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唐的天空
内容
编辑推荐

说实在的,如今市面上像这类文化散文集很多,但《南唐的天空》这本书对南京老克来说特别重要。与其说是他采写的一篇篇江南人物,倒不如说是他十几年来拜师学艺的“敲门砖”,就像他写了这几十个不同人物之后,发现他们的人生样本早就树立在那里,我们现在所遇到的人生困惑或纠结,他们早已处理得很好。让他面对当下这个喧嚣而又无奈的世界时,有了“喝了这碗酒,什么样的酒我都能对付”的底气。南京老克更愿意把这些东西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内容推荐

南京老克通过十几年来对江南名人故居的造访,利用史观的眼光对人物重新进行梳理,力求还原历史本来面貌,并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立文化判断。《南唐的天空》是一本作者用生命去丈量的书,让你真切触摸到这些江南的清魂,从而达到“观照现实、滋养内心”的作用!

目录

南唐的天空

苏东坡:月光下的漫步者

黄公望:庙山坞的富春山居

李渔:世间万物总是情

抱朴道院:千年瑞气依旧在

孤山临逋:活在自己的天空里

余姚城走出的王阳明

归有光墓园:松柏亭亭如盖矣

天一阁:古老的私家藏书楼

金农故居:满地都是树叶的光影

郑板桥故居:庭院卧听萧潇竹

沧浪亭畔:平民夫妻的“浮生六记”

大石头巷:寻找沈复芸娘的清魂

哈同花园里的悲欢离合

马勒别墅:童话般的城堡

杜公馆:戏梦之间的爱恨缠绵

上海巨鹿路675号

高山仰止的春晖故居

李叔同:消失在虎跑寺的俗世背影

黄宾虹故居:小院老梅香如故

赛珍珠:中国灵魂的镇江女儿

丰子恺旧居:日月楼中日月长

泰州凤凰墩:亦远亦近的梅兰芳

林语堂故居:阳明山的经典风景

胡村:今生今世不变的风景

汪曾祺笔下的高邮老街

东山幽绝处 千年紫金庵

琴无倦雅集:古江南的生活画卷

试读章节

南唐的天空

如今我们一提到南京,总会想到明城墙、民国建筑,往往忽略了南唐。现存的南唐遗迹也不多,最近我读了朱楔先生的《金陵古迹图考》,才知道南唐城就在我们身边。

南唐城的大致范围:西踞石头城,南至虹桥(今天的内桥),东至东虹桥(今天的升平桥),北至小虹桥(今天的北门桥)。我也才知道离我上班不远处的洪武路(原来叫卢妃巷),正是南唐宫殿的遗址。其实南唐的遗迹,在南京还有很多,比如栖霞寺的干佛崖前的舍利石塔,比如清凉山公园里的那口南唐还阳井。

提到南唐,最绕不开的是李煜,提到李煜,就要说起南唐二陵。4年前,我曾陪几位安徽作家去江宁祖堂山的南唐二陵,没想到等车开到那里时,陵园已经关门下班,当时我们站在那座紧闭的栏栅大门前很是茫然,庆幸的是里面一位工作人员知道我们来意后,破例为我们开门,还拿着钥匙带我们去参观陵墓。现在回头想想,暮色降临的时候,去1000多年前的南唐二陵去参观,胆子也真够大的了。

我们先去了南唐先祖李昇和皇后宋氏的钦陵,在昏黄的灯光下,走进去有点阴森,石门两侧可见大型武士浮雕,门框上方可见双龙夺珠浮雕,上面残留着敷金涂彩的痕迹。墓室很是讲究,分为前、中、后三室,据介绍在后室顶上还画有天象图,很有艺术价值。

从钦陵出来,往西约50米便是南唐中主李璟和皇后钟氏的顺陵。顺陵的规模样式与钦陵大体一样,面积略小些,没有浮雕,壁画也没有了钦陵的富丽堂皇气派。据说当时南唐因为连年进贡北宋,国库已经空虚。

