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淖记事(汪曾祺小说精选)/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大淖记事(汪曾祺小说精选)》收入了著名作家汪曾祺创作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作者写的小说以散文的笔调,极富诗情地展现了苏北乡村的田园风光和人情风俗,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之中,满溢和谐的意趣。汪曾祺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者”。他笔下那些带有民俗风情的小说,撇开了政治生活的宏伟叙事,把一种久违的民族文化传统注入当代中国,对新时期小说的影响十分深远。

内容推荐

《大淖记事(汪曾祺小说精选)》收入了汪曾祺创作于1980年代之后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共7篇,包括《大淖记事》《受戒》《鉴赏家》等。汪曾祺的小说大多取材于“回忆”,以散文的笔调,极富诗情地展现了苏北乡村的田园风光和人情风俗,浑朴自然,洋溢着和谐清新之美。这些带有民俗风情的小说,把一种久违的民族文化传统注入当代中国,对新时期小说的影响十分深远。

目录

大淖记事

受戒

故里三陈

晚饭后的故事

小芳

鉴赏家

八千岁

试读章节

大淖记事

这地方的地名很奇怪,叫做大淖。全县没有几个人认得这个淖字。县境之内,也再没有别的叫做什么淖的地方。据说这是蒙古话。那么这地名大概是元朝留下的。元朝以前这地方有没有,叫做什么,就无从查考了。

淖,是一片大水。说是湖泊,似还不够,比一个池塘可要大得多,春夏水盛时,是颇为浩渺的。这是两条水道的河源。淖中央有一条狭长的沙洲。沙洲上长满茅草和芦荻。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秋天,全都枯黄了,就被人割去,加到自己的屋顶上去了。冬天,下雪,这里总比别处先白。化雪的时候,也比别处化得慢。河水解冻了,发绿了,沙洲上的残雪还亮晶晶地堆积着。这条沙洲是两条河水的分界处。从淖里坐船沿沙洲西面北行,可以看到高阜上的几家炕房。绿柳丛中,露出雪白的粉墙,黑漆大书四个字:“鸡鸭炕房”,非常显眼。炕房门外,照例都有一块小小土坪,有几个人坐在树桩上负曝闲谈。不时有人从门里挑出一副很大的扁圆的竹笼,笼口络着绳网,里面是松花黄色的,毛茸茸,挨挨挤挤,啾啾乱叫的小鸡小鸭。由沙洲往东,要经过一座浆坊。浆是浆衣服用的。这里的人,衣服被里洗过后,都要浆一浆。浆过的衣服,穿在身上沙沙作响。浆是芡实水磨,加一点明矾,澄去水分,晒干而成。这东西是不值什么钱的。一大盆衣被,只要到杂货店花两三个铜板,买一小块,用热水冲开,就足够用了。但是全县浆粉都由这家供应(这东西是家家用得着的),所以规模也不算小了。浆坊有四五个师傅忙碌着。喂着两头毛驴,轮流上磨。浆坊门外,有一片平场,太阳好的时候,每天晒着浆块,白得叫人眼睛都睁不开。炕房、浆坊附近还有几家买卖荸荠、茨菰、菱角、鲜藕的鲜货行,集散鱼蟹的鱼行和收购青草的草行。过了炕房和浆坊,就都是田畴麦垅,牛棚水车,人家的墙上贴着黑黄色的牛屎粑粑,——牛粪和水,拍成饼状,直径半尺,整齐地贴在墙上晾干,作燃料,已经完全是农村的景色了。由大淖北去,可至北乡各村。东去可至一沟、二沟、三垛,直达邻县兴化。

大淖的南岸,有一座漆成绿色的木板房,房顶,地面,都是木板的。这原是一个轮船公司。靠外手是候船的休息室。往里去,临水,就是码头。原来曾有一只小轮船,往来本城和兴化,隔日一班,单日开走,双日返回。小轮船漆得花花绿绿的。飘着万国旗,机器突突地响,烟筒冒着黑烟,装货、卸货,上客、下客,也有卖牛肉、高粱酒、花生瓜子、芝麻灌香糖的小贩,吆吆喝喝,是热闹过一阵的。后来因为公司赔了本,股东无意继续经营,就卖船停业了。这间木板房子倒没有拆去。现在里面空荡荡、冷清清,只有附近的野孩子到候船室来唱戏玩,棍棍棒棒,乱打一气;或到码头上比赛撒尿。七八个小家伙,齐齐地站成一排,把一泡泡骚尿哗哗地撒到水里,看谁尿得最远。

大淖指的是这片水,也指水边的陆地。这里是城区和乡下的交界处。从轮船公司往南,穿过一条深巷,就是北门外东大街了。坐在大淖的水边,可以听到远远地一阵一阵朦朦胧胧的市声,但是这里的一切和街里不一样。这里没有一家店铺。这里的颜色、声音、气味和街里不一样。这里的人也不一样。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观念和街里的穿长衣念过“子日”的人完全不同。

