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左丘明著的《春秋左传》内容分为“经”和“传”。西汉末年刘歆认为《左传》是传《春秋》的,所以他就拿传文去解经,使之互相说明,晋代杜预在刘歆、贾逵等前人解释的基础上,把“经”(《春秋》)与“传”(《左传》)按纪年合并到一起成为一部书。《春秋左传通释(足本原著无障碍阅读上下)(精)》以白话文来诠释《春秋左传》,以现代人的理解习惯来解读《春秋左传》,使读者能畅读这部经典古著。
图书 | 春秋左传通释(足本原著无障碍阅读上下)(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孔子、左丘明著的《春秋左传》内容分为“经”和“传”。西汉末年刘歆认为《左传》是传《春秋》的,所以他就拿传文去解经,使之互相说明,晋代杜预在刘歆、贾逵等前人解释的基础上,把“经”(《春秋》)与“传”(《左传》)按纪年合并到一起成为一部书。《春秋左传通释(足本原著无障碍阅读上下)(精)》以白话文来诠释《春秋左传》,以现代人的理解习惯来解读《春秋左传》,使读者能畅读这部经典古著。 目录 上册 卷一 隐公 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隐公二年(公元前721年) 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 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 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 隐公六年(公元前717年) 隐公七年(公元前716年) 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 隐公九年(公元前714年) 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 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 卷二 桓公 桓公元年(公元前711年) 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 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 桓公四年(公元前708年) 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 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 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 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 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 桓公十年(公元前702年) 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 桓公十二年(公元前700年) 桓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 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98年) 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 桓公十六年(公元前696年) 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 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 卷三 庄公 庄公元年(公元前693年) 庄公二年(公元前692年) 庄公三年(公元前691年) 庄公四年(公元前690年) 庄公五年(公元前689年) 庄公六年(公元前688年) 庄公七年(公元前687年) 庄公八年(公元前686年) 庄公九年(公元前685年) 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庄公十一年(公元前683年) 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年) 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 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 庄公十五年(公元前679年) 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 庄公十七年(公元前677年) 庄公十八年(公元前676年) …… 卷四 闵公 卷五 僖公 卷六 文公 卷七 宣公 卷八 成公 卷九 襄公 下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春秋左传通释(足本原著无障碍阅读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春秋)孔子//左丘明 |
译者 | 贾太宏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1055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9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941 |
出版时间 | 2016-02-01 |
首版时间 | 2016-02-01 |
印刷时间 | 201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542 |
CIP核字 | 2015322161 |
中图分类号 | K225.04 |
丛书名 | |
印张 | 7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3 |
宽 | 164 |
高 | 5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