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奥夫·安德鲁主编的这本《电影之书》能够让影迷们认识到尽管电影摄制者在理念上相隔万里,他们依然能够并行不悖,这个看似矛盾的事实会令人感到欣慰。该书还可能会使读者在诸如雷诺阿与吴宇森、杜辅仁科与汉默电影公司、小津安二郎与露西欧·富尔西、奥菲尔斯与迈克·利、约翰·福特与杰里·刘易斯、王家卫与“加油”系列片之间构想出奇怪而又看似不可能的联系来。读者还会清楚地了解到,电影导演的工作是一个不断交换、借用和归还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的途径是颇有些神秘的。
图书 | 电影之书--世界电影史上的150部经典之作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吉奥夫·安德鲁主编的这本《电影之书》能够让影迷们认识到尽管电影摄制者在理念上相隔万里,他们依然能够并行不悖,这个看似矛盾的事实会令人感到欣慰。该书还可能会使读者在诸如雷诺阿与吴宇森、杜辅仁科与汉默电影公司、小津安二郎与露西欧·富尔西、奥菲尔斯与迈克·利、约翰·福特与杰里·刘易斯、王家卫与“加油”系列片之间构想出奇怪而又看似不可能的联系来。读者还会清楚地了解到,电影导演的工作是一个不断交换、借用和归还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的途径是颇有些神秘的。 内容推荐 吉奥夫·安德鲁主编的这本《电影之书》是一部生动、凝练的电影史,融汇了世界各大影评家对20世纪电影巨作的直接体验。本书的评说方式浅显易懂:影评家分不同时期、以个人视角将影片呈现在读者面前。《电影之书》共分10章,每章专述电影史上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影片。为本书执笔的知名影评家各施所长,每章先以一段概述起始,随后是对个人(或两人)精选的15部影片的评述。这些精选影片,有的是旧日经典,如《金刚》(King Kong)和《江湖浪子》(the Hustler),有的则是仅在业界知名、仅供专家赏析的稀世珍品。对每部影片的评析独立成章,内容包括导演简介及其执导本片的原因,其艺术特色、技术要索以及本片摄制的背景。最最要的是,每位影评家还阐述了自己选择该片的个人原因。本书文笔鲜活,配以精美剧照,让百年电影史活现在读者面前。 目录 序 引言 第一章 默片时代 第二章 美国:制片厂时代 第三章 美国:变革年代 第四章 美国:现代 第五章 欧洲:黄金时代 第六章 欧洲:新浪潮运动 第七章 欧洲:世纪末新潮 第八章 英国电影 第九章 国际影坛 第十章 不可能的艺术 术语表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电影之书--世界电影史上的150部经典之作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吉奥夫·安德鲁 |
译者 | 贾磊//尹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1389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05.1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54 |
宽 | 203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5-2005-037号 |
版权提供者 | The Iv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