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之主编的《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16版)/四川蓝皮书》对2015年和2014年四川省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生态建设投入和成效进行系统地评估,对2016年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几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如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机制形成双刃剑等进行了展望,并用12个专题较为深入地为读者展现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中新技术运用、模式创新、实践探索三个方面的前沿性信息,为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者提供了思路与经验借鉴。
图书 | 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16版)/四川蓝皮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晟之主编的《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16版)/四川蓝皮书》对2015年和2014年四川省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生态建设投入和成效进行系统地评估,对2016年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几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如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机制形成双刃剑等进行了展望,并用12个专题较为深入地为读者展现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中新技术运用、模式创新、实践探索三个方面的前沿性信息,为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者提供了思路与经验借鉴。 内容推荐 李晟之主编的《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16版)/四川蓝皮书》以“状态一压力一回应”为框架,系统地呈现了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态势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报告还以《新技术广泛应用的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栖息地调查》《四川山地生态治理理念与技术应用》《四川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等在内的12个专题较为深度地为读者展现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中新技术运用、模式创新、实践探索三个方面的前沿性信息。 《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16版)/四川蓝皮书》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中心负责编写,得到了四川省统计局科研所、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四川省林业厅外事处、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管理站、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目录 I 总报告 B.1 四川生态建设基本态势 Ⅱ 新技术应用篇 B.2 新技术广泛应用的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及其 栖息地调查 B.3 四川山地生态治理理念与技术应用 B.4 四川川西北防沙治沙 B.5 四川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与价值评价 B.6 四川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B.7 四川生态红线(警示线)的划定 Ⅲ 模式创新篇 B.8 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的创新发展 B.9 杜鹃花保护创新四川珍稀植物保护新模式 B.10 新常态下四川自然保护地及其发展战略 Ⅳ 实践探索篇 B.11 生态建设中的公众监督 ——以四川为例 B.12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 B.13 全球垃圾资源化态势分析与四川省的发展 Abstract Contents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16版)/四川蓝皮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李晟之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888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1 |
出版时间 | 2016-04-01 |
首版时间 | 2016-04-01 |
印刷时间 | 201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 |
CIP核字 | 2016051794 |
中图分类号 | X321.2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