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找心里的那个少年
内容
试读章节

失散的朋友

北京故宫里,有一个日晷。石盘滚圆,铜针笔直。日光将铜针的影像投射在石盘上,转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就是一天的长度。

从三千多年前的周朝起,日晷就已经发明了,从此它便周而复始地数着时光。而对于整条生命之河来说,这仅仅是时光被度量后的一小段历史,它的起点在哪里?遥远得不可探寻。

相对于时光的浩渺,人生命的长度,仅有短短数十年,简直渺小得如同太阳下飘浮的尘埃,转眼即逝。在有限的时光里,无论我们如何跋涉摸索,能够了解到的世界也只有小小一角。切实存在于身旁的,莫过于家人、事业、故乡,还有那些生命中被称为“朋友”的同路者。有了他们的陪伴和分享,人生之旅才变得有意义。我们经历的挫折、成功以及为之付出的种种努力,才在洪荒苍茫的无垠时光里有了价值。

童年的时候,朋友从同学当中结识;逐渐成长后,朋友从同事当中结识;再进一步扩大社交范围后,朋友也许是一次偶遇后的志同道合……不管是哪一种,朋友都意味着互相对彼此人生的参与及认同。也许是在逆境,也许是在顺境。朋友与亲人不同,后者依靠血缘的维系,纵使亲密无间,其初始时也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朋友则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水平、缘分际遇,都如沙漏筛选着与他擦肩而过的千千万万个陌生人。

当朋友们最终留下来,陪伴在身旁,他们便是犹如金子般的存在。不过,有句悲伤的话说,朋友,走着走着遇见了,走着走着又失散了。

回首想想,学校里一起受罚的同学死党好久没有音讯了,初入社会共同打拼的兄弟姐妹备奔前程去了。除了被血缘紧紧拢在一起的亲人,身旁的朋友们大多抵挡不住时光洪流的冲刷,能剩下的寥寥无几。时间、空间像两条大河,隔开了曾经亲密的关系。渐渐地,联系少了,话题少了,除了嘘寒问暖宴在不知道该讲些什么。

再后来,新的生活环境带来新的人群,结成新的朋友,老的朋友们就愈加面目模糊了,好像已经随着那些不能再倒流的时光永远尘封在记忆里。

总会悄悄埋怨时间是个小偷,一眨眼就偷走了很多岁月,也偷走了身边的很多朋友。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有一句台词:还没来得及好好告别,就已经分离不见了。

我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在人海里走散了,阔别多年。依稀记得我们曾经约过,无论天涯遥远,每隔一年都要见上一面。但当再次念及这件事的时候,已是将近二十年后的一个清晨。

那天,我醒得特别早。洗漱完毕,打量镜子里的自己,只要不在工作状态,总习惯性地不舍得剃掉胡茬,觉得感受它们不断生长着,是身体对时间的一种记录。就在此时,我忽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调侃: “干吗留胡子,扮大叔很酷吗?”

我一怔,惊觉自己灵魂中的某个角落被触动了。那里安放的是一个时间魔盒,久不顾及,早已积满了尘埃。熟悉的声音像一把钥匙,倏然打开了上锁的盒盖,回忆瞬间从里面喷涌而出,绵绵不断。

想起初夏的午后,那个年轻的男生穿了一件白色背心,露出健美的手臂,蓄了几天胡子,故作深沉地靠在墙角点燃一支烟。他绷着脸,努力学习着成熟男人的深沉表情。有只小猫沿着墙根溜溜地跑来,黑白黄三色,奶声奶气咪呜叫唤,并伸出爪子挠他的脚背。男生一低头,瞬间破功,掐灭了烟头去抱猫,满脸都是疼爱和好奇。

“千吗留胡子,扮大叔很酷吗?”曾经,这一句是我的对白。

几天后再见到他,男生把自己收拾干净了,嘴角带着兴奋的笑,牙齿白得和头顶的太阳一起闪闪发光。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要开始为梦想打拼了,从此得注意点形象啦!而且以后也许会很忙,我们可能没有很多时间见面喽……”

他从小爱好音乐,刚进入学校时就开始唱歌、弹吉他、组乐团,和我告别的时候,橄榄枝喜从天降,台湾BMG唱片公司相中了他,并与他签了约,各种工作一下子塞满了他的时间。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唱片公司,多么重要的一次决定命运的机会,男生的兴奋与激动藏也藏不住地从全身上下每个毛孔里往外蹦。

