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德明所著的《风险社会中犯罪的规制和侦查》一书约28万字,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化与犯罪、风险社会中的犯罪激发机理和犯罪趋向、风险刑法的基础理论、现代侦查权的基础范式、风险社会中侦查权范式变革与转型等多个方面,理论语境涉及犯罪社会学、刑法学和侦查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追求探究和解释风险社会背景下犯罪与侦查等多个问题,突破在单一学科内研究学术专题的常规方式。
图书 | 风险社会中犯罪的规制和侦查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韩德明所著的《风险社会中犯罪的规制和侦查》一书约28万字,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化与犯罪、风险社会中的犯罪激发机理和犯罪趋向、风险刑法的基础理论、现代侦查权的基础范式、风险社会中侦查权范式变革与转型等多个方面,理论语境涉及犯罪社会学、刑法学和侦查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追求探究和解释风险社会背景下犯罪与侦查等多个问题,突破在单一学科内研究学术专题的常规方式。 目录 导论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犯罪原因:理论犯罪学答案 (一)理性人假定和行为自由选择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失范 (三)目的理性与形式理性的紧张 (四)主流文化与犯罪亚文化的分裂和冲突 (五)国家—社会二元架构下的社会控制缺失 (六)主体与客体的博弈互动 二、现代性语境中的犯罪论:犯罪人、犯罪本质和刑罚观 (一)犯罪人:意志自由抽象人—危险个体—分裂人 (二)犯罪本质:法益侵害论 (三)刑罚观:报应性正义 三、理论语境:风险社会理论述要 (一)风险社会的演进逻辑 (二)风险概念及其性质 四、犯罪与风险:风险社会中犯罪性质的演变 五、激发机理:风险社会中的犯罪原因 (一)财富生产逻辑的普遍化和极限化,驱动和诱惑生产经营行为模式和对象的“风险性—犯罪性”选择 (二)风险逻辑对犯罪原因的离散、分解、隐匿和现代社会的控制逻辑与机制无法触及引发或构成犯罪的全部因素 (三)风险社会的脱域机制或以时空虚拟、穿越、浓缩方式扩大犯罪后果,或以行为规范资源缺场、枯竭状态放纵危害性行为 (四)现代制度向制度自身的不断回归对白领犯罪、企业犯罪和职业(职务)犯罪的孕育和豢养 (五)技术风险在环境(生态)、公共安全和健康领域的犯罪性潜伏 六、犯罪态势:风险社会中的犯罪趋向 (一)现代性脱域机制不断加剧犯罪的危险性(危害性)和影响力 (二)技术发展和信息化进程强化和助推犯罪的隐蔽性和匿名化 (三)大量危险性行为不断挑战法律规制的界限或者完全处于无规制状态 (四)全球化进程滋生和助推了有组织跨国界犯罪趋势 (五)网络犯罪的虚拟演绎和抽象异化不断向纵深发展 七、风险与犯罪:风险的犯罪化和刑法规制 (一)风险犯罪化的理论语境格栅 (二)风险犯罪化的合法性基础 (三)风险犯罪化准则和规制路线 (四)风险刑法的中国实践 八、回溯调查:现代侦查权的理论内涵 (一)侦查权力以权利(自由)保障为目的,实施过程具有程序法定性 (二)侦查权力启动的事后性和权力方向的回溯性 (三)侦查权力实施方法的认知性、访谈(咨询)性和证据(信息)导向 九、历史真相:回溯调查型侦查权孕育与形成 (一)历史发生向度 (二)理论张力向度 十、实践困境:回溯调查型侦查功效现状 (一)破案率困境 (二)隐案和犯罪漏斗之忧患 (三)案件侦破形态和条件要素解构 (四)新型犯罪壁垒 十一、系谱学考察:警务变革历程中的侦查权调适 (一)社区警务与侦查权 (二)问题导向警务与侦查权 (三)比较统计警务与侦查权 十二、权力理论前沿:侦查权变革的理论语境 (一)规训与权力 (二)生活政治与权力 (三)商谈民主与权力 (四)互联网与权力 十三、监控型侦查权:应生逻辑和理论意涵 (一)侦查权的功效问题——如何创新变革侦查权范式以有效控制并追诉风险社会中的犯罪 (二)侦查权的合法性问题——风险社会中侦查权的正当性根据何在,以及法律规制的基本要求 十四、信息化侦查:监控型侦查权的运行特征 (一)侦查权结构和方向维度:侦查权的等级制演变为网络型 (二)侦查权作用时空维度:共时性、脱域化和虚拟世界 (三)侦查权运行规则转型维度:技术规则的地位凸显 (四)侦查权作用相对人维度:广泛性、非特定性和弥散性 (五)侦查权收集信息的类型和载体维度:记忆、物证、书证等感官实在形式拓展到电子数据、视频、通信信息等数字虚拟形式 十五、情报主导侦查:犯罪治理型侦查权的趋近形态 (一)情报主导侦查的理论及其源起 (二)情报主导侦查的实践内涵 (三)情报主导侦查的中国实践 十六、制约与平衡:情报主导侦查权力的掣肘 (一)比例原则对侦查权力公共性扩张的统摄和再解释 (二)信息公开原则对行政公开原则的补强 (三)公民信息安全权利对信息化侦查权力的阻抗 结语:犯罪治理型侦查权理论的初步结论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风险社会中犯罪的规制和侦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德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3269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6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首版时间 | 2016-08-01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2 |
CIP核字 | 2016206866 |
中图分类号 | D91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