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婉著的《鹤》围绕着三代人为了保护江南藏书楼,通过主人公许宝珠与丈夫陆书鸿、初恋男友彭一涛三者之间的情感纠葛,引发出了一段悲欢离合的命运交响曲。本书故事中涵盖了爱情、婚姻、藏书、探宝、拍卖等多姿多彩的内容,情节设置跌宕起伏,令人欲罢不能。
图书 | 鹤 |
内容 | 编辑推荐 范婉著的《鹤》围绕着三代人为了保护江南藏书楼,通过主人公许宝珠与丈夫陆书鸿、初恋男友彭一涛三者之间的情感纠葛,引发出了一段悲欢离合的命运交响曲。本书故事中涵盖了爱情、婚姻、藏书、探宝、拍卖等多姿多彩的内容,情节设置跌宕起伏,令人欲罢不能。 内容推荐 范婉著的《鹤》是一部有关美丽苏州的文化小说,也是一个家族横跨二十世纪三个时代的命运之书。 小说通过主人公许宝珠与丈夫陆书鸿、初恋男友彭一涛三者之间的情感纠葛,围绕三代人为了保护江南著名藏书楼而引发的一段悲欢离合的命运交响曲而展开故事情节。在古老和现代的苏州之间,在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之间,作者用她那沉静如玉的笔,讲述了一个爱情和艺术如何而来,以何为生以及怎样长久的传奇故事。 娓娓道来,书中的一花一草、一河一桥,都有了别样的情致。 目录 楔子 正文 结尾 试读章节 楔子 我的外婆九十岁了,自我从北京回苏州定居搬了新家后,只来过一次。她说,年纪大了,虽说有电梯不用爬楼梯,但站在十一层的高楼上,沾不到地气,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天气晴好,没有雾霾,我扶她走到露台,一眼便望见了远处蓝天白云下巍然屹立的“东方之门”。我不无炫耀地说:“外婆,够气派吧!这是苏州的地标式建筑,投了几十亿,有三百多米高呢。”外婆笑了笑:“哦,可我怎么看着它像条大裤衩?”我瞪大了眼睛:“太神了!外婆,民间就是这么称呼它的。”外婆摇摇头:“它哪比得上当年我家巷口的三元坊,那才叫气势雄伟。” 三元坊是牌坊,顾名思义不是一座,是三座,石柱木构,檐下斗拱密集,上下额枋浮雕鸟兽花卉,大小、模样都差不多。清朝一代,科举考试中江苏省考中状元的有四十九名,苏州一地就占了二十六名,有个叫钱棨的书生还连中三元。于是知府在此建立牌坊,名“三元坊”,后来坊名成了地名。但我在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的同学说,这三座牌坊,是为苏州全府的状元、会元、解元而立,属于集体表彰。牌坊上有很多麻雀做巢,它们叽叽喳喳欢快地叫着。外婆从小到大,每天走进走出都从这三座牌坊下穿过,她几乎天天仰望它们。 一个秋天的早晨,淡蓝的天空,几朵白云棉絮似的浮着。外婆一抬头,看见天上飞着一只东西。鹤!她立刻知道,这是一只鹤。她没有见过真的鹤,只在画里见过,她自己还画过。不过,这的确是一只鹤。真奇怪,怎么会有一只鹤呢?这一带从来没人养过鹤,更不用说野鹤了。然而这的确是一只鹤!“晴空一鹤排云上”,她从小熟读的诗句,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鹤掠过三元坊,向南边的天空飞去,飞得很高,很慢,雪白的身体,雪白的翅膀,两条长长的腿伸在后面。外婆看得很清楚,简直看呆了。鹤的身姿是那样美,但又让人觉得凄凉。 鹤慢慢地飞着,飞过文庙,渐渐地飞远了。外婆痴站着。 很多年后,她还是忘不了那天的印象,忘不了那种难遇的凄凉的美。那只神秘的孤鹤! 这事儿过了没多久,外婆便回南塘了。不久,外婆去世了。上了年纪后,母亲劝说外婆来苏州跟她一起住,以便照顾,但住了一段时间,外婆总是嚷着要回南塘,说是老宅没人可不行。其实,她是放不下……她是在睡梦中笑着去世的。送走外婆,我坐在桥上,天边有大片艳丽如血的火烧云,洋洋洒洒地飘在空中。这是一种异象。这样的异象外婆真切地看到过好多次,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告诉过我,说得绘声绘色。