南唐在历史上,最成功的就是文人当道,重视文化和艺术,我国最早的画院就出现在南唐,当时有顾闳中、周文矩、徐熙、卫贤、王齐翰等一大批画家活跃在画坛,他们与冯延巳等文豪才子组成了庞大的文人群体,这些人与官僚、贵族、富商聚居一处,使金陵平添了别样的脂粉繁华之气。

俗话说,三代人培养一个贵族。李煜从小就是在这样宽松的文学艺术环境中长大,他的老师就是那个写“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冯延巳。

提到李煜就要提起大小周后,大周后叫娥皇,是扬州大司徒周宗的长女,不但容貌出众,且通书史,善歌舞,会谱曲,弹得一手好琵琶。

娥皇19岁被选进宫里,很得当时在位的中主李璟的喜爱,经常把她留在身边伴宿,还把自己心爱的烧槽琵琶赐给她。因为当时后周大举入侵,国难当头不能封她做妃子,老夫少妻温存不了几天,李瑕就把娥皇转让给儿子李煜。这件事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也许我们现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许李璟太爱娥皇,让她将来名正言顺?或许李瑕太爱儿子,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让儿子幸福一生?

婚后的李煜,很快被才貌双全的娥皇所倾倒,夫妻恩爱,形影不离,读书画画,吟词作曲,俨然是一对夫妻档。

公元961年,李煜的父亲李璟病死,历史的接力棒就交在25岁的李煜手里。李煜从小就生在琴棋书画环境里,天生就是当艺术家的料,历史却与他开了个大玩笑,让他当上了南唐皇帝。

富贵勿忘老婆,李煜很快就册封娥皇为国后。夫妻恩爱几年后,娥皇突然病倒,就在这时,娥皇的小妹妹女英一一15岁的小美女,从扬州来皇宫看望病中的姐姐,接触到才华横溢的姐夫李煜,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后来两人就在病重的大周后眼皮底下,“手提金缕鞋”,玩起了偷情的游戏。应该说,这段爱情是少女小周后纯真的初恋,对30多岁的李煜来说,也是全身心的爱情体验。也许上天就是要成就李煜开创文学的高峰,让他尽情享受纯真的爱情,包括后来所受的国破家亡,也是把他推到人生最边缘的地带,去体验常人无法领略的痛苦,写出了杜鹃啼血般的诗词。

在中国历史上,历来都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包括在文学史上,我们往往也是以政治的标准,而不是以艺术标准来界定人物。就像在教科书上,李煜一直给人一种软弱的、性好游乐的亡国之君的形象。

其实,一个有小爱的男人,也会有大爱。在历史上,面对一直虎视眈眈的北宋,李煜一直是阴奉阳违,一边求和谈判进贡,一边暗地训练水军。不过,他在用人上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起用一直被祖父和父亲压制的韩熙载。

韩熙载是位有志向、有能力的老臣,李煜一再邀请他出山,那幅《韩熙载夜宴图》,就是李煜让画家顾闳中“摸底”的画作,结果李煜看到这幅“玩物丧志”的画后,终于放弃起用韩熙载的念头。(P1-P3)

序言

这些天,我一直在整理这批写江南的稿子,当最后的文章目录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突然涌现出一种叫感恩的情怀。这些文字虽然是我十几年来寻找江南的痕迹,其实它们更是滋养我个体生命的见证,说得一点不夸张,如果不是这些文字伴我一路走来,“南京老克”可能呈现出的是另一种面孔。

