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FBI微欲望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金圣荣著的《FBI微欲望心理学》中处处占先机的心理策略,看人看到骨头里。攻心术操控术的本源,美国联邦警察100年来秘而不宣。

美国FBI解读人性本质,教你阅人术,让你一眼识破对方。

职场面试沟通管理谈判销售等场合用得着的交际指南。

胡佛罗斯福丘吉尔普京等全球政治圈金字塔精英人士都在秘密运用。

可读心,可攻心。看透欲望,没有搞不定的人,没有做不成的事。

一部适用于商场、职场、情场各种人际场的手册,告诉你:  1、为什么越得不到越是想得到?  2、财富的增加为什么不会让你更幸福?  3、活着的欲望大还是生活的欲望大?  4、贪婪怎样成为欲望的掘墓人?  5、怎样让狂躁的心平静下来?  6、怎样卸下心理的枷锁?  7、爱到底是情感还是欲望?  8、怎样给欲望设定好底线?

不用绞尽脑汁!看过这本书,你的阅人功力将会暴增!

学习FBI微欲望心理学,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秘密不再是秘密!

内容推荐

弗洛伊德说:“人类是充满欲望以欲望驱使的动物。”人的行为总是受一种或多种欲望的驱使,没有人能例外。FBI心理分析专家致力于倾听、记录、研究人们在欲望得到满足和欲望受挫时,内心深处的沮丧、恐惧、焦虑、抑郁、热情、梦想、希望与绝望,他们据此分析解读深藏在人们行为背后的微欲望,从而帮助FBI探员在破案过程中更加准确地破译作案者的心理,一眼看穿对方!金圣荣著的《FBI微欲望心理学》帮读者看透人的欲望。读过之后,没有搞不定的人,没有做不了的事。

目录

第一章 欲望解读:FBI告诉你为什么越得不到越是想得到

 1.为什么父母越反对,他们越想要在一起

 2.为什么东西越稀缺,人们越想得到

 3.为什么限量购买能够引发抢购热潮

 4.为什么欲擒故纵的手段总能奏效

第二章 降低欲望:FBI告诉你财富的增加为什么不会让你更幸福

 1.为什么说降低欲望才是获得幸福的法宝

 2.幸福与财富无关,与人们的欲望有关

 3.满足物质欲望,不如满足精神欲望

 4.财富不是幸福之源,幸福由心造

第三章 扭断心结:FBI告诉你摆正心态才不会被欲望恶魔所缠

 1.树立良好心态,给欲望降温

 2.减缓自私心态,减弱贪婪欲望

 3.适度追求完美,适量自我实现欲望

第四章 浇灭欲念:FBI告诉你活着的欲望大还是生活的欲望大

 1.活着是为了生活,还是为了满足内心欲望

 2.从生存消费到消费奴役是欲望的陷阱吗

 3.物质真的能够满足一个人所有的欲望吗

第五章 阻挡贪婪:FBI告诉你贪婪怎样成为欲望的掘墓人

 1.消极心理是滋生贪婪的温床

 2.学会心理调适,斩断欲望枷锁

 3.克制侥幸心理,浇灭欲望之火

 4.拒绝贪婪,需要真诚面对现实

第六章 消除魔咒:FBI告诉你怎样让狂躁的心平静下来

 1.欲望膨胀后就需要给狂躁的心“泼冷水”

 2.对付狂躁最好的武器就是控制欲望

 3.少一点浮躁,清除内心欲望里的“魔”

 4.为什么说欲望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第七章 缓解欲望:FBI告诉你怎样卸下心理的枷锁

