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维江、徐秀军著的《一带一路(迈向治理现代化的大战略)/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丛书》讲述当下中国的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从历史出发讲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进而引出建设现代丝绸之路。利用翔实的资料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在国内外的环境,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意义。
图书 | 一带一路(迈向治理现代化的大战略)/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冯维江、徐秀军著的《一带一路(迈向治理现代化的大战略)/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丛书》讲述当下中国的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从历史出发讲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进而引出建设现代丝绸之路。利用翔实的资料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在国内外的环境,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意义。 内容推荐 冯维江、徐秀军著的《一带一路(迈向治理现代化的大战略)/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丛书》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对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经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对这些经验在“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相对深入的探讨。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潜在动员和治理能力,本书对“一带一路”各主要区域软硬基础设施状况及其与中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治理现代化的相应策略,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建构和现实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录 代序 引言 第1章 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 1.1 装旧酒的新瓶子 1.2 凿空西域打通丝路 1.3 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1.4 古今丝路的异同 第2章 诸国博弈的挤压效应 2.1 美国的新丝路计划与战略东移 2.2 日本的丝路外交 2.3 俄罗斯经略中亚 2.4 欧洲跨区域合作 2.5 印度季风计划 第3章 顶层设计的战略框架 3.1 战略源起:大国身份的觉醒 3.2 战略目标:迈向三个共同体 3.3 战略原则:和平、合作与共赢 3.4 战略规划:领域与路径 3.5 战略支柱:六大经济走廊 第4章 分层对接的地方策略 4.1 丝绸之路起点之争 4.2 西部省份 4.3 东部地区 4.4 中部省份 4.5 对接丝路没有“局外人” 第5章 离岸一体化的朋友圈 5.1 离岸一体化 5.2 重返中亚: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吗 5.3 从波斯湾到地中海:化干戈为玉帛 5.4 俄罗斯与中东欧:帝国的黄昏 5.5 东南亚:海丝核心区 5.6 南亚:超越龙象之争 第6章 合作机制的整合与创新 6.1 加强双边合作 6.2 强化多边机制 6.3 开拓二轨协调 第7章 互联互通的发展机会与风险 7.1 加强经济政策协调的机会 7.2 推进基础设施发展的机会 7.3 促进贸易投资的机会 7.4 强化货币金融合作的机会 7.5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风险 后记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带一路(迈向治理现代化的大战略)/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维江//徐秀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15367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4 |
CIP核字 | 2016089561 |
中图分类号 | F12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