我出生在江苏高邮,在我少年的记忆里,那是一个灰蒙蒙的县城。少年时我喜欢一个人沿着大街从北到南闲逛,穿的是那钟人造革的凉鞋,走一段我就要到沿街的码头上,把脚放在水里“溲溲”,然后继续赶路——这个情节很像是提前演绎我的人生。这些年来,正是读书、写字、交友、游走,特别是江南这片土地给予我的恩惠,让我的生命有了相对的安稳。我是个没有明确人生目标的人,如果非要找出答案的话,可能“文学”是我人生的指路明灯,就像这么多年来歪打正着地混进了文化队伍,还有幸写了那么多的文字,正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如今我居住在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南京每块城砖下都可以踩疼一个故事”,就像我每天上班从仙林坐地铁二号线,会穿越中山陵、灵谷寺、下马坊、明城墙、明故宫、西安门、江宁织造府等历史遗迹。有时我坐地铁有意闭上眼睛,会有穿越时光遂道的感觉。从大行宫站出来就是总统府,站在那里可看见满街的参天梧桐,那种满当当的、枝繁叶茂的气势,让人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城市。沿着太平北路可穿越1912街区,虽然是早晨,似乎还可以嗅到昨夜灯红酒绿的气息。每次我从那些民国建筑经过时,都会下意识地用手抚摸一下一一也许南京的文化、南京的妙处,有时是要伸出手来抚摸一下的!

我所上班的珠江大厦26楼,每天从窗口都可以看到鸡鸣寺、明城墙、玄武湖和紫金山。珠江大厦附近有一条进香河路,当年是一条河,人们需要划船去鸡鸣寺烧香敬佛。进香河旁的北门桥,以前是南唐宫墙的北门,可以想象出当年李煜和大小周后“文艺生活”的场景。珠江大厦对面有个已经消失的老虎桥监狱,关过陈独秀、周作人。也许这就是我这些年写江南文化的惯性使然——只要你有心,就可以看到重重叠叠的风景。

住在南京十几年,我却非常留恋当年在小城读书的宁静气息,不像现在到处都是喧嚣声。记得那时在高邮读古典文学,我会把喜欢的唐诗宋词元曲用毛笔抄写在纸上,贴在家里的墙上,然后有空就大声朗读,有时竟被那些诗句感动得不能自已。

从我老家出门走几步就是大运河堤,对面就是高邮湖。我经常是在周末的早晨,包里放着两本书,就像古代的书生一样,过大运河到湖边读书。那时还没有建运河大桥,从御码头要乘那种人工的摆渡船,吱吱呀呀地摇过去,每次好像是三毛钱。我是一个怀旧主义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仿佛眼前就会出现“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大运河还会有“小芹们洗衣裳来到河边”。

高邮湖又叫珠湖,传说北宋年间,湖上曾出现一只巨大的蚌,含着神珠,后来一个叫孙觉的书生见到珠光后考取了进士。其实当时我也看见过珠光。我们高邮文联有一本文学刊物叫《珠湖》,刊名是汪曾祺先生题的,当年在我们这些县城文学青年心目中,它就是我们的“珠光”。

20世纪80年代,高邮的文风很盛,记得那些年汪曾祺先生三次回故乡,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当然最受益的是我们这些县城文学青年,汪曾祺先生回故乡的三次报告会我都有幸参加。记得汪老最后一次报告会结束后,许多文学青年和学生蜂拥到台上,围住汪老签名,当时我也站在人堆外面,那个场景让我突然打消了签名的念头,因为我分明看到了汪老抬头时无奈的眼神,那个瞬间竞让我对汪老有了亲情般的感觉!

从我的内心深处,我非常感激汪曾祺先生。我正是在人生“饥饿期”,遇到汪先生的作品,让我的审美一下子定了格。汪先生让我明白:一是对文字要有敬畏之心,文字不是好糊弄的;二是好文章是要“收”,而不是“放”,文字的背后是人格大美;三是要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南京乃至江南,一直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记得那年我在老家县城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黄裳的《金陵五记》,封面很是古朴淡雅,正是读了这本小书,构成了一个县城文学青年对南京、对江南的无限向往,鸡呜寺、梅花山、莫愁湖、清凉山……在我眼前呈现的是历史沧桑的风景。

