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船
内容
试读章节

毛泽东无梦。

毛泽东一向睡眠很好。近三个月天天冷水晨浴,使得他的夜眠更沉。无梦的毛泽东一天到晚听见铃声。他的圆口黑布鞋总是踩着铃声有力的节奏走过草坪,一路坑坑洼洼,走向教室。

手握小铜铃的老校工惊异于毛先生的精神旺健。昨夜毛先生寝室又麇集了一帮长衫人物,凑着油灯谈西洋谈巴黎,直至鸡鸣。毛先生送客关门的时候,他也披衣起身,看看学校大门闩紧没有。他心疼毛先生的身子骨,熬夜就是熬命。但是他又知道毛先生睡眠很好,帐钩一松鼾声便起,清晨出门井水洗身之时,眼圈子从来没见青的。老校工摇着铜铃想,教历史的先生与教其他科目的先生毕竟不一样,若是一样了,中国的历史也就没这么精彩了。

长沙修业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一见二十六岁的历史教员出现在门口,就刷刷地起立,齐喊:“先生好!”

喊毕,齐崭崭坐下,一阵风。

毛泽东把粉笔盒往讲桌上一放,看着大家,忽然高声说:“同学们,起立!”

孩子们迟迟疑疑起立。动作迟缓者都怀疑自己听错了,怎么又起立,刚才不是喊过“先生好”了吗?

“诸位同学,今天先生讲的课,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华。洋鬼子之所以一再打中国,就是欺侮我们中国人站不起来,腰杆不直。今天先生来讲这段历史,听课者还能坐得住吗?所以这堂课,先生愿意看见你们站着,你们愿意站着吗?”

“愿意!”满教室轰轰响。

有个男孩子雄赳赳说:“先生,我能站在凳子上吗?”

“凳子,是给屁股坐的,但是这堂课,凳子可以给鞋底子踩!”

大约有一半的男孩子呼啦啦站上了凳子,这么一站,中国的男人便伟岸了许多。

毛泽东说:“个头是高了,可是还有不少腰杆子没挺直!”

话音未落,腰杆子全都挺直了。

毛泽东环视教室,说:“像中国人了!”

他于是夹起半截白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字,刚写毕,便听得远处传来七八声枪响,不知道是在处决还是在吓唬。长沙城一年四季老闻枪声,也是见怪不怪了。“堂堂乎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张敬尧兄弟总是喜欢把自己治理的三湘之地放在准星前头,他们开枪就像啪啪啪扇男人耳光或者啪啪啪打女人屁股,日日夜夜随意得很,而这种暴政,又何异于黑板上的那八个字?

毛泽东转过身,面对一屋子耸得像宝塔一样的孩子们,心里寻思:今天晚上新民学会开会的时候,要自觉地把巴黎的火药味同长沙的火药味融在一起研究。

他嘴里说出的话却是:“同学们,先生今天不讲八国联军了,讲什么呢?讲讲巴黎和会。这两桩事情,其实就是同一件事情,都是强盗之举。所以,同学们,你们不要坐下,你们依旧给我站着。淌鼻涕的,擤干了;有眼屎的,擦净了。你们都盯着先生看!若见先生讲得愤怒了,你们也可以跟先生一样,用脚跺凳子、跺砖地,因为你们今天长得跟先生一样高了,你们的跺脚会很有力。先生告诉你们,地球是圆的,长沙一跺脚,巴黎的街道也会颤抖起来!”

陈独秀后脖子上第四道紫红色的痧痕,是李大钊刮出来的。碎瓷碗片在李大钊手中柔润如玉,这使高君曼折服。陈独秀趴在床上,一缕阳光在他汗涔涔的黑背脊上涂了一层油膜。他说:“痛,痛。”

李大钊说:“那是寒气出肤之痛,忍着。”

陈独秀说:“蔡先生后来怎么讲的?守常,说下去。”

他是指蔡元培校长几个钟头前在西斋饭厅的一席话。李大钊匆匆赶到箭杆胡同,就是来告诉陈独秀这番慷慨之言的。他知道陈独秀这些日子相当关注蔡校长的想法。一校之长在国家紧急之时的动静往往能成为火星子,点燃某一根导火索。

“我一点不怪蔡先生。”陈独秀喘着气说,“汤尔和这个人,先是荐我上任,现在又轰我下台,蔡先生也是迫于无奈罢了。”

P6-7

目录

第1章 在水龙冲洗血迹的时候,可以把传单当作六月的雪花

第2章 郑重告诉儿子:监狱是研究室

第3章 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你

第4章 驱张团悲怆入京,小骡车秘密出城

第5章 《共产党宣言》,是否就是行船的帆呢?

第6章 中国的天平,似乎正在向上海倾斜

第7章 红船!红船!

