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全新修订升级)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学生最实用的人生规划工具书。最接地气的人生成长建议,最易实施的实操训练,最赞同学的精彩分享,最有意义的好书推荐。

一本书,让你对大学有新的思考!十个话题,涉及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诺买书送大叔,新浪微博@秋叶(张志)、微信公众账号“秋夜青语”,一直在答疑,从来不休息。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全新修订升级)》是一本关于大学生心理建设与成长的书籍。以问答形式直观地呈现了现代大学生的烦恼,主题包括学习、情感、人际、心理等方方面面,大学生在书中可以直接看到同龄人的烦恼,了解到成长没有什么可怕,从回答中可以得到最直接的力量。

内容推荐

一直在答疑、从来不休息的秋叶大叔,曾为超过100000名大学生答疑解惑。回答问题之余,秋叶大叔发现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的问题,不如帮助大学生打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并且有所行动。

针对此目标,秋叶大叔(张志)讨论了大学生最关心的十个话题,并给大学生提供了最实用的思考方法和行动方案。《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全新修订升级)》中讨论的话题包括:专业和职业、读书和学习、社团和实践、友情和爱情、考研和就业、求职和创业、生活和习惯、个人和社会、天性和信仰、成长和反复。

不管你是有这些方面的困扰,还是想在这些方面获得提升,还是想评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秋叶大叔都会给你想要的答案。大学是一段美好且短暂的时光,这本书将为你的大学,打造另一种可能!

目录

Part 1 专业和职业

 专业好才能就业好?

 我想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们能够又通又专吗?

 培养一种终身受益的兴趣

Part 2 读书和学习

 学会自学才算读过大学

 为什么有些人学习效率高?

 写好论文帮你建立思考框架

 如何写出一篇长文章?

 没思路就从模仿开始

 学会提一个具体的问题

 建立多维的思考角度

 学会从一切信息中学习

 如何选书?

 如何读书?

 读书多就能提高竞争力吗?

Part 3 社团和实践

 我该加入各种社团吗?

 在社团里感觉学不到东西?

 大学社团如何策划一场讲座?

 社团占据太多时间怎么办?

 社团也有许多不公平!

 大学要不要勤工俭学?

Part 4 友情和爱情

 我该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冲突?

 大学里应不应该谈恋爱?

 男友说爱情和性不能分,怎么破?

 我该如何和同学相处?

 和怎样的人交往,你就容易变成怎样的人

 大学生如何经营自己的人脉?

Part 5 考研和就业

 考研还是就业?

 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考研方向?

 我为什么不想去工作?

 我想去上班,家里要我考公务员

 出国留学有意义吗?

Part 6 求职和创业

 如何了解面试的单位?

 如何写一份好简历?

 名企实习生经历值钱吗?

 考证对求职有用吗?

 请学点职场礼仪

 签约以后又想反悔了

 大学生创业值得鼓励吗?

 牛人的成功能复制吗?

Part 7 生活和习惯

 学会控制自己的时间,击败拖延症!

 如何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如何制定和完成自己的计划?

 学会记账培养理财力

 请留住你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野蛮你的身体

Part 8 个人和社会

 请学会拥抱这个社会

 还能信任这个社会吗?

 没有钱也能做公益吗?

 网络上看到让你不平的事情怎么办?

 学会独立思考

Part 9 天性和信仰

 想做一次背包客

 如何才能了解自己?

 我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

 内心阴暗不是你的错

 做一个有底线的人很难吗?

Part 10 成长和反复

 每天不过是重复画圆

 我为什么不能坚持?

 慢反而能加速成功

后记 为什么我们难以做出选择?

附录一 秋叶大叔说

附录二 秋叶大叔答疑

附录三 新生入学100天行动训练方案

附录四 关于选择的一个故事:我给秋叶大叔当苦力

附录五 本书各版本中提到的阅读书目

试读章节

如何选书?