许多年后,我有幸来到南京成为《东方文化周刊》的一名记者,后来我发现十几年来,有点孙猴子跳不出如来手掌心的意思——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在踏着黄裳先生的足迹前行,写南京、写江南、写文化。后来我越来越发现,像黄裳这样的民国记者的眼光、学养、表达,一直像标杆一样竖立在那里,总是让我们敬重地仰望。其实,我最初写江南的文章,只是为了稻粱谋,毕竟记者是我的一份职业,但是,慢慢发现这类文字是和我的生命发生对应的。

我个人的体验是,读一个人的作品或传记,要力求到现场去感受那种气息,因为任何文字的叙述,总是与真实多少有一点偏差,只有身临其境,将心比心,才能算是摸到阿里巴巴的门。

在中国历史上,历来都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在文学史上,我们庄往也是以政治的标准,而不是以艺术标准来界定人物。这不知是历史的悲哀,还是我们现代人的悲哀?

可见要想写好这类文章,我自己的体会是:首先要把读者带进去,深入浅出地学会讲故事,选择有意思的点;二是要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文化判断,不能人云亦云;三是要有文化“颠覆”的意识,让模糊的历史重新清晰起来;四是要有一种文化情怀,以心印心,传递温情。

自古以来,江南是中国文化的幽潭,江南的许多经典文化符号,比如园林、绘画、昆曲、明式家具、古琴、紫砂壶等,随便挑一样东西拿出来进行研究,也许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但做一个专家,只是人生的职业,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只有把这些东西还原于生活,或成为滋养生命的东西,才算是真正受益于江南文化。

我特别赞成台湾学者薛仁明老师的话:学问用在自己身上才是真学问。虽然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公正、丑恶,甚至污泥浊水,但清者自清一一我们不能把握这个世界,但我们完全可以把握自己的内心。就像我每次拿着相机背着包,穿过那些江南老房子,穿过那些城市里的寻常巷陌,那些潮湿的气息,那些墙上的藤蔓,那些风中颤抖的小草,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它让你的生命过往与那些历史人物对应起来,不断修正你的生命轨迹。人只有心存美好,不断清洁精神,才能做一个安顿生命的人。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写道:“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怛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我这本书里所写的古人李煜、黄公望、王阳明、归有光、苏东坡、林逋、李渔、金农、郑板桥、沈复等,还有李叔同、丰子恺、林语堂、胡兰成、梅兰芳、黄宾虹、汪曾祺等,虽然他们似乎已经灰飞烟灭,但只要你有心通过阅读和游走来寻找,用自己的个体生命去丈量,你就可以感受到这些江南的清魂——它们就像朗朗的月光,观照你的内心!

说实在的,如今市面上像这类文化散文集很多,但这本书对我个人来说特别重要。与其说是我采写的一篇篇江南人物,倒不如说是我十几年来拜师学艺的“敲门砖”,就像我写了这几十个不同人物之后,发现他们的人生样本早就树立在那里,我们现在所遇到的人生困惑或纠结,他们早已处理得很好。让我面对当下这个喧嚣而又无奈的世界时,有了“喝了这碗酒,什么样的酒我都能对付”的底气。我更愿意把这些东西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就职的《东方文化周刊》的领导和同事们,正是十几年来宽松的文化氛围,让我的文字和摄影有了尽情挥洒的机会;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好友、南京先锋书店老总钱小华,如今我书房里几乎所有的书都是从先锋书店搬来的,包括这本书的出版也得到了他无私的帮助;我还要特别感谢著名装帧艺术家速泰熙先生,以及他的公子速加老师,完美呈现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让这本书“丑媳妇能见公婆”;我还要特别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的领导以及这本书的责编许进,正是你们所付出的辛劳,让这本辗转两年的书得以与读者见面。我更要特别感谢几十年来,与我一路相伴的师长和朋友,以及我的父母、妻子和家人,正是有了你们,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温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唐的天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京老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159511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2015190951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61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