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圈的场域与视角(1929-2009年青海藏文化变迁与互动研究)
内容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文献回顾与综述

 三 研究设计

第一章 变迁与互动的环境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迁

一 生态环境特点

二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三 生态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代表性个案概况

一 农业区个案

二 半农半牧区个案

三 牧业区个案

四 城镇社区个案

第二章 人口民族结构与分布及其变化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人口分布格局

一 总体人口密度与分布

二 民族人口分布

 第二节 20世纪中叶以来人口分布及其变化

一 民族自治州入口的民族结构

二 东部农业区的民族人口

三 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分布展现的文化圈形态

一 两个图的直观呈现:藏文化圈和汉文化圈的互动结果

二 互动中的汉文化圈

三 藏文化圈的基本形态

第三章 生计方式的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生计方式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一 “生番”与“熟番”

二 尚不发达的农业

三 分布广泛的畜牧业

四 作用显著的商贸流通

 第二节 不同生计之问的现实选择

一 职业身份的自我认同

二 经济收入结构

 第三节 畜牧业内部的差异:以畜种为例

一 牦牛的文化地位及分布

二 不同种类羊的分布

三 牛羊的牧饲方式

四 食用肉储备方法及宰牲选择

第四章 语言文字使用的变迁

 第一节 藏语的地域分异

一 藏语言分区

二 语言的传播与互动

 第二节 语言文字使用的流变

一 藏语使用人数和群体

二 藏语使用场合与代际变化

三 藏文的使用

 第三节 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教学模式之争

一 对语言文字的认知

二 双语教学模式之争

三 改革体制与拓宽就业

第五章 风俗习惯的变迁:以服饰与婚姻圈为例

 第一节 受他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服饰

一 便装备受青睐

二 男女有别的穿戴要求

三 服饰文化的自我调适

 第二节 婚姻圈的变迁:一个独特的个案

一 数据来源

二 结果与分析

三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宗教信仰的变迁

 第一节 寺院分布的地域差异

一 不同地域寺院的数量

二 各地寺院所属不同教派

三 农牧民眼中的藏传佛教教派

 第二节 宗教从业人数的定额与超员

一 超员与有寺无僧:以果洛州与海东地区为主的比较

二 寺院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博弈

三 对藏传佛教信仰地域差异的民间解读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兴与衰:湟水流域的个案

一 传统寺院经济比较

二 新型寺院经济比较

三 寺院经济的兴衰因由

 第四节 宗教文化变迁留下的负面影响

一 宗教“世俗化”命题

二 值得关注的宗教文化变迁影响

三 宗教管理政策的适时调整问题

第七章 变迁的新趋势及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圈层多元化

一 以次级族群为中心的文化圈

二 以部落为形态或以城镇为中心的文化圈

 第二节 环境作用下的藏文化变迁

一 自然环境演变对藏文化(圈)变迁的影响

二 文化对社会环境的功能调适危机

 第三节 藏文化的现代化

一 民众对文化未来的态度

二 对文化现代化趋势的初步判断

第八章 文化圈场域中的民族互动关系

 第一节 民族互动关系问题呈现的地域性特点

一 文化圈边界与民族互动关系问题的呈现

二 圈层多元化与民族互动关系问题呈现

三 同一层级文化圈与民族互动关系问题的呈现

 第二节 民族互动关系问题的发生场域

一 互动场域:经济贸易和日常生活交往场域

二 “改弦易辙”:不问民族应对冲突的策略

 第三节 民族互动关系的历史记忆影响

一 历史记忆的广度

二 历史记忆的途径

三 历史记忆影响民族互动的程度

 第四节 藏文化环境中回族民族身份的传承:以一个家族口述史为例

一 社区:民族身份得以传承的场景

二 家族亲属谱系图:基于母系的身份延续

三 生计:商业与农业的矛盾

四 认同:在藏与回之间的抉择

五 小结

结语:优化互动进而促进良性变迁及和谐关系

 一 加强城镇民族宗教事务管理

 二 强化藏文化圈核心带、内层文化带的工商管理服务

 三  藏文化外层文化带民族宗教工作向日常化、细微化转变

 四 更加重视文化圈边界地带村落的综合发展

 五 给予特殊地域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六 谨慎进行试点经验向内层文化带及核心地带的推广

 七 进一步增进民族民间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鲁顺元著的《文化圈的场域与视角(1929-2009年青海藏文化变迁与互动研究)》主要运用历时的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理论、共时的与文化地域分类相关的文化圈、民族关系、经济文化类型等相关理论,以青海藏文化圈演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视角,从人口分布、生计方式、语言文字、服饰婚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对藏文化变迁、不同文化特质在不同地域差异性分布所呈现的文化圈形态及其演化特点及其成因等,进行了较为翔实而系统的探讨,并围绕藏文化圈的特点、场域、记忆、身份、建议关键性问题,对青海民族关系及民族关系问题作了逐一分析。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运用历时的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理论、共时的与文化地域分类相关的文化圈、民族关系、经济文化类型等相关理论, 以青海藏文化圈演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视角, 从人口分布、生计方式、语言文字、服饰婚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 对藏文化变迁、不同文化特质在不同地域差异性分布所呈现的文化圈形态及其演化特点及其成因等, 进行了较为翔实而系统的探讨, 并围绕藏文化圈的特点、场域、记忆、身份、建议关键性问题, 对青海民族关系及民族关系问题作了逐一分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圈的场域与视角(1929-2009年青海藏文化变迁与互动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鲁顺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75200
开本 16开
页数 4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59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75
CIP核字 2016018036
中图分类号 K281.4
丛书名
印张 3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