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碧芬、范金民著的《明代宫廷织绣史/明代宫廷史研究丛书》通过对史料、故宫博物院藏品和出土文物的眼,对明代采桑生产、中央织造机构和地方织染局以及明代服饰的制度、丝织品种类以及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本书从技术和艺术角度对明代宫廷织品行了剖析研究,向读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明代宫廷织品。
图书 | 明代宫廷织绣史/明代宫廷史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阙碧芬、范金民著的《明代宫廷织绣史/明代宫廷史研究丛书》通过对史料、故宫博物院藏品和出土文物的眼,对明代采桑生产、中央织造机构和地方织染局以及明代服饰的制度、丝织品种类以及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本书从技术和艺术角度对明代宫廷织品行了剖析研究,向读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明代宫廷织品。 目录 第一章 明代的纺织生产 第一节 明代蚕桑生产概况 一 种桑养蚕的普遍 二 种桑面积不断扩大 三 种桑养蚕区域范围不断扩大 四 桑树品种增多 五 缫丝经验的积累 六 蚕桑生产向商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 明代丝绸生产大势 第三节 明代丝绸贸易 一 广阔的国内市场 二 兴盛的对外贸易 第二章 明代的官营织造业 第一节 中央织染机构的设置与运作 一 南京内织染局 二 南京工部织染所 三 南京供应机房 四 南京神帛堂 五 北京内织染局 六 北京工部织染所 第二节 地方织染局的设置与运作 一 会典所载各地地方织染局的岁造量 二 各地地方织染局的设置与兴衰 第三节 明代宫廷丝织品加派及其生产 第四节 江南地方织染局生产形式的演变 第五节 明廷停止官营织造问题 第三章 明代宫廷服饰与生活中的织品 第一节 宫廷中的服饰礼仪制度 一 皇帝的服饰 二 皇后的服饰 三 皇妃、皇嫔、内命妇及宫人服饰 四 皇太子与皇太子妃服饰 五 亲王、世子、郡王与王妃服饰 六 文武官员服饰 第二节 从宫廷绘画与出土文物看宫廷服饰 第三节 宫廷生活中纺织品的应用 一 车舆帷幄织品 二 旗与幡 三 伞盖、扇与灯笼 四 坐骑上的配垫 第四章 明代丝织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明代的丝织技术概况 一 栽桑 二 养蚕 三 缫丝和制线 四 络并捻工程 五 染色和印花 第二节 成熟的提花织造技术 一 织造前的准备工序 二 花机 三 花本的制作 第三节 龙袍织造技术的探讨 第五章 宫廷纺织品的晶种与分类 第一节 丝织品的名称与分类 一 丝绸命名与分类系统 二 丝绸品种分类 第二节 提花丝绸品种 一 根据地组织作的提花丝绸分类 二 多彩的妆花与纬重组织 三 特殊材料的提花织物 第三节 刺绣品种 第六章 明代宫廷丝织品的设计风格与特色 第一节 宫廷织品的设计风格 第二节 宫廷丝绸的纹样设计 第三节 宫廷丝绸的设计形式与特色 一 织成面料设计 二 四方连续的图案设计 三 丝绸设计的用色与配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代宫廷织绣史/明代宫廷史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阙碧芬//范金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故宫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4081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8 |
CIP核字 | 2015245023 |
中图分类号 | J5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65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