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中国国情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领导建立的国情研究中心是国内□□的国家决策思想库,他近期著作主要有《十三五大战略》《中国新战略》《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胡鞍钢的观点》《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中国集体领导体制》》等,撰写多篇国情报告,参加国家十一五规划至十三五规划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的作者之一。
图书 |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谈国情研究与智库建设 |
内容 | 作者简介 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中国国情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领导建立的国情研究中心是国内□□的国家决策思想库,他近期著作主要有《十三五大战略》《中国新战略》《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胡鞍钢的观点》《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中国集体领导体制》》等,撰写多篇国情报告,参加国家十一五规划至十三五规划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的作者之一。 目录 第一部分 国情研究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实事求是” 是国情研究的精髓和法宝 国情研究要一以贯之 换位思维研究中国 国情 中国迅速崛起的思想密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怎样看待毛泽东的历史遗产 怎样才能创新思想 中国创新来自哪里 用思想来引领社会 谁在影响当代中国 为什么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国情研究的原创性、前沿性和□□性 国情研究既是一门大学问, 也是一门大科学 当代中国研究是一门大学问 国情研究的“望远镜”和“显微 镜” 研究中国的天时、地利、人和 我们是怎样研究国情的 感悟人生, 研究中国, 记录当代 国情研究是我的终身事业 《胡鞍钢记录》记录什么 在不在其位, 都要谋其政 从“必然王国” 到“自由王国” 是碎片化的中国还是系统化的中国 当代中国研究如何走出去 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向世界传递正能量 中国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 推进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人才培养: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本 第二部分 智库建设 创新力是中国智库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大学智库的定位和任务 中国大学智库的“三独立” 原则 国家智库是国家战略的谋划者 国家发展规划的设计者 建设高校决策思想库, 为科学决策做出知识贡献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再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如何创办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如何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高端智库建设———以国情研究院为例 打造大学高端智库 定位·难点·前景———胡鞍钢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大学智库如何参与重大决策咨询: 以“十三五” 规划为例 智库对中国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影响———以清华大学国情 研究院为例 第三部分 学术研究 我是如何读书的 “数字化阅读” 时代的阅读与记忆 好思想是好文章的灵魂 怎样写好文章 如何写一部好书 以文会友、以书交友 谈“三写”: 写文、写书、写册 “三书” 之道: 读书、写书、教书 我的“三书” 之道 当代中国研究的“三通”: 通识、通达、通变 人才是怎样成长的 刻苦自学是□好的 从100%到10%再到1% 人才价值是他创造的价值 他人评价优于自我评价□大的挑战是挑战自己 没有尽头的知识马拉松 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 讲课方法 高水平的好教材 与中国青年网的问答 甘为人梯, 甘做桥梁 学术者, 天下之公器 学术竞争与学术优势 学术成果的数量与质量 学术之争与主义之争 学术休假与学术收获之年 当代中国研究的学术论文与学术著作 我的学术之路: 读书、写书、教书 我的学术研究原则 我的学术之路 学术之路要“自信人生二百年” 学者是学问创作者, 又是秀才式的专家 《胡鞍钢记录》编辑目的与方针 靠现场记录, 不能靠后来记忆 记录历史与分析得失 《胡鞍钢记录》是个人资料馆 人的生命: 有限与无限 如何计算和利用有限的人生 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 做平常人, 做不平常的事 我的一生只做两件事 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后 记 内容推荐 当代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心。源于中国的迅速崛起,源于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源于中国正在从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就显得愈发重要。 中国国情研究领军人、中国智库开拓者胡鞍钢洞悉规律,深根国情,从认识中国、改造中国、改革中国和发展中国四个方面来阐释如何认识当代中国。本书凝聚了作者几十年的国情研究经验与现实观察基础,以大历史和独特的专业视角为当代中国的认识道路拨开迷雾,择取经得起历史与实践检验的认识论与方□□,进而探寻当代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道路与路径。 胡鞍钢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智库建设之路,深刻分析了智库的定位、原则、作用、如何参与国家战略以及智库的影响力、竞争力等问题,智库通过“外脑”形式给“内脑”(党中央、国务院)在重大发展战略、重大发展规划和关键发展政策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进而引领中国学术界、引导中国社会主流,在国际上形成影响力,发出“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中国,也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 编辑推荐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写作手法,进行了全面认识中国、深刻理解中国、客观分析中国、正确解读中国的分析与阐述,有很强的可读性。 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内容涵盖了作者太多的经验总结与方式方法,可谓实实在在的“干货”,*为难能可贵的是,此次作者不仅授我们以“鱼”,同时授我们以“渔”,让我们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做”,告诉我们胡鞍钢是怎么做学问的,怎么读书的,用了什么治学方法,读完此书,你才知道,胡鞍钢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谈国情研究与智库建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鞍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716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7-02-01 |
首版时间 | 2017-02-01 |
印刷时间 | 2017-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2 |
CIP核字 | 2017000807 |
中图分类号 | D6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74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