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让头脑更聪明--科学思维方法漫谈(上)
内容
编辑推荐

朱立峰编著的《让头脑更聪明--科学思维方法漫谈(上)》是对六种最基本的抽象思维方法进行探讨,并通过一些故事和案例,通俗地说明这些思维方法的具体运用。当你阅读这些精彩纷呈的故事和案例时,你不仅可以领略名人和科学家的思维弧光与智慧,而且可以让你在享受乐趣的同时驱动思维的高速运转,在消遣和娱乐中提高你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推理力,提升你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提高你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推荐

朱立峰编著的《让头脑更聪明--科学思维方法漫谈》从人类思维的宝库中挑选出20种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分成上、中、下三个篇章进行探讨。本书是其中的上篇,包括了比较思维、分类思维、归纳思维、演绎思维、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等6种抽象的“基础思维方法”。

目录

上篇 基础思维方法

1 比较思维法

 古老的“比较思维”

 “同分异构”的发现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张县令巧断“杀夫案”

 “货比三家”的艺术

 类比的巧妙运用

 带刺的铁丝栅栏

 非同类事物的类比

 功能类比的运用

 根据形状进行类比

 谈谈比较阅读法

2 分类思维法

 分门别类的思维法

 科学分类体系的形成

 生物分类学的历史

 分类与元素周期表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思维的分类方法

 学习的分类学说

 物质的科学分类

3 归纳思维法

 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

 “辏合显同”的思维法

 归纳思维的演进

 定组成定律的提出

 用归纳法推出科学定律

 玩具猫身上的奥秘

 化学学习中的归纳思维

4 演绎思维法

 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一个死囚的智慧

 神奇的演绎推理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

 门捷列夫预言新元素

 维纳趣答年龄

 由果推因的回溯推理

 “共同知识”建立与推理

 信息甄别中的推理判断

5 分析思维法

 “层层剥笋”的分析法

 步步深入,揭示问题核心

 逐项分析,案情真相大白

 凡事多问个“为什么”

 密电码“AF”的含义

 巧用“分”的智慧

 原子分子论的形成过程

 探索金属腐蚀的奥秘

 化学研究中的分析思维

6 综合思维法

 整合事物的认识方法

 综合分析揭示问题真相

 材料综合获取系统情报

 取各家所长设计新产品

 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实践

 航天隔热技术的诞生

 “1+1>2”的奥秘

 综合多种不同的要素

 反应自发性判据的提出

试读章节

拿破仑·希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由于我们的大脑限制了我们的手脚,因此我们掌握不了出奇制胜的方法,常常会在肤浅认识中简单地放弃。”其实,只要再深入一步,就有可能找到出奇制胜的办法,许多发现和创造往往就是在深入一步的思考中诞生的。

那么,怎样才能“深入一步”呢?这就需要我们不轻易对事情的进展表示满足,多问几个“为什么”,揭示出问题的本质,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了。

丰田汽车公司总经理大野耐一认为,他之所以能发明“丰田生产方式”,根本原因在于他从不满足,善于“在没有问题”中找出“问题”。在一般人看来,“不满足现状”总是不好的,但在丰田公司里却有一个口号:“不满足是进步之母。”丰田公司鼓励员工对现状不满。但要求把这个不满同改革结合起来,而不是和牢骚结合起来。大野耐一本人就是个善于从不满中发现问题,并不断进行改进的人。

大野耐一曾总结过他发现问题的秘诀,他说他的秘诀就是“凡事要问5次为什么”。

有一次,生产线上有台机器老是停转,修了多次都无效。于是大野就问员工:“为什么机器停了?”

工人回答:“因为超负荷,保险丝烧断了。”

大野又问:“为什么超负荷呢?”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大野再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大野再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呢?”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这样,大野还不放过,又问:“为什么磨损了呢?”

