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羊群博弈(A股投资者的行为分析)(精)/首席投行经济学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行为金融最古老的源流是技术分析,通过经验观测分析者们总结一套朴素的方法论,井以此作为判断市场波动的风向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套方法越来越沦为形而上学。大家只关心形态、指标.而不关心这些指标与形态在最初创立时是为了反映什么问题。

《与羊群博弈(A股投资者的行为分析)(精)/首席投行经济学家丛书》作者郑磊试图用行为金融的方法论还原和剖析2015年这波股市行情.本书案例覆盖A股和港股.旨在写一本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书,使其成为中小投资者的行为金融精装便携读本和投资A股、港股的必读书。

内容推荐

技术分析直观易懂,是入门与资深股民和机构投资者最爱使用的工具。但是看技术分析用起来却并不容易,这是因为人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技术分析其实是先人市场情绪逻辑的高度简化归纳。随着时代变化,交易规则与市场波动方法的变迁,大量技术方法注定不能适用于当下的市场,好在人性没有变,群体行为的逻辑,羊群效应,这些左右市场的关键没有变。

由郑磊著的《与羊群博弈(A股投资者的行为分析)(精)/首席投行经济学家丛书》以行为金融的视角重新剖析了为大多数投资者所熟悉的技术分析,讨论了资本市场波动背后的主力行为市场情绪,群体心理,特别是高度还原了2015年股市波动背后的市场情绪演进变迁路径。为投资者思考投资行为,制定交易策略提供了一套更具深度的分析工具。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技术分析就是在图表上解读心理

 第一节 最早的心理分析图形:蜡烛图和K线

 第二节 MACD上的博弈态势

 第三节 重要心理价位

 第四节 理念、心态、技术和基本面一个不能缺

第二章 市场总是重复,但没有一次相同

 第一节 分形的市场和人类行为

 第二节 时空结构的缠与禅

 第三节 认知误区与情绪陷阱

第三章 政策、心态、资金博弈

 第一节 政策是市场的指南针

 第二节 资金是马仔,心态为王

 第三节 理念和纪律

第四章 市场行为:是心动还是风动

 第一节 黑天鹅和灰熊猫

 第二节 杠杆股市危机中的群体心理解剖

 第三节 我的股市危机日记

 第四节 5178点到2850点市场心态和行为分析

第五章 行为金融投资的两个模型

 第一节 侧重过程和买卖时点的定性投资模型

 第二节 侧重价格阶段性高低点的定量投资模型

 第三节 股市投资的行为金融模型构建

后记 投资实践与人生修炼

作者简介

试读章节

6.宁可错过不可做错

宁可错过,不可买错,宁可错卖,不可拿错。在股市,必须要学会舍得,也就是不要贪婪。错过的总有机会再遇到,而做错的损失可能需要加倍的机会才能弥补回来。本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犹豫不决时,退一步,想一想,停一停,至少不会造成新的损失。摆在你面前的不一定是机会,股票市场上的陷阱远多于机会。

7.保持投资理念和行为的一致性

投资理念最怕朝令夕改,因为这是底线思维,决定了你的方法、风格和操作路线。如果投资行为前后不一致,或者与理念不符,那么很难自始至终地落实投资计划和方案,操作前后矛盾,导致顾此失彼、阵脚大乱,投资者的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保持理念和行为的一致性,这不是一句空话,实际需要纪律来约束投资者的行为。

股市上没有人能够经常跑赢市场,所以前面提到,买卖股票,无论你的出发点是投资还是投机,都应做好被套和亏损的准备。价值投资者往往不讲究买入时点,也不介意股价涨落。而股市投机者,无论是趋势操作还是波段操作,由于市场难以预测,大多数时间都会经历市场走势与希望不符而造成的小亏损,如能够在三分之一情况下与市场相符,已经是非常理想的交易状态了。

凡事预则立,先做好失败的准备,当亏损来临时,按照预订计划有序处理即可。在交易之前,就要制定交易计划:确定入场的信号,进入市场,设置止盈点和止损点。按计划管理交易,实现整体获利目标。

在资金管理方面如果设定单笔投资价值缩水10%即止损,要弥补这个损失,只需价格回涨11%即可。实际上,单笔亏损率在30%以内,追回损失的难度都还不算太大。具体确定哪个止损水平,要根据其他考虑而定,下跌对应的弥补亏损所需收益率如图3-4所示。

在股市投资时,关于止损应该做到两点:一是不设止损计划不进场,亏损出现的机会远多于盈利,设定止损位,万一发生风险,可将亏损控制在不影响整体盈利的范围内,二是止损计划必须严格执行。这两点中,最难做到的是执行止损,而且还要坦然的止损。

