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由疯长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母婴时尚类杂志封面常驻明星,瑶淼的“漂亮妈妈”形象深入人心,其自然随性的教育方式也有较为广泛的受众基础。瑶淼著的《自由疯长》中精英母亲另辟蹊径,背离主流,选择华德福乡村学校,拒绝让孩子走上“人生流水线”。这是当下父母未必敢于尝试却又渴望了解的一条道路。母女结伴,放弃精致设计,无攻略“穷游”万里。尽管旅途中惊险重重,却总能做到“面对复杂,保持欢喜”。

内容推荐

瑶淼著的《自由疯长》记录了一对“任性”母女不同寻常的成长历程。

凭着“让孩子在折腾中成长”“让生命长成本来应有的样子”等信条,瑶淼对七岁的女儿自幼实行“野生散养”。生活、教育皆顺其自然——不娇奢,不粉饰,不被世俗和既有道理捆绑。

这对明明身处“主流”阶层的母女,偏偏不走寻常路,在每个岔路口都做出“非主流”但顺从内心的选择:旅行不做攻略,随性而至;面对复杂风险,保持欢喜;远离奢华城市,偏居乡隅;抛开精致物质,亲近山野;放弃精英标准,转向小众教育。尽管做出这些“非主流”选择,必然引来诸多压力,一家人却有着独特的生活与内心之道,轻松自然地面对和化解。

这本书传递的观念是:生命成长本是自然美好的事,排除万难,就是为了在一个不让人乐观的环境里,恢复生命的活力。

目录

自我

 当妈妈让我学会做自己

 新妈妈总要面对这样的困惑:我是谁?

 要不要告别曾经喜欢的服饰、爱好,甚至朋友?

 要不要被世俗或既有道理捆绑?

 自己的人生,是由此延续,还是就此静止?

 我不知道怎么做妈妈 

 为了爱.那些不得不忍的事 

 我看上去像一个妈妈吗? 

自然

 回归并拥抱真实的世界

 我要女儿从小就知道:世界不是围着她转的。

 我希望她学会适应现实中不尽如人意的一切。

 而不是长大以后才像一个落难女王似的,

 从镶满宝石的王座直接被赶出王宫。

 宝贝.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她的眼睛就像是我的眼睛 

 当妈是一种修行 

 惊喜来自“不经意” 

自由

 永远选择野路子

 我们享受着路上的折腾和折磨,

 让所有原始的生存潜能被激发,

 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彼此。

 放弃所谓的矜持和精致吧!

 梦想比计划大得多 

 别担心,把孩子“丢”进大自然 

 富士山“玩儿命”之旅 

 穿越漫漫长路,穿越自己的心 

自在

 做个幸福安宁的普通人

 生命成长是自然美好的事。

 我愿意排除万难,

 在一个不让人乐观的环境里,

 支持她长成原本应有的样子。

 村庄里的学校 

 为什么不敢去改变世界呢? 

 一个人的巴黎 

 我想要“应无尽无”的生活

试读章节

那时候,新浪博客还在盛行,人们还有时间去写一些长的文章,也还有心境读很多文字。我也写博客,以电影评论为主,这是唯一一种以个人名义发出声音的形式。可我总觉得自己的文字没有力量,因为我缺乏和生命真正的接触。

在北京,作为北京人,无须太奋斗,就有栖身之地,也因为如此,我的生活像有一层保护壳,我安全地待在其中。如果有一天,这样的壳被打破了,我会不会不知所措?

衣食无忧,工作虽忙碌却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我录影的地方和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就隔一条胡同,街口的“稻香村”还在卖我小学时就爱吃的话梅糖。我总在想,我真的长大了吗?现在已经结婚成家的自己,和那个戴着小黄帽背着双肩书包,忙着回家写作业的自己,在心里有多大差别呢?

其实真的没有太大差别,小时候我就是一门心思学习、考试,长大后,认真努力完成每一次领导交给的任务。也许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可是我不安于这样曰复一日地“好”下去。中场休息:我先去当妈妈了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一个改变,可以是停止,也可以是新的开始。如果离开现在的工作平台,我没想好更好的去向。然而再这样工作下去,我却有一种被掏空的虚无感,甚至开始觉得自卑,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我想体会一种火热的真实的感觉,而不是让生活就这样平铺直叙一路春风下去。当我翻过一座小山,前面不过是另外一座,似乎永无尽头,直到我筋疲力尽。

想燃烧自己,就像曾经在最蓬勃的年华扑向一段爱情。

究竟什么事情,可以彻底击碎现有的一切,让一个新的生命成长起来,使我获得一种全新的力量呢?

