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牛佛镇史话/中国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牛佛古镇,历史绵远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遗踪浩繁,巴骄主编的《牛佛镇史话》所涉及的或可说是古镇风情的只鳞片爪。还有巨大的未知空间,容我们大家共同去发掘和发现,以期更加充分地展现其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采。

本书资料来源于清代至今各版《富顺县志》《富顺县乡土志》《富顺文史资料选辑》《自贡市志》《自贡文史资料选辑》,以及档案馆藏牛佛区(镇)档案史料、相关部门志、相关姓氏谱牒和其他文献资料。

内容推荐

牛佛古镇位于四川盆地南沿,沱江下游,历为商贸重镇,富庶繁盛。牛王山浑然如牛形,耸峙于沱江岸边,传说为拯救众生的神牛坐化而成。山下渡口被称作牛佛渡,镇也因此而得名牛佛镇。巴骄主编的《牛佛镇史话》一书,图文并茂、生动翔实地介绍了古镇的风土人情和发展脉络。翻阅此书,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荟萃的千年古镇清晰可见,如同置身于“沱江商贸大埠,川南千年古镇”之中,从而领略它特有的魅力风情。

目录

金牛赋(代序)

一 沱江明珠 千年古镇

 1.区位环境

 2.历史沿革

 3.商贸重镇

二 话说九街 访览八庙

 1.街巷格局

 2.五省八庙

 3.府第宗祠

 4.七栅子

 5.河北老街

三 灵秀山水 人文胜景

 1.灵山起伏

 2.秀水蜿蜒

 3.古道津梁

 4.碑刻造像

 5.古迹觅踪

 6.民间传说

四 文化遗产 民俗风情

 1.赶 场

 2.川剧坐唱

 3.耍龙舞灯

 4.龙舟竞渡

 5.牛佛美食

五 古镇大事 史海钩沉

 1.李蓝起义与建都牛佛

 2.牛佛义渡与义渡章程

 3.富顺糖市与中国银行

 4.地下斗争与自贡市委

 5.征粮剿匪与牛佛之战

 6.天堑通途与沱江大桥

 7.国士乡贤与能工巧匠

六 旧貌新颜 文化传承

 1.经济建设

 2.古镇保护

 3.文化传承

后记

试读章节

1 区位环境

牛佛镇位于四川盆地南沿,沱江下游,自贡市东部。古镇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22’39”,东经105°1’59”。东与内江市隆昌县桂花井乡、黄家镇接壤,南与自贡市大安区回龙镇、沿滩区瓦市镇相邻,西与大安区新店镇、何市镇相交,北与大安区庙坝镇、永嘉乡相连。面积76.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887亩,现辖33个行政村、2个场镇社区居委会,共313个村民小组和12个居民小组。2013年,总人口70936人,其中农业人口56736人、城镇人口14200人;总户数23197户,其中农业户17703户、城镇户5494户。

镇域气候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湿润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极端最高气温41.3℃(出现于2006年8月12日),最低气温-2.1℃(出现于1977年1月10日),年平均气温18℃左右。无霜期达354天,年降雨量1041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东北风,平均风速为1.8米/秒。

镇域属浅丘地貌,由构造剥蚀地貌、构造侵蚀地貌、侵蚀堆积地貌组合而成,属于自流井凹陷南沿,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280.5~388米。构造剥蚀地貌占镇域总面积的80%以上,地表丘陵错综起伏,主要形态为方山状低丘。丘顶为砂岩覆盖,其下砂岩、页岩重叠,丘坡呈台阶状。低丘间为冲沟和谷地,稻田密布。此外,境内平坝主要属于侵蚀堆积地貌,是较为完整的一级阶地,为新老冲积物堆积,土层深厚。镇域内有八大平坝,占原富顺全县平坝总数的30%左右。八大平坝为:郭家坝、张家坝、谢家坝、肖家坝、晏家坝、曹家坝、烟墩坝、湖泗坝。郭家坝系古代河床,以其9000亩的面积而位列全境之首。郭家坝又称郭家三坝,即前坝一罗塘坝、中坝一藕塘坝、后坝一红旗坝。

