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罗曼·罗兰音乐笔记
内容
试读章节

两个世纪以前,德国人已经遍布那不勒斯、罗马和威尼斯,到处是德国的王公贵族、富商豪绅、朝圣者、艺术家和游客。然而,当时的意大利并没有像日后那样被动,离开意大利的民众是来访游客的四倍;来到德国的意大利人和远赴意大利的德国人一样多。三十年战争令神圣罗马帝国民生凋敝,意大利从中获益匪浅,意大利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遍及巴伐利亚、黑森、萨克森、图林根和奥地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音乐和歌剧院留下的足迹。

在慕尼黑,有卡瓦利、伯纳贝、斯特凡尼;在德累斯顿,有邦滕皮和帕拉维奇诺;在维也纳,有切斯蒂、德拉吉、齐亚尼、博农奇尼、卡尔达拉和波塔;维瓦尔第是黑森一达姆施塔特的乐队指挥,托雷利任职于勃兰登堡一安斯波。

成千上万的歌剧作家、布景画家、女高音歌唱家、女低音歌唱家和阉人歌手,众多的小提琴家和羽管键琴乐师,鲁特琴乐手、长笛手、吉他手和各种器乐演奏家,纷纷跟随这些音乐领袖来到德国。他们远赴德国的巨大动力就是歌剧,这是文艺复兴衰落时期的杰出作品;德累斯顿成为意大利艺术的宣传中心,此地的意大利剧院始建于1662年,整整一个世纪都在欧洲享有盛誉,直到音乐家哈塞离开这里为止。

萨克森的古城莱比锡,也没有摆脱这波日渐蔓延的浪潮。1693年,歌剧院在这座城市落地生根,莱比锡成为德国艺术的中心城市;创始人毫不掩饰为德累斯顿歌剧院开辟领地的意愿,几年后,他们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歌剧音乐不再满足于剧院的舞台,而是迈进了神圣的教堂,最终成为德国人思想的慰藉。光华灿烂的悲怆旋律很快取代了古典音乐大师庄重严肃的乐曲;人群为聆听这激动人心的吟诵争相涌人;圣托马斯大教堂的歌手和学生,纷纷摒弃自己的职责,涌向其他的乐派,让德意志民族传统最后的捍卫者陷入了空虚迷茫。

当时,担任莱比锡圣托马斯大教堂乐长的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库瑙。库瑙富有魅力,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代表了那个艺术界英雄辈出的时代,马特松评价道:“他精通神学、法律、修辞学、诗歌、数学、语言和音乐。”他是一名成功的辩护律师,通晓希腊语;他具有雄辩的口才,潜心研究希腊和希伯来的哲学思想,翻译法语和意大利语的作品,本人也有著作问世,在科学和文学领域均有涉猎。音乐理论家雅各布.阿德龙曾经这样说,“他不知道库瑙究竟是对音乐的贡献大,还是对科学的贡献大”。身为音乐家,库瑙无可辩驳地成为德国古典艺术的支柱。席伯认为,库瑙和凯泽、泰勒曼、亨德尔一样,是十八世纪最伟大的四位德国作曲家之一。的确,库瑙的音乐拥有深刻的情感、优美的形式,把雄浑有力和明朗轻快优雅地融合在一起,他的名字即使在今天依然家喻户晓——如果世人对艺术产生真挚的兴趣,就免不了追逐时尚潮流。库瑙是现代奏鸣曲的创始人,他谱写的键盘组曲依然是优雅活泼的典范,时而渲染出幻想曲的色彩。他创作过叙事诗风格的标题音乐《圣经奏鸣曲》,以及康塔塔、宗教音乐和世俗乐曲。他是巴赫在莱比锡圣托马斯大教堂的前任乐长,实际上,库瑙谱写的耶稣受难曲,不仅使他成为巴赫的先行者,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是巴赫无可置疑的典范。