外婆是个有故事的人,也会讲故事。 冬天,下着大雪,外婆清晨出门,她惊奇地发现河水居然是红的!很红,红得像火烧云,像玫瑰花。外婆想:也许是雪把河变红了。雪那样厚,雪把什么都铺盖成一片白,衬得河水红了。也许是河水这一天本身发红了。她捉摸不透。雪地上还没有人走过,外婆独自一人,踏着积雪,她的脚踩得积雪咯吱咯吱地响。雪白的原野上流淌着一条红色的河,那么鲜明,那么奇特。 坐在桥上看云,尤其在故乡看,心里有种快乐,就像曹雪芹没把《红楼梦》写完,自有一种华丽的没落。我知道,去天堂的路上,必然会经过一座桥。 一条叫清水河的长河横穿了整个南塘古镇,把镇一分为二,河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架起一座桥,足足有三十六座,每一座桥的设计又不尽相同。南塘有史以来,没有受过什么大的灾荒,人们丰衣足食,过着平和安宁的生活。 回想起来,我从南塘跑到北京,有二十多年。人到中年的我,感到体内仍沸腾着活力,我的创造力甚至超越了青年时代。一本又一本的新书源源不断地出来,像有神灵指示一样。我越写,越有激情。其实,这是父母对我从小培养的理想主义生活方式在起作用:从前,我向往人格上的完美;如今,我的生命属于写作。 到了十五岁,我才开始喜欢玫红,不过是纯正的,玫瑰花的那种玫红。我想到外婆就是那种红色——一种成熟到极致的、决绝的美,还有高贵。她的高贵源于她的聪慧和深厚,那是上天和环境赋予女子的稀有的礼物。我在渐渐老去,但我仍喜欢红色。我看着火烧云,那么自在、自足,仿佛是最后的告别,又仿佛是重新的开始。我一边走一边想,还有什么比这更美、更幸福的时刻? 有关故乡的回忆,是一些拆散了的日记。仿佛就是昨天,昨天的清晨或黄昏。 一个黄昏,我回到南塘,乘上一辆三轮车,在镇上转悠。车夫误以为我是外地人,就在镇上的大街小巷绕圈子,想多收我一点儿车费,我不吭声。他指着柳树下的一户酒家,告诉我说,这是百年老店。我笑笑。他指着保圣寺说,电视剧《红楼梦》里的葫芦庙就是在这里拍的,我点点头。经过一座不知名的小桥,我从三轮车上向前看,两三家昏黄的灯火,在河流里伸出它的手臂,绵绵长长,晃晃悠悠,它要给过客,给游子,多少情思、多少乡愁呢?这是我在故乡多年,从来没遇到的情景,顿时觉得这个三轮车夫倒是个风雅之人。 我在多年以后想起这件事,还有种半梦半醒的感觉。 一个从小在南塘生活的人走过的桥,恐怕比他走的路还多。当他回首往事时,常常会坐在桥头,感叹:岁月如梭,逝水流年。 南塘的桥很多,但有风情的,在我看来,还是凤毛麟角。我不喜欢石板平桥,尽管有很多作家写诗赞美它,我还是喜欢单孔的石拱桥。 和丰桥就是这样的一座石拱桥,在我心中,它是南塘最古老最美丽的桥,每块桥面石上都有浮雕。桥堍下的保和堂中药店一到夏天就在大玻璃瓶里放上青梅。买一只青梅抿于口中,走到和丰桥一侧,趴住桥栏,静静地看桥下的流水、船、渔夫,还有不远处的一座廊桥。从前的日子,真是好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鹤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范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65482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5-07-01 |
首版时间 | 2015-07-01 |
印刷时间 | 201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8 |
CIP核字 | 2015173695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08 |
宽 | 148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