牛佛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粮、油、蔗、林、果、渔,农副产品和多种经营发展面广。粮油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子、花生为大宗,胡豆、豌豆、高粱、黄豆以质优见长。经济作物中的甘蔗、蚕桑等为传统著名产品。水果品种以柑橘为主,有梨、桃、李、杏、桂圆、荔枝等十多个品种。位于牛佛镇双龙桥水库的园艺场,有果园面积145.73亩,主要栽培“锦橙”“罗脐”“碰柑”“12号耐贮脐橙”“柳橙”“大红李”“金蜜李”“柚子”“枇杷”等优良品种。1994年,“罗脐”“锦橙”被评为市优、省优、部优产品,双双获得国家金奖。

在四川省境内,长江四大支流之一的沱江,流经镇域达19.6公里。牛佛古镇是沱江下游重镇,旅游资源丰富。依山傍水而建的古镇,背靠后山坡,旁倚马儿山。隔岸,牛王山郁郁葱葱,别具风貌。蜿蜒的沱江环抱古镇,形如太极图。沱江河道从东北方向而来,又向东南方向而去。古人建造尤其注重风水,风水学上将这种形状称为“太极水”。通俗来讲,牛佛古镇就是建立在一块风水宝地之上。古镇风貌保存较好,至今仍保留着“九街十八巷”“五省八庙”的遗韵。

牛佛古镇是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省旅游南环线上的重要节点。牛佛古镇东到隆昌县城、南达富顺县城、西至自贡市中心、北抵内江市区,相距均约35公里;与周边相邻的瓦市、新店、何市、永嘉、黄家、庙坝、回龙、先锋、永胜9个场镇分别相距约10公里,向来有“四个九十里,九个三十里”之说。加之濒临沱江中下游的联结点,地理位置优越,故牛佛镇成为闻名遐迩的客流、物流集散地。

P2-4

序言

金牛赋(代序)

沱江之浒,巴蜀之南,古镇牛佛,卓尔千年。江流萦带,迤逦缠绵。护乡佑里,神牛傲岸。明初定名,世代袭沿。溯源追根,迹遗秦汉。昔乃富顺辖下之重镇,富庶祥顺;今为大安珮上之明珠,大埠承安。

奇山异水,可点可圈。绵延起伏兮丘陵,纵横交错兮陌阡,逶迤婀娜兮江河,星罗棋布兮塘堰。空谷跫音,高码头尝闻;江风山月,金字山可揽。忠贞不渝,鲤鱼石定格;顽强坚韧,红珠坝浸涵。移民传说,观音洞演绎;仙人驾鹤,道士洞释诠。月亮岩,岩映月,岩月流素如瀑;响水洞,洞交响,洞响震声若雷。传曰罐山遥降自峨眉,獬豸能辨是与非。

斯域也,民风淳淳,崇义尚贤。追忆曩昔,渡河千险。义士绅商,义渡解难。随到随渡,不取毫纤。义风义概,义无踵旋!地灵人杰兮,辈出英贤。明有郭明远,榜谕进士,正直为官;清有林竹虚,甄陶甚众,卓然可传。才学过人,众口交赞卢庆家;侠肝义胆,当之无愧张笑山。舍身殉国,抗日英烈陈克勤;舍安就危,民主斗士李安澜。廖氏兄弟,悬壶济世,国粹针灸,海外誉叹。村夫野老,亦有华冕。犁把锄头,风播草镰,名师名匠,技艺世传。噫嘻!代代有奇才,行行出状元。

斯域也,治世物阜而民丰,乱世有惊而无险。清咸丰之季,李蓝起事于大关,驰战于西南。啸集牛佛,维稳维安。称王登基,张榜纳贤。天后宫里,莺歌燕舞;牛王山头,旗卷旌翻。营连百里,声震霄渊。福兮祸兮,得焉失焉?李蓝既溃而清亦衰亡,惟天地遐永而江流恒远!