这就是他呈现给公众的主要音乐作品。人们会对他平静安详、温和优雅的风格和慷慨大方的个性有所了解。库瑙请求人们原谅,他在优美迷人的奏鸣曲里(《水果键盘奏鸣曲》)诠释了美妙的灵魂;他表示,自己运用了“大自然赋予的自由,等绿树枝头垂下硕果,自然赐予每棵树的果实相差无几……我谱写出这些乐章并没有花太久的时问:创作对我而言,就像在某些国家,天气热得不同寻常,万物生长的速度极快,撒下种子后一个月就能收割庄稼。我创作这七首奏鸣曲时,怀着急切的心情,并没有把每天谱写的其他作品抛到脑后,我从星期一开始写作这部奏鸣曲,到下个星期一就已经大功告成。我提到的这种情形,人们不会在其中发现非凡罕见的特质。实际上,我们不会总渴望精美绝伦的东西。正如我们平常吃到田野中普通的水果,高兴的心情和品尝到奇珍异果没有什么两样,尽管奇珍异果价格昂贵,来自千山万水的远方。我知道,音乐爱好者中有些美食家,只肯品尝来自法国和意大利的佳肴——最重要的是,他们身家豪富,能够呼吸这些国家的芬芳香气;而我的果实允许人们随意采摘,那些口味不同的人只能去别处寻觅。至于那些评论家,他们不会白费力气,而那些愚蠢无知的恶人则对此无能为力,犹如冰冷的露水休想冻坏成熟的果实”。P2-5

书评(媒体评论)

我要把更多的篇章献给一个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类的情感、审美标准和现代音乐的形式逐渐形成。通常来说,他们并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却是未来的先行者,这是历史上普遍的现象。

——罗曼·罗兰

目录

第一章 十八世纪音乐家的幽默小说

第二章 佩皮斯日记

第三章 亨德尔的生平

第四章 十八世纪古典音乐风格的起源

第五章 泰勒曼:一位被遗忘的大师

第六章 梅塔斯塔齐奥:格鲁克的先行者

第七章 十八世纪意大利音乐之旅

第八章 十八世纪德国音乐之旅

注释

序言

这本散文集是我的作品《古代音乐家》的续篇。我要把更多的篇章献给一个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类的情感、审美标准和现代音乐的形式逐渐形成。通常来说,他们并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却是未来的先行者,这是历史上普遍的现象。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远远高于他们的时代,对历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他们站在自己的时代以外,只能从远方洒下光芒。正是泰勒曼(Telemann)、哈塞(Hasse)和曼海姆乐派的作曲家拉开了新运动的序幕。我竭力使泰勒曼的形象跃然纸上,在书中倾诉自己对哈塞的仰慕和崇敬。

这个世界对这些音乐大师极不公平。他们也许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声名显赫,却在离开人世后被人遗忘。那些创造新思想的人很少为此感到自豪,比如泰勒曼和曼海姆乐派的作曲家,他们的音乐随风飘扬,传播到四面八方。我们为自己今天拥有的成果对这些音乐家感激不尽,我们不要求他们描绘秋天的绚丽美景,因为他们已经表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他们终会获得应有的奖赏!在这些音乐家当中,有许多人是十八世纪上半叶的改革家,为莫扎特和贝多芬的辉煌成就铺平了道路。

罗曼·罗兰

内容推荐

在罗曼·罗兰的作品中,音乐有着极为突出的地位,他具有出色的钢琴演奏技能,在音乐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音乐专著。在这本介绍十八世纪音乐的《罗曼·罗兰音乐笔记》中,罗曼·罗兰充分体现了他的音乐家气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用优美的笔调追溯了十八世纪古典音乐的起源,生动地描述了十八世纪意大利和德国的音乐风格,让亨德尔、泰勒曼、梅塔斯塔齐奥等伟大音乐家的形象跃然纸上,为读者呈现出黄金时代的欧洲音乐风貌。

编辑推荐

罗曼·罗兰编著的《罗曼·罗兰音乐笔记》讲述了,音乐,是罗曼·罗兰毕生的热爱,也是他的灵感来源之一。他经常引用尼采的话:“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场折磨,一次流放。”作为一个文学大家,罗曼·罗兰的音乐随笔亦可谓汪洋恣肆,沉雄博大,无论是穷极八荒的想象力,还是直抵人心的洞察力,都足显大师风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罗曼·罗兰音乐笔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罗曼·罗兰
译者 孟洁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689917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2016205589
中图分类号 J60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