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嘉兴院士
内容
编辑推荐

嘉兴院士群体的独特资源,也形成了极富区域特色的嘉兴院士文化,嘉兴院士既是嘉兴的骄傲,也是嘉兴科技“软实力”的象征。

李轩渠主编的《嘉兴院士》从嘉兴院士们身上,提取执着进取的前进动力,凝炼具有区域特色的院士文化,而这些精神财富,对于激励全市科技工作者励精图治、不断创新,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的伟大实践,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内容推荐

李轩渠主编的《嘉兴院士》以传记+访谈体例,生动记载40多位嘉兴院士(含祖籍地和在嘉兴有求学、工作经历)成长、成才、成就,展现了院士们的理想信念、人生追求、家国情怀,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全书分上、下两册,每篇稿件4000-6000字,分别按在世、去世院士诞生年份先后编目,每篇文章配1-2幅插图。

目录

上篇

 程开甲:一生“奉献”浇铸核弹丰碑

 钱正英:水利选择了我,我选择了水利

 屠善澄:人造卫星伴随我大半生

 沈闻孙:坚守生产一线的船舶设计专家

 倪嘉缵:自嘲“杂家”的化学生物学家

 冯宗炜:把“博士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环境生态学家

 周志炎:自信自强推进地质古生物学发展

 陈宗懋:向世界展示中国茶叶的精髓

 沈国舫:年轻时就做着“绿化祖国”的梦

 沈世钊:书写大跨空间结构之美

 葛昌纯:矢志追求“材料报国”的理想

 叶奇蓁:推进中国核电自主化建设的元勋

 钱绍钧:我们的信念是国家任务高于一切

 陈毓川: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找矿

 邹竞:把中国黑白胶卷变成彩色的女院士

 姜文汉:中国自适应光学研究方向的开拓者

 徐匡迪:年轻人对探索未知有兴趣,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费维扬:“隐”于清华园的化学工程专家

 吴澄:自动化领域里的首席科学家

 沈保根:中关村里的磁性材料专家

 邬江兴:将门之子“剑走弓弦”

 杨小牛:“软件星”早日上天是我的“中国梦”

 沈建忠:保障食品安全离不开科技创新

 王永良:让祖国的“千里眼”更加明亮

下篇

 钱崇澍:恪守“志在有恒”的植物学家

 汪胡桢:时刻不忘做一个称职的水工

 陈世骧:寻找昆虫世界大门的钥匙

 沈鸿:实践中成长的中国机械工程专家

 褚应璜:马不停蹄的电机制造专家

 顾功叙:中国地球物理勘探事业的开拓者

 周廷儒:中国古地理研究的奠基人

 高尚荫:中国病毒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苏元复:把一生献给祖国的化学工程事业

 丁舜年:新中国电机工业的奠基者

 谭其骧: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

 陈省身:数学大师的“几何人生”

 程裕淇:华夏大地解密人

 吴祖垲:鲜为人知的中国电子束管之父

 张钟俊: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邹元燧:从冶金学家到半导体材料学家

 钦俊德:一生与昆虫结缘的科学家

 周廷冲:中国生化药理学的开路先锋

 张直中:中国雷达技术发展的“拓荒者”

 屠守锷:一代共和国神剑的铸造者

 张效祥:20世纪我国IT事业最具影响的人

 陶诗言:胸怀“大气”的一代气象学宗师

 黄昆:毕生探求科学真谛的物理学家

 朱夏:诗人情怀的中国地质科学家

 沈天慧:用半导体改变国人生活

 程庆国:新中国著名桥梁和铁道工程专家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当她接受三峡论证任务时,家里孩子反对,“你做了那么多工程也可以了,还想再找个挨骂的事?”钱正英坦言自己经手的大小水库数不清,但修一个水库就挨一次骂。那几年,她日子不好过,但她觉得有责任弄清三峡是怎么回事。

21位特邀顾问,412位各行业专家,14个专家组,花了两年零8个月,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复核和重新评估。三峡工程,已争议数十年。最后一次论证中,仍有9位专家没在报告书上签字。

报告提交后,国务院认为决策兴建三峡工程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遂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提请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1992年4月3日,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表决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此时,钱正英已经离开水利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至今仍时有耳闻,2009年,在《中国水利60年功过》中,钱正英说,“我们已基本完成近代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达到世界水平前列,三峡工程就是一个标志。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新的矛盾出现了,有的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中国正处于从近代水利到现代水利的转变过程中……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树立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观念。”

