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读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往往让你浸润其中而不能自拔。因为读书很享受,又有一些人爱屋及乌,即使不读书的内容,也喜欢把书当作一种可供欣赏的艺术品收存。《书者生也》一书编辑了著名学者辛德勇有关藏书和书籍史的文章,也可以说都是以书为主题,以自己读书、买书、藏书的经历为主,兼记相关书事、书人等故事,真情叙述阅读、藏书的美好以及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幸福,积极推动全民阅读。
图书 | 书者生也(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对于很多人来说,读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往往让你浸润其中而不能自拔。因为读书很享受,又有一些人爱屋及乌,即使不读书的内容,也喜欢把书当作一种可供欣赏的艺术品收存。《书者生也》一书编辑了著名学者辛德勇有关藏书和书籍史的文章,也可以说都是以书为主题,以自己读书、买书、藏书的经历为主,兼记相关书事、书人等故事,真情叙述阅读、藏书的美好以及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幸福,积极推动全民阅读。 内容推荐 收入《书者生也》一书的都是有关藏书和书籍史的文章,作者辛德勇既是古书爱好者、收藏者,也是从事历史学、文献学研究的学者,因而能从版本目录学以及历史、文化等的角度对所经见、购藏的古书加以考察研究;再加之作者通俗有趣的讲说,使本书可读性、知识性、学术性兼备,可给喜欢读书、购书及藏书的读者带来阅读的快乐,提供有用的知识。 目录 《西京书话》出版弁言 序 东方西方相映成像——读高峰枫《从卷子本到册子本》一文有感 读黄色书,论往圣学——“黄册子”小考 一封索还藏书的信函 也谈宋刊《说文解字》之大小字本问题 原刻初印本《经传释词》及相关虚词著述 伪书《年华录》 元刻本《宗镜录》零册漫记 黄永年的诗集与吾师跋文 李存著《唐人五言排律选》与试帖诗选本 试读章节 除了《助字辨略》以外,刘淇另外还撰著有《周易通说》《禹贡说》等。,在经学上本花过一些功夫。就选择虚词用例的范围而言,《助字辨略》取材相当广泛,非徒钱仪吉所说“先秦两汉书籍”而已,从上古以迄元代,举凡经史子集各类著述,乃至诗词、小说,几乎一无所遗,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市井俗语,印证材料比较丰富。只是元曲当中的虚词用例,刘氏以为其“纯用方言,无宜阑人”,拟议“他日别为一编,以附卷尾”。 《助字辨略》共收载四百七十六字,全书分为五卷,按平、上、去、人四声依次相从(其中平声以字多再分作上、下两卷)。书成后在康熙五十年由海城卢承琰为之刊刻,然传世殊罕。后来在乾隆四十四年和咸丰五年,又分别有长白国泰重刻本和聊城杨以增海源阁重刻本,但流传也都不是很广。故至民国时期,又分别有杨树达重刻本和陈乃乾影印海源阁本行世。我买到的陈氏古书流通处影印本,虽说没法与诸种旧刻本相比,现在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遇到了。这种一再为学人翻刻重印的情况,也反映出《助字辨略》的学术价值,一直为学术界所重视。今有中华书局洋装印本,学者检读,更为便利。 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撰成于嘉庆三年。他在序言和正文中都没有提到刘淇的《助字辨略》,从钱泰吉、杨绍和的相关跋语中可以看出,刘淇《助字辨略》的康熙原刻本和乾隆重刻本流传都很稀少,学者难得一见,故王引之在撰写《经传释词》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刘氏此书,甚至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尽管如此,由于二者是同一时代学术风气之下出现的著述,其训解古书的旨趣,颇为相通。 《经传释词》和《助字辨略》这两部书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助字辨略》产生于清代前期,考究古代经典的所谓朴学,还刚刚兴起,远未臻至全盛的局面,故其书局面较诸《经传释词》虽更为宏阔,精度却明显不足。 