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子兵法全解
内容
试读章节

战争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它意味着杀戮、流血,决策者口上轻轻吐出两个字开战,下面就会有成千上万活生生的人相互厮杀,有无数人因此而丢失生命、失去亲人。如果统治者为了追求自己所爱好的土地、虚名而驱使百姓发动不义的战争,那就是不仁,不仁者当政就会失去人心,这样的国家不可能不衰亡。

春秋之时,吴越相争,吴王阖闾死于伐越的战争之中,越王勾践害怕吴国报复,便决定主动进攻吴国。大臣范蠡劝谏说: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勾践不听,坚持出兵,结果被伍子胥统帅的吴军击败,越国险些因此而覆灭,勾践也不得不投降,受尽了屈辱。

吴王夫差击败越国以后,同样骄傲自大,到处发动战争以争夺霸主的虚名,他看到齐国景公去世,国政混乱便准备伐齐。伍子胥劝谏他说:吴国多水,齐国多陆,地理不一,民风不同,我们即使攻占了齐国也不能长久占据,那对我们就如石头田地一样,没有用处。何必为了霸主的虚名而消耗国力,树立敌人呢?夫差不听,执意北上伐齐。战胜齐国以后,他又和晋国争夺霸主之位,为了威吓敌人,他亲自率领大军在黄池和诸侯会盟。一直图谋报复的越国趁夫差连年征战,国中空虚的机会,偷袭了吴国都城。从此,吴国一蹶不振,一心想通过武力发动战争而成为霸主的夫差,不久以后也被越国俘虏,自杀身亡。

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战国时候的魏惠王也曾妄图发动战争而称霸诸侯国。他在位期间重用庞涓,使魏国军力大增,于是野心也开始膨胀,他趁赵国攻打卫国的机会,派庞涓率大军攻赵,围困邯郸,结果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军在孙膑的指导下在桂陵大败魏军。十几年以后,魏惠王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发动战争攻打韩国,韩国同样求助于齐国,齐军在马陵再次重创魏军,魏将庞涓战死,魏国实力大削。此时秦国、楚国看到魏军失败,分别开始了对魏国的进攻,魏国一下子丢失了西面、南面的大片土地。

然而,即使这样,魏惠王还是不甘心,他对到访的孟子说:魏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夫子您所知道的。可是到了我做魏王的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700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要怎样做才行呢?直到这时,他还执迷不悟,依然妄图通过发动战争一雪前耻,魏惠王真是好战到了极点。于是,孟子给了他一个恰当的评价:不仁哉,梁惠王也!并指责他为了争夺土地的缘故,残害其人民发动战争,大败,将要再战,恐怕不能取胜,于是驱赶他亲爱的子弟去战死。

很多统治者想通过战争来实现自己的野心,于是穷兵黩武,不顾人民死活,大肆地发动战争,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做民之父母。战争是把双刃剑,古人常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给别人造成伤害的时候,也会伤害自己。那些不爱惜人民,轻易发动战争的统治者一定会被人民所淘汰,那些不知道德礼义,只知道崇拜强力、喜欢用暴力征服他人的政权,一定会被历史所抛弃。

懈怠战争者败

战争是关乎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如果统治者对其不闻不问,甚至抱着一种玩乐的态度,那就是对国家、对士兵、对人民的不负责任,后果和教训一定是十分惨烈的。

战国之时,秦军发动长平战争,赵王准备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的母亲指出赵括不可为将。其中一条原因就是赵括的父亲赵奢曾经对她说: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赵括竞说得如此轻松容易,简直将战争当成儿戏。将来赵国不用赵括为将则已,如果真用了他,一定会使赵国失败。赵王不听,任用赵括为将,果然赵括用兵轻佻少谋,一下子便中了秦将白起的计谋,导致数十万赵军被围,最后全军覆灭。

国家存亡往往系于一战,真正关系国家的统治者,一定会对战争时时关注,不惜废寝忘食。而有些愚昧昏庸的君主,则对其漠不关心,这也表现了他们对国事的毫不在意,国家如果出现这样的统治者,离灭亡就不远了。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以后,江南还处于陈朝的统治之下。文帝素有削平四海之志,大臣也有建功江南之心,于是君臣同心,准备讨伐南朝。就在隋朝大肆备军、修建战舰之时,陈朝朝廷上却如一潭死水,君主陈叔宝每日身居高阁、花天酒地,不问外事,只知道下令大建寺庙,修葺亭台。沿边州郡,将隋军建船备战、频繁调动的消息飞报朝廷以后,朝廷上下都不以为意,依旧在后主的引领下奏乐饮酒、吟诗作赋。

隋开皇八年(588),隋文帝下诏历数陈后主20项大罪遍谕江外,并命令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韩擒虎、贺若弼等率51万大军分道直取江南。隋军东接沧海,西距巴蜀,旌旗连天,将士无不奋勇争先。陈朝守军连忙飞书告急,陈后主却毫不关系,笑着对侍从说:北齐三次进犯、北周两次入侵,无不败退而去,如今隋军能有什么作为呢?他的近臣孔范也阿谀道:长江天堑,自古隔断南北,隋军难道能飞渡吗?这是边将想获得功劳,虚报事急。我经常遗憾官职卑微,如果敌人渡过长江,我一定建立军功挣个太尉做做。有人看到陈后主如此昏庸,便虚报军情讨好说:隋军果然不值得畏惧,在路上就死了很多马。孔范笑着说:可惜啊,这些都将是我们的马,怎么死了呢?陈后主听了哈哈大笑,深以为然,君臣纵酒如故。