“不过,想见的时候随时可以约啦!”他用力地挥着手和我告别。

“是啊,未来的大明星,就算再忙,每隔一年都要见上一面哦!”我还记得目送他背着吉他离开的背影,阳光沿着他的身形画上一道金边,闪耀着梦想的颜色。

这些往事清晰得好像就发生在昨天,被时间一晒,蒸发得无影无踪。

我凑近水管洗脸,很凉……这个朋友,现在去哪里了?还是那样大步地走在阳光底下吗?拉开窗帘,清晨的曙光扑进怀抱,比水管里的水温暖多了。连续几天几夜不停赶工,仅有数小时睡眠的倦怠,在它的抚摸里慢慢消融。

没错,我是个工作狂。总认为自己正当年,可以一直开足马力去拼。不分日夜,不顾其他。自我审视,这也是我丢失了朋友的一大原因。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是时间,对每个人都一样。要是你把它们大部分投注到工作上,自然就无法很好地兼顾到其他方面。

这一次,真是觉得有些累了。累到终于可以躺在床上睡觉,却不安地失眠,一大早就醒了。不知道我的朋友现在是醒着还是睡着?按照他一贯夜猫子的作息规律,应该很少能欣赏到日出吧?望一眼东边,阳光已经开始变得耀眼,不得不用指缝过滤一下。

这种直接的风格,很像他的脾气,永远不懂得转弯。我曾经为此教育过他,他虚心接受,过后却依然故我。现在想起来有点好笑。其实人家应该根本就不想改变吧。有些时候,或许并非不懂得转弯,而是不想转弯。

被生活教育了四十年后,我学会了接纳不同人的各种各样的生活态度。好的,坏的,正常的,奇怪的,其实哪种更合适,只有自己明白。毕竟,走在时光道路上的人是自己,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必须自己去品尝,谁也替代不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互相鼓励和扶持。P6-9

书评(媒体评论)

庄子有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影视圈不缺俊男靓女,难得一见的是美文。阿德著书《寻找心里的那个少年》,情感朴素,文风也朴素,笔随心运,破石求玉,美!——黄健中,著名导演

他是个好演员,把《京华烟云》中的孔立夫给演活了!他也是个好作家,五天四夜,骑着哈雷机车环岛1200公里,观山听海,任思绪飞翔,用笔记录下这一路的风景和心情,坦坦荡荡,潇潇洒洒,呈现出一个真实的黄维德!——张永琛,《京华烟云》编剧

他在戏中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如梦似幻,但每当卸妆之后,却都会怅然若失,为那些被切割的时光和在生命中因为繁忙而丢失的梦想和情感。于是,他希望以对自己的挑战,做一位骑士,在路上寻回那个曾经的充满勇气和力量的追梦少年。——曾焱冰,Vogue中国版编辑部主任

在这本书里,阿德首次“赤裸”地将心里的“自己”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将那个我最熟悉、最亲密的好朋友——黄维德释放出来,带我们一起去寻找住在他心里的那个懵懂少年,一路蜕变成我心中的那位勇敢的骑士!——稻草人,著名媒体人

目录

Part 1 一个关于寻找的决定

Part 2 环岛:那些遇见与错过

Part 3 原来你就在原点,从不曾离开

Part 4 路上的时光记忆碎片

尾声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少年

番外篇 时光印记

内容推荐

黄维德编著的《寻找心里的那个少年》可以看做是黄维德的自传,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以流畅、质朴的文字和生动、有趣的图片,全面而细致地展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清新而细腻的视角后面,无不隐含着作者的丰富情感和心路历程。从内容主题和文笔思想上来说,本书都是一本值得珍藏和用心阅读的心理励志作品。

编辑推荐

黄维德编著的《寻找心里的那个少年》是影视明星黄维德所著的一部随笔集。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详细讲述作者“环岛”骑行一千二百公里的真实经历,记述了五天四夜发生的故事,其间穿插着作者身为演员从入行到成名的人生历程的回顾,同时描述了作者在重庆白沙镇、山东长岛、横店等地拍戏的感悟和目前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观点和感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找心里的那个少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维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8375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2016071457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