 1.舍不得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欲望的膨胀

 2.为什么只有懂得放弃才能不被欲望所害

 3.心里越放不开,就越容易失去

 4.存肢效应:人类天生的支配欲

 5.为什么说放弃才是满足欲望的唯一途径

第八章 铲除欲念:FBI告诉你爱到底是情感还是欲望

 1.嫁给七旬老头:是爱情的魔力,还是欲望使然

 2.到底是嫁给他的人,还是嫁给自己的欲望

 3.铲除内心杂草,从斩断欲望开始

 4.对“面包”的渴求是一种欲望吗

第九章 心灵枷锁:FBI告诉你怎样给欲望设定好底线

 1.设定和坚持欲望的底线,做欲望的主人

 2.降低欲望强度,保持心理平衡

 3.面对诱惑,要学会延迟满足欲望

 4.克制欲望,避免陷入欲望的深渊

第十章 寻找安静:FBI告诉你放下欲望就能幸福

 1.放下欲望,才能拥抱幸福

 2.放下欲望,才能找回内心的幸福

 3.让内心处在安静的环境中,幸福才会到来

第十一章 自我价值:FBI告诉你怎样重新定位你的价值欲望

 1.一个人的欲望体现了他的自我价值

 2.人类的欲望与生命价值的渊源

 3.为什么很多人认为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4.延迟自己的欲望,提升个人的价值

 5.了解需求层次,定位个人的价值欲望

试读章节

为什么东西越稀缺,人们越想得到

20世纪40年代,美国全录公司生产出一种新式影印机——“全录91型”。全录公司的创始人威尔逊获得了生产这种影印机的专利权。第一批新式影印机出厂时,威尔逊将售价定为29500美元,然而,当时全录公司的成本才仅仅为2400美元。也就是说,威尔逊的定价比成本高出10倍多。

公司里了解内情的员工们对威尔逊的行为非常不解,他们纷纷跑来问威尔逊:“你是想成为暴发户吗?”

“那是当然!傻瓜才不想成为暴发户!”

“你真是想暴利想疯了!你想想看,你定的价格这样高,根本不会有人来买,而卖不出去,连一分钱都收不回来,还怎么获得利润呢?”

“大家请放心,我有我的想法,请大家相信我,咱们的影印机一定会赚钱的。”面对员工们的焦虑和质疑,威尔逊一本正经地做出保证。

“那……”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我知道这样高的价格可能一台影印机也卖不出去,我还知道,我把定价定得这么高,已经超出了现行法律允许的范围。相信不久之后,咱们的这项宝贝就会被禁止出售。”

“那可怎么办啊,那样即便有和你一样疯狂的人愿意买我们的影印机,你无法获得法律的许可,仍然不能将影印机卖给他啊。除非你有什么法宝能得到法律的许可。”

“我没有什么法宝。即便有法宝,我也不会使用的。让法律不允许出售,这就是我要的效果,即便法律允许我以这样的价格出售影印机,我也不会卖的。只要法律对我们的影印机禁售令一出,咱们就可以大把大把地赚钱了。”

“什么?都被禁止销售了,还赚什么钱啊?”员工们一头雾水。

“的确如此。我的本意不是出售影印机机体,我卖的是服务,通过出售影印机的服务来赚取相应的利润。”威尔逊解释道。

事情果然如威尔逊所料,过了没多久,全录公司就接到了这种新型影印机因价格过高禁止出售的通知。不过,在展览期间,威尔逊已经使人们充分了解到这种新型影印机的独特性能,因此,他和他的影印机引来了人们的热切关注,而且很多人都渴望能够买到这样一台奇特的机器。而由于威尔逊取得了这种新型影印机的生产专利权,所以人们只能在他的店里找到这种机器。威尔逊见时机成熟,便将这种新型影印机以出租服务的形式重新推出。很快,他就迎来了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顾客。

虽然威尔逊定出的出租价格也不低,但由于受到此前过高售价的潜意识的影响,顾客们还是认为这个价格完全值得。没多少时间,威尔逊就靠着出租影印机赚取到了巨额利润。  威尔逊的策略,其实是利用了人们普遍存在的“物以稀为贵”的心理,认为越稀缺的东西越具有价值。物以稀为贵其实是越得不到越渴望的心理表现。越得不到人们就会觉得越想得到,就越觉得有得到这件物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不计代价,即便花费天价购买到了这件物品,仍然认为是值得的。

FBI人类行为分析专家指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物资短缺的情况,而人类天生就具有占有欲,因此,越是稀缺的物质就越是容易引起人们对其占有的欲望,致使这样的物质的价值得以提升。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物以稀为贵心理的影响,比如收藏家们,对棒球卡、古董或者其他稀奇古怪物品的收藏,就源于这种心理。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当一样东西已经很稀少或者出现稀少的趋势时,它的价值就会很高或者价格正在升高。与稀缺的珍贵物品相比,有一种“珍贵的错误”的现象则更耐人寻味。