违背父愿走上治水之路

2014年6月,在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钱正英因其在水利上的贡献,获得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大奖,也是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的工程界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女院士。

某种意义上,钱正英实现了父亲曾经对她的期待——成为中国第一批女工程师,但同时,她也违背了父亲的嘱咐——绝对不要搞水利。

她的父亲钱夔曾就读于南洋大学(编注:今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系,后留美主攻水利,怀揣着科技救国的梦想回国。自然地,他把这一梦想也传给了他回国后诞生的第一个孩子钱正英:那时中国还没有女工程师,钱正英读书时,数学成绩非常好,父亲说你将来要当中国第一批女工程师。

然而,回国后他在国民党政府搞水利工作,却看到官场腐败、包工作弊、工程难办,遭受一系列打击,决心不搞水利,也告诫女儿决不可做水利。但父亲从小灌输的梦想却刻在钱正英心里。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打乱了钱正英的梦想。南京沦陷以后,全家逃难回到上海,家里供不起几个孩子读书,钱正英靠着奖学金和做家教,继续求学。1939年,她考进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

中国虽大却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国家危亡,冲击着钱正英科学救国的信心。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最终选择了“革命”这个令她的家族瞠目结舌的道路。她“革命”学业两兼顾,一直名列“优绩生”名单。

然而,1942年,她大四时,可能被敌人追捕,组织要求她和同志们撤退到解放区,她不得不放弃学业。钱正英在革命浪潮中,告别梦想,“投笔从戎”,但内心总是遗憾的。1941年,她入党时,申请书上她首先写明的便是自己“生不逢时”,出于国家责任,才选择革命。

多年后,钱正英在《走上治水道路》中记述,她到达淮北解放区,向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报到时,把遗憾告诉了他,“他安慰我说:将来我们要在半城建造一个大礼堂,你还是可以施展你的才能。”

没想到,1943年,淮河发大水,淮河决堤,两岸成了泽国。1944年,人民政府决定以工代赈,修复淮堤,这个土木工程专业肄业的优绩生成为技术负责人。有次房东大嫂说,女人不能上闸顶,不吉利。她很好奇,自己天天去,却没人管她,大嫂说,你不一样,你是给我们治水的。正是这件小事,让钱正英知道老百姓多么看重治水。

白天在堤上搞工程,晚上和军队打游击,以防敌人偷袭。钱正英写了首打油诗抒发胸怀:“夕照映远山,大堤临长淮。足下黄水去,天边白云来。跃跃女儿志,浩浩祖国怀。笑指对岸敌,中华屹然在。”

河堤修好后,钱正英被调到淮北行政公署当水利科长。

能从事自己喜欢的技术工作钱正英很开心。她拿着军用地图,把淮北解放区的几个县走了个遍。她还在当地士绅家里找到些水利书籍,边干边学。抗战胜利后,钱正英在苏皖边区,负责运河南段堤防修复。她没事就研究水利,骑车在苏北大地上转,找参考书,了解淮河历史。

P16-P17

序言

嘉兴是一个独特性与多元性文化并存的江南水乡城市。“秉礼勤劳”、“秀慧工巧”、“崇文好学”、“进取求新”是她历久弥新的历史注脚。

嘉兴这方灵秀之地,包容会通的文化土壤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名士之辈,尤以近现代以来更为突出。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诞生了中国近代科学先驱李善兰,以及以陈省身、黄昆、钱正英、徐匡迪等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科学家。据统计,与嘉兴渊源匪浅的“嘉兴院士”有51位(注:分别以嘉兴为祖籍地43人、求学地6人、工作地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9位。这个数字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嘉兴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嘉兴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335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676元……一项项数据无不表明,嘉兴已俨然步人浙江省乃至全国发达地区行列。

回顾嘉兴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优越的地理区位、县域块状经济的后发优势、民营经济灵活的体制机制,以及注重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等。当前,嘉兴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折关口,环境和资源要素日益趋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区域科技和人才竞争的白热化,以往靠苦干、拼汗水,依靠简单制造、低成本竞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要实现建设“两美”嘉兴,打造江南水乡典范,推进科技和人的现代化是必由之路。

近年以来,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发展,嘉兴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通过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举措,积极引进院士专家及其团队资源,有力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的重要论断。

