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内容
试读章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可能发生了不起的事情

个人如何做历史的推动者?这个话题显得过于宏大。它使人觉得,仿佛必须将“推动历史”作为一件有意的追求才能实现。

因而,当我们做着一件具体而琐碎的工作时,我们更愿意讨论它的短期前景,包括它的商业价值、影响力和自我实现度。至于历史,那种庞然大物似乎与我们正在从事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

但事实上,曾经改变了历史的人,事先往往并未按照设计的路径来发挥自己的影响。许多历史创造者在进行事后看来很重要的事情时,其实只是在做琐碎、具体的工作而已。他们感受到的是日常的欢乐和苦恼。

在《放任自流的时光》里,苏西回忆那一段与鲍勃·迪伦等歌手、艺术家共处的日子。即使是在几十年后,回忆格林威治村那段生活,苏西记起的也都是具体的悲伤和喜悦,以及为了某个近期目标进行的努力。人们所做的,无非只是开办一家音乐餐厅,或是做一件看着顺眼的衣服这种简单的事情。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历史进行了什么手术。只是人们后来知道,在格林威治村发生的那些小事成为一种精神象征,这象征的力量四处传播,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故乡。

改变了历史的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改变历史,这件事对我们有着极大的鼓励作用。因为大多数人并不生活在“我正创造未来”的自我意识中。这难免让人沮丧,并且失去对未来的理想主义的期待。毕竟,如果我们正在做的只是熬夜写一篇文章、为了让公司活下去而苦苦琢磨一个产品设计或者和几个朋友聚会聊天讨论些技术问题,我们是不是显得太过微小而失去雄心呢?

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大多数浪潮是从我们正在过着的普通生活中产生的。

我经常回到几个激动人心的场景,一个是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在一个几十人参加的极客聚会上展示一台不起眼的电脑那个场景。对两个毛手毛脚的年轻人而言,那只是在车库捣鼓了很久并且受不到什么人注意的爱好的结果,他们要在展示完之后回到加班、领工资或者为考试苦恼的生活中去。而当约翰·凯恩斯跟着一堆朋友(包括)聚会、喝酒、争论时,那些后来影响了全世界经济、哲学和文学思潮的言谈只是很不重要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人们之间混乱的交际和爱情关系。

同样,“新浪潮”电影流派的那群组成者,并未意识到自己要开启一个影响力远超出电影行业并延续至今的事业。他们只是像我们常做的那样表达自己,并且,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显然是将《电影手册》这本杂志一期一期复印而已。但最终,他们是我们现代生活许多元素的构成者甚至是奠定者。

坚持具体而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仍然是最大的道德。只是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更大的期待。要相信自己每天的烦恼和不起眼的思考有可能会是了不起的事情。潮流总是个人的汇集,抛开潮流的喧闹,将目光集中于每一个人,不难发现他们过着和我们相差不大的生活。

在我们惯常的现实生活里可能藏着了不起的事情。

P7-11

目录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为何该勇于承认自己是文艺青年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文艺青年

Chapter 1 在惯常里藏着了不起的事情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可能发生了不起的事情

 我听庞麦郎《滑板鞋》时想到的一些事

 该不该“与世界为敌”

 物质如潮水,精神是河床

 风吹过万物前,先吹过柔软的身体

 相比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更应该成为一个识趣的人

 你选择了现在的生活,还是被迫过着现在的生活?

 如果你壮志在胸,就得反复试验去哪里生活

 世界上最不势利的喜欢

 我从来没有羞于承认过,无论是汪国真还是余秋雨

 这么多年了,朋克们都在过着什么生活

 跳绳游戏

 不随便让别人感动或伤心,也是一种道德

 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你是不是就认了?

 好故事来自坏生活

 阳光照进枯井里,就知道了黑暗的温柔

 死在沙滩上之后,要不要爬起来再做一次前浪?

Chapter 2 保持不被潮水吞没的基础

 那些暴露了你的内心

 你们各过桥,我缄口不语

 我们都是敏感的时代病人,强求生活不具有的美好

 短痛不如长痛

 失眠者

 找到你生活里的龙,或者变成一声春雷

 杰作与人生,都靠余味

 尽管痛苦的回忆远多过快乐的回忆

 欲望的分寸

 依赖淡薄的表面关系过日子,不是比独处更寂寞吗?

 就像那未了的余情

 想起十九岁那年的事,真叫人又难过又怦然一动

 为什么要回家

 被背叛的人更有力量

 性比爱更可靠,因为它离物质世界更近

 最好的男女关系是免费的快乐,还是隐藏的折磨

 时间

Chapter 3 你的外表是否衬得上你的灵魂

 人们热衷的应该反对,人们反对的应该流行

 风格是一种流动的本质

 再论风格:不以貌取人,而以魅力取人

 你为什么停住时光

 美化生活的恶果,是被赤裸真相伤得更深

 不是茨冈人就别学着热衷于离别

 为什么矛盾而复杂的女人特别有魅力

 你的外表是否衬得上你的灵魂

 穿什么为何如此重要

 有用的性感

 扮演成整天自我矮化的人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看清了这个被误解的时代

 我总仰仗陌生人的善意

 做一些让自己觉得激动的事情

 坎普

Chapter 4 你有偶尔对世界说去他妈的权利

 这两年你过得好不好,你已经改变了多少

 你偶尔该对这个世界说“去他妈的”

 在下雨的夜晚死而复生

 田园生活

 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随时培养自己的不满

 我们把自由想得太美好,以至于它永远无法抵达。

 没有任何痛苦能通过“想明白”化解

 当风暴不袭击你时,愤然去袭击风暴

 到底什么理由让人愿意打一场艰难而美好的仗

 誓言跟时代是相反的,还在遵守誓言的人像旧时代的人

 矛盾感、偏差、陌生感

 过去既然很好,你又何必回头

 没有耐心的时代

 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从容跟随

Chapter 5 生活其实是更重要的事

 生活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该在日常生活里不断冒险

 我让生活更简单的努力是怎么失败的

 为什么要远离人生导师

 刻薄盛行的时代,你还喜欢宽厚的人吗

 在成功者看起来都不大正常的年代,我们正常人该怎么办

 假如你是个普通人

 在成为很酷的事物与成为善意的事物之间,你会怎样选

 人们总说“勿忘初心”,但初心真的不能抛弃吗?