在股市里要做好止损,在心理上要做到善忘:忘记买入价和止损价。事情过后就不再往回看。这个道理很简单,市场是随机的,你的操作无所谓对错,真正的错误是不遵守资金管理纪律,买卖操作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由于机会的不确定性,止损后可能出现股价反弹或上涨,也可能下一次买入仍需止损,这都是市场随机性的反映,不应在心理上有懊悔想法。止损最难过的是投资者的心理关和情绪关——人的侥幸和厌恶损失的心理偏好在作祟。我们需要解除自己在这方面的认知和心理障碍,就需要强调实施交易计划的原则纪律、纪律、纪律。

P78-79

序言

前言

乌合之众与群体癫狂

1895年,一个让人觉得无比遥远的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勒庞,根据对法国大革命群众运动的观察,出版了群体心理学名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我几年前认真读过,但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其结论已经缺少新颖之处了。作为证券市场投资者,我倒是建议大家读一下查尔斯·麦基写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书中详细描述和解剖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证券市场泡沫事件,同时这本书也深得很多投机者的偶像利弗莫尔的青睐。遗憾的是,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比前一本更为久远,是1841年的著作,只是一直再版。差不多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对于刚刚经历过史无前例的A股股市危机的投资者来说,仍能感同身受。这不是名著的魅力,而是人性不变的铁证。

近年来,一直有投资界朋友议论,A股已经进入行为金融炒股时代,通行的是动物精神。作为丛林市场,这种情况其实也很正常,但却是成熟市场投资者难以理解的状况。在中国香港资本市场浸润近八年,据我观察,虽然中国香港的中资股已经占据主流,关注A股和港股H股、红筹股的分析师与投资经理众多,但没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如何操作A股。这完全是天壤之别的市场、不同的投资文化和投资者结构。跨市场投资是一个需要时间了解和磨炼的漫长过程。话说得太远,其实和A股氛围一样,只重视当下,而且人丁不旺的股票不会有人看顾,哪怕那是一块金子。价值股长期没人待见的情况,在A股是常识,所以这类股票得了一个绰号"烂臭股",实际就是成熟市场所追捧的蓝筹股的谐音。这个世界是反的,真正在A股被炒得飞上云霄的股票,可能跟基本面一点关系也没有,甚至是垃圾股。这是因为垃圾比较轻吗?不是,在大众兴头上,连猪也能飞上天,要诀就在于"众人拾柴火焰高"。

股票如果作为一个传递价格的媒介,其实远没有法定钞票好用。但可能一时间远比钞票"值钱",1元面值炒到500元、1000元,也不稀奇。这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所有人鼓足腮帮子对着那只股票用力吹,只要不松劲,人越多,价格飞得越高。何况还可以通过技术性操纵,不用费多少资金就能诱使一众股民一窝蜂地冲上去。相反,这种股票下跌时也是毫不犹豫,可以跌得面目全非。而在投资者极度恐慌的熊市,所有股票,即便是基本面很好的股票也会被无情抛弃,其情境就像是毫无价值的纸片。这是一个没有锚的市场,或者说除了情绪、心理认知,没有任何可以作为基准和底线的标准。

A股没有价值中轴,只有人心是一杆秤,而人心是何物?说穿了就是心理认知和情绪的混杂体罢了。而个人除了心理认知偏差,还会受到群体和环境的影响,所谓羊群效应下的乌合之众,不过是100多年前由勒庞正式提出而已。尼采说,个体的疯狂现象是少见的,而在群体中,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话的前半部分我有怀疑,从1992年开始接触股市以来,我实在很少看到不"疯狂"的个人投资者。只要投身股市,哪个人不是被裹挟着到达市场顶点又被狠狠摔下深渊?有多少人在赚钱热潮中能够急流勇退?有多少人在恐慌中不断割肉,甚至刚以地板价抛售,眼前就又竖立起高楼大厦来?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名利场,真正能够超然物外的才是人杰。这样的人不仅需要在市场中跌打磨炼,更应该从根本上去了解自己和投资者群体,才能尽可能少地跌入各种心理和情绪陷阱。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此,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充满情欲的你和一群随时可能踩踏碾压你的大众(投资者群体)。无论是市场大热还是灾难临头,你都很难脱离这个群体,但是你又必须做到这一点。梭罗说得对,"成为群体的一员,会使我失去方向"。作为投资者,你无法选择这个群体,你确实是其中的一员,你会失去自我、失去方向吗?我无法回答你。

