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土小谭/清馨民国风
内容
编辑推荐

王丽华编的《风土小谭》一书收选梁启超、胡适等30多位民国大师和学人记述风土人情的30多篇文章,其中多篇涉及乡土风情,还有一些描述的是地域风俗与文化。阅读本书,感受民国时期的乡土与民风,不免使人五味杂陈。字里行间,可以体味到风土人情中的几分生动,几分有趣,几分怪诞,几分伤感。

内容推荐

“清馨民国风”丛书汇集散见于数百种民国时期出版物刊载的民国学人原创作品,围绕读书与修养、成长与见闻、做人与做事、生活与情趣,分不同主题编辑成册,分辑推出。所选作品具有叙事性和思想性;作者200多人,涵盖了哲学、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历史、传媒、政治、实业等诸多领域。

王丽华编的这本《风土小谭》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梁启超、胡适等30多位民国大师和学人记述风土人情的30多篇文章。

目录

风土小谭/纪果庵

村声/老向

乡村掇拾/唐搜

乡村杂景/盾

乡下/何其芳

乡土本色/费孝通

水村的午后/吴秋山

山市——山中杂记之九/郑振铎

记乡村小学所见/丰子恺

乡居闲情/钟梅音

乡人寿长/孙福熙

乡下人的春天/老向

农民的集会/巴金

社戏/吴秋山

谈花鼓戏/陈子展

我对于丧礼的改革/胡适

从拜神到无神/胡适

乡村与道教思想/周作人

新年怀旧/丰子恺

年前年后的忌讳/臧克家

九日/丰子恺

儿时的秋夜/陈适

故乡/丰子恺

黄昏里的思乡/贺扬灵

家书/陈适

家族/费孝通

乡亲/黄汉瑞

芭蕉雨/蒋屏风

红豆与胭脂叶/李同愈

胭脂叶/蒋屏风

血缘和地缘/费孝通

新疆风土杂忆/茅盾

沅陵的人/沈从文

常德的船/沈从文

两个异样的渔村/王统照

猫山之民/孙福熙

奇风异俗/赵敏恒

附录 中国人之缺点/梁启超

试读章节

我自己是风土书籍爱好者;也许从这里面可以多知道一点故事与常识的关系,遇见这种书总是收下来。譬如广东,绝未去过,而且也没有去的企图,但屈翁山先生的《广东新语》却亦买了。固然因屈公是有名的清代文字狱中人物,即文字毫无成狱可能的《新语》也成了禁书,颇想一阅,而实际上却也未尝不想知道一点南徼的物事。可惜像《桂海虞衡志》之类,有许多东西看不懂,不免意兴索然。所以,像在床铺上练习游泳一般,总是“卧游”毕竟不行,而行路之难,岂有过于今日者?何况又是如此疏懒的我。于是就专爱看看自己住得比较久远地方的书籍,而乡土的气味也是一般人共有的爱好。那么说来说去,我还是在憧憬着住了二十年且生于其附近的北平了!绕了半天弯子,结果仍是拿出这个老古董,实在很对不起。

幸好北平是全国人的爱好,记载也格外多,若是有志搜罗,却亦可以开办一研究院。寒斋所有,还不是《天咫偶闻》《藤荫杂记》《春明梦馀录》《郎潜纪闻》之类的起码书籍,除去登科佳话,即是里巷变迁,前人故迹,对于青年人诚然是不适合胃口的,也只有稍经哀乐的人,枕边花下,借之沉回于旧梦之中而已。但是旧也未尝不可宝,张宗子的书名为《梦忆》,在序文中已经很沉痛地说明其缘故了,中学国文选本多有此篇,青年朋友不妨翻翻。若说得更具体的,像周密《武林旧事》序文,颇可作吾人棒喝:

乾道淳熙间,三朝授受,两宫奉亲,古昔所无,一时声名文物之盛,号小元祜……予曩于故家遗老,得其梗概,及客修门,闲闻退珰老监谈先朝旧事,谛听如小儿观优,终日不少倦。既而曳裾贵邸,耳目益广,朝歌晨嬉,酣玩岁月,意谓人生正复若此,初不省承平乐事为难遇也。及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寝,而感慨系之矣。岁时团乐,酒酣耳热,时为小儿女戏道一二,未必不反以为夸言欺我也……