由轮船公司往东往西,各距一箭之遥,有两丛住户人家。这两丛人家,也是互不相同的,各是各乡风。

西边是几排错错落落的低矮的瓦屋。这里住的是做小生意的。他们大都不是本地人,是从下河一带,兴化、泰州、东台等处来的客户。卖紫萝卜的(紫萝卜是比荸荠略大的扁圆形的萝卜,外皮染成深蓝紫色,极甜脆),卖风菱的(风菱是很大的两角的菱角,壳极硬),卖山里红的,卖熟藕的(藕孔里塞了糯米煮熟)。还有一个从宝应来的卖眼镜的,一个从杭州来的卖天竺筷的。他们像一些候鸟,来去都有定时。来时,向相熟的人家租一间半间屋子,住上一阵,有的住得长一些,有的短一些,到生意做完,就走了。他们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罢早饭,各自背着、扛着、挎着、举着自己的货色,用不同的乡音,不同的腔调,吟唱吆唤着上街了。到太阳落山,又都像鸟似的回到自己的窝里。于是从这些低矮的屋檐下就都飘出带点甜味而又呛人的炊烟(所烧的柴草都是半干不湿的)。他们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赚钱不大。因为是在客边,对人很和气,凡事忍让,所以这一带平常总是安安静静的,很少有吵嘴打架的事情发生。

这里还住着二十来个锡匠,都是兴化帮。这地方兴用锡器,家家都有几件锡制的家伙。香炉、蜡台、痰盂、茶叶罐、水壶、茶壶、酒壶,甚至尿壶,都是锡的。嫁闺女时都要陪送一套锡器。最少也要有两个能容四五升米的大锡罐,摆在柜顶上,否则就不成其为嫁妆。出阁的闺女生了孩子,娘家要送两大罐糯米粥(另外还要有两只老母鸡,一百鸡蛋),装粥用的就是娘柜顶上的这两个锡罐。因此,二十来个锡匠并不显多。P1-5

序言

汪曾祺,1920年生于江苏高邮。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师从沈从文、闻一多等。他的创作生涯断断续续,1940年代初试锋芒,1960年代零星写作,而真正获得声誉的是1980年代。因此,本书精选了他创作于1980年代之后的《大淖记事》《受戒》《故里三陈》等7篇中短篇小说代表作。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汪曾祺可谓是一个极富特色、独树一帜的作家。他被誉为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一生虽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身上那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却始终未变。

汪曾祺的小说大多取材于“回忆”,又把回忆点放在风情习俗的细致描述上,用散文的笔调,极富诗情地展现了苏北乡村的田园风光和人情风俗。所以他的小说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全是小人物的小生活,但人物个个精神,生活细节尤见功力。他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为此,他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大淖记事》和《受戒》。《大淖记事》曾荣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诗,写的是旧社会一对普通劳动青年的爱情故事,但由这个故事显示出来的生活的美却是激动人心的:娇美可人的巧云和年轻风流的锡匠十一子纯真赤诚的爱情遭到野蛮的蹂躏,然而无比坚贞的爱竟可使生者死、死者生,让读者清楚看到劳动人民身上的优良品德的闪光。《受戒》中明海青涩拘谨,小英子率性天真,一对小儿女之间萌发的纯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和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在展示美与健康的人性的同时,汪曾祺也常常对人性的丑恶和软弱发出深沉的叹喟。如《故里三陈》中陈小手成功为团长的太太接生,救了她们母子的性命,却因“我的女人,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而被团长一枪击毙,揭示了封建主义、男权专制的残暴;《八千岁》中米店老板八千岁被八舅太爷敲诈,得救后“心里想:不是八百,是九百!不过回头想想,毕竟少花了一百,又觉得有些欣慰,好像他凭空捡到一百块钱似的”,这种自我心理调节颇有点阿Q的味道。不过汪曾祺即便是对如此种种有所针砭和批判,也总是同情大于批判。

汪曾祺不喜用华丽的辞藻,他的文字虽朴实,但组合起来却充满了生活的美好。百样人生千种姿态,就那么淡淡地叙述出来,却是韵味无穷,让人百读不厌。

书评(媒体评论)

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沈从文

健康,快乐,平和,向上,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动,还有不露声色的幽默,是汪曾祺小说总能够带给我们的阅读感受。

——铁凝

他是我认为全中国文章写得最好的,一直到今天都这样认为。

——黄永玉

汪曾祺老的小说,可说是顶容易读的了。总是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

——王安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淖记事(汪曾祺小说精选)/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曾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8352
开本 32开
页数 1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73
CIP核字 2015321728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