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大国学讲座
内容
编辑推荐

胡适著的《北大国学讲座》通过胡适、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闻一多、傅斯年、郑振铎、王国维、蒋梦麟、辜鸿铭、许地山等国学大师的经典论述,为读者介绍了国学的基本情况、研究国学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让读者领略国学的博大精深,对国学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更加深刻的思考。

内容推荐

国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传承、流变,其内容已是如渊如海、博大精深,且已内化为国人的精神底色。百年前西学东渐,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冲突、交融中,中国传统文化既体现了其深厚的底蕴,也显示了其与时俱变的强大生命力。国学,已经成为现代人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

胡适著的《北大国学讲座》遴选了胡适、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闻一多、傅斯年、郑振铎、王国维、蒋梦麟、辜鸿铭、许地山等国学大师的经典文章,包含了经学、哲学、史学、文学等国学各门类。读者一卷在握,便能入窥国学堂奥。

因时代之隔膜,现代人理解国学原典有较大的障碍。因是之故,为便于读者更轻松地了解国学,本书所选篇目,力避佶屈聱牙之文,俱为深入浅出之作,以助读者诸君开启国学门径,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渊深。

目录

Chapter 1 国学略说

 国学的本体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治国学的方法

 国学之进步

 量守庐请业记

 我们怎样研究《诗经》

 略论读史之法

 整理中国文学的提议

Chapter 2 经学与哲学

 中国思想史上的儒学统一时代

 孔教研究

 阳明学说之渊源及其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演变

 道教的精神

 庄子的思想

 唐虞三代伦理思想之萌芽

Chapter 3 文学与史学

 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

 夷夏东西说(节选)

 杜甫

 文学的标准与尺度

 文学小言

 陶诗的深度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歌传统

试读章节

国学之进步

中国学术,除文学不能有绝对的完成外,其余的到了清代,已渐渐告成,告一结束。清末诸儒,若曾国藩、张之洞辈都以为一切学问,已被前人说尽,到了清代,可说是登峰造极,后人只好追随其后,决不再能超过了。我以为后人仅欲得国学中的普通学识,则能够研究前人所已发明的,可算已足,假使要求真正学问,怕还不足罢!即以“考据”而论,清代成就虽多,我们依着他们的成规,引而伸之,也还可以求得许多的知识。在他们的成规以外,未始没有别的途径可寻,那蕴蓄着未开辟的精金正多呢!总之,我们若不故步自封,欲自成一家言,非但守着古人所发明的于我未足,即依律引申,也非我愿,必须别创新律,高出古人才满足心愿。这便是进步之机。

我对于国学求进步之点有三:

一、经学以比类知原求进步。

二、哲学以直观自得求进步。

三、文学以发情止义求进步。——毕竟讲来,文学要求进步,恐怕难能呢?

清代治经学较历代为尤精,我在讲经学之派别时已经讲过。我们就旧有成规再加讲讨,原也是个方法。不过“温故知新”仅“足以为师”,不足语于进步。我们治经必须比类知原,才有进步。因前人治经,若宋、明的讲大体,未免流于臆测妄断;若清代的订训诂,又仅求一字的妥当,一句的讲明,一制的考明,“擘绩补苴”,不甚得大体。我们生在清后,那经典上的疑难,已由前人剖析明白,可让我们融会贯通再讲大体了。

从根本上讲,经史是决不可以分的。经是古代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断代史。我们治史,当然要先看通史,再治断代的史,才有效果,若专治断代史,效果是很微细的。治经,不先治通史,治经不和通史融通,其弊与专治断代史等,如何能得利益?前人正犯此病。所以我主张比类求原,以求经史的融会,以谋经学的进步。如何是比类求原?待我说来!经典中的《尚书》《春秋》,是后代“编年”“纪传”两体之先源。刘知幾曾说“记传”是源于《尚书》,“编年”是源于《春秋》,章学诚也曾说后代诸史皆本于《春秋》。这二人主张虽不同,我们考诸事实,诸史也不尽同于《尚书》《春秋》,而诸史滥觞于彼,是毫无疑义的。所以治经:对于“制度”,下则求诸《六典》《会典》诸书,上以归之于《周礼》《仪礼》。对于地理,下则考诸史及地舆志,上以归之于《禹贡》及《周礼·职方志》。即风俗道德,亦从后代记载上来源于经典。总之,把经看作古代的历史,用以参考后世种种的变迁,于其中看明古今变迁的中心。那么,经学家最忌的武断,琐屑二病,都可免除了。未来所新见的,也非今日所可限量呢!

中国哲学在晋代为清谈,只有口说,讲来讲去,总无证据。在宋、明为理学,有道学问、尊德性之分,自己却渐有所证。在清代专在文字上求,以此无专长者,若戴东原著《孟子字义疏证》,阮芸台讲性命,陈兰甫著《汉儒通义》,也仅在文字上求、训诂上求,有何可取!要知哲理非但求之训诂为无用,即一理为人人所共明而未证之于心,也还没有用处的,必须直观自得,才是真正的功夫。王阳明辈内证于心,功夫深浅各有不同,所得见解,也彼此歧异,这也是事实上必有的。理,仿佛是目的地,各人所由的路,既不能尽同,所见的理,也必不能尽同;不尽同和根源上并无不合呢!佛家内证功夫最精深,那些堕落的就专在语言文字上讲了。西洋哲学,文字虽精,仍是想象如此,未能证之于心,一无根据,还不能到宋学的地步,所以彼此立论,竟可各走极端的。这有理论无事实的学问,讲习而外,一无可用了!近代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渐注重直觉,和直观自得有些相近了。总之,讲哲理决不可像天文家讲日与地球的距离一样,测成某距离为已精确了。因为日的距离,是事实上决不能量,只能用理论推测的,那心像是在吾人的精神界,自己应该觉得的。所以,不能直观自得,并非真正的哲理,治哲学不能直观自得便不能进步。P33-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大国学讲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28954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2016222498
中图分类号 Z126-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