所以,不如,生个孩子吧。

小时候我就为自己规划:三十岁前要做妈妈。那年我刚好二十九岁,正是最后期限到来的时候。我和家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合适的时间,来迎接一个小生命。

我们做了全面的体检,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吃更健康的食物,不喝酒,尽量不吃抗生素。

在2008年的6月,我知道自己怀孕了,这个消息让我和先生都很欣喜。但是,据说怀孕三个月内,最好不要告诉太多人,因为那时胎儿还不稳定。坚守着这个坊间习俗,我还是若无其事地去上班、录像。

那一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我应邀去主持闭幕式暨颁奖典礼。长时间的彩排还算好应付,但我需要穿着十厘米的细高跟鞋在舞台上站一个晚上。看,个子小的妈妈多辛苦!我实在按捺不住忐忑,把怀孕的消息悄悄告诉了助理。难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战战兢兢地和我一起守着这个大秘密。

第一天晚上彩排完毕,我回房间洗澡,助理来给我送稿子,敲门我没听到。急得她又打电话又砸门,我开门时,她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地说:“瑶淼姐,我以为你晕倒在浴室了!”

熬过了最初的三个月,一切安好,我也可以向领导汇报我的新动向了。完全没有此类经验的我,站在窗口给制片人拨电话。电话接通后,我冒出来的第一句话是:“张老师,您好,有个事想和您说一下,我怀孕了,我会把孩子生下来!”

这语言的组织方式和我那决绝的口气,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我都不明白,在台上说话向来有分寸的自己,是怎么讲出这么奇怪的一番话。在电影频道的主持人中,我年纪不算大,却是第一个要生小孩的。制片人淡定地回应了我,也为我合理安排了工作的时间。

P6-7

序言

我有一个会爬树的女儿。

七岁了。

不仅爱爬树,她还爱不知疲惫地奔跑和跳跃。

她不爱奶油蛋糕,她说有奶油在肚子里不舒服。她爱面条,无论地球哪个犄角旮旯的风味。大家都爱冰淇淋,她宁可吃西红柿,生的、熟的、做调料的西红柿,她全喜欢。

她最遗憾人还得睡觉,觉得睡觉浪费太多的时间了。她睡得有点晚,起得有点早,没有半梦半醒的状态,醒了,就是一下清醒了。

她一年四季只喝凉水,冬天只穿一条单裤。

她挺皮实,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了,感冒了,发高烧了,也从未使用过抗生素,慢慢自己就好了。

她不喜欢城里车水马龙的热闹,她说太吵,她喜欢乡村野外,因为那里很安静,可以听到鸟叫的声音。

在人面前,只要不是熟透了,她固执地坚持着无表情、不讲话,一副酷到让我下不了台的样子;私下里却可以拉着小伙伴滔滔不绝,可以狂热地玩儿角色扮演游戏,直到小伙伴累得睡着。

要是没人一起玩,她就趴地上趴床上画画,两三个小时,静悄悄地让人忘了还有这么个小姑娘。

她不看电视,不认识明星,让我意外的是,她喜欢认字,走哪问到哪,文字版无插图的小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她闷了一整天居然看完了!

我像她这么大时,住在北京二环路边,每天沿着长安街去全市闻名的重点小学上学。没有节假日,别人放假我苦练才艺。四岁起就吃力地抱着比我还宽的手风琴,拉琴拉得汗流浃背,五线谱上的一首首世界名曲,在我看来就像是枯燥无味的数学作业,我从来没欣赏过音乐,也没体会过这琴声有多美,只是气喘吁吁,觉得贝斯听起来真像噪音。甚至,我都没想过这样拉琴为了什么,为了谁。反正,爸爸妈妈让练,就埋头苦练吧。

当我现在和女儿抢着钢琴弹的时候,我才发现,简单的几个音符,就可以幻化成那么美好的旋律,原来音乐可以抚摸到我的灵魂。而我女儿,也把钢琴看成是她奇妙的玩具,每天都会去玩儿上半个小时。

除了拉手风琴,我八岁就开始演电影。我的童年可忙了,被各种测评、试镜占据着,心理倒是在不停的紧张之后,慢慢变得强大了。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学习从未耽误,练就了自学的本事,并且天赋异禀会考试,后来轻松考上了传媒大学,我一直算得上品学兼优。

我收获了很多赞扬,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一直闷闷不乐到我女儿降生。

我们让自己的女儿,过着一个慢悠悠的自然成长的童年。她压根儿就没往起跑线上站,她甚至还傻乎乎的不知道什么是赛跑,因为她的学校没有考试。

北京有一条自然河流——温榆河,在郊区河边的村子里,一所只有泥沙操场没有塑胶跑道,里里外外都透着股农村拙朴气息的华德福学校,成为我和女儿共同的选择。一年级的主课是吹竖笛、做编织、学木工活儿、画湿水彩;识字课不如叫“画字课”,每个字都不怕麻烦地“看图识字”,从象形文字开始画起,一直画到这帮孩子认为天下什么事都可以画出来。

老师带他们在树林里散步,鼓励孩子和每一棵树做朋友,和树说悄悄话,感知不一样的生命。数一数树上的枝丫,观察枝丫交错的造型,这就算是深深浅浅地开始了自然科学、算术和几何等好几个学科的启蒙。