斯域也,地当水陆冲要,下通泸渝,上达资简。糖道和盐道交会,舟楫共车马漕转。人挑马驮,络绎盈途;客船货轮,堵江塞岸。历为商贸大埠,西市卖米,东市售盐。村夫走贩,兜售特产;富商巨贾,趸销糖盐。九街十八巷,五省八庙连。檐牙高啄,碧瓦青砖,鳞次栉比,砌玉雕栏。客货盈盈,其昌其繁。

喜观今日,旧貌新颜。商铺萃聚,货色齐全。产业共商贸齐飞,国道与村道相连。园林胜景,曲径幽兰。高亭矮榭,箫长笛短。茶肆川剧坐唱,清音绕柱;河干龙舟竞渡,气势掀天。美食风味,遐迩有誉。牛佛烘肘,色味俱全。萝卜红龙,脆嫩回甘。沱江河鲜,妙不可言。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昔曾闻,神牛慈航渡众生;今昭见,金牛雄起马儿山。寰宇之内,赤子情牵,文化名镇,再续华篇。嗟乎!显贵枭狐俱逝矣,江风山月总依然。文明之华光,方能照耀永远;文化之承传,岂可视之等闲!不趋功而功成,功臻至伟也;不趋利而利现,利在信义焉。千秋之计,诚当如是!

岁次壬辰初冬之吉 巴骄 撰

后记

当我遇见她,就注定了今生与她结下不解之缘。她是那么的迷人,迷得人心动而神驰,迷得人夙兴而夜难寐。甘愿为之青丝染霜而无怨,衣带渐宽终不悔。她的名字叫牛佛!

第一次踏上牛佛这片神奇的土地,是2007年。这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古镇,那时还近乎一块未曾开垦的处女地。一个拥有五省八庙、九街十八巷的古镇,居然仅有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古镇的历史,散见于史籍,流传于口碑,潜隐于乡野。于是,我婉拒了深圳的诱惑,为她而停驻了脚步,留下来编纂《牛佛镇志》。因为,我不是一个追求物质财富的人,更注重享受精神层面的愉悦。那个冬天,我寓居在富顺县城一个狭小而简陋的房间里,白天在档案馆查阅档案,夜晚就在寒风透壁的小房间里整理资料,有时竟通宵达旦,以致领教了双手皲裂的滋味。

2008年4月,我移寓牛佛古镇,上山下乡,访老问贤,采录口碑资料。适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又相继启动古镇保护规划编制及历史文化名镇申报等项工作,我躬履诸项,借机遍访古镇的山山水水。各项工作互为补益,相得益彰。2009年,牛佛古镇被评选为四川省十佳魅力风情名镇,文物保护单位陡增至12处。同年,我编著的《牛佛古镇》印行,9月,牛佛古镇被批准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牛佛镇志》付梓,跨度自东汉而至当下,计60余万言。以至于新朋老友中有些人误以为我是在牛佛土生土长。辩之,仍存疑,遂心安理得地当起牛佛人来。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牛佛古镇,历史绵远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遗踪浩繁,本书所涉及的或可说是古镇风情的只鳞片爪。还有巨大的未知空间,容我们大家共同去发掘和发现,以期更加充分地展现其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采。

本书资料来源于清代至今各版《富顺县志》《富顺县乡土志》《富顺文史资料选辑》《自贡市志》《自贡文史资料选辑》,以及档案馆藏牛佛区(镇)档案史料、相关部门志、相关姓氏谱牒和其他文献资料。此外,还来源于我采录的口碑资料,以及亲自发现和整理的遗存、遗迹、碑刻文字资料。有关“李蓝起义”部分,主要参考罗尔纲《太平天国史》、胡汉生《李蓝起义史稿》、陈谋玉《李永和、蓝朝鼎农民起义小史》等,并结合实地访闻所得,加以提炼、整理而成。本书中图片,除巴骄拍摄外,另有部分由杨焕明、缪自平、罗蜀江等提供。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著者水平有限,错漏在所难免。欢迎方家读者纠错指谬,不吝赐教!

巴骄

2014年6月26日于烛影山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牛佛镇史话/中国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巴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72164
开本 32开
页数 1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8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46
CIP核字 2015048489
中图分类号 K297.15
丛书名
印张 4.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35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