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常培、吕思勉编著的《古代文学研究两种》由《榖梁真伪考》《汉魏六朝专家文阅读》《宋代文学》三种著作拼合而成。这三种书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重要时段,如汉魏六朝、宋代以及重要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有很大的帮助。本书由《榖梁真伪考》《汉魏六朝专家文阅读》《宋代文学》三种著作拼合而成。这三种书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重要时段,如汉魏六朝、宋代以及重要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有很大的帮助。
图书 | 古代文学研究两种/民国文存 |
内容 | 编辑推荐 罗常培、吕思勉编著的《古代文学研究两种》由《榖梁真伪考》《汉魏六朝专家文阅读》《宋代文学》三种著作拼合而成。这三种书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重要时段,如汉魏六朝、宋代以及重要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有很大的帮助。本书由《榖梁真伪考》《汉魏六朝专家文阅读》《宋代文学》三种著作拼合而成。这三种书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重要时段,如汉魏六朝、宋代以及重要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有很大的帮助。 内容推荐 罗常培、吕思勉编著的《古代文学研究两种》由罗常培的《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与吕思勉的《宋代文学》拼合而成。 罗常培的《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从语言学和文学两个方面来对汉魏六朝时期的文章进行解读与分析,其论述的范围涵盖史学、文学。其中既有对文章渊源及其发展的阐述,又有对文章中关於如何遣词造句的分析,此外还对文章的文学性展开讨论。吕思勉的《宋代文学》分为六章,分别对古文、骈文、诗、词曲和小说展开分析与讨论,论文学中足见深厚的史学功底。上述两种书,虽是小书,却是独到而精深,两位学者都截取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时期来深入展开探讨,足为今天的学界後辈参考与借鉴,也可为当代的文学爱好者阅读与学习。 目录 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 弁言 《左盒文論》之四:儀徵劉申叔先生遺說 一、緒論 二、各家總論 三、學文四忌 四、論謀篇之術 五、論文章之轉折與貫串 六、論文章之音節 七、論文章有生死之別 八、史漢之句讀 九、蔡邕精雅與陸機清新 十、論各家文章與經子之關係 十一、論文章有主觀客觀之別 十二、神似與形似 十三、文質與顯晦 十四、文章變化與文體遷訛 十五、漢魏六朝之寫實文學 十六、論研究文學不可為地理及時代之見所囿 十七、論各家文章之得失應以當時人之批評為準 十八、潔與整 十九、論記事文之夾敘夾議及傳贊碑銘之繁簡有當 二十、輕滑與蹇澀 二十一、論文章宜調稱 宋代文學 第一章 概說 第二章 宋代之古文 第三章 宋代之駢文 第四章 宋代之詩 第五章 宋代之詞曲 第六章 宋代之小說 編後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代文学研究两种/民国文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罗常培//吕思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1775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2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4 |
CIP核字 | 2012307253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5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