她目前没参加过一次考试,更没参加过任何比赛。

甚至,她在四年级前也没有家庭作业。

她曾经觉得有一点孤单。因为,上幼儿园时,吃过晚饭去公园走走,她会认识好多一样大的新朋友。当她上了小学,特别是到了二年级,晚饭后,公园里依然有小朋友,可是她往里面一站,至少高出人家半头。她倒真不想当大姐大,实在是因为别的学校的二年级小朋友都忙着学习呢。偶尔碰上一两个年龄相仿,或者比她大点儿的,走近一看,都是他们学校的。

后来,她和同学就相约好晚饭后一起玩儿,他们经常会观察虫子,玩儿沙包,用石头在地上画画。

她现在看上去,不太像一个好好学习的小学生,更像是一个自由疯长的生命。

在中国,成绩是衡量一个小孩成长的核心标准。大人跟小孩说话的开场白不是“吃了吗?”而是“考试了吗?考第几?”。学习是为了考试,恨不得吃饭睡觉玩儿,都是为了考出个好成绩。养成习惯了,经常自己还没弄清楚状况,就抑制不住要和人PK一下。

其实考试和比赛是会上瘾的,会让人学会很多的小聪明,最开心的事,应该就是碰巧考到了自己会的,蒙个高分儿就像中了彩票一样手舞足蹈。时间久了,只愿意琢磨考试的套路,早没有了想弄明白世界是怎么回事儿的好奇。

现在周围很多与女儿同龄的小朋友,比我的童年还要忙碌,因为现在升学竞争更激烈,各类辅导班到处都是。家长们无须像当年我的父母那样,拿着张报纸满城找特长班。小朋友们七八岁开始补数学补语文,考奥数,参加国际竞赛,还有的在苦练游泳或者跆拳道,希望在比赛中拿个名次,作为升学的砝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这些小朋友付出的努力定有回报。

有一天,打开朋友圈,看到一位不知因何事有了感触的妈妈发帖子说,要努力挣钱,打点好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每个老师,让孩子眼前都是微笑的脸。

本以为我们搬到五环外,住在二十年前我姥爷带我坐火车来过两回的郊区,是离群索居。但是,这位妈妈住在摩肩接踵的城市核心地带,却孤单到令人心寒。如果孩子是被这些空壳一样的笑脸陪伴长大的,他会有一颗怎样怯懦脆弱的内心呢?

我宁愿她健康又结实,吃了树上没洗的果子,踩了深秋寒凉的河水也不会生病,头发上沾着树叶,脸上还有泥土,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刚长出的新的大门牙。她可以自由地奔跑,有灵活的身体,自如的双手,有快乐的能力,充满好奇的眼光,这有多好。

这样让她自己疯长,有点像我们做的一个实验。结果我们才知道,如果没有要求,也没有训练,一个孩子也会把很多事情做好,那水到渠成的过程,就像换牙和长个儿一样,自然而然,甚至你想拦都拦不住。

她渐渐开始爱读书,马上要看《海底两万里》,而这本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名著,我自己好像是三年级才读。她喜欢探知宇宙的秘密,也关心动物的世界。这个小女孩儿不戴项链,却经常在脖子上挂个望远镜,手里拿个放大镜,那遥远的、微观的世界,对她充满了魔力。昨天,她对我说了潜水艇如何沉下去和浮起来,我反思了下自己为什么小学时从没关心过这些问题,为什么我曾经那么讨厌自己学的每一项特长,根本不想多看那架昂贵的手风琴一眼,为什么我一直觉得“学习”是一个带着嘲讽意味的词语。

同样,我们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从数树叶、枝丫、石头,到学会了加减法。她说,同学们经常在课间做数字游戏。上一次去书店,她一定要买一本《二年级数学思维》回家,因为上面有很多数学题。做题,是她玩儿的一种方式,一会儿就写出很多答案。我们试着出几道奥数题给她,她又掐手指头又闭眼念念有词的,竟然都答对了。有一天,她入睡前迷迷糊糊地对我说:“妈妈,明天我醒了,再给我出一道题。”

我没对她说过“去学习吧”,怕“学习”这个词伤害到她。她却总在学着很多东西,尽管她都把这些叫作“玩儿”。

没有一点的勉强,不为任何人的期望,她就学会了这些,虽然看上去很拙朴,但是我们很为她骄傲。

很感恩与她在这个世界相遇,使一个麻木疲倦的生命,被一个全新的生命叫醒了。她的到来,使我开始思考,一个生命要如何长大才好,也让我有机会和她一起成长。

我终于体会到,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可以退让,因为生命已经被造就得如此美丽,在生命的光辉里,其他一切都黯然失色。我不想自作聪明地去栽培她,只想守护着她,让她在好的土壤里,凭她自己的力量,自由,疯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由疯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瑶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91619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2016234559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5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