本书无法传授你战胜市场的秘诀,没有摇钱树似的神奇工具,如果有,我又怎会写出来?但研究行为金融和投资心理多年,我深知大多数人是无法战胜自我的,而股市无非是一场零和博弈。市场只是一个平台,犹如博彩,你能说去战胜赌场吗?那是一场不会存在的战斗。你取胜的关键,其实只有一个,认清自己,战胜对手。如果你早着先机,就能取得相对收益;如果你甩得掉一半参与者,你的收益就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获得正的绝对收益。也许这个目标才应该是值得我们这些投资者努力,而且经过努力有可能达成的目标吧。

我打算用不到十万字的篇幅,把这些可能一辈子依靠自己的感悟和随波逐流的体验都无法全面了解的知识告诉你。剩下的,只能靠你自己揣摩和修炼了。股市如人生,谁也无法替代你走出来。预祝这本书的每位读者都能达到自知自强的彼岸。

郑磊

后记

投资实践与人生修炼

当人们所做的风险决策涉及金钱时,情感可能会

战胜理智。应该冷静地摆脱感情的束缚,而最要紧的

是.别为感情找出什么合乎逻辑的解释。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

任何股票投资方法或者系统,如果没有涵盖“人”这个最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方法只是工具,归根结底,成功的关键在于投资者个人能否用好方法,控制住自身的;中动。

冲动是魔鬼,在这个魔鬼的身后,隐藏着一头”欲望野兽”。换言之,冲动是欲望的果,欲望是冲动之因。大凡历史也好,村街里巷见闻也罢,少见有因!中动而导致良好或符合预期结果的案例,因此我们急需控制冲动,并通过管好欲望达到理想效果。

人的欲望,不外是“贪、嗔、痴、慢、疑”,具体对应贪欲、贪念多;多怨恨、爱使气;愚痴无明、一厢情愿;骄慢自大、自以为是;狐疑猜忌、犹疑不前。贪念、贪欲是人类之大戒,其他欲望或多或少也源于人的贪欲。嗔、慢也是股市常见病状,源子投资者的自我认知不足,多将挫折失败归于客观原因,而将偶然的胜利理所当然地视为己功。由此一则大怒,一则大喜,而在旁观者看来,或疯痴或癫狂,不可理喻。作者投身资本市场多年,奉行一个基本原则,即从不向他人推荐股票,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投资标的的选择,背后都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理据,以及对投资时限、投资回报的预期。“我之美昧,也许乃汝之毒药,吾之所想,非汝所图”,因此个人选择多半不适合子他人,如果别人依样画葫芦,责任在彼而不在我。何况人的想法在变,市场在变,投资之后的临机处置方式也不同,由此会造成同样的选择,结果却大相径庭。股评人士或以荐股为业的人士,最终会被股民抛弃,也是因为众口难调,听你的建议赚了钱的人,将你奉若神明(股神因此横空出世),踏空或因你建议而套牢或割肉的人,视你为寇仇,身陷如此进退无据之境,皆因人类本性中的嗔、慢。

很多人都遭遇到类似情境,股价一升就担心踏空,失去了买入的最好时机,怀中如揣了一只兔子,跃跃欲试,最终可能在当日价格高点杀入,却没曾想会遇上“一日游”行情,此后或阴跌或盘整,懊悔之情,难以言表。这是因贪而“痴、疑”的一个典型场景,坦率地说,笔者自己也避免不了犯这种错。贪念会驱使自己忘记或不愿意花费时间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有意或无意地过滤掉不利的信号、信息,在过度自信的执念之下,忍不住买入。可见管好自己,破除“我执”是多么困难。即便技术水平再高,贪念之下,会让人顿失分寸,把谨慎克制早抛到了九霄云外,慌乱之中,埋下了铸成大错的种子。

同类情形还有很多,比如过早抄底,希望股价还会上升而不肯兑现收益,或者在股价开始爬升时不敢买,而在升到很高价位才抢入等等。恐惧,有时表现为害怕过早卖出而赚不到更多的回报,有时表现为担心过早买入而被套,也可以表现为害十白过晚卖出或者过晚买入。总之,贪欲和得失心过重,会让投资者丧失或弱化其客观分析判断能力。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对买入和卖出时点的把握,需要求助其他方法,比如价值投资者、技术分析流派,都有自己的方法论。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论你采用什么样的投资理念和体系,即便不完美,都应严格执行,要能做到不因股价发生波动而乱了心性,放弃原则和规定的方法,在冲动之下做出买入或者卖出的决定。