和旅行、访谈、实践相比,读书是一种让你打开视野、了解世界的低成本方式。

读书也是最快让你的思维从线性思考变成复杂思考的方式,所以我很认真地建议:

多读书,读点杂书,这是让你慢慢走向独立思考的一个方法。

有很多人求助我,希望给他们推荐一批好书。我看书很杂,好书也看,烂书也看,看过的烂书绝对比好书多十倍,可能这和我是一个写书的人有关。我经常会分析烂书的失败之处,从中学习如何写作。

当然,这仅仅代表我个人习惯,毕竟每个人读书需求不同,兴趣也不同,不必强求一致。我们应该追求适合自己的图书阅读类型的合理搭配,而不是盲目攀比数量。

大家应该合理搭配四类书:

第一类:常备书

词典是我的案头书,遇到不懂的字、词,词典不可少。对这样的书,我从不吝惜购买。另外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一个好的版本。

第二类:专业书

精通一门技术是生存的根本,这一类方向的技术书你得通读,尤其是经典原著,得长期跟踪学习。不要指望每本专业书的每一页都是干货,只要内容有助进步,都值得阅读。这样的专业书,每年应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多读几本。

第三类:视野书

只有一种专业思维的人是很可怕的,比如网络上爆出的某—个事件,至少可以从哲学、进化生物学、社会(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宗教九种不同角度的方向解释。

如果你只有一种思维模式,就很难学会换位思考。要了解其他的思维模式,主要靠读这一类杂书。

第四类:潮流书

社会在与时俱进,你要紧随潮流,总得读一些报刊,看一些视频,了解社会潮流的变化,这些都能影响你生活中的决策。

名人写的随笔我也买,当休闲书看,还可以学习随笔的文风,学习他们分析问题的思维,收获是很大的。好的网站、新闻、微博、微信、视频我会看,这也是一种掌握潮流的阅读方法。

关于选书的方法,我推荐大家读读台湾出版人郝明义写的《越读者》。另外我想推荐一本价格是八十八元的《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很厚,作者是美国的凯文·凯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我的意思其实是希望大家不要因为价格错过真正的好书。

我们已经针对全国主要专业收集了专业必读书目,分35个大专业类别,你现在去微信“秋夜青语”回复关键词“书单”就会看到一篇指南,告诉你怎么获得你所在专业的相关专业书目。

实操训练 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找到一本好书?

大数据时代第一次可以聚合不同的人对书籍的看法,你可以借助别人的评论有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虽然找书比直接听人推荐会多花一些时间,但依赖自己判断找到好书不是更快乐吗?

1.在百度搜索你想看的书籍关键词“哪些书好”“书单”“最值得看的书”,找到相关书籍;

2.把书名或关键词输入豆瓣网或者亚马逊网站,看看前三页书的目录和评分,如果有评论,请阅读相关的好评和差评。一些好书,如果排名靠后,也许是营销不到位,或者是刚刚上市的新书,评论少而排名靠后,请大家特别留意。

3.如果发现感兴趣的书,去当当网、京东网、豆瓣网等社区看看,因为有的网店会提供试读版,可以让你更全面地了解书的内容。

4.在微博搜索你感兴趣的书名,看看有无人对此书发表意见,可以在微博上和他交流,了解对此书的看法。

5.到最实惠的网店下单买一本书,每次看完都评估下买的书是否符合你的需求,下次买书时改进你的找书方法。

P57-59

序言

2013~2015年,我们陆续出版了《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不要等到毕业以后:答疑版》《轻松学会独立思考》。这4本图书得到很多年轻朋友的喜爱,这是最让作者感到欣慰的事情。

不过4本书受欢迎程度并不相同,其中最受欢迎一直是《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和《轻松学会独立思考》。

所以我们想,干脆把4本书合并成2本,给学生减负,也让书的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

这次再版,《不要等到毕业以后》主要做了3个改进,第一,我们精选《不要等到毕业以后:答疑篇》和微信里代表性答疑,作为附录放在本书;第二,我们引入了浙江财经大学的林健林老师的《新生入学行动训练计划》,这个计划非常棒,适合辅导员带着新生实施;第三,我们对部分章节文字做了细微调整。

那么另一个改进就是把《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里关于提问的部分和《轻松学会独立思考》合并,我们希望大学生认识到学会提出一个好问题,是开启独立思考大脑的开始。

如果书还能得到大学生们的认可,我们会继续努力,升级和改进这两本书,使其适应时代变化,我们一起努力吧。

感谢《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出版后一直支持我们的读者们,谢谢你们。也感谢协助帮助整理图书的西安欧亚学院的黄鑫老师,张智同学,还有孙意飞同学,爱你们。

后记

为什么我们难以做出选择?