第8章 这个马林不懂中国,他不是马,是牛,比牛还牛

第9章 毛泽东刘少奇踩水车:必须同时两条腿

第10章 党首们在另一面党旗下宣誓

第11章 难啊,去欧洲才找到了中国共产党

第12章 交锋广州,党内如此硝烟弥漫

第13章 黄埔学员出枪操练,湖南农民押人游街

第14章 驶进谜团的中山舰

第15章 北伐军在上海一头撞上四一二

第16章 反抗,全国的枪和矛都在滴血

第17章 可以脱他的鞋,但取不了他的头

第18章 中国革命现在走进了山里

序言

红船精神的小说体现——序黄亚洲长篇小说《红船》

万伯翱

作家黄亚洲的这部长篇小说,是他对1919年到1928年这十个春秋的中国革命史的文学把握。读毕,首先感到的就是重量与恢弘。

概括、描述、判断这纷繁复杂的十载风云,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检索当代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长篇小说,还很难看见如此高屋建瓴的作品。

这部小说先后重彩浓墨地反映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中共上海建党活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共西湖特别会议、中共三大、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发端与实施、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建立、广东平叛、奇诡莫测的中山舰事件、北伐、上海清共政变、中共五大、武汉清共政变、中共八七会议、中共先后发动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广州起义、中共军队的三湾整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朱毛会师,十年中这种种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件,作者却通过一群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活动,不急不缓地徐徐道来,既把历史脉络梳理得一清二楚,又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活灵活现,粗细线条交错,疏密节奏得当,六十余万字的小说读毕,不由叫人掩卷感叹,拍案称绝,这笔力功夫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如若用水墨绘画来形容,那就是又有写意又有工笔,两者兼济,很是耐看。

记得几年前我赶去杭州,使劲把亚洲动员出来写长篇小说《雷锋》。我后来知道,他那时其实就在专注这一大段中国历史的文学把握,但他当时也被我的动员所触动,兴致勃勃随我跑了东北、湖南等地采访,并且以很快的速度写就了长篇小说《雷锋》,然后又埋首于他的对近代中国革命史的细心研读与细致描绘了。

耕耘的精细,必导致收获的丰硕。

必须指出,这部长篇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表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20年代诞生、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这段历史也正体现了从南湖起航的红船一路劈波斩浪的艰难与辉煌。总书记就曾系统地阐述过“红船精神”,他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并将其内涵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通读这部作品,显然,字里行间的那种波卷浪急,体现的就是这种难能可贵的“红船精神”。

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当前极其需要的。尤其是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今天,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弘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显得多么迫切。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听见红船两侧激起的浪花,仍然需要速度与激情,尤其是需要进入深水区的敢于摸索敢于实践的勇气。而说到“立党为公,忠诚为民”,这种奉献精神在当代的继承与弘扬也应该是急切的。可以看见,在红船的惊涛骇浪的航线上,多少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路线,用可歌可泣的自我牺牲践行了这一奉献精神。因此,只有牢记根本使命,坚持执政为民,党才能保持根本性质,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行进的船体才不会侧翻。

字里行间,水声悠远。

所以说,这部长篇小说所写的,还不光是十年风云,其意义一直延伸到了现在。

作为亚洲多年的好友,我一直注意着他对中国革命史的小说把握,也一直为他的这种孜孜不倦所感动,他是我所见到的中国当代从事文学创作最为刻苦认真的作家之一。亚洲在成为浙江省作协主席之前,就是在红船侧畔的嘉兴担任嘉兴市作协主席的,他一直关注并且思考着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轨迹,试图从中找出历史发展的逻辑线索,也试图描述其中各色人等的鲜活与丰富,我不能不为他的执着点赞。

甚至,我时刻准备着继续为他点赞,因为我知道,他的创作努力还在卓有成效地继续。作为诗人、作家、影视编剧,他一直在征途之中握笔奋斗着,这是他一生的形象。

2016年3月19日于北京苹花书屋

内容推荐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嘉兴南湖的“红船”之上,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2005年,习近平主席首倡“红船精神”,他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作为第一部以长篇小说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历程的大型文学作品,《红船》是对这一精神深情而有力的阐释。本书着眼于大事,落笔于伟人,全景式描绘了1919年到1928年这10年春秋的中国革命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历史进程和劈波斩浪的艰难与辉煌。

黄亚洲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托,用透彻的领悟与妙笔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百余位个性鲜明、命运迥异的历史人物,写他们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和革命洪流中的思索与进取、沉浮与抉择,重点描写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事件的前因后果,十年中的大事无一遗漏,脉络清晰而自然,是一部既具有文献价值,又富有思想内涵的长篇佳作。

编辑推荐

黄亚洲著的长篇小说《红船》全景式描绘了从五四运动到井冈山会师这十年间的中国历史,以建党过程为主线,充分展现了这一历史进程的苦难与彷徨、寻觅与追求、荣光与梦想。

读过此书,你才能更加体会我党诞生的艰难历程,才能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对于“红船精神”的精辟阐释。

本书适读人群:对党史、时政感兴趣的读者,对近代史感兴趣的读者,对纪实性文学有兴趣的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亚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520262
开本 16开
页数 6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55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916
CIP核字 2016082955
中图分类号 D231
丛书名
印张 40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0
169
3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