很多炒股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投资理念和方法体系,在正常情况下,只要沉稳应战,多数都有不错的收获。问题在于,干扰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来自外界的信息和价格扰动了内心宁静。如何稳住自己的心态,才是克敌制胜的要招。御外敌须先制内贼(心之贼),这就是内省的功夫。价值投资难在“守”字,如但斌所说“守股如守寡”,即便当初决策正确,日后能否成功,终究看“守”的功力。技术分析,难在客观,即便用得恰当,仍要防止自己做出选择性地解读和判断。一句话,不要跟着心走,要守定.自己的原则,遵守投资的纪律。

……

正确酌“道”,譬如为人,需要一生的坚持,去修炼升华.而”术”则需要因地制宜、应时而动,不同的操作方法使用的条件不同,而不同的市场,甚至同一个市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了不同方法的用武之地。简言之,”道”是根本,要求隐忍坚持;“术”是手段,需能随机应变。”道”能安身立命,“术”能助力财富扩张,有守有攻,进退有据,收放自如,方可成就股市霸业。炒股主人,按道术差别,可分为上、中、下及等外上等之士,有道有术,以道驭术,行走江湖如履平地;中等之才,有道无术,敦厚执着,辅以训练,大器可成;下等之才,有术无道,偶有斩获,终为瓦砾,碌碌而终;而无道无术者,只能听天由命,如夏之青韭,任凭宰割,列为等外。A股投资者中,最后两等占绝大多数,这是涉足股市的最大风险.但愿本文能提醒他们,先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培养淡定心态,及时检讨,以免因轻敌而铸成大错。

股市如人生,练的是修为,如能最终做到淡定、克制、自省的境界,方得自然之道,进退荣辱不生丝毫羁绊,处处自由行去,了无烦恼。

郑磊

完稿于2015年8月28日

书评(媒体评论)

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极少买书,去书店的时候通常是翻一翻目录,看一两个感兴趣的章节甚至只看几页就放回书架上去了,结果是不爱读书的人读过的书可能是最多的。我想把郑磊博士的这部书推荐给初入股市的投资者,因为它既有技术分析也有心理解读、既有市场博弈又有行为分析、还有政策、纪律和理念,每一个章节都是有用的,这是一部适合初入股市和初学者的好书。——徐晓宇 中投证券资深投资顾问 ,技术分析专家"晓雨闻铃"

郑磊博士《与羊群博弈》一书正具有这样的价值。全书没有虚无缥缈的概念诠释和复杂的理论模型,作者驭复杂以简单,寓深入以浅出,以实际的案例展示行为金融的思想精髓,让读者能快速高效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逻辑,并进而反思自己的金融行为。无疑,这是一部对投资者有价值的著作。——贺学会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行为金融领域知名专家

群体的心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涨跌,但个体身在其中却对各色人等的交易心理难以辨别,以至于个体很难基于群体心理作出正确的交易决策。郑磊博士的《与羊群博弈》一书,将股市交易的群体心理,提升至行为金融学的层面,并提炼出两个模型,让我们在股市群体博弈中掌握主动。当然,认清对手只是其一,更重要的在于,清晰自身在群体心理体系中的准确坐标,也就是对自身交易心理的深刻认知。——苏龙飞 新财富杂志专题部主任

探寻股市背后投资者的羊群心理,是一件难度极大、可能无功而返的事情。但是,郑磊博士要坚决一试。他在书中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赋予技术分析新的内涵,试图揭示千奇百怪的各种k线图形态背后所蕴含的投资者心理规律。勇气十分可嘉,理论联系实际,表述深入浅出,不乏真知卓见,非常值得一读。——徐洪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金融学教授

郑博士的这本新作《与羊群博弈》,让人眼前一亮,客观深刻揭示了金融市场数百年来的普遍规律,从经济、历史,到技术、市场,更包括了人本身。它第一次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道与术融合的市场交易系统,并第一次精要、全面地为我们确立了一个可知、可测、可行的交易认知方向。为此,说此书能列为金融类首推读物一点不为过,可以指导阳光私募建立系统的投资策略,值得投资经理研读和学习。——刘兆基 著名孙子兵法商业战略研究者、太石投资基金创始人

老友大侠新著《与羊群博弈》从大家都知道但无法规避的角度来探讨散户的投资活动,我曾经多年后感叹“散户的投资教育是失败的”,不是一个人的失败,而是一个群体,大家都太难改变自己人性方面的弱点,大众投资者的习惯是追涨杀跌、蜂拥而至,一根阳线改三观。 怎样改变思路,做羊群中潜伏的狼,本书从改变"羊群心理"上阐述了个人投资者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相信这会使读者大受裨益。——空空道人 股市厚黑派大师、著名财经评论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羊群博弈(A股投资者的行为分析)(精)/首席投行经济学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533344
开本 32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2016058049
中图分类号 F832.51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