与《助字辨略》相比,产生于乾嘉学术全盛时期的《经传释词》,所针对的古代典籍,固然如其书名所示,是以所谓九经三传为核心,所旁涉兼及的其他典籍,亦基本局限在周秦西汉以前的子书和史籍范围之内,书中收载的虚词,仅一百六十字而已,王氏自言“前人所未及者补之,误解者正之,其易晓者则略而不论,非敢舍旧说而尚新奇,亦欲窥测古人之意,以备学者之采择”。“其易晓者则略而不论”一语,尤其显示出王引之意在问难求精,而非贪多务博,求全求备。 《经传释词》之精审,还表现在王引之引述的虚词用例,特别注意尽量找出最原始的早出例证,而《助字辨略》对此却不够讲究,还有很强的随意性,取材稍显驳杂。另外,在解释词义方面,《助字辨略》也有很多不够妥当的地方。朱师辙在民国时评价说:“刘’淇《助字辨略》,虽有可观,远不逮王氏(《经传释词》)之精。” P116-119 序言 编在这本小册子里的,都是有关藏书和书籍史的文章,也可以说都是以书为主题。定书名时,便首先想到,要有一个“书”字,可又不能光用“书”字作书名。有个办法是多用几个“书”字重复一下,但周越然在民国时已经抢先用过了,出了本书,就叫《书书书》。 对于很多人来说,读书都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往往让你浸润其中而不能自拔。因为读书很享受,又有一些人爱屋及乌,即使不读书的内容,也喜欢把书当作一种可供欣赏的艺术品收存。不过对于我来说,更好像是当作宠物一样把书“养”在那里。 比较熟悉的朋友,或是学术界同仁,大多可能不好想象,像我这么生活粗放的人,也会饲养宠物。其实我养过很长时间,是在小时候,养的是只狗,德国黑背与国狗相交媾的产物。除了狗,家里另外还养了猪、鸡、鸭、鹅,样样都有(个别时候还有兔子)。别的动物到该吃饭的时候一刻也不等,一片喧嚣,狗却不管多饿,都是一声不吭,靠在腿边跟着我,看我转着圈地喂猪,喂鸡,喂鸭,喂鹅。好像是在说,我是你的朋友,跟它们这些畜生不一样。其实它也是有工作的,要看家,不是白养,算不上是真正的宠物。但狗就是狗,它会依偎你,会欢天喜地迎接你的归来,当你卧病在床,它会双目凝视、满含关切地看你。你也会抚摸它,想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它一些。小的时候,家务繁多,实在太忙了,虽然很喜欢,对这只狗,并没有太多关注,没有多去留意狗的眼神。 现在自己一天天老去。回顾大半生,碌碌无所成就,如果说有什么事儿能让自己觉得有些欣慰的话,那就是书斋里面这些书了。每天早晨,睁眼就想看看自己的好书;吃到肉,喝到酒,肚子一舒服,又想摸本好书看看;晚上临睡前,还想再看两眼喜欢的书籍。书,就像我的宠物,看着它,捧着它,有一种回到少年时代,与那只狗耳鬓厮磨般亲昵的感觉。 书毕竟不是狗。除了眷恋,摩挲间还会引发一些思索,日积月累,慢慢会形成一些比较清晰的认识。这些认识,对有学问的人来说,或许只是常识,但却弥补了自己知识的不足。于是,便把它写了下来,编在这里的,就是这样一些文章。写得哕嗦,是因为自己记忆力极差,查对了很多书,不写下来,转身就忘了,做我自己的笔记本而已。 每天安坐书斋,是这些书,像珍爱的宠物一样带给我生意。所以,我就用“书者生也”这句短语来做书名。这几个字,是从所谓伪书《文子》里胡乱切割下来的。原话是“书者言之所生也”,并不是我要表述的意思。哲学家讲的话,俗人本来都很难弄明白;再说,若是单纯借用其字面上的意思,编录在这里的文章,都是因书而发,劫下这几个字来,也算是盗亦有道。 2015年8月1日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书者生也(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辛德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未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76242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6-09-01 |
首版时间 | 2016-09-01 |
印刷时间 | 201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2 |
CIP核字 | 2016208264 |
中图分类号 | G25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190 |
宽 | 136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