡慕很久。

A男生就是故事里的那个遗憾,因为是遗憾,所以难免想起就会觉得不甘心。

也是因为遗憾,他是故事里从开始认识到挥手再见的时候都很平静的故人。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是临近毕业的年纪。以前总是听人说,工作了的人和尚且还在读书的人思想、行为上都是有偏差的。以前不明白这个偏差是在哪里,明明感觉在年龄上差距不大。后来她发现,当自己走出校园以后,就会瞬间被教导成为大人。即使前一秒,自己还是坐在教室里的那个毕业班学生,下一秒只要进了职场,身份就会立马变成一个大人,一个充满世俗气味的大人。

A男生的性格很“巨蟹”,也就是因为渴望安定而外表显得稳重。

人们大多数喜欢把稳重和一个人的外表联系到一起,就是长的就是一副好人的样子。对,故事里的他就是那个样子。其实从头到尾,她与他之间认识的时间也长不过一天。他们之间的认识源于大学里的军训。倒不是说和他一起军训,是彼时他们即将要去军训,而他作为学长,正好整理了军训行前攻略。对于一个在南方不那么严格的军训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少女而言,北方的军训体制也是让人想想就害怕。再加上,军训的基地在很远的郊区,又碰上酷暑,害怕的心境也是油然而生。

那个时候大家还热衷于校内,也就是后来改名成“人人”的社交网站。看到A男生帮学校关爱部制作的军训攻略,自然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激动。因为所在的大学把军训放在了大一的暑假,又因为学校把军训基地安排在靠近北京的远郊,康庄,所以军训攻略就来得极为重要。

而故事里的他,所做的无非就是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安抚你的害怕,也安抚了关于那个夏天的所有急躁情绪。也许是因为年长,他的经历总有一种魔力,让平时喜欢争强好胜的她,安静下来,切实地去听他的经历,感悟军训带给年青一代的意义。

在她还在纠结要带多少倍的防晒霜和多少分量的面膜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给她讲北方驻边部队的生活。从他的讲述中,让她觉得南北方差距对纪律意识差距还是很大的,也对北方军营附近的号角声和通勤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故事里最初的吸引,大概就是,在他的眼里,她看到了一个新的、不同于自己生活的世界。

但是,毕竟也是缺少交集的人。

唯一的交集也只是那几句关于军训的对话。

但是,又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带来的好奇,让那几句话印象深刻。后来很偶然的一次,认识了一个学姐。学姐的出现给了这个故事发展下去的可能性。然后就有了一次比较深入的交谈,而这个故事里大部分的情节也仅仅是停留在那次交谈,一次在操场边的看台上,喝着啤酒的夜晚没有促膝的长谈。

其实,刚开始是一群人在一起喝酒,因为临近毕业,接着就三三两两地抱团喝酒。

她看到A男生一个人坐在一边喝闷酒,不知道哪里的自信和勇气就凑了上去。但是,毕竟是两个不认识的人,长谈的内容也只是东拉西扯着长谈,并不能算是深入。谈话内容至今也有点模糊,大致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交往和竞争。长谈过程中,彼此之间的交谈也是有很多的顾虑,至少是对于故事里的我来说。

因为,A男生第二天就要去另外一个遥远的城市开始工作了。人与人之间,只要不是刻意地安排相见,一般也是不太可能,说了再见之后还能够再相见的。她也很犹豫纠结,要不要把心里的那份好感说出来,毕竟遗憾说出来了就不能称之为遗憾了。但是,又因为彼此也没有熟稔到可以随便说那些话的时候,而且即使说了也改变不了他要离开的这个事实,所以在考虑到底要不要说的时候,一个夜晚也就过去了。

那次谈完话以后,她的心情也是十分复杂。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自以为是地认为彼此都心照不宣地以为投缘,也觉得自己在对方心中留下了一个特别美好的印象。晚上在被窝里还一个劲地懊悔命运的残酷,心想,“也许他留在这里,可能我们之间就还有可能。”

那是她第一次为自己年纪小而感到无奈,因为有些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不会再等你了,更不会再和你消耗下去,人家已经长大了,想要归属感,你却还在长大的路上,还在漂泊。

