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本的隐与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博雅文学论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解志熙著的这本《文本的隐与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在校勘文献的基础上,对沈从文、冰心、钱锺书、师陀、艾青、穆旦等人的文学行为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如《战国策》时期沈从文的思想动向、上海沦陷时期钱锺书的旧体诗中表现的精神状况,穆旦的诗歌与人的共同成长等等。

内容推荐

在文学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文本难免隐埋而等待重温和重生,此即解志熙著的《文本的隐与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一书讨论的主要问题。本书从文献校读出发,对《莎乐美》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转生、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之传播、杨振声与北方文坛的关系及其散文成就、冯至对中国散文的贡献、沈从文的杂文及其与《战国策》派的关系、师陀的长篇小说“一二·九”三部曲的文学史意义、穆时英究竟是附逆的汉奸还是被误杀的烈士、丁玲与中国革命的复杂关系及革命文艺的现代性、以鸥外鸥为代表的“反抒情”诗派的另类现代性、穆旦长诗《隐现》的版本和诗人的寄托、钱锺书在上海沦陷时期的旧体诗之意义等问题,有所解说。凡所言说,力求平实中肯,可供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参考。

目录

说文录

也曾袭来唯美风——《莎乐美》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转生及其他

 题记

 概述:《莎乐美》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因缘及其他

 作为浪漫偶像和摩登症候的“莎乐美”:郭文骥和林微音的小说之追摹

 作为唯美一颓废文学范本的《莎乐美》:向培良与谭正璧的小说之翻新

 “末路者”欲望畸变的唯美一颓废想象:李拓之的历史小说之创获

 赘言:唯美一颓废叙事的两种格调

遗迹犹存“西来意”——存在主义在1940年代中国流传之存证

 小引

 从杞尔格嘉、尼采到叶斯必尔斯的哲学脉络:中国第一本存在主义论著——张嘉谋的《生存哲学》

 从胡塞尔到贾波士和海德戈的哲学转进:沦陷区学界对现象学和“存生哲学”之绍述

 萨特的小说、剧作和文论及其他: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在40年代中国的译介

 “被政治化”的学说与文艺:40年代末中国学界对存在主义的评价之偏至

气豪笔健文自雄——漫说北方文坛健将杨振声兼谈京派问题

 寂寥仅仅说《玉君》:杨振声为何长期声名不振?

 三十年的坚持与拓展:杨振声的创作历程及其成就

 杨振声与北方文坛之重振:兼谈京派的兴衰及其限度

 气豪笔健文自雄:杨振声的随笔与中国现代散文的谱系

杨振声随笔复原拾遗录

 关于民族复兴的一个问题

 拜访

 被批评

 批评的艺术与风度

 邻居

 书房的窗子

 节约时间

 文人与文章

“灵魂里的山川”之写照——且说冯至对中国散文的贡献

 “卓然成家”的冯至散文:季羡林的高评价及其问题

 谦虚体察自然以及人事的朴素意义:反“山水诗文”

 抒情传统的《山水》

 严肃思考国人的实存状态与存在之道:作为现代“知性散文”的“鼎室随笔”

感时忧国有“狂论”——《战国策》派时期的沈从文及其杂文

 评论短刊的崛起和随笔杂文的繁荣:一个被忽视了的战时文坛景观

 感时忧国有“狂论”:作为“杂文家”的沈从文之一瞥

 “德不孤,必有邻”:作为《战国策》派重要成员的沈从文

 附记:沈从文佚文辑校补正

沈从文杂文拾遗

 狂论知识阶级

 都市的刺激

 明天的“子日”怎么办

 中庸之道

 统治责任与权力测验——平价中的小问题

 由怀疑接近真理

与革命相向而行——《丁玲传》及革命文艺的现代性序论

芦焚的“一二·九”三部曲及其他——师陀作品补遗札记

 小引:缄默的师陀不再寂寞

 “一二·九”三部曲之聚合:《争斗》的发现与《雪原》的补遗

 别样的灾年叙事及其他:《渔家》《守缺》等小说与杂文

 此行不为看山来:“太行山”系列散文及《牧笛》的别样情怀

 似而不同的异文本:以《夜之谷》和师陀晚年的自述文字为例

 似京派还是准左翼:《忧郁的怀念》里的两封佚简和一个问题

“穆时英的最后”——关于他的附逆或牺牲问题之考辨

 附逆的汉奸还是冤死的英雄:关于“穆时英的最后”的两种说法

 “嵇康裔”及其真身“嵇希琮”:他的自述和对穆时英的回忆之真伪

 穆时英怎样走向“最后”:他的蜕变过程及妥协思想之逻辑

当“亲日作家”遭遇“抗日的恐怖份子”——“穆时英的最后”文献特辑

 前记

 一年来之中国文化界

 与穆时英对谈中国报业改进问题

 悼壮志未酬的穆时英

 穆时英君之死

 悼穆时英

 记穆时英(节录)

解诗录

出色的民俗风情诗及其他——徐玉诺在“明天社”时期的创作再爆发

 “血与泪”的文学典型:诗人徐玉诺的创作之开端

 并非昙花一现:“明天社”时期的徐玉诺

 拾遗补阙:《人食与人屎——墙角夜话之八》

风云气壮菩萨心长——关于40年代的冰心佚诗及其他

 “天限”的限度与突破:冰心创作的苦恼与转型

 “诗境何妨壮甲兵”:风云气壮的《送迎曲》

 从“舌锋尖锐”到“菩萨心肠”:冰心抗战前后的对日态度之区别

“诗境何妨壮甲兵”——冰心佚诗《送迎曲》及两篇讲辞

 送迎曲

 冰心女士讲旅日生活与日本问题

 日本观感

 附录:冰心女士一夕话

艾青诗文拾零

 艾青集外的两首“献诗”

 《文化人在晋察冀》:艾青的一封佚简之考释

 “写真实”的尴尬处境:艾青的文艺短论《文艺与政治》之校读

“现代”及“现代派诗”的双重超克——鸥外鸥与“反抒情”诗派的另类现代性

 “反抒情”诗派概观:诗学主张与创作实践

 “戴望舒派”现代诗之超克:鸥外鸥的“另类”现代性书写

 诗人何为:诗的现代困局与“反抒情”诗派的历史经验

言近旨远 寄托遥深——《断章》《尺八》的象征意蕴与历史沉思

人与诗的成长——穆旦集外诗文校读札记

 “慕旦”的三篇诗文

 “良铮”的两首诗作

 从“慕旦”到“穆旦”:“一二·九”运动与左翼文化的影响

穆旦集外诗文拾遗

 我们肃立,向国旗致敬

 山道上的夜——九月十日记游

 生活的一页

 失去的乐声

 X光

一首不寻常的长诗之短长——《隐现》的版本与穆旦的寄托

 长诗得来不寻常:《隐现》的创作始末

 《隐现》缘何且为何而作:诗人穆旦的感兴与寄托

 诗的隐显或寄托辩证法:《隐现》的艺术得失片谈

穆旦长诗《隐现》初刊本校录

 隐现

“默存”仍自有风骨——钱锺书在上海沦陷时期的旧体诗考释

 蛰居诗言志:钱锺书写于沦陷时期的旧体诗拾遗

 世乱交有道:钱锺书在沦陷时期的诗书酬应之讽劝

 直谅对佞朋:以钱锺书与冒孝鲁、龙榆生的应对诗为例

 慷慨抒怀抱:“默存”待旦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本的隐与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博雅文学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解志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70189
开本 16开
页数 4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7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98
CIP核字 2016067433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