文章做得虽不如陶庵之清隽,但我倒喜其话之老实。我自己也是常常把“事变前”三个字挂在口边的,纵非开元宫女,小孩子不信面粉曾卖三元钱一包,则正如周君同感。在忧患之中生长的更老是忧患,恐即不能省其为忧为患,因为我们曾过了几天承平的日子,才知道忧患与不忧患区别所在。我很崇拜厨川白村的缺陷美说,盖面粉三元一包时,正未以为极廉而大喜欲狂也。大家都感觉吃饭最没有问题,虽则时常把饭碗问题挂在嘴边;那“饭碗”两字,实包涵着读书、娱乐,诸在今日目为奢侈的事。像现在这样,人们真是在为吃饭而斗争了。吃饭就是吃饭,平民食堂白饭一斤卖到一元五角还有人饥肠辘辘,北平的饿殍载途,也有好些在小饭馆里吃完了饭瞪蹬眼睛:“饭倒是吃了,钱,没有!随便你!”的朋友。想来想去,真是哭笑不得,又何怪知堂翁在《中国的思想问题》中开门见山地说中国只有生活问题,没有思想问题呢?我在今年春天为某刊写一小文,名日《谈吃饭》,其中引用北平俗曲《厨子叹》一段,很可以作为古今吃饭问题的写照,而所谓风土的历史,亦即包孕其中矣。当此杂志并不处处普遍之日,不妨再抄一回:

……五味调和酸甜苦辣,百人偏好凉香木麻,正用的东西猪羊菜蔬,配搭的样数鱼蟹鸡鸭。应时的美馔烧燎蒸煮,对景的佳肴煎炒烹炸。手艺手勺分南北,生涯昼夜任劳乏。开单子一两就够了必开二两,约伙伴两个人的活计要约萨(谐三),懂局儿(内行)的人家厨师傅替省,四桌可把六桌拉,饱饱满满真装样,挑挑拣拣再打发。生气时不拘好歹都折杂烩(余肴弃置一起也),只因为东人怠慢他混充达。槟榔烟酒本家儿的外敬,零星的肉块暗地里偷拿,大肠头掖在腰闻送妻儿他就酒,小肚儿带回家去请孩子的妈妈,藏海味忙时他预备包席面,换燕窝碰巧货卖与东家,不少的吃喝要酒醉饭饱,大百的青钱往腰柜里砸。先年时米麦丰收歌大有,地皮儿松动世界繁华,整担的鸡鸭挨挨挤挤,满车的水果压压杈杈,粗粮杂豆堆堆垛垛,南鲜北果绿绿花花,娶媳嫁妇会亲友,窝子儿行(意即成组织之职业小团体)奔忙不顾乏。先年时,羊肉准斤六十六个,肥猪一口二两七八,大碗冰盘干装高摆,肘子稀烂整鸡整鸭,罗碟五寸三层两落,活鱼肥厚鲜蟹鲜虾,买的也得(便也)买做的也得做,亲朋也欢喜,脸面也光华。这如今年年旱潦飞蝗起,物价儿说来把人笑杀:斗粟千钱斤面半百,羊长行市猪价扎拉(奇昂也),一个大钱(一文钱)买干葱一段秦椒一二个,八九十文买生姜一两韭一掐。办事的将将就就腾挪着办,事完慢慢地再嚼牙(愁叹),嫁娶的筵席都是汤水菜,家家钱紧不敢多花,红汤儿的是东蘑,白汤儿的片笋,肉名儿的丸子,团粉(豆腐也)末的疙瘩,挡口的荤腥炖吊子(猪内脏也),油炸的焦脆是粉格渣(如南方之绿豆饼而大)……任凭东家的鱼肉少,绑着鬼有精致的块儿也要藏,他歇工零碎熬青菜,强似香油炒豆芽。地皮儿紧谁家无故邀亲友?盼两天嫁娶筵席剩点子嘎(钱也),买些煤炭油盐熬岁月,等一个丰富年成再起家,近来生意萧条岂但厨子,哪一行兴腾热闹会把钱抓。

P1-4

序言

这本书中的几十篇文字,都曾刊载于民国时期的出版物。其中一些篇目,近二三十年中曾经从繁体字变为简体字,或多或少为今人所知;但更多的篇目,似乎一直以繁体字竖排的形式,掩隐在岁月的尘埃中,直到我们发现或找到它们,再把它们转换为简体字,以现在这套“清馨民国风”丛书为载体,呈献给当今的读者。

收入这套“清馨民国风”丛书的数百篇民国时期的文字,堪称历史影像,也可以说是情景回放。它们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是近200位民国学人的集中亮相,也是他们经历、思考与感悟的原味展示——围绕读书与修养、成长与见闻、做人与做事、生活与情趣,娓娓道来。透过这些文字,我们既可以领略众多民国学人迥然不同的个性风采,更可以感知那个时代教育、思想与文化生态的原貌。

策划、编选这样一套以民国原始素材为主体内容的丛书,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而今本套丛书即将分批陆续付梓,我们欣喜地发现,她已经有型、有范儿、有味道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本书收选的作品,有一部分仍处于版权保护期。由于原作品出版年代久远,且难以查找作者及其亲属的相关信息和联系方式,我们未能事先一一征得权利人同意。敬请这些作者亲属见书后及时与我社联系,以便我社寄奉稿酬、寄赠样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土小谭/清馨民国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启超//胡适
译者
编者 王丽华
绘者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825257
开本 32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4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6163606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19:07