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博论丛(2015年总第6辑)》是由苏州博物馆组织编写,主编者陈瑞近。本文集分为考古与文物研究、历史与文献研究、吴门画派研究、博物馆学研究四个专辑,以涉及苏州地方文物、考古、历史、文献和美术等方面的论文为主,旁及其他地域,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图书 | 苏州文博论丛(2015年总第6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苏州文博论丛(2015年总第6辑)》是由苏州博物馆组织编写,主编者陈瑞近。本文集分为考古与文物研究、历史与文献研究、吴门画派研究、博物馆学研究四个专辑,以涉及苏州地方文物、考古、历史、文献和美术等方面的论文为主,旁及其他地域,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考古与文物研究 苏州破虏墩汉墓发掘简报 常熟秦家塘遗址发掘简报 常州新北区顾村土墩遗存考古调查报告 对东山村遗址出土一件异形玉器的解读 商周青铜器写实性动物纹初步研究 有关12枚秦“市、亭”陶文的重新考释 汉代“农耕图”题材寓意辨析——兼论壁画墓的起源 对中仓十二月出米简[肆]4012组的复原尝试 关于“乌获”等神兽图像的探讨 历史与文献研究 旧山楼赵氏致张星鉴手札小笺 四位一体,拱卫留都:明中后期江南防御体系的建构——以郑若曾《江南经略》为例 “吴门画派”的薪传者——清吴门画家刘彦冲生平及其绘画艺术 清代的地方望族:江西吉水固州承志堂张氏——以固州承志堂张氏族谱为中心的考察 苏州博物馆馆藏谢家福档案选辑校释(七)——凌淦(等)致谢家福(等)函稿 吴门画派研究 文徵明与吴门画派 再论文徵明小楷《落花诗》——以过云楼、虚白斋、琴几轩藏本比较为主 残碑人帖与残帖上石——对停云馆刻拓残帖的再思考 古意的竞争——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再读 文徵明《江南春图》研究——模式与主题 “曲水流觞”的新时空——文徵明兰亭图中的图式与德政指向 聊写胸中逸气——文徵明墨竹研究 文徵明与“文兰”——略论文徵明画兰的笔墨、结构与范式 文徵明弟子梁孜考 博物馆学研究 浅谈公立中小型博物馆的品牌塑造——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展览项目实践探析——以苏州博物馆临时特展为例 让博物馆活起来的几种模式分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苏州文博论丛(2015年总第6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陈瑞近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4486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56 |
CIP核字 | 2015308965 |
中图分类号 | G269.275.3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8 |
宽 | 21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