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间词话(共2册)
内容
编辑推荐

盛传一百多年的不朽巨著,流转一个世纪的诗词经典,晚清以来著名的词话经典。

流传大江南北的人生“境界”之论,其论点可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

精心汇集作者王国维珍稀手稿,完整重现其本人亲手删改后的64则《人间词话》原本,以及50则未刊稿和12则删稿。

平装与线装、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

内容推荐

《人间词话》王国维的代表作,也是一部结合中西美学精髓的文学批评著作。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的熏陶和洗礼之后,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对中国的古典诗词进行评论。所以,这部薄薄的《人间词话》,虽然在体例和格式上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类作品差不多,但在内容上却已经初具理论体系。在古典诗词的论著中,很多人都把《人间词话》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就是王国维在这部著作中,首先提出了“境界”说,并将其作为核心,统领其他论点。王国维不仅把“境界”看成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原则,也把它看作是文学批评的标准。不管是论断诗词的演变,还是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

目录

卷上:人间词话    

卷中:人间词话未刊稿    

卷下:人间词话删稿    

附录:王国维生平

试读章节

词以境界①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注释】

①境界:最早见于古人对佛经的翻译中,指的是在某件事物上所处于的水平。在这本书中,王国维第一次对诗词的评论提出了“境界”说,并开篇便提出了“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的观点。由此可见,“境界”说就是这本书的核心,它统领着本书的其他论点,成为全书的脉络。

有造境①,有写境②,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注释】

①造境:指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天地万物皆为我所用,是理想派(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②写境:指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与景物融为一体,能与花鸟共忧乐,客观地反映出眼前的一草一木,是写实派(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注释】

①冯延巳《鹊踏枝》(一说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②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③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元好问《颍亭留别》: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①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注释】

①美术:指艺术。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①,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②,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注释】

①宋祁《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②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悴,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①,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②?“宝帘闲挂小银钩”③,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

【注释】①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②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二: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③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P3-10

序言

《人间词话》是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也是一部结合中西美学精髓的文学批评著作。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的熏陶和洗礼之后,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对中国的古典诗词进行评论。所以,这部薄薄的《人间词话》,虽然在体例和格式上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类作品差不多,但在内容上却已经初具理论体系。在古典诗词的论著中,很多人都把《人间词话》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可见这部论著影响之深远。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就是王国维在这部著作中,首先提出了“境界”说,并将其作为核心,统领其他论点。

王国维不仅把“境界”看成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原则,也把它看作是文学批评的标准。不管是论断诗词的演变,还是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王国维一方面受到叔本华的影响,一方面又有所突破。在王国维看来,境界是有好几种的,而且他对每一种境界都极为重视,这一点与叔本华也是有着明显区别的。王国维一面推重“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一面又推重“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这无疑是中国的哲学思想,与叔本华只强调天才具有赤子之心更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此外,叔本华讲到天才时,强调的是智力,而王国维则强调感情,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在诗人与现实的关系上,王国维主张:“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这正是中国儒家思想和和道家思想的结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具有朴素的唯物因素和辩证法的睿智。

在王国维之前,人们对文学艺术的评论,往往只注重“言志”“抒情”等论点,偏执一端,尽管清初的王夫之提出了关于“情景互融”的观点,叶燮提出了关于“形依情,情附形”的观点,已经为境界说中的本质论奠定了基础,但只有到了王国维,才真正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境界”说,并阐述了诗词境界中“景”与“情”的关系,完成了“境界”说的本质论。

总之,王国维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在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下,他第一个试图把N;b-美学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学的评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既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同时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先河。而他在诗词评论中提出的“境界”说,更是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在从古代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无疑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书评(媒体评论)

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梁启超

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

——胡适

要谈国学,他(王国维)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鲁迅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

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垣先生两人。

——【法】保罗·伯希和

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问词话》为最精到。

——朱光潜

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

——傅雷

王国维先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学者。

——叶嘉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间词话(共2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国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陵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404620
开本 32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6-02-01
首版时间 2016-02-01
印刷时间 201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2015281320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9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