有时候,带有瑕疵的东西,比如印刷错误的钱币或者模糊的邮票等,反而比没有瑕疵时更具价值。因此,尽管按人体结构来说,每个人只有两只眼睛,从审美角度上来说,3只眼睛也不太美观,但人们仍然对有3只眼睛的华盛顿邮票趋之若鹜。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邮票不是很常见,本来错误会导致邮票成为弃置垃圾箱的东西,但同样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常见的错误使得这种邮票变得尤为珍贵。

2005年4月8日,罗马天主教教宗约翰?保罗二世的葬礼在梵蒂冈举行,英国王子查尔斯出席了葬礼。当日,查尔斯本来要和卡米拉在英国温莎举行婚礼,但由于教宗辞世,查尔斯为了表示对教宗的尊重,于是将婚期延后一天,改为4月9日举行。

这样一来,温莎纪念品店销售的原本为纪念查尔斯和卡米拉的婚礼而生产的,印有2005年4月8日字样的咖啡杯、茶具、茶巾等纪念品就出现了日期错误。人们普遍认为,这些错印的纪念品日后会因为稀缺而变成“珍藏版”,具备很强的升值潜力,于是争相购买。错印版的纪念品在人们眼中仿佛成了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东西。在得知纪念品遭遇疯抢的消息后,原来未存购买纪念品念头的人们也纷纷加入到抢购的行列,很快人们就将错印版纪念品抢购一空。

不久,商店里又购置了日期为4月9日的纪念品,但购买者却并不是很多。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由于人们对错版纪念品的抢购,导致拥有错版纪念品的人比拥有正确日期纪念品的人要多得多,也正因为如此,被人们认为有升值空间的错版纪念品,竟然四处可见,这些错版纪念品的价值当然因此也就一般了。不过,购买者中一些有远见的人却在购买了错版纪念品后,又购买了正版纪念品。因为他们相信,错版加正版的全套,才是稀少之物,才具备升值空间。

那些只购买错版纪念品的人当时参与抢购的初衷,就是因为他们认为稀少的东西会升值。的确,物品的稀缺性和唯一性会提高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但由于参与抢购的人数过多,错版纪念品已经变得不再稀缺,而持有全套纪念品者又成为少数,这就使得全套纪念品变得稀缺而珍贵了。

物以稀为贵,是因为东西越稀缺,人们就越想得到,这种逐渐膨胀的占有欲会让人们忘掉东西的真正价值,会让人们夸大了拥有这种东西对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心底抬高这种物品的价值,认为这种东西值得拥有,因此,即便是高价,人们也总希望能够得到这种东西。而有些商家也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往往在销售过程中人为制造稀缺之势,刺激人们的购买欲。

FBI曾对一名珠宝盗窃案的犯罪心理进行研究,发现这名案犯在很小的时候曾被一家富商收养。一天,他突然看到这家女主人脖子上的珠宝项链,他觉得非常美,可是女主人只戴过一次后就把它放到了梳妆盒里。他日日期盼着再看看那串金光耀眼的东西,可就是看不到,于是,他趁着这家人不在的时候,偷偷溜进女主人的卧室,想再看一眼那串珠宝项链,结果,他刚刚打开梳妆盒时,女主人就回来了。看到这一幕,不明白真相的女主人一气之下放弃了对他的收养权。他重新回到孤儿院,而此后,他一直对珠宝怀有特殊的感情。他说:“他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美的东西。”FBI心理分析专家认为,由于物品稀缺,促进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和占有心理,因为稀缺难以得到,但越得不到便越想要,甚至有些人宁肯铤而走险,也要将其占为己有。P7-11

序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利用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为个人谋取经济利益的人。这些人大都有着高学历、高收入,有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社会地位,因此,他们常常趁职务之便进行各种犯罪活动,如操作股票市场、出卖经济情报、贪污、诈骗等。针对这一社会现象,美国FBI将工作重点做了调整——工作重心由打击暴力事件转为打击高智商白领犯罪。以往,FBI对反恐事务尤为警惕,但在经济衰退的形势下,他们也同时开始重视社会上的经济犯罪,尤其是白领犯罪。

近年来,美国发生的几起重大经济案件震惊了世界,如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卷走了全球投资者的几百亿美元资产,德克萨斯亿万富翁艾伦·斯坦福涉嫌银行欺诈80亿美元,等等。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面对利益的诱惑都会做出犯罪行为,同样是位高权重,为什么有人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有人却利用手中的权力私下进行违法乱纪的勾当?除了大环境的影响,这与个体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是分不开的。

