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脉(附光盘赴川抗震救灾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残酷的地震灾害虽然已成历史,但战胜灾难所铸就的英勇精神和爱心情怀当永远传承。孙守廷著的《血脉(附光盘赴川抗震救灾手记)》虽然记述的只是那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医生、护士、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的点点滴滴,但却折射出世间伟大的人性光辉,这也正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一个个美丽缩影。

内容推荐

孙守廷著的《血脉(附光盘赴川抗震救灾手记)》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全书以独特的视角、朴实无华的语言、饱含深情的笔墨,再现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河北唐山丰南区全体赴川救援队员不畏艰险、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的动人事迹;再现了灾区人民顽强不屈、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抗震精神;再现了各地群众情系灾区、无私相助、大爱无疆的伟大情怀。读来回肠荡气,品之感人至深。

目录

开篇

出征

爱心如潮

志愿者群像

灾情就是命令

与死神赛跑

力量之源

血浓于水

汶川行

后来的故事

共同的见证

附录

 丰南赴川抗震救灾大事记

 丰南赴川抗震救灾媒体报道目录

 歌曲《盛开的栀子花》

 温暖的回放

 灾难带给我们的意外财富

 读《血脉》长精气神

后记

试读章节

大街上寂静无声,昏黄的灯光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有上下夜班的工人骑着摩托车驶过,一阵嘈杂过去,显得更加空旷。清凉的风吹在身上,十分惬意。走进小区的时候,值夜班的保安老李认出了我,隔着玻璃扬扬手,算是打了招呼。我悄悄打开房门,在楼下简单冲了个澡,蹑手蹑脚地爬到楼上,听着妻子老张轻轻的鼾声,上床躺下,却怎么也睡不着。正迷迷糊糊的,听到老张起床的声音,连忙一个激灵蹦起来,看看表,刚好六点。一边洗漱,一边对老张说:“你先给我收拾东西,我要出趟门儿。”

她问:“去哪儿?”

我说:“汶川。”

我这个人平日凡事将就,不喜欢讲究,说出差,拔腿就走。老张给我收拾东西也习惯了,洗脸刮胡子的工夫,她就收拾妥了,五八差不了四十,缺什么,临时再买。

但是,那天早上,老张的动作比往常慢了一拍半,小心而笨拙。她从地下室拖上来一个大行李箱,细心地擦拭干净,打开,往里面装东西,外罩、内衣、袜子,然后是充电器、洗漱用品、胃药、消炎药、丹参滴丸等等。想了想,又拉开,往里边塞上一瓶驱蚊油,转了一圈回来,又装上一瓶安眠药。我想告诉她,我是带医疗队去的,相当于一个流动的二甲医院,什么药也用不着。可刚要说出口,又闭了嘴,任她在那里折腾。

我趁她不注意,走进书房,麻溜儿地抽出一张纸,抓起笔,把夜里想好的几句话写在上边:“老张,此番前去,吉凶未卜,倘有意外,请照以下办理:一、将双方老人养老送终,抚养儿子成人;二、老家及现居房产家财均由你自行处置;三、尔心念之,还要终身有托,对不起。老孙字,2008年5月14日。”写完,看了一遍,匆匆折起,压在书桌一角,下楼吃饭。大米粥、花卷儿、咸鸭蛋,还有一样小咸菜,不记得了。我站在那里,抓起一个花卷,三下两下塞进嘴里,也没吃出个啥味儿来。看看七点将近,拎起行李箱,想想,随手又把腰上挂着的钥匙串摘下来放在门口的博古架上,便往外走。老张在后面,冲我问了一句:“还和爸妈说不说?”我停下脚步,答道:“别让妈知道!”在门即将关闭的那一刻,我又补了一句:“告诉爸,我不回来,就别看电视!”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乘坐的高铁正通过长江大桥。望着宽阔的江面和往来的船只,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现在想想,当时也很奇怪,我丝毫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就像平日出差旅游一样,大步流星地走了。父母在乡下老家,儿子在合肥上大学,扔下老张一个人在家。那一年,父亲78岁,心脏不好。母亲73岁,将近20年的糖尿病和四次脑栓塞,已经让她非常衰弱,整天像个孩子一般,一时糊涂一阵明白的。我这次到四川去,若让他们知道了,父亲倒没事儿,啥事都能拿得起放得下,但母亲可不行,地震对她的伤害太深了,姐姐那年才24岁,尸骨未存,阴阳两隔。要是她知道老儿子去了地震灾区,那还不得要了她的老命。拿出手机,想给哪个哥哥打个电话说一下,想想还是算了,能瞒几天算几天吧!

谁承想,当天晚上,丰南电视台就播出了我们出征的新闻。

上楼的时候,我办公室的门口站着一男一女两个人。走近了一看,男的是张庭富,卫生局长,是我的后任,廊坊固安人,部队转业干部,当过组织部副部长,五十岁出头,身材魁梧,性格温和,是个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女的是张艳春,卫生局副局长,四十岁出头儿,和我搭过班子,原来是县医院脑外科主任,专切“脑瓜瓢儿”的,后来从政,在副局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七八年。她精干泼辣,没心少肺,我送她外号“没心大白菜”,是我的得力助手。她的老公在我手下当副主任,是一对模范夫妻,都是直肠子,又都热心肠,人缘不错,酒量也不错。据说年轻时两口子对酌,一人一瓶白酒对着嘴吹,少有对手。

我打开房门,把两个人让到屋里。张庭富一如既往地客气,拿出一张纸,双手递到我的桌上,谦和地说:“老局长,这是我们拉的单子,你看合适不合适,不合适我们再回去改。”我拿起一看,一共20人,其中区医院9人,中医院10人,张艳春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我逐一看下去,医生11人,以骨科、外科、急救为主,护士8人,以手术室、急诊和“120”为主,看来是动了一番心思的。我看了一下张艳春,她也在看我。一起共事两年多,彼此了解,默契得连一个眼神都能读懂。望着她探询的目光,我不说话。她轻轻地说了一句:“我跟你去吧!”我问:“孩子今年中考吧?”她没有回答,只是更加坚定地说:“我跟你去吧!”

