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教授主导“斯坦福监狱实验”;该实验有如一发震撼弹,引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人性的天真看法。三十年后,菲利普·津巴多教授以《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新知文库》首度亲自撰述、并呼应从“斯坦福监狱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全盘且深入解释“情境力量”影响个人行为的概念。
| 图书 | 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新知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1971年,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教授主导“斯坦福监狱实验”;该实验有如一发震撼弹,引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人性的天真看法。三十年后,菲利普·津巴多教授以《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新知文库》首度亲自撰述、并呼应从“斯坦福监狱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全盘且深入解释“情境力量”影响个人行为的概念。 目录 第1章 邪恶心理学:情境中的性格转换 第2章 星期日:突袭逮捕行动 第3章 堕落仪式正式开始 第4章 星期一:犯人叛乱 第5章 双重麻烦的星期二:访客和闹事者 第6章 星期三:逐渐失控 第7章 假释的权力 第8章 星期四:对峙时刻 第9章 星期五:淡出黑暗 第10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涵Ⅰ:性格转换的炼金术 第11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涵Ⅱ:伦理学及拓展研究 第12章 社会动力学调查Ⅰ:权威、奉守与顺从 第13章 社会动力学调查Ⅱ:去个人化、去人性化以及姑息之恶 第14章 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 第15章 让系统接受审判:领导层的共谋 第16章 抗拒情境影响力,赞颂英雄人物 致谢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新知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菲利普·津巴多 |
| 译者 | 孙佩妏//陈雅馨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5550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44 |
| 版次 | 2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14 |
| 出版时间 | 2015-10-01 |
| 首版时间 | 2010-03-01 |
| 印刷时间 | 2015-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88 |
| CIP核字 | 2015239423 |
| 中图分类号 | C912.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5 |
| 印次 | 1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6 |
| 宽 | 150 |
| 高 | 2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8-5007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8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