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学生心理咨询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学生心理咨询手记》作者吕信恩常年致力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指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有效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以帮助学生完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促进成才。《大学生心理咨询手记》是对这些工作经验和案例的总结、解读。

内容推荐

大学阶段是一个容易冲动的人生阶段,也是一个人塑造高尚灵魂的重要阶段。都说冲动是魔鬼,但你如果一直忍着而从不发泄,你也会变成魔鬼;都说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往往需要靠发脾气来提高自己的气场,而内心强大的人是极其柔软的,他们善利万物而不争。有些人在大学阶段丧失了方向,或者放弃了自己。吕信恩著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手记》可以让读者朋友们,尤其是大学生朋友们,得到一些解决大学生活困惑的启示和方法,希望每个人都变得更优雅、自信、从容。

目录

第一篇 理性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封遗书:危机事件离我们并不遥远

 正本清源:心理问题为什么在大学里爆发

 工作之困:家校需共同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

第二篇 新生适应问题的心理咨询与思考

 大学新生:适者生存的法则

 心理失衡:他控制不住要“拿”东西

 离校出走:他有家不愿回

第三篇 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与思考

 同在屋檐下:寝室是个公共场所

 同窗不同梦:寝室也是私人场所

 人际困惑:他们都不喜欢我

第四篇 恋爱与性问题的心理咨询与思考

 校园爱情:只求曾经拥有

 恋爱失败:该放手时就放手

 断背之恋:如何面对同性朋友的示爱

第五篇 学业、就业问题的心理咨询与思考

 学业困惑:我的路在何方?

 学生干部:先是学生,后是干部

 求职受挫:寒意阵阵的毕业季节

第六篇 睡眠与情绪问题的心理援助与思考

 睡眠障碍:每天为别人值夜班

 抑郁症:心空被乌云笼罩

 躁狂症:登天的感觉

第七篇 神经症问题的心理援助与思考

 强迫性神经症:j洗不干净的烦恼

 恐惧性神经症:挥之不去的阴影

 焦虑性神经症:被烫发烫焦了心

第八篇 其他异常问题的心理援助与思考

 自残行为:他拿烟头烫自己的手臂

 癔症:出色的模仿家

 精神分裂症:醒着做梦的人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有八个字叫“生性内向,沉默寡言”

这起坠楼事件发生后,我通过互联网、专题研讨会等多种途径,搜集、整理了一些自2009年以来国内各高校大学生自杀身亡的案例。这些案例同样令人心情沉重,本是花开的年龄,却因为种种原因过早地凋落了,留给亲人无尽的悲伤。从这些案例来看,“为情所困”和“为学业所困”是大学生自杀的两个重要诱因。其他的诱因还包括新生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精神疾病、家庭问题等。那么,他们为什么用“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终结自己宝贵的生命呢?

就本案例而言,据一位目击者称,他曾看到这位男生在楼道里徘徊了两个多小时,但是他表现得很冷静,像是在思考问题。他没有明显的举动让人感觉到会坠楼,直到他坠落时发出的那一声巨响。也许,他认为这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有句话叫“一个人不要放弃选择,但可以选择放弃”,他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生命终止了,亲友们对他的悲痛回忆却开始了。谁也无法再与他对话,去了解他生前最后一刻的心理活动。但是,他的心理状态被遗书定格了下来。

从遗书的内容来看,他没有了人生的目标,没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他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从文字中看不到他对人世的留恋,看不到他对父母、亲人的留恋,更看不到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看到的,尽是自我否定和无奈。因此,可以推测,他选择“离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同时,他的内心也是脆弱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存在“存在焦虑”,这是指一种缺乏生活目标和方向,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和自身价值何在的焦虑。

据此后的调查发现,他在坠楼前两天还跟家人通过电话,表示过几天就回家。而据室友反映,坠楼当天吃中饭时,他还好好的,甚至还帮同学整理行李,并表示下午要去参加补考。不过,室友和亲人对他的评价基本上都是“生性内向、沉默寡言”。从我所搜集到的自杀案例来看,这八个字也是很多其他自杀者生前共同的心理特征。而生性外向、积极乐观的人,鲜有自杀的案例发生,因为他们总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因此,培育学生乐观的性格和积极的情绪是有重要意义的,而培养学生主动求助的意识也极其重要。

求生本能之外,还有求死本能

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假如某一天,在河边踏青时不小心滑落水中,你肯定会挣扎着爬到岸上来,因为你有求生的本能。没有人会想着“算了,反正已经掉到河里,淹死算了”。可是,人也有求死的本能,因为这些人活着太过痛苦,至少在自杀的那一刻,他们活着的痛苦远大于对活着的留恋,他们对死亡的向往远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据《北京青年报》披露,自杀已成为中国第五位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第一死因。  心理学上对自杀的一种定义是“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自杀者不仅是主动的,还是蓄意的。当然,病理性自杀另当别论。