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

于是,大野立即下令给油泵安上过滤器,使生产线迅速恢复了正常。倘若不是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只满足于换一个保险丝,或者换一下油泵轴,过一阵仍会出现同样的故障。大野说:“丰田生产方式就是积累并运用这种反复问5次‘为什么’的科学探索方法才创造出来的。”

所以,当你就一个问题探寻其原因时,一定要追根溯源,深入探查问题的核心,而不要满足于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方法,在科研方面也起着重要应用。我们不妨再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的发明有2000多种,有人不无夸张地说:“如果人类没有了爱迪生的发明,人类文明史至少要往后推迟200年。”那么,爱迪生的发明天赋是从何而来的呢?对他一生进行长期研究的专家指出,爱迪生的发明很多来自于提问。平时爱迪生会对常人熟视无睹的问题提出无数个“为什么”。虽然他没有将自己所问的问题都求出答案来,然而他已得到的部分问题答案就多得惊人。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一个朋友,看见他手指关节肿了。便问:“你的关节为什么会肿呢?”

“我不知道确切的原因。”

“为什么你不知道呢?医生知道吗?”

“唉!去了很多家医院,每个医生说的都不同,不过多半的医生认为是痛风症。”

“什么是痛风症?”

“他们告诉我说是尿酸淤积在骨节里。”

“既然如此,医生为什么不从你骨节中取出尿酸来呢?”

“医生说没有合适的办法取。”

“为什么没有合适的办法呢?”

“医生说,因为尿酸是不能溶解的。”

“我不相信。”爱迪生说。

爱迪生回到实验室里,立刻开始做尿酸到底是否能溶解的实验。他排好一列试管,每支管内都灌入1/4不同的化学溶液,每种溶液中都放入数颗尿酸结晶。两天之后,他看见有两种液体中的尿酸结晶已经溶化了。于是,这位发明家有了新的发现,一种医治痛风症的新方法从此问世了。

爱迪生这种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的思维方式,为他以后的各种发明创造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事实上,“层层剥笋”就是一种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它使人们不只停留在问题表面,而是着眼于事物本质的探究。当你发现问题的本质时,你也许会惊叹:解决问题原来如此简单。

在美国华盛顿广场,有座著名的杰弗逊纪念大厦,由于年深月久,墙面出现了多处裂纹。为了保护好这栋大厦,有关专家曾进行了专门研讨。

最初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表面的元凶是酸雨的侵蚀,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墙体腐蚀的最直接原因,是每天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

于是专家们开始了层层剥笋似的分析:

为什么每天要冲洗墙壁呢?那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鸟粪呢?那时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燕子呢?那是因为墙上有许多燕子爱吃的蜘蛛;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蜘蛛呢?那是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飞虫呢?那是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得特别快;

为什么飞虫在这里繁殖得特别快呢?那是因为大厦常年开着窗阳光充足,且尘埃较多,大量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

问题核心被抓住,解决的办法自然很简单,只要拉下整幢大厦的窗帘,从此再不需要每天冲洗墙壁了,保护大厦的目的也达到了。  分析思维就是要我们凡事多问“为什么”,这“为什么”这三个字其实表达了一种深入发掘的欲望。很多时候,对一些看似寻常的事物,一般人都自以为很熟悉,从未想过要去问“为什么”,殊不知,问题的真相和本质,以及创新发明的机会往往就隐藏在对这些平常事物再问几个“为什么”的背后。

P127-131

序言

地球上有生命的历史已超过35亿年,人类的出现仅300余万年,然而人类却成为地球生物的主宰。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那是因为“人是会思维的动物”。爱因斯坦曾说:“人们解决世界的问题,靠的是大脑思维和智慧。”正是靠这大脑的思维和智慧,才使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万物之灵,才创造了如此辉煌的人类文明。

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以知识创新为重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即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已经上升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知识作为生产要素,首先需要“掌握知识的人才”。知识经济时代将由工业经济时代对物质资源的竞争(如矿产资源竞争和资本竞争)转向对人才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必然导致人力资源的大开发,而人力资源的大开发实际上就是人脑资源的开发。