中国的家长非常喜欢讲两句不好的话:

1.你怎么就不理解我,我这是为你好。

2.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你必须听我的。

我的看法是:

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练习。剥夺小孩子选择的机会,就是剥夺他们这种能力成长的机会。而学会选择,会让人的一辈子少很多纠结。

在大学,应尽量为自己创造独立地选择的机会。你做了选择,就得自己承受选择的后果。每个人都需要从自己错误的选择中学习,每次的选择并非完美,但是不完美的选择才能让人学会承担。

人年轻的时候,为自己做的选择越多,经验越丰富,那么长大遇到困难时,做出明智选择的可能性越大。

听取有经验的过来人的建议很重要,但是坚持自己做选择的勇气更重要。这种勇气来自过去选择的经历,做的选择越多,就越知道如何做出选择。

关于选择的随想

1.假如平时缺乏做选择的经验,突然面临有压力的选择,人是很难保持镇定的。

2.即便能快速做出选择,但是发现走出第一步后,将面临更多未知的下一步,看得见方向却找不到出路的挫败感也会让人畏惧逃避。

3.能轻易做出来的选择,其实都不是真正考验人的选择。我们不能要求现实完美,总有一种风险要选择承担。

4.当想成为自己时,你受的第一个伤害是来自亲人不理解,第二个伤害来自你面对现实的无力感。

5.当一个人选择成长时,往往也是选择不被人理解。因为你要走你的路,不是他们认为你该选的路,但是人只会珍惜自己付出过的选择。

6.人生的失败是由很多选择累积的结果。一个看起来很重大的选择失误,其实和你当初做的很多小的选择有关。

7.与其把时间放在后悔无法改变的选择上,不如想一想,现在做什么是有利的,是对自己好,是对未来发展好。一年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

8.我从来不认为过去的选择就一无是处,有些选择是要过了很久,才会发现它的意义。

9.人害怕改变,是因为人害怕改变后面对未知的选择;人害怕改变,是因为人害怕改变中面对真实的自己。

10.一旦做出任何选择,就意味着你无法找借口逃避现实,必须要为任何一个选择付出百分百努力!

11.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会倾向选择那个暂时让人感觉到轻松的选项!当两个选择都让人痛苦时,大部分人的最佳选项就是:不做选择,假装在思考。

12.如果有一天,你选择平淡,我能理解,因为“做最好的自己”不等于“做最强的自己”。

13.我们的错觉往往是以为选对了某个方向风险就会小一点,但真相是,你选哪个方向,哪个方向就会成为风险最大的方向,除非你开始为它做准备。

14.生活往往会制造很多让你想不到的意外,但最重要的,你要一直在努力。只要坚持努力,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

15.如果你实在无法做出选择,反复纠结不能自拔,我的建议是扔一枚硬币,然后按指示行动,不过只能扔一次。

16.也许你最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方向。

最后感谢你选择了这本书,我知道自己的唠叨并不完美,但我真心希望,这本书可以让你行动起来。

有想法,请到微信“秋夜青语”来找我吐槽,这里有很多和你一样的大学生朋友们的故事。

如果你对本书有什么更好的改进建议,或者,每一节的训练题你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发邮件hainei@vip.qq.com和我交流,或者给我微博@秋叶语录发私信。

书评(媒体评论)

推荐大家看看张志老师的书,作者并不只是简单地谈论大学生规划和毕业求职,而是把每一个问题都尽可能谈得深入、透彻。

——古典,新精英总裁、《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

这本书所选的内容都是大学生读者比较期待的私藏推荐,也是这个时代年轻朋友最需要的声音。

——袁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看完张志老师的这本书,我这个当校长的也很受用,并打算将它的主要内容作为入学新生的培训指南。

——胡建波,西安欧亚学院校长、教授

几乎每个走进大学的年轻人都有奔跑的欲望,但很多人苦于找不到方向。张志老师这本书,提供了正确的思考方法,就连我这个有近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读了也深有感悟。

——刘玉,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教授、点团队创始人

这本书覆盖了新生入学后的人生规划、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到毕业就业的各个方面。与其说这是一本帮助大学生成长的书,不如说这本书告诉大学生如何规划组织整个大学四年。

——唐红波,武汉大学辅导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全新修订升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44416
开本 32开
页数 4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2016124824
中图分类号 B844.2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4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