 过着普通的生活,也能有伟大的体验吗

 在互联网年代,花五年时间安静地做一件事是什么感觉

 关于鸡汤的若干苦恼

 被贴上与事实不符的标签后,该怎么办

 巨头上市,帝国分离,我们如何看待兴衰

 写给豆瓣十周年

 将来总归要天上相聚,别在意此刻流逝光阴

序言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审美本质上是区分好与坏的过程。我们中间的许多分歧,花费大量时间争论,经常是因为没有勇气做最终的好与坏的决断。比方说,我们为了辩论长句和短句究竟哪个更漂亮举出了无数理由,最终还互相握手妥协,认为各有优劣。事实上呢?长句优于短句是一件不容商量的事。审美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在这个领域不需要宽容。

有一个关于品位的定义我曾推崇了很久:“品位是判断事物好坏的勇气和能力,以及对坏东西说不的能力。”如果细分起来,最难的反倒是对坏东西说不的勇气和能力。我自己对“品位”一词还有另一种更肤浅解释:品位是准确感知潮流方向的能力,以及明知潮流向何流动但仍不失去自我方向的能力。说到这里图穷匕见,当社会潮流是反感“文艺”的,是调侃和反讽的,但2013年开始,世相始终希望恢复“文艺”的名誉,也希望我们不为坏的潮流所动摇,并努力改变潮水的方向。

如果说我不愿意面对一个空洞的“社会”发出邀请,那么我起码对世相和它的读者有所要求,或有所寄望。我们是时候做出选择。是否愿意承认文艺是生活的根基,是否愿意对抗对文艺的拙劣的伤害,是否愿意重新公开展示自己身上某一部分潜伏的文艺气质。

我热切地希望一个可以公开推崇文艺且不受指点的时代重新归来。或者说,如果这个时代本身就还存在,希望它浮出水面而不是藏在众人生活的暗影里。希望阅读、旅行,欣赏建筑和油画,当众赞美精神生活都成为新的潮流。

这一切当然散落着存在各个角落,也让人对“文艺溃败”这个论点充满怀疑。但归根结底,为什么需要对文艺的一次统一命名?因为当我们行其实而不扬其名,久而久之,这种畏缩和规避心态成为风气,遮掩正常的文艺生活居然成为常态,那些居于边缘地位的文艺生活首当其冲,遭到冷遇甚至讪笑,漠然和木然随后扩展到最主流的文学生活中。

在此之前,还有工作要做。文艺同样区分好坏,因为它本身就意味着审美和品位。救护文艺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好的文艺产生共识。坦白讲,文艺的坏品味是让许多其实热爱文艺的人反倒羞于谈论文艺的最主要的原因。我们需要区分好文艺和坏文艺的能力,更需要勇气。长久以来,某一类小众的行为和审美倾向被强横地定义为“文艺”,这类审美倾向包括腻味的抒情、毫无实质内容而形式又做作难堪的言辞、空洞而不知所云的励志、不懂节制的情绪以及腐朽的妆扮。将此称作“文艺”并进而对文艺进行嘲讽和唾弃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是恶劣的,其可笑程度就如同因为有人溺水而希望填没整个海洋那样可笑。

从另一个角度讲,审美是一系列复杂判断过程被抽象化的结果,这些复杂的判断的标准在我们成长到生命某个阶段就已经基本固定,最后内化为直觉,也就是判断力。我们有机会调整自己判断的能力,但这需要我们养成重视细节、不时发问的习惯,为什么在21寸显示器上五号字体比小五号字体更粗俗?为什么苹果手机的圆直角比纯粹的直角和圆弧更加精致?为什么微笑的小丑比哭泣的小丑更加悲伤?每一次对此类问题的回答都可以训练判断力和审美能力,在这种琐碎问题上花费时间是值得的。

这是我们为获得更优质的文艺生活必须付出的努力——它毫不艰辛,充满愉悦。

内容推荐

百万粉丝自媒体、最具影响力的文艺大号!

“4个小时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新世相图书馆”年度刷屏事件策划者!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是新世相创始人张伟的首本随笔集。

84篇用文艺解决人间烦恼的样本。

84篇样本里你会看到,原来折磨你和乔布斯、海明威、梦露、卡波特、原研哉……的,是同一种东西。大师们未必有生活的解药,但你会从他们的故事里发现一些实用而不失格调的生活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丈量世界坐标系。

保持镇静、不被生活吞没,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编辑推荐

你经常有目光短浅的时候,愤怒的时候,万念俱灰的时候,无聊度日的时候,这个时候,你需要文学和艺术。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是百万粉丝自媒体、具影响力的文艺大号新世相创始人张伟首本随笔集!

100万人的“深夜陪伴品”,84篇用文艺解决人间烦恼的样本。

张伟精选84篇受好评文章,重新修改、创作,实体书独家发布。

32张精选内文配图+流传度广的经典语录首次集合。四色印刷,精美装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世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16607
开本 32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7-03-01
首版时间 2017-03-01
印刷时间 201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2016111192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1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