据可靠消息透露,在FBI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打击经济犯罪后不久,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经济犯罪案件的数字远不止于他们想象的那样。不过,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FBI还是有信心的,为了打击白领经济犯罪,他们将打击恐怖分子的一些技能,经过重新开发运用到了金融方面。因此,尽管经济犯罪的记录非常多,但FBl人员认为,花上几年时间的调查,一定会将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绳之以法。

从众多的经济犯罪案件中可以看出,贪婪使人失去理智,变得疯狂,为了聚敛更多的财富,一些高智商的人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按理说,那些高智商犯罪者已经拥有了令人羡慕的高品味生活和社会地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要知道,普通人可能穷其一生都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度。然而,他们还是不满足,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一旦被发现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却还是要冒险用非法手段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这是为什么?原因当然只有一个,那就是无限膨胀的欲望。

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无论是谁,都难逃被欲望支配一生的命运。不过,有的人善于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不至于因为一时的贪念而前途尽毁。人类的欲望有很多,包括名欲、利欲、食欲、情欲等,几乎每个人都是在众多欲望的支撑下忙碌地活着。其实,人们无法对欲望作一个是非判断,欲望一方面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它推动人们不断奋斗,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但另一方面,无限膨胀的欲望也造成了人类心灵的不安分,让人为了满足膨胀的胃口而走上犯罪道路。同时,对于欲望,人们也很难平衡它的存在。没有欲望或者欲望太少,人会失去活力,难以有所作为;鼓励欲望,又会使欲望膨胀,脱离人的掌控;而禁欲和纵欲,一样会带来不同的问题——纵欲会让人毁灭于贪婪,禁欲会让人感受不到人生的乐趣。那么人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欲望呢?

FBI犯罪心理分析专家指出,所有的犯罪都源于欲望。从欲望的消极意义来讲,欲望是一个很危险的东西,虽然人类需要欲望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但如何对待欲望却是需要人们认真思考的。人的欲望有着极强的驱动力,因此,当欲望产生时,人的行为是受它支配的。人们在欲望的驱使下,会想象出一个欲望满足的场景,然后被其深深吸引,并为了把幻想的场景变成现实而不懈追寻。同时,欲望的产生源于匮乏,这种匮乏来自过去,比如人因为肚子饿,才产生了吃饭的欲望。也就是说,欲望产生的土壤既有在幻想未来时产生的吸引人的力量,也有从过去匮乏的经验中产生的推动力量。

欲望产生于个体的需求,它首先建立于需要的基础上,然后才受到外界客观条件的影响,使人自觉地提升了自我需要。人的欲望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它与犯罪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但是,当欲望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时,它就与犯罪产生了联系。也就是说,动机产生的基础是人的需要。一个人一旦有了某种需要,就会产生某种欲望,进而产生行为动机,最后导致有目标的行为发生。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后,由于体验到了欲望满足带来的喜悦感受,就又会产生另一个欲望,开始另一轮满足欲望的行为活动,犯罪行动的实施也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完成的。所以说,欲望是诱发一个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个体有了需求之后就产生了相应的欲望,然后有了行为动机,最后实施犯罪行为。由此可见,不良欲望很容易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人的不良欲望表现在:欲望过度,会导致理性的丧失,会让人产生贪婪之心;欲望太高,不切实际,会让人的心理产生超负荷现象,使人变得烦躁脆弱。这些都很容易让人走上犯罪道路。因此说,欲望是一个人犯罪的主要因素。

叔本华说,欲望是产生痛苦的根源。人们追求欲望满足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但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当自我能力无法让欲望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沮丧、挫折、烦躁、绝望等情绪,陷入一种焦灼紧张的状态。于是,有些人无法摆脱欲望的纠缠,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邪念,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对此,FBI心理分析专家指出,如果人们无法管控自己的欲望,任由其膨胀,必将走向痛苦的深渊,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人应该懂得并学会正确对待欲望,让它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奋斗的动力,以及不断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人格价值的推动力,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任它驱使,让贪婪的烈焰将自己吞没。任何一个人,哪怕他所接受的教育再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欲望,也会成为欲望的牺牲品。

人的需要并不多,只是欲望的无限膨胀让人们变得越来越贪婪,从而走上了一条难以回头的路。就像FBI抓捕的那些经济犯,他们终究会为自己的贪婪埋单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FBI微欲望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圣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11733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2016141971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