在人的社会实践中,“思维”是一切智慧活动的核心,开发人脑资源,实质上就是开发人的思维潜能。因此有人说:思维是人类最为本质的资源,它就像地球蕴藏的矿产资源一样,只要我们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它就能为我们创造出无比丰富的财富。

在人的一生中,从出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各种矛盾和问题,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要想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进行思考,需要借助科学而有效的思维方法。心理学家马克斯韦尔·马尔茨常曾说:“所有的人都是为成功而降临到这个世界,但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有,那是因为每个人使用头脑的方法不同。”就因为使用头脑的方法不同,决定了每个人所走的人生道路不同。

《思维风暴》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它可能对我们有所启示,现简缩摘录于下:

两个乡下人怀揣致富的梦想外出打工,一个打算去上海,一个打算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的时候,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他们听候车的人议论: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带路都得收费;北京人质朴,没饭吃时还会有人送馒头、送旧衣服。打算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赚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是掉进火坑了!打算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可以挣钱,还有什么不能赚钱的呢?我幸好还没上车,不然就错失了挣钱的大好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去上海的车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去北京的车票,他们分别去了各自想去的城市。两年后,去上海的打工者靠勤劳和智慧创办了一家小型清洗公司,已拥有150多名员工,业务也从南方拓展到北方。有一次他坐火车去北方出差,经停北京站,突然一个捡破烂的人在窗口向他讨要一个啤酒瓶,就在递瓶子的瞬间两人都愣住了:捡破烂的人正是两年前交换车票的那位打工者!  去上海的打工者想到的是什么都要钱,处处都能挣钱;去北京的打工者想到的是别人的恩惠和施舍,好混口饭吃。思路不同,做出的选择就不同,因而所得的结果也不相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思路决定出路”。同样,也就因为这思路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与方式不同,采用的思维方法当然也不会相同。

有人说,思维是一种“心灵视觉”。心灵视觉是一种设定梦想的能力,它会为我们的未来构建图景——我们想要的事业和前途、我们希望建立的人际关系、我们期望获得的收入和财富。如何利用我们的心灵视觉设定梦想将决定着自己的成功(成就、影响、名誉)、财富(收入、资产、物质生活)以及幸福(尊重、欢乐、满足)。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成功、财富和幸福呢?这就需要大脑的智慧,需要我们学会思维,学会正确地思考和看待问题。而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又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科学思维的方法从何而来?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前人的经验和处事的方式方法。

本书从人类思维的宝库中挑选出20种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分成上、中、下三个篇章进行探讨。其中上篇包括了比较思维、分类思维、归纳思维、演绎思维、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等6种抽象的“基础思维方法”;中篇包括了转换思维、再现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形象思维、联想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等8种普遍适用的“一般思维方法”;下篇包括了观察思维、实验思维、假说思维、模型思维、直觉思维和创新思维等6种“特殊思维方法”。这些方法既是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几乎所有的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可能用到它。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各种思维方法,在每章的第一篇,均简要地介绍了本思维方法的基本内涵,篇幅虽然不大,但涵盖面却十分广阔——“居高临下,统揽全局”,它让读者首先对本思维法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和了解。而每章的后续各篇,则多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各种具体方法的应用,有许多都是科学家在创造发明过程中所运用的经典思维方法。因此,本书既是一本科普的读物,同时也是一部思维方法的教材,相信读者通过阅读,定会产生耳目一新、思路通达、豁然开朗的感觉。

思维方法是当今人们热议一个话题,但同时又是一个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的学术领域,有许多问题尚待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加之笔者学识浅陋,时间仓促,资料的来源也受限制,书中疏漏之处定有不少,竭诚欢迎读者批评点正。

作者

2016年元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让头脑更聪明--科学思维方法漫谈(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朱立峰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964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6-02-01
首版时间 2016-02-01
印刷时间 201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5287904
中图分类号 B804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