2013年,嘉兴在全省率先提出“嘉兴院士智力集聚工程”,其目的在于引起全社会对嘉兴独特“乡籍”院士资源的重视,更好地运用好这一优势资源,努力将院士们的智力与嘉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充分对接,进一步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此,市委、市政府领导走访看望各地的嘉兴院士,充分表达了家乡人民渴望院士们为嘉兴建设与发展献计出力的朴素愿望,并有幸得到嘉兴院士们的积极回应。徐匡迪、葛昌纯、陈毓川、吴澄、费维扬、姜文汉、沈保根、沈闻孙、邹竞等院士,不顾舟车劳顿,重返嘉兴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为嘉兴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咨询建议;有些院士在嘉兴企业、园区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不间断地为嘉兴提供优质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许多院士主动牵线搭桥高校、科研单位,积极帮助嘉兴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嘉兴院士群体的独特资源,也形成了极富区域特色的嘉兴院士文化。在嘉兴院士访谈结集出版之际,我欣然接受本书编委会邀请为《嘉兴院士》作序。我认为,嘉兴院士既是嘉兴的骄傲,也是嘉兴科技“软实力”的象征,我们可以从嘉兴院士们身上,提取执着进取的前进动力,凝炼具有区域特色的院士文化,而这些精神财富,对于激励全市科技工作者励精图治、不断创新,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的伟大实践,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衷心希望通过《嘉兴院士》的出版发行,能够为嘉兴更好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培育创新型人才,努力营造浓郁的创新环境提供参考借鉴,共同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嘉兴篇章集聚新力量,增添新动力!

后记

为弘扬嘉兴院士群体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革命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感召青少年向院士乡贤学习不断努力进取,经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同意,由嘉兴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科学技术协会、嘉兴市驻京联络处、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等单位,联合开展嘉兴院士大型系列访谈暨向院士征集个人科学史料活动。

自2014年12月以来,《嘉兴日报》推出了嘉兴院士大型系列报道,“嘉兴在线”网也同步推出“嘉兴院士”访谈视频专栏,这些报道引起了全市读者的广泛共鸣,全国有关媒体也纷纷转载。在此基础上,我们遂将院士访谈和已故院士传记按上、下两篇结集出版。

回望一年多的专访历程,我们由衷感谢所有倾力配合的受访院士。他们或已垂暮不甚康健,或白首一节而日理万机,或身份特殊多有约束,但对于来自家乡的记者约访,都给予了积极支持配合。访谈间,这些成就斐然、著作等身的科学家们身上所展现的谦逊朴实、和蔼慈祥,以及话语间不时流露的对故乡的眷恋,更让人敬佩与动容。许多院士谦言,自己的一生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工作,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在他们嘴边,“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常常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而这也让我们得以初窥潜悟几代嘉兴院士群体的“成功秘诀”。

在这一年多中,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派出陈苏、许金艳、万里鹏、杨枫等特约记者,跟随采访组对20多位嘉兴院士上门走访,足迹遍布京、津、沪、黑、吉、辽、川、鄂、粤、苏、浙等省(市)。这些文科出身的年轻记者,面对的都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每次采访之前,记者都要做大量的文案准备,为的是让自己的采访更加“专业”一些,交流语境更加融洽一些。在整理成稿阶段,记者们还要根据现场录音,反复核查文稿中的专有名词、术语、表达式、公式等是否正确。采访院士的记者们都感言,与院士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科学素养提高的过程。

嘉兴院士大型系列访谈暨向院士征集个人科学史料活动,还得到了全市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其中,嘉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提供相关院士资料;嘉兴市档案局、嘉兴市科技馆、嘉兴市图书馆等参与收藏院士们的科学史料;平湖、海盐、海宁、南湖、秀洲等县(市、区)科协千方百计帮助联系本籍院士。嘉兴吴越电子音像出版有限公司高级编辑丁燕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对全书反复推敲、严格把关。由于大家的群策群力,使得原计划需两年左右完成的目标得以提前实现,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院士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领域最高学术荣誉获得者,为国家、民族的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有人说,“每位院士都好比一座宝贵的矿藏”,《嘉兴院士》出版发行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嘉兴院士”这一群体,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受益,对科技进步、产业转型、产品升级等方面有所启迪。我们也甘为嘉兴院士与嘉兴企业之间当好桥梁与纽带,让嘉兴院士这一宝贵资源转化为推进嘉兴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嘉兴院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李轩渠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53874
开本 16开
页数 4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6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78
CIP核字 2015286213
中图分类号 K826.1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51
176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