P4-5

序言

有句话叫:没什么不能没钱,有什么不能有病。身体疾病是一种病,心理疾病也是一种病,一个是痛在肉,一个是痛在心。然而,心理疾病甚至比身体疾病更让人痛苦,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严重的话,还会摧毁一个人的躯体。

大学阶段是一个容易冲动的人生阶段,也是一个人塑造高尚灵魂的重要阶段。都说冲动是魔鬼,但你如果一直忍着而从不发泄,你也会变成魔鬼;都说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往往需要靠发脾气来提高自己的气场,而内心强大的人是极其柔软的,他们善利万物而不争。有些人在大学阶段丧失了方向,或者放弃了自己。希望这部作品可以让读者朋友们,尤其是大学生朋友们,得到一些解决大学生活困惑的启示和方法,希望每个人都变得更优雅、自信、从容。

每个大学生要走的路,沿途的风景都很相似。老师、同学、图书馆、操场……每一所学校都有这些要素。可是,每个人在途中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快乐地奔跑,有的人含着眼泪在奔跑;有的人在闲庭信步,有的人徘徊不前;有的人对沿途的风光漠不关心,有的人对所有景色都心存感激。当然,到达终点的时候,每个人的所得也都不一样。

这本著作想告诉大学生朋友,沿途的一些风景是要去欣赏的,这样你的人生才能充满美感;沿途的一些坑坑洼洼是需要注意的,如果你总是抬头望天而不看着自己的脚下,你可能会踩空,可能会受伤;沿途也会有很多诱惑,那些诱惑的确比辛苦的学业要让人更容易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可是,也容易让人迷航。这本著作想陪你一同走过这段路,也许它能让你更有智慧,也许它能让你感到温暖,也许它能帮你抵挡诱惑,并最终让你走得更顺利、更从容。

这本著作,是我近十年来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和心得。很多鲜活的人走进咨询室,也走进了我的脑海,我亲眼看着他们的灵魂从黑夜重返光明。人在某一阶段处于人生的低谷,这是很正常的。就像电脑突然卡住了一样,需要重启一下,心理咨询有时就有这种重启的功能,它能涤荡人性幽谷里的灵魂。你可以哭泣,但不要泄气;你可以生气,但更要争气。

此刻,我想把他们的故事叙说出来,把他们的经验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从他们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从而让自己更好地成长。当然,这也许只是我美好的愿望,因为我虽在这条战线上工作了十年,但是我才疏学浅,只能尽己所能,写出这样一部作品。请广大读者海涵!

吕信恩

2015年12月31日

后记

本书是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学区制模式下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阶段成果。

十二年前,我听过一堂美籍华人、哈佛大学博士后黄天中先生的心理讲座“成功在望:大学生成才之路”。那次讲座深深地震撼了我,我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不久之后,云南大学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马加爵事件”。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十年前,我有幸到高校工作,我很坚定地选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自己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也是在那一年,我读到了另一位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的一本关于心理咨询的书——《登天的感觉》,作者是岳晓东博士。

后来,因机缘巧合,我有幸分别与这两位心理学家共进晚餐,近距离感受到了他们的人格魅力!

十年来,我以他们为楷模,一直在心理健康教育这条道路上学习、探索、实践,其间帮助过很多学生走出困惑、重获阳光心态,我也在这条道路上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但是,我也遇到过很多令人唏嘘、无能为力的案例,这些学生或自虐自残,或伤人毁物,或中断学业乃至退学,或走上极端、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在我工作后的第一个十年里,我希望写这样一本书,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整理成文字,把这些案例做技术化处理后呈现给广大读者,尤其是大学生朋友,希望这本书能够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在我十年来的工作及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师长、朋友、学生的帮助。感谢我的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乔志宏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徐长江副教授的关怀和指导;感谢温州大学各级领导对我的关心与支持,尤其感谢学生处、学区的领导与同事;感谢浙江省教育厅宣教处丁晓老师对我的鼓励;感谢我的学生施丽君、叶家琪等,他们很认真地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我可以从一些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写作本书;感谢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本书责任编辑王黎明女士,她的专业水准和敬业态度令我感动!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并且缺乏实践经验,书中难免有不妥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海涵并予以批评指正。

吕信恩

2015年12月31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通过咨询案例的形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及大学生活,懂得如何获取快乐、幸福和成功。

——教育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马建青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下一步迈出的方向。这本书可以让你的下一步迈得更坚定、更从容!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学院教授乔志宏

人生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赢在转折点。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但是一些大学生却遭遇了人生的“急转弯”。他们被各类心理困惑所羁绊。这本书很接地气,案例很丰富,语言很通俗,它可以为你的心理保驾护航,也可以帮助你重新站立、华丽转身!

——牟德刚教授

24个鲜活的案例,涉及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读此书就像在欣赏大学生活的沿途风景,有风光无限,也有荒漠一片,但作者有决心还心灵一抹绿色!相信应对心理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涅槃”的过程。这正是此书的可贵之处!

——徐长江博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学生心理咨询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信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815341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本科及以上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2016018781
中图分类号 B844.2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