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国士(忧患中国命运的大师们)/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发行量破50万,《环球人物》10周年纪念重磅力作!

杨天石、学诚法师、罗伯特·库恩(《江泽民传》作者)、张颐武、孟宪实、蒙曼、潘石屹、梁小民、吴晓波等,诸多名家力荐!

把握历史演进的脉络,解读时代大气象,重温人文理性的光辉与魅力,见证改变世界的力量。

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胡适、蔡元培、陈独秀、陈寅恪、傅斯年、李叔同、鲁迅……近现代大师们的绝世气象,跌宕历史风云里的国士风采!他们如何成为近现代文化的开拓者?由环球人物杂志社编的《大国士(忧患中国命运的大师们)/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讲述“大国士”那些刻骨镂心的前尘影事!

内容推荐

他们是杰出才士,丹青妙手,一代文宗;他们筚路蓝缕,殚精竭虑,锐意前行,成为近现代中国文化的开拓者;他们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堪称“国之大士”。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编的《大国士(忧患中国命运的大师们)/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汇集了近现代中国文学、艺术领域的29位文化名士,包括黄遵宪、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胡适、蔡元培、陈独秀、陈寅恪、傅斯年、李叔同、鲁迅、傅雷、徐悲鸿、齐白石等,讲述了“大国士”在风云变幻的百年岁月中那些刻骨镂心的前尘影事,追忆他们为人、治学、报国的闪耀人生。国士之风,尽现中国精神,让我们仰望中华文化之脊梁,追寻那些名垂青史的文人印象,永志不忘。

目录

黄遵宪,把手稿埋在日本

梁启超外孙女讲述梁门家风

王国维:国学大师的悲情家族

章念驰:祖父章太炎的“疯”“癫”“狂”

新文化百年男神胡适

周质平谈胡适:他对任何权威保持质疑

蔡元培女儿忆父亲两登征婚启事

陈独秀的落寞后半生

文人陈独秀,心有柔情

陈寅恪:不愿做文化偶像

悲情陈寅恪

傅斯年不是五四逃兵

李丽娟:我眼中的祖父李叔同

许广平眼中的鲁迅

被误读的林徽因

瞿秋白女儿含泪讲述瞿秋白

闻一多长孙说闻一多

五四运动领袖许德珩之孙:祖父并不满意五四运动的结果

林上元回忆:宋美龄对外公张难先由恨生敬

梅汝璈之子谈父亲“为中国人赢得尊严”

宗璞:父亲冯友兰一生得力于3个女子

黄方毅:父亲黄炎培一生清白无悔

傅敏:父亲傅雷的最后一封家书

徐悲鸿之子谈徐悲鸿“父亲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画家”

齐白石嫡孙讲述齐白石的“北漂”生活

梁文茜追忆:我的父亲梁实秋

郭沫若之女郭庶英:父亲的叛逆是与生俱来的

父亲茅盾的沉默岁月

田汉之子田大畏回忆:父母一生爱得艰难

老舍之子舒乙:“父亲是个怪人”

曹禺最后的日子

冰心之女吴青:在父亲眼中,母亲是个完人

冰心,与国共两党都有缘

试读章节

1848年,黄遵宪出生于广东梅州嘉应(今广东蕉岭)。此地与大清割让给英国的香港岛仅一水之隔。他成长在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时期和地方,注定了他的一生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黄遵宪的高祖名叫黄润,家境贫寒,以替人书写牛契为生。当时,外国银圆刚刚在广东的市场上流通,他能够通过银色、声音的差异来辨别真伪。于是,他在集市上摆一张桌子,替人鉴别、兑换银圆,广聚四方之财,几年后就发家致富了。30岁时,黄润开始创立自己的典当铺,并在晚年把当铺发展到四五家。

虽然自己弃儒经商,黄润却没让儿子继承家业,而是让其专心读书。黄遵宪的父亲是咸丰举人,曾在贵州、广西等地为官。黄家先辈在儒、商之间的身份转换,让子弟们意识到科举并非是唯一的通天途径。

黄遵宪4岁人塾,10岁时,先生出题“一览众山小”,命诸位学童作诗,黄遵宪吟出“天下尤为小,何论眼底山”,先生为之惊叹。亲自教导过他的曾祖母听后极为高兴,认为“此儿志向远大”,更对其钟爱有加。18岁时,婚后不过数日,太平天国的军队攻破嘉应,黄氏举家避难,此后家道中落。黄遵宪在22、23岁时两次赴广州参加乡试,均未中。他在考试后绕道游历香港,大开眼界。27岁时,赴京师考试,仍不中。“我来仍失意,走问近如何”,“长安人踏破,有客独居难”,那段时间,他写了很多诗句,里面都暗含仕途失意之情。因他的父亲当时在京任职,他于是留京侍奉,并与一些同为粤籍的京官过从甚密。

黄遵宪很早就认识到大清不能故步自封,他对通晓洋务的翰林院侍讲何如璋说:“中国必变从西法。其变法也,或如日本之自强,或如埃及之被逼,或如印度之受辖,或如波兰之瓜分,则我不敢知,要之必变。”就是虽然料不到将来会变成什么样,但认为中国绝对会被西方制度所影响。这种对未来的通透,让他深受何如璋赏识,为日后赴海外任职埋下了伏笔。

一本书能给大清省2亿两白银

没有功名却有见识的黄遵宪,当时不单被一位大人赏识。丁日昌任福建巡抚,曾邀请他人幕;李鸿章与他一番交谈后,称他为“霸才”。29岁时,黄遵宪终于考中举人,名次在百名以外,以五品衔拣选知县待用。也就是说,已经有了当知县的资格,准备准备,就能人仕了。正在此时,何如璋被选为首任赴日正使,邀请他当随行参赞。

清朝晚期社会动荡,变法的雷声隐隐,波谲云诡,远离京师、朝廷,充任一个未有先例、前途未知的外交官,是需要极大勇气的。黄遵宪却不顾亲友们的劝阻,毫不犹疑地选择了赴日。他自幼居住在侨乡,有过海外游览的经历,而且,他对古人之学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

1877年,何如璋率第一届驻日使团乘轮船从上海出发,抵达长崎。在龙旗飘扬下、21响礼炮声中上岸。他们到任第一天,就有琉球臣子前来拜谒,痛哭流涕,说日本阻挠进贡,力图废藩。此后,日本又觊觎朝鲜,日、俄两国都希望将朝鲜据为己有,英、法、美、德也希望与之通商。黄遵宪与何如璋商议,应该先发制人,上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将朝鲜废为郡县,以绝后患。此计不行,又请求派使主持朝鲜外交。在朝鲜使者访日时,黄遵宪劝朝鲜亲中国,联美国。日本人得到情报,刊载在报纸上,并称赞黄遵宪的见识远超李鸿章。可惜朝鲜并未听从。

在日期间,黄遵宪一人独行,走本州、过北海道,在镰仓的江之岛、伊豆的热海先后停留半月。“采风问俗,搜求逸事”,打听日本民间风俗习惯,光书就看了200余种,准备数年,最终写成《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上到国俗遗风,下到民情琐事,无一不编人其中。黄遵宪说,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我国所用”,所以“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

P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国士(忧患中国命运的大师们)/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环球人物杂志社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46381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2016035210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