P20-23

序言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浩劫。32年前曾历经地震磨难的唐山丰南人民,率先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1000万元,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深入灾区开展抗震救灾。他们的善行义举,受到灾区人民的高度赞扬,并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亲切称赞。丰南人民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美德,充分展示了丰南人民“感恩、博爱”的高尚情操!

我是在四川灾区见到守廷同志的。他当时是丰南赴川抗震救援队的队长,正带领一百多名丰南的志愿者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作为抗震救灾工作的亲历者,守延同志不忘历史,积淀数年,夙夜笔耕,几易其稿,整理编辑并自费出版了《血脉》一书。他以善良独特的视角、朴实无华的语言、饱含深情的笔墨,再现了全体救援队员不畏艰险、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的动人事迹;再现了灾区人民顽强不屈、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抗震精神;再现了各地群众情系灾区、无私相助、大爱无疆的伟大情怀。读之,回肠荡气,涕泪动容;品之,感人至深,荡涤灵智!使我们无不由衷对全体救援队员和志愿者们肃然致敬,无不由衷为灾区人民鼓劲加油!同时,我们更要对作者铭史扬善、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表示敬意!

残酷的地震灾害虽然已成历史,但战胜灾难所铸就的英勇精神和爱心情怀当永远传承。《血脉》虽然记述的只是那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医生、护士、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的点点滴滴,但却折射出世间伟大的人性光辉,这也正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一个个美丽缩影。我相信,它定会如润物无声的绵绵春雨、如默默盛开温暖人间的栀子花一般,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深厚无尽的道德滋养!

以上为序。

2015年秋于唐山

后记

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一直在追问自己,这些抗震救灾的人们,是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所付出的一切,是不是值得我们记述下来,并告知后人?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区区十几万字,面对地震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应当用怎样的笔触来描写,才能在平淡的叙述中透视社会的现实意义,以及折射出的微弱的人性光辉。换句话说,除了应对灾难,向死求生,坚强不屈,我到底想告诉人们什么?似乎很难找到满意的答案。

但是,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仍然试图说服自己。本书所记述的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经历,是一种大公无私、舍己救人的壮举。尽管他们出身卑微,事迹平凡,也没有多大的社会影响,但我认为,与那些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人相比,与那些麻木不仁、视而不见的人相比,与那些见死不救、明哲保身的人相比,与那些贪生怕死、避之不及的人相比,这些人要显得高大、伟岸得多。

这些人,在单位可能就是普通的职工,在家庭也就是个平凡的父母、爱人和儿女,在社会上就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却素不相识的人。总之,他们就是一个一个的普通人,平时混杂在任何一个角落都毫不为奇,但是,当他们挺身而出、捐款献血、奔赴灾区、救治伤员、安抚灾民的时候,我们仍然感到震撼,受到鼓舞,心情长久的平静不下来。

只要有大自然,只要有人类的存在,自然灾害就永远不会消除。谁也说不准,在下一秒钟,这个世界又会发生些什么。在这些灾难面前,人类显得很渺小、很无奈,但同时又很伟大、很坚强。人类和大自然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千百万年,还将一直持续下去,孰胜孰负,红方黑方,永无休止。人们在经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情况下,所焕发出来的大爱无疆和互帮互助的人文情怀,以及激发的顽强不屈和坚忍执着的精神,将不断弘扬光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直前,永不停歇。

我想,这也是我编写此书最希望达到的目的。

得知我正在回忆和撰写这段经历的时候,许多领导和同事都给予了鼓励和支持,唐山市政协主席郭彦洪、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分别亲笺为之作序。汶川大地震以后,以一首《大爱无边》感动全国的著名歌唱家、书法家、板胡演奏家张琳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广东省知名作家、评论家王散木先生在为本书的审稿过程中有感而发,写下专题评论。唐山市资深记者、长篇小说《平安扣》的作者李焱看到初稿后,连夜写下书评。曾在滦县师范执教40年,年近八旬的老教授宋玉珍精读数遍,撰文修订。在作者为本书配上歌词《盛开的栀子花》以后,优秀词人渔鱼给予了耐心指教,河北著名青年作曲家刘亦敏欣然谱曲、几易其稿,并请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大陆知名创作型女歌手李雨儿倾情演唱,制成光盘、随书附赠。在编写过程中,王东印、尚兵、兰绍光、孙永才等领导和同事们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帮助,得到了赴川救援队战友们的大力配合,得到了刘建体、于东兴、李继隆等老同志的悉心指导,李伯林、张志祥、张宝华等同志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田殿江、张全胜、张国金、王丽珠、于富宽、高海燕、郝秀敏等同志在编排设计、出版发行等环节给予了大力支持。董红艳、白薇、刘新、吴琼、王茜等同志进行了仔细地校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因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难免错误,敬请原谅。

2015年初冬于丰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脉(附光盘赴川抗震救灾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守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402648
开本 16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2016057642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