P90-92

后记

也许我真的是会写一辈子的人。

在一些拥护纯文学的学者面前,青春文学是要被拉出去批斗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文学,它只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人自演自导出来的一种文体。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曾经也有一种文学类别,它叫“伤痕文学”。“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很多人都说,我们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轻人是会带坏下一代的。因为我们不食人间烟火,无法体会人生的疾苦。我们这一代人,是在社会主义伟大关怀下幸运且不自知地成长起来的,根本就不缺少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爱。

我不得不承认,郭敬明的成功,引导着太多像我一样的孩子走上这条“青春文学”的康庄大道。青春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要你青春过,失过恋,在自己的胳膊上拉过几道口子,都能写上个一两本。我们就像猛灌可乐一样看着这样矫情的文学,模仿着这样的文学。

我也曾经掉入这样的怪圈,我的文风也曾经矫情过、恶心过、不切实过。但是,伟大的社会主义人文关怀,应该要允许我们这样的孩子慢慢地成长起来,要给予我们足够认识人生的时间和改正过往的机会。

因为,我可以自信而不狂妄地说,不管在哪个阶段,不管是在应试教育还是精英教育的体制范畴中,我已经足以代表中上的写作水平。

曾经有人问我,怎么写文章,怎么写出好文章?

对于前者,其实很简单。而对于后者,也是我不解且无奈的。好文章是否等于名气、地位、金钱?我不明白,或许说得更直白一点,是不想明白。

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的就是,天分对于创作一点也起不了作用。它充其量只是一个起点而已,不过是灵感一闪而过的念头罢了。而你要做的,就是始终如一日地坚持,你要像一个刻录机一样把所有的灵感一字不落地表露出来。要永远记住,决定你最后是否能走下去的是努力。你的努力有几分,最后的成功也就是几分。只要你肯埋头努力,最后一定会获得成功的。不管是一年、十年,还是一辈子。

只要你愿意写下去,你愿意等下去,相信下去,总有一天梦想是会开花的。只是该你开花的时候,不要忘记就行了。

作为一个曾经徘徊在写作门外的人,我明白写作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折磨的过程。套用某位矫情女文青的话,写作是十足的作茧自缚。酝酿的过程很痛苦,把一切推翻清档很痛苦,而更痛苦的是写完以后一再的质疑和否认,那种痛苦就像一个想要自杀无从下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即使不是自己的故事,必然也有某一部分切合作者自己的经历,不然是不会写,也写不好的。倒也不是怕写完以后,受到批评、误解和非议,只是一再地质疑自己,难免让自己有些陷入抑郁状态。

所以,一个能静下心来来写作的人必定是痛苦的。

但是,我却还想写。

写作是我与世界的一个交流方式,是自我剖析中的成长,是证明我又长大了一点的一个论证方法。

如若没有写作,我便没有了成长。

记得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句话。

人生除了一点点和初衷相背,缓缓走向衰老以外,还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呢?

我经常在想写作中的初衷是什么呢?

老实说,这个世界其实很奇怪。有时候,我明明只想要一个绿豆,但是却要把自己的皮肉划开,先把豆子染成红色,骗过了大部分人的眼睛,才能在黑暗处擦掉自己的血,握着绿豆暗暗哭泣。梦想实现的方式很多种,很容易背离最初的初衷。所幸我没有背离,我一直坚持付出所有不应有的代价,以此去获得初衷。

后来我明白。

因为写作,我依然保持着我的初衷,从来没有改变过。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靠写字来生活,也从未想过要靠写作出名。

那么写作带给过我什么?

大概就是像柏邦妮说的那样。

在我的心里,还有一个女孩,永远的,

也许成熟但不世故,

也许复杂但不浑浊,

该笑的时候笑,

该哭的时候哭,

会愤怒,

也会发傻气,

永葆好奇之心,永远赞叹,期待奇遇,

梦想不是一个目标,

是一种气质,

我是一个老女孩,

我很幸运。

也许,我真的是会写一辈子的人。

在你们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做自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抒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13942
开本 32开
页数 1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8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8
CIP核字 2015175472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