隋军势如破竹,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拿下众多沿江重镇,陈军连战连败,望风而逃。等到隋军攻到了建康城外,陈后主和他的近臣们才知道了局势的严重性,可惜大势已去。后主束手无策,将士人人离心离德,不久,建康城破,陈叔宝被隋军俘虏,陈朝灭亡。

书评(媒体评论)

孙武的思想有惊人之处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

孙武,这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的幽灵似乎徘徊在伊拉克沙漠上向前推进的每架战争机器的旁边。

《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

目录

始计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军形篇

兵势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序言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的军事理论著作,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中的瑰宝。它的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缜密严谨,对中国古代军事战术的发展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孙子兵法》又被人们尊奉为兵经。中国历代军事家都曾从中学习战术,用于指导战争。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就是《孙子兵法》的忠实拥趸,并为孙子兵法做了注解。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一。

孙武出生于齐国贵族家庭,优越的环境给孙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他也因此得以阅读了大量古代军事典籍。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战乱频繁、激烈兼并的年代,年幼的孙武从小耳濡目染,这培养了他的军事才能。公元前517年,齐国内部发生政变,贵族之间为争夺利益的斗争愈演愈烈,18岁的孙武因厌倦这种内部斗争,因而背起行囊远赴他乡,来到了吴国。在吴国,他遇到了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伍子胥,正是在伍子胥这个伯乐的推荐之下,孙武见到了吴王阖闾,并在吴国展示了自己出众的才华。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治军,很快就为处于蛮夷之地的吴国训练出了一支精锐的军队,不仅击败了吴国的老对手越国,更打败了西方强大的楚国,使吴王阖闾成为春秋后期的霸主。后来,阖闾因为轻敌被越国打败,负重伤而死,孙武又协助伍子胥、夫差彻底打败越国,复了仇。但很快,吴王夫差就变得自大、昏庸起来,不仅放过越王勾践,还杀死了强谏的忠臣伍子胥,这给了孙武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心灰意冷,于是便悄然隐退深山。晚年,他根据自己训练军队、指挥作战的经验,修订其兵法,使其更臻完善,这也就是后人所见到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全书共分为十三篇: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这十三篇分别对战争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给出了详细的应对之道,始计篇从出兵前对敌我双方的各种条件进行计算,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周全的作战计划;作战篇是对士兵的动员;谋攻篇是以智谋发动攻击。军形篇、兵势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军形篇是指客观因素,比如士兵的战斗力、战争的物质存储状况,而兵势篇指主观因素,比如士兵的心态;虚实篇讲究通过战术的变化以多胜少;军争篇的重点是先发制人;九变篇阐述不同情况需要采取不同战略;行军篇告诉将领要时刻注意观察敌情;地形篇分析了六种不同的地形及相应的战术;九地篇根据敌方的实力分析了九种作战环境及对应的战术;攻篇的重点是用火的技巧;用间篇阐述了五种间谍的使用方法。

《孙子兵法》的影响不仅限于中国,它在全世界范围也久负盛名。拿破仑在遭遇滑铁卢之后,将《孙子兵法》作为随身携带的读物,在他熟读《孙子兵法》之后曾感慨如果能早两年遇到这本书,也许我就能改变世界;英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曾在其著作中引用《孙子兵法》中的名言。

虽然,现代战争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孙子兵法之中那些最基本的观点依然闪耀着灿烂的智慧光芒。如重视战争、重视后勤、慎重奖罚、乘势制利等思想都能给现代军事将领以深刻的启发。

《孙子兵法》的语言简洁,内容富有哲理性,它不仅仅适用于战争,也是普通人的生活、工作、为人处世重要的智慧源泉,尤其在企业管理、谈判外交等方面大放异彩,引入注目。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就曾大赞: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

本书作为《孙子兵法》的普及读本,既引用了原文,对其进行注释、翻译,又有详细的解读、引申。解读部分对孙子的军事思想进行简单阐述,引申部分则先列举一些经典战例,来展示孙子的战争智谋,然后尽量从现实生活出发,阐明孙子的军事思想对我们当代普通人生活的启示作用,从而使我们更能了解孙子兵法,学为己用,拥有更为卓越的生活智慧。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在所难免,祈望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孙子兵法全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它是中国古代军 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内容博大精深,恩想精速富赡,是不可不读的经典书目。这部千古奇书素有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百世谈兵之祖等美誉,自问世以来便被历代军事家奉为圭臬,直到今天,其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它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卓越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指挥家孙武。

编辑推荐

孙武编著的《孙子兵法全解》是一部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千年以来,古今中外众多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本书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子兵法全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春秋)孙武
译者
编者 宋师道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60458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